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抓回来的部曲亲卫听不懂老郭的一口山西话,只知道跪地求饶。
谭良栋驱马赶到那名部曲亲卫面前,指着安顺明,用自己从朱燮元观察使那学来的彝语问道:“这人,是不是,你们的,将军?”彝语和汉语不太一样,基本都是单音节。
这回部曲亲卫听懂了,立刻回道:“是我们的大首领!”土司是朝廷给封的官职简称,在土司内部,一般以首领或头人相称。
谭良栋看向安顺明,安顺明已经站直了身子,举起双手道:“我投降!”
“投降?”谭良栋饶有兴致的看着安顺明,都被俘虏了,安顺明本人看起来倒是一点都不慌。
“是的,这位朝廷的将军,我投降!”
“哈哈。”谭良栋笑了一声,突然抽出刀道:“安顺明,借你人头一用!”
“嗤”的一声,谭良栋手里的刀直接从安顺明脖子处横切过去,头身直接分离,安顺明那诧异的表情还凝结在脸上。
安顺明被追上后,他脑子里想了很多对策,最后他决定顺势投降。他自认为自己的身份很重要,是水西安氏的核心族人,是安邦彦的心腹部将,就像朱燮元招降哪些奢氏部将一样,他安顺明也能得到一样的待遇。
可惜的是,他碰到的是谭良栋。若是无法改变历史也就罢了,现在谭良栋已经参与到了平定奢安之乱的战争中,那他就要趁势灭掉安氏,彻底毁掉土司统治的根基,而不是像朱燮元那样,只诛安邦彦,优待安氏。
“徐同,枭首示众,逼降土司军。”
徐同得令后,从死去的部曲亲卫那里捡到一杆长枪,将安顺明的头颅插到长枪上。高举着长枪,徐同驱使马匹跑回战场。
“安顺明已死,投降者免死!”徐同长枪上的安顺明头颅异常显眼,头人们一见就知道是安顺明。
徐同的声音响起后,周边的明军也跟着大喊:“安顺明已死,投降者免死!”
奴隶兵们虽然听不懂明军在喊什么,但并不妨碍他们投降,直接扔了手里的兵器,找了个安全的地方跪地投降。
白杆兵的千户百户们也看到徐同长枪上的脑袋,这里边有懂彝语的,立刻用彝语大喊道:“安顺明已死,投降者免死!”
这一下,那些被裹挟着还跟明军达成一块的奴隶兵彻底失了战心,就连驱赶奴隶兵的部曲兵都为之一震。
原本,土司军后阵的将旗消失不见就让部曲兵们有不好的预感,此时又见徐同长枪上挂着的脑袋,安顺明真死了!
战场上,“安顺明已死,投降者免死”的喊话声连续不断,土司头人们见大势已去,安顺明的死对安氏部将的打击最大,部曲兵们基本都跪地投降,他们这些被安氏强召而来的土司也不必再卖命了,纷纷投降。
谭良栋带着马队冲回战场时,大量的土司军都已跪地投降,扔下的武器堆成了一座小山,吕梁镇的医疗兵穿梭在战场上,把受了重伤的士兵抬回到后阵的营帐或屋子里。
还保持着编制的队伍则看管着坐在地上的土司军,投降的土司军以奴隶兵居多。
谭良栋下了马后,秦邦屏来到吕梁镇后阵,看到谭良栋后直接迎上去,带着点激动道:“谭将军,我们打赢了!”
“是啊,赢了!”谭良栋的语气倒是很平静,经历了太多,心也变得坚硬了许多。
“谭将军,秦少保有请!”
白杆兵后营,伤兵们也都被抬回去,只不过白杆兵中没有专门的医疗兵,只有几个郎中在到处忙。
谭良栋见状后,对秦邦屏道:“秦将军,吕梁镇的医疗兵可以帮忙。”吕梁争每个班都有一个医疗兵,谭良栋又储备了大量草药,都很富余。
秦邦屏听后喜道:“多谢!”吕梁镇的医疗兵他也见过,先不论医疗兵的医术,光是吕梁镇储备的大量伤药就可以救回很多人。
“老身多谢谭将军了!”秦良玉听到谭良栋的话后,也表示了自己的感谢,然后接着道:“谭将军,养龙坑这场大战,我们是赢了,当立即给朱总督报捷,你我二人署名。”
“当报捷!”谭良栋点头道。
秦良玉也不客气,直接拟起了捷报,介绍了大概的战场情况,然后直接封皮,写上“养龙坑大捷”,然后和谭良栋一起署上自己的名字。
捷报只是报信,具体的战报还要在后续发出。
(本章完)
第163章 163。战后事()
重庆府,秦良玉派出的信使一路走驿道,换马不换人,一天之内从养龙坑司赶到重庆府。
朱燮元在各路军队出发后,一直待在重庆府,保证各路军队的物资供应。
在秦良玉的捷报递上去后,朱燮元拆开封袋,一看到封皮上的“养龙坑大捷”五个字,朱燮元立刻站起身来,迫不及待的打开捷报文书。
捷报内容很短,秦良玉就大概介绍了一下战事情况,特别是杀掉了安军大将安顺明,最后是秦良玉和谭良栋两人的署名。
朱燮元看完捷报后,立刻吩咐左右:“把张彤叫来!”
张彤还被软禁在知府衙门,得到朱燮元的传唤后,很快就到了朱燮元的书房。
“张彤,安顺明是什么人?”
张彤愣了一下,立刻回道:“回总督大人,安顺明是安邦彦的心腹部将,其人在安氏部族内身份不低。”
朱燮元想了想,把手上的捷报递给张彤,道:“你看看。”
张彤在土司里也算是贵族,接受过良好的教育,能看懂汉字。
“这……”张彤看完后,吃了一惊,安顺明死了,死在养龙坑司,那岂不是说明军已经控制住了养龙坑司,当即磕头道:“恭喜总督大人,平定安氏叛乱指日可待啊。”
“怎么讲?”
“总督大人,安顺明到养龙坑司,绝对是安邦彦分兵了,而养龙坑司又是安氏叛军的粮草所在。现在,安顺明已死,养龙坑司也丢了,安邦彦撑不了多长时间。”张彤在安邦彦军中待了两年,对安邦彦的虚实了如指掌。
“你先下去吧。”朱燮元对着张彤道。
张彤离开后,朱燮元走了两圈后,唤来传令兵,命令道:“给杜文焕传命令,白杆兵和吕梁镇大破养龙坑司,安邦彦后路不稳,军心必乱,让他择机决战,解贵阳之围!”
“遵总督令!”
养龙坑司,吕梁镇参谋司处,此时的参谋司驻地位于第五处军寨。打败安顺明的军队后,吕梁镇和白杆兵分派出两个营顺势占了第四处军寨和第五处军寨,将整个养龙坑司的军事据点全部占领。
战事结束,开始清点损失,谭良栋坐在首位,左胳膊上还缠着绷带。他虽然躲过了床弩的弩箭,但还是被擦破了皮,打仗时没啥感觉,下了战场后发现左胳膊有血迹渗出,便让医疗兵帮忙包扎了下。
在出兵贵州前,谭良栋将参谋司的制度推广到千总一级,每个千总配三个参谋。
张应宸部的参谋先道:“我部战死三十九人,重伤五十二人,轻伤二百二十人。”
刘文景部的参谋紧跟着道:“……”
……
谭良栋听完后皱了皱眉头,这一场仗下来,吕梁镇战死了将近两百人,几乎人人带伤。医疗兵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正是因为战后医疗兵的快速施救,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才让吕梁镇战损直接下降。
原先一直对医疗兵不太理解的把总、队正们也认识到医疗兵的巨大作用,现在的他们觉得光医疗兵还不够用,还需要设置一支专门的医疗队。
在各部参谋们汇报完损失后,谭良栋道:“回去以后,以各班为基础,做战后总结,千总、参谋、把总、队正全部下到班,和战士们一同做战后总结。”
“是。”
“余生,你再去一趟成都,找炼铁坊铸炮筒。”
余生点头道:“是。”
亲卫队老郭进了参谋司,站到谭良栋身后,低声道:“将军,审完了。”
谭良栋“嗯”了一声道:“你说吧。”
“诸位,据俘虏的头人交待,安顺明本是要回去支援水西城,在龙场驿接到了养龙坑司的主官安思明的求援,便分了一部分兵力回援水西城,自己则带着主力和抽调周边各土司的兵力支援养龙坑司。”
谭良栋让参谋司参谋摊开地图,接着老郭的话道:“安顺明抽调周边各土司兵力,也就是说,现在的青山司、乖西司、底寨司、水东司、札佐司全都是个空壳子。”
“将军,我们何不趁着这个机会把这五个司全部占了?”牛凉在一旁道。
谭良栋没回牛凉,而是问参谋司的人:“现在能调多少兵力?”
“将军,还可调一千人,需留下足够的人看管俘虏。”
“白杆兵那边有什么行动?”
“暂时还没有。”
谭良栋想了想,只能道:“先接管好养龙坑司存放的物资,等各部休整一天后再做行动。”
“是!”
养龙坑司是水西的主要产粮地,安邦彦在这里屯有大量粮食,安顺明被杀后,吕梁镇和白杆兵都派出人去接收这里储存的粮食。
安顺明曾考虑过自己可能会失败,在打仗之前,便叮嘱看守粮食的头人,若是自己失败了,把粮食烧了逃命去。
然而,头人并没有把粮食烧了,反而是献给了明军。守粮的头人不傻,部曲被消灭了,他这个头人就是个光杆司令,若是烧了粮食,惹得明军发怒,跑肯定是跑不过,到时若是被明军杀了泄愤那就太不划算了,索性直接降了,起码献粮有功,能混个不错的待遇。
贵阳城下,安邦彦得知养龙坑司被丢、安顺明战死的消息后,整个人都站不稳了。
安顺明是他的心腹部将,虽然因为安顺明执意要救水西城惹得安邦彦不快,但安顺明是安邦彦在安氏族内最有力的支持者,他的死对安邦彦的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