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已经在各府地张贴了告示,已经有一百多人报名了,到下个月上旬截止,下个月中旬开考。”李贤卿对于胡志亲自出考卷感觉有些不大靠谱,在他们的印象中,胡志除了洋话不错、会练兵(呵呵)之外并没展现过什么惊人的才华,这竟然大言不惭的要亲自出试卷……大部分人也就是这么想,可不敢真的说出来,毕竟胡都督年轻,他人的气量有多大让人怀疑。
“恩,到时候就有咱们几个当最后的面试官吧,人员不足,也只能用这个应急的办法了,前清那些官员干净的太少,少用为妙啊。”现在外面不利的传闻,胡志已经有所听说,但也就是让其烦心一下,根本不会动摇胡志根基。
“您说的是,但新任官员没有管理经验,很让人担心啊。”李贤卿毕竟是自己干过工厂的,对于管理一套比胡志是要强的。
“什么都得学嘛,没有人一开始就什么都会的。”胡志吐出口白烟,这句话他是安慰李贤卿的,也是给自己说的。胡志最近买了几本兵书在看,也在让晋连这中克隆人士兵中稀有精英给他介绍一下他们所知道的战斗知识,胡志对于自己的战斗实际指挥能力还是有清楚的认知的,能有现在的地步完全是靠系统士兵的精良,而非自己什么指挥有方,或者有什么指挥的潜能。
第二十四章 这真是叔叔?()
静江号炮舰上,一群年轻人正好奇的在舰上参观,舰管带名叫陈凯,这个陈姓是系统随机的姓名,陈……沉……
“叔父你真的是安徽的副都督?”刘诚这个问题已经问了五六遍了,他实在是有些无法相信,对于革命党并不感兴趣的叔叔,保守儒家思想熏陶的叔叔,对他曾经想出国留学坚决反对的叔叔,竟然在革命政府里任职,人的变化还真是大啊。
“我还骗你不成,不过我们那个军政府不以是同盟会为主,主要是地方乡绅和爱国志士组成的。”刘启珍笑着说道,能看到有人对他现在的地位惊讶感叹心中是感到比较爽快的。这个爱国志士主要是指的胡志和他手下的军队。
“您以前还教我忠君爱国来着,这个爱国是爱哪个国啊。”刘诚带着一脸怪异的表情问道,安徽那个军政府不会是什么黑店吧。
“诶!我说你小子……这个爱国当然是指的爱天下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观古今中外,历史滚动,朝代更替,每一次的变革总会有新的东西出现,比如民主、共和,时代前进不止、变化不止,人亦不断的认知新物、新理,我等要想不被淘汰,不落后他人,就得不断的学习、了解、接受新的东西,小了说,就比如我,给人作师爷,换一个东家,我还是师爷,不去思变,我再出色,仍是师爷;大了说,就比如这个国家,不思变化,因循守旧,终被列强其辱……”刘启珍被刘诚一激开始舒发自己的内心所想。刘诚听着简直震惊了,眼前这位从前整天之乎者也的竟然说出了什么民主共和?自己没有幻听把,这真的不是和自己叔叔长得很像的其他什么人么?
“等你见了胡都督就知道了,你的工作已经为你安排好了。”刘启珍扶着舰桥上的把手对着,因信息量太大而反应不急的侄子说道。
“当官?!”刘诚有些惊叹,这一回国竟然就有这样的好事,能当官那个人不会感到兴奋。
“对啊,司法处,你不是学法律的么,对了,你那些同学有没有着落啊,军政府很缺人的。”刘启珍对这几个年轻的海归学子的第一感官还是不错的,军政府也缺人,能多带几个人回去也是不小的功劳啊。刘诚的四位同学对要不要去安徽发展表现不一,有的一听能担任官员马上就欣然答应,周士海则更理性一些,说要先观望观望考察一范再做决定。
静江号于初八再抵南京,刘启珍刚下船的第一印象,就是军人,遍地的军人。此时的南京满是各路的联军,有宁军,司令柏文蔚;镇军,司令林述庆;苏军,刘之浩;沪军,洪承典;粤军,黎天才;浙军,朱瑞等,数量巨大,让刘启珍有些担心,安徽离这太近了,兵力也就一万多人,相差太远且不属于同盟会派系,刘启珍怕安徽军政府有可能会被排挤,对胡志一些不好的传言,刘已有听说。刘带着侄子和其他几个学生来到各省代表下榻的饭店,刘诚和他的同学满心是对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兴奋和欢喜,虽说那些数量庞大军纪散漫的军队搞得南京市井萧条、乌烟瘴气,但那也是军队啊,临时政府给人表面的感觉就是军力强大,让人看着比较安心,表面上。
十一月初十,刘启珍带着代表一省的荣耀和满怀的担心参加了十七省代表选举会,刘启珍在会上投出了自己神圣的一票,孙文被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首任大总统。不过会后会前同盟会人和其他各省对他刘启珍的冷淡还是能感受出来的,其实对于安徽方便的冷淡早就有了,之前在上海的代表会议并没有邀请安徽方面。还好之后几天的会议中并没有讨论到刘启珍所担心的各省总督的问题,看来他们还是有这个自知之明的。
时间进入了一九一二年,临时政府成立的这一天,胡志和杨翠一块度过这一个新的一年的元旦,两人在都督府附近那家经常叫菜的管子吃了一顿,老板还给胡志喊来了两个会谈唱的姑娘给胡志助兴。虽说胡志非常好心的怕影响别人吃饭没有把整个酒楼都报下来,但是周围满满的士兵已经影响了酒楼的正常营业,根本没几个人敢进,已经在的人也是最快的吃饭结账走人。
胡志相对这个时代的大部分人勉强算是高大帅气,在一旁弹奏的两个姑娘看着不比自己好看多少的杨翠是无比的羡慕,这么年轻的都督上哪去找呢,看着年轻都督给那小娘子夹菜好像还挺体贴的样子,自己怎么就没那么好的命呢?
满桌丰盛的菜肴和有异性相陪让胡志感觉自己有种成功人士的感觉,心情是非常的不错,以至于心情好到让两位卖唱姑娘一同入座吃饭。
“两位姐姐谈的一手好曲,请问是哪里人士啊?”杨翠笑问道,府里能说话的人不多,要么是冰冷冷的士兵,要么是对她点头哈腰的老妈子,见到年轻的女性还是有些亲切感的。
“多谢都督夫人夸奖,我们姐妹俩姓孙是苏州人士,靠江吃饭在船上营生。”那名尖脸杏眼的女子说道,另一位不怎么说话不是很放得开。
“两位这么年轻就跋山涉水的真是不容易啊,我自己是没有这个能耐啊。”胡志与陌生女子说话还是有些放不开,见杨翠与其聊天聊的欢快,也不打扰,面带笑脸随声附和,对于两人的船娘身份并不怎么在意,这年头为了活命,做皮肉生意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自己过得丰衣足食,普天之下却还有这么多人吃不上饭,胡志有点心生愧疚。
“呵呵,胡都督您真是说笑了,我等作贱业的小女子能和都督同桌而坐,已是莫大的荣幸,怎敢与都督相提并论。小女子也就是拨弄一下琴弦,您拨弄可是一省人的命弦。”尖脸女子用滑腻的声音说道,对胡志的吸引力非常之大。
“呵呵,术业有专攻,……哦,口误口误,对不起,失礼了,我自罚三杯。”想到两位的职业,胡志连忙道歉,完全没有一省长官的派头。
“没关系的,胡都督可真是体贴之人,杨妹妹真是好有福气。”女子呵呵笑道,并不会在意胡志的说辞和致歉,像这种身居高位的虚伪、人面兽心的东西多的是。
“都督,听您的口音可是京城人士?”胡志说的是普通话,长得也高大,会让人误以为他是北方人。
“哦,算是吧,祖上是北方人,不过我是在国外长大的。”胡志现编道,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问过他这个问题,确切的是没人敢问。
“是西洋国家吗,您一定是见识广博,您在哪个国家长大,我从小对那些能造出自己会动的铁器的地方,就非常憧憬。”女子好奇的问道,杨翠也竖起耳朵等待着胡志的回答,她也没问过胡志类似的问题,胡志对于女性的提问也不好意思回绝。
“这个……算不上是西洋,是南洋,在澳洲,不过也是个洋人国家。”胡志开始瞎编了,他可从来没出过国,那就说个大家都不是很熟悉的地方吧。胡志也趁着说话的机会,把两女彻彻底底的大量了一边,目测一下身高胸围等等,然后在心里默默的打了个分,姐姐七十六,妹妹七十八。经常与男**际的姐姐自然察觉的到胡志的目光。
“哦,澳洲,好像是一个很大的岛,那边的景色房屋是不是和咱们这都不一样?”
“额,是的……”胡志只得继续编下去,比如在农场里养了袋鼠之类的。不过难得和这个时代的年轻女子交谈,胡志也乐于参与,就这么编了下去,三个女人倒是也对胡志编的海外异景很感兴趣,比如说金字塔,戴头巾的阿拉伯人,埃菲尔铁塔,阿尔比斯山等等。
为了吸引异性的同情心,胡志还给自己的身世编为家庭穷苦,被一个不喜欢他的亲戚所养大,自学各种知识,靠自己挣的工钱走遍了世界等等,原本对胡志就已经死心塌地的杨翠,开始对胡志变的崇拜。这一说就说道天黑,也无人敢打扰,胡志对于能和异性说这么多的话也很有成就感。走时给了姐妹俩五十银元,还专门让卫兵护送她们回去,胡志还给她们说如果有兴趣可以去学校试试,那里在招募音乐老师。胡志新设的学校主要是面向以前上不起学的孩子,他们应该不会太在乎教师的出身的,孙姓俩姐妹还真对胡志的这个提议产生了兴趣,有干正经工作的机会怎会不把握。
胡志这一天过得可算舒心。不过北边的袁世凯这时候是气急败坏的砸东西,听闻孙文当了总统,那置他袁宫保如何地啊,还谈个屁判啊,几天后袁宫保命盘踞在徐州的张勋率部往南回击。
孙姓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