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撤,那就赶紧撤!都给我滚!”安邦彦突然怒吼道。
土官们当做没听见安邦彦的骂声,纷纷走出主帐。
安顺义担心道:“国主……”
安邦彦摆了摆手,冷哼道:“这些头人,他们以为回去还能做他们的土皇帝,真是太天真了!”
“传我令,各部都准备撤,往水西城撤,沿途的所有粮食全都带上,不能留下一粒。为避免被明人追击,靠近明军的部队做好战斗准备!”
“是!”
等部将们都从营帐中出去后,安邦彦双手握拳,狠狠地敲了一下桌子,他不甘心呐,围攻贵阳功亏一篑,多年的努力付诸东流。他现在能做的就是把安氏的军队尽可能多的带回水西城,让明人忌惮,逼迫朱燮元只能行安抚之策。
养龙坑司,吕梁镇和白杆兵缴获了大量粮食,这些粮食可都是外财。明军内部的潜规则,军队作战,所缴获的财物都属于军队。对白杆兵来说,这些粮食能够运回石砫,改善人们的生活。
对吕梁镇而言,这些粮食可以出手给成都的大粮商,换回来的银子可以作为战死士兵的抚恤。
养龙坑一战,吕梁镇折损两百余人,人人带伤。打完仗后,有重伤的士兵无法救治,没有挺过去,还有一些士兵,伤口受了感染,也没有挺过去。
在战后总结时,各部重新报了自己的损失,吕梁镇共折损三百二十五人,因伤残废的两百七十人,也就是说,养龙坑一战,吕梁镇失去了将近六百人。
这次的战后总结,把总们都建议组建一支专门的医疗队,现有的医疗兵根本不够用。
刘文景则提到了另一点,他认为军中抚恤,不仅应该有战死士兵,还应照顾到失去生活能力的伤兵。以往吕梁镇的战斗,没有像养龙坑这一战一样,损失这么大。
在伤兵营,有一名士兵,叫王狗娃,在战场上被敌人砍断双腿,被医疗兵抬回伤兵营给救治后,王狗娃知道自己没了双腿。在乡村,像他这样没有行动能力的人很难活下去。
王狗娃在病床上想了一天后,他不想像废物一样的活着,决定自杀,死了的话一了百了,也不用给家里人添负担,还能拿抚恤金。
狗娃所在班的教习去看望士兵时,感觉他不对劲,整个人一阵笑一阵哭的,心中担忧,便一直暗中盯着他。教习跟谭良栋学习过,在史书上看过,大战之后有些士兵会因受不了自己的伤而自杀,他怕王狗娃想不开,也跟历史上的那些自杀的士兵一样。
果不其然,等到了夜里,王狗娃挣扎着从病床上爬下来,找到了自己的佩刀,要割向自己的手腕。
教习看到后,立马扑进去,抢下王狗娃手里的刀,这一动静也惊到了医疗兵,拿着油灯进去后发现了王狗娃要自杀的事。
教习和医疗兵为了防止王狗娃再次自杀,拿绳子把他绑了起来,教习每隔一段时间过来,和王狗娃说说话,打消他自杀的心思。
王狗娃是刘文景部的士兵,也是刘文景下到班做战后总结的那个班,也正因为此,他才知道了有这样的事。
刘文景讲述的很平静,他说完后,所有人都不说话,就连最好战的牛凉,都陷入了沉静。
一将功成万骨枯,世人只看到战争胜利的辉煌,有谁会去注意角落里那些可悲的生命呢?
(本章完)
第166章 166。战后总结()
谭良栋陷入了沉默,类似王狗娃一样的战士,在战争中受到了影响一生的伤害,以现在明朝廷军队的制度,对于没有战死却失去战斗力的士兵,给一笔少量的抚恤离开军队,任其自生自灭。
若是再碰上黑心的军官,连那可怜的抚恤都拿不到手。一个失去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在后世最多受到外界的歧视,而在这个时代,失去劳动能力的残疾人,面临的是生死存亡。
谭良栋站起身来,扫视了众人一眼,沉声道:“参谋司,把王狗娃的事记录下来。后勤司,军中的抚恤制度需要增添,不仅战死的兄弟要给,因伤失去劳动能力的兄弟也要给!”
“是!”参谋司和后勤司负责此方面事务的主官站起身应道。
“吕梁镇发展到现在,以前的一些制度已经落后,某些条例需要修改。等战事稳定以后,参谋司牵头,各部的参谋配合,深入全军,对各营、各队、各班摸一次底。”
“是!”这次是参谋司的全体人员应道。
谭良栋坐下身后,张应宸起身道:“将军,这次养龙坑的战斗,我觉得咱们有不少地方还存在问题。”
“说。”
“班组士兵的配合,在训练时,我们是将一个班的士兵分为四个组,三个战斗组,每个战斗组三个人,一个辅助组,医疗兵、传令兵、支援兵。”
“在混战时,战斗组分散的太厉害,无法聚合到一起,多数时候成了单打独斗,增加了伤亡。”
谭良栋点点头,真实的战场和平常的训练终究存在很大差距,上了战场不一定能发挥出平时训练的成果。
张应宸说完后,牛凉起身,他说的是关于步炮协同的问题。在赤水卫击溃了张彤的先头部队时,因为步炮协同,牛凉差一点和郭世贵发生了冲突。
仗打完后,炮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牛凉为表示自己的歉意请郭世贵吃饭。自那之后,牛凉就对炮队上了心,每次炮队参战牛凉必会仔细观察。这次养龙坑的战斗,炮队没有参战让牛凉感到很遗憾,但也让牛凉有了一些想法。
边镇明军使用火炮,一般都将火炮当作是要塞炮使用,主要起防守的作用,吕梁镇使用火炮,是将火炮集中起来作为野战炮使用,是在进攻。
牛凉的建议是将火炮扩大到全军使用,全吕梁镇设火炮营,各部设炮队,重视火力输出。
对于火炮的推广,谭良栋早就着手开始做,炼铁坊的大师傅们每天都在研究怎么铸造铁制炮管,现在最大的技术难题是如何避免浇铸时炮管产生的气泡,增加炮管的气密性和降低炸膛率。
屈华的问题则是关于吕梁镇的各兵种配置问题,现在的吕梁镇是冷热兵器混合,但整体上还是属于冷兵器部队。屈华认为吕梁镇应该增设一些枪兵、弓兵或是弩兵,就比如这次的养龙坑战斗,基本上是全靠了白杆兵的弓兵。
各部参谋、把总也做了不少总结,张应宸等千总们只说问题,参谋和把总们既说问题也讲优势,养龙坑的战斗吕梁镇和白杆兵是取胜了,自然是有自己的优势的。
吕梁镇最大的优势就是战斗意志,要比土司军中的奴隶兵强得多。谭良栋在军中推广教育,让每一个吕梁镇士兵已经有了基本的军人意识,慢慢脱离老百姓口中的丘八形象。
后世的军队,在军队内部和外界社会环境的共同作用下,一致认为,军人的地位要高于普通百姓,军人的道德水平、自我要求也要高于普通百姓。
吕梁镇仅凭内部的教育和训练是无法达到这一点的,谭良栋内心深处,对于地方权力的控制也是越来越迫切,他不希望自己一手创立的吕梁镇被这个时代的明军给同化。
在吕梁镇这边战后总结的时候,白杆兵也在做战后清点。有吕梁镇医疗兵和药品的帮助,白杆兵的战损比以往下降了很多。
秦翼明在战场上临阵逃跑的事情并没有传出去,回到白杆兵中后他把这事瞒了下去。
秦良玉主帐中,秦邦屏、马祥麟、秦翼明等白杆兵主将都在。营帐中间是一张大桌子,桌子上铺的是黔中一带的地图,上面标注着各地的土司。
养龙坑一战,白杆兵和吕梁镇合力打败安顺明,以秦良玉对黔中土司实力的了解,这一战基本把各土司的兵力都给打掉了,可以说,现在养龙坑司周边的土司,完全给明军敞开了不设防的大门。
马祥麟看着地图道:“阿母,那安顺明调集了乖西司、青山司、底寨司、札佐司、水东司五个司的兵力,现在全部丢在了养龙坑司,这些地方现在防务空虚,正是出兵的好时机。”
秦良玉摇摇头,指向了贵阳城和周边的贵竹司、新贵县、贵定县等地,道:“我们的目标是安邦彦,贵州城下的叛军才是主力。”此时的白杆兵和吕梁镇,还不知道杜文焕已经打开了安邦彦对贵阳的围困圈。
“阿妹说得有理,我们现在万万不能分兵,安邦彦的主力还在。”奢安之乱刚爆发时,明军屡战屡败,其原因就在于兵力过于分散。
入黔平定安邦彦之乱,明军的主力基本都在一块,反观安氏,因为水西被威胁,处处分兵。安顺明纠集了各地土司之兵,人数虽和明军相当,但战力就弱了很多,奴隶兵占数太多。
在秦良玉等将领商议下一步行动时,帐外传来声音:“秦少保,贵州传来军情!”
“进来念!”
“秦少保,杜指挥使已率兵打破安氏叛军对贵阳城的围困!”
传令兵话音一落,秦良玉从传令兵手里抢过战报,杜文焕打通了进入贵阳城的路,安邦彦对贵阳城的围困有了一个大缺口。
并且据杜文焕派出去的人查探得到的情报,贵阳城外的种种迹象都表明,安邦彦很可能要撤军。
秦良玉立刻看向地图,指向龙场驿这个地方,道:“秦翼明,你领一支百人队,盯着这个地方!”
“是!”
(本章完)
第167章 167。贵阳解围()
龙场驿是从贵州到水西城的必经要道,安邦彦若是要撤军的话,必定会经过龙场驿。
秦良玉派秦翼明盯着龙场驿,安邦彦要是撤军,一定会派重兵占着龙场驿。若是安邦彦撤军的消息属实,那白杆兵的行动就要做出调整了。
同一时间,谭良栋也得知了杜文焕打开了安邦彦围困贵阳的包围圈,并且种种迹象表明,安邦彦要撤军。
参谋司的参谋立刻忙了起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