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海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晏世轮心如明镜。他立刻的补充道:“宪之,你可能认为,萨尔浒之役,大明并不是输在装备上?”

    史可法当即越众而出,俯首道:“大人,萨尔浒乃全大明人心中之痛。可法怎敢小事?只是,这原因嘛学生认为,是否为我大明军事文弱,不敌建奴骑射?”

    晏世轮认为连史可法都这么看,底下应该大部分人都是这种想法,不得不进行矫正,但是如何说,晏世轮还需斟酌。

    首先要分析这个敌人的历史!在前世,人们说到满洲八旗。都会想到北京茶馆里的那些纨绔子弟,但在十七世纪的东亚,满洲八旗确实是一支横行天下的无敌之师,斗明朝,平朝鲜,战沙俄,一统中华,这支军队可以说是古代中**事里最后的辉煌。这支军队的装备是相对低劣的。但他的尚武精神和士气都是最出色的。严格的军事编制,险恶的生活条件。强大的生存能力,使这支军队最终能击败明朝统一华夏。但是这支军队最终还是重复了蒙古大军的悲剧,在占领中原以后迅速蜕化,蜕化速度甚至是蒙古军的几倍,到17世纪下半叶,这支军队就基本已经变成了一群无用的草包。战台湾和平蒙古葛尔丹的战役基本都是由汉绿营军承担,八旗铁骑仅仅用了20年时间就成为了绝唱,只能寄生在北京的茶楼里按月领取铁杆庄稼过活,可谓是昙花一现。

    满洲的八旗兵没什么强大的,他们并没突破过宁锦防线。只有两次绕到宁锦防线的北方从蒙古借道袭击过北京,而在宁锦防线的部队和其他地方的增援部队到达后,立即就得走人,走慢了要被包了饺子了。

    而明末汉族军队最能打的是李自成,但灭了李自成的是吴三桂。清军入关后,清军八旗兵总共才八到十万人,打仗的主力是投降的明兵,因为他们要去消灭李自成为明皇帝报仇。大清的入关也是打着为明帝报仇的幌子进来的,不过来了就不走了。当吴三桂、耿精忠等人的汉军打下整个长江以北地区后,清朝就立国了,这些汉王爷被分到各地,不听吧,各自的势力不够,没有一个核心人物,谁也不服谁。听吧,就等于是反了大明。很为难。而这时在南京建国的南明王朝又与大清联合了,追击李自成的残部。在追击李的残部时,顺手把南明也灭了。明朝的军队此时四分五裂,没有领导核心,最后都被大清收买,最终清朝实现了统一。这不得不说是一部窝囊的史说合集,

    晏世轮捋顺想法,道:“诸君,无论是八旗还是蒙古,依靠的主要是骑兵,凭借很高的机动能力和相对简单的后勤保障需求,加之正确的战略战术、将士用命,这才创造出令人惊叹的战果。那秦代的军队做比的话,元蒙和八旗在金乡军或汉军面前不会有便宜。因为八旗也好、蒙古也罢,和秦汉时期的主要外患……匈奴一样,依靠骑兵。即便八旗和蒙古军队装备有马蹄铁、高桥马鞍和钢铁兵器,但同样需要平整的地形、冲击的距离,这与有无马鞍马蹄铁没有太大区别,而秦汉军队的主要装备是弩,标准化生产的意义对戈矛剑的意义是不大,但对弩这种带有机械装置的兵器而言就大不相同了。弩的威力大于弓,对目标的杀伤距离也大于弓,是对付骑兵的利器。只不过唐宋以后,弩的发展走向大型化,不再以单兵使用为主了。弓箭的使用普及是由于弓箭的制造比弩要简单,射速也快于弩,加上弓箭不属于朝廷的管制兵器,民间可以大量拥有并时时练习,所以使得弩(单兵使用的弩)逐步退出了战争舞台,而火药兵器的出现又加速了弩的灭亡。所以,诸君,我金乡军装备的尽皆是当时最犀利的火器,何愁装备不让如人?

    后金军并不是强在军队有多强,而是其有一个坚强并非常智慧的领导核心上,他们都是一等一的人才,都是秦皇汉武之类的英雄。这帮人(努尔哈赤、皇太极),就是给他们一群羊,也会征服天下的。如果他们有大明军队在手,早就平定了天下了。而就算如此,他们也利用了明朝内部的动乱而将这些明朝的正规大军一支一支地收编在自己的门下(如孔有德等人),最终成为了统一全国的中坚力量。如果单从战法和装备上,八旗兵是很差的,摆不到桌面上来,与秦汉时期的正规军团或者金乡军乙级卫戍部队相比,就是民兵的水平。诸君,可还有顾虑?”

    这一番话,讲的是振聋发聩,众人久久沉浸其中,不能自拔。因为,大明被建奴欺凌日久,如果真如晏大人所说,那么后金可灭也!但是,要真这么易如反掌,怎么那么多仁人志士,还是无功而返呢?

    晏世轮好像看出了大家的顾虑,为了证明金乡军体制的强大性,晏世轮对着史可法道:“宪之,我曾推广一本叫做国富论的书籍,尔等可曾翻阅?”

    笑话,晏大人的推荐,谁人不把他当回事儿?

    史可法立即躬身道:“大人,学生不敢怠慢,日夜兼读,以熟读三遍”

    “哦?!那我且问你,国富论对我金乡军影响几何?”

    此时,史可法像是做错了事儿的小学生,立即低头不语,额头上的汗珠宛如下雨一样滴落。

    晏世轮微笑着道:“宪之,我不怪你,我只是想让诸君明白,远征辽东,绝对不是一日之妄想。金乡军为了这一天,做了太多的准备了。诸君,这本国富论,对整个红夷世界的影响不亚于咱们的四书五经。总有一双“看不见的手”,在作用于我们金乡军的生活!

    每一个人行动的动机,主要是在于利己,求得自己的利益。利己心是人类一切经济行为的推动力。利己心这并不是值得反对或摒弃的;个人自私可以有助于整个社会福利。不要产生怀疑,这和我们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一个道理。只是红夷的话过于直白了些。

    而且,国富论当中,给金乡军的启发是:分工是提高生产率的关键。经由分工,将整个制造程序分为若干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雇用技艺熟练的好手,分工的发展以及劳动划分为越来越精细的专业化作业,这是正在出现的工厂制度的主要结果。有了分工,同样数量的劳动者就能完成比过去多得多的工作量。诸君,这就是为什么,金乡军的作坊、匠器局,总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别人数倍工作量的原因!

    最后,通过这套理论,金乡军将分工完全确立以来,个人所需要发物品,仅有极少部分依靠自己的劳动,而大部分却需依靠别人的劳动。所以,他是贫是富,要看他能支配多少劳动。换言之,要看他能够购买多少劳动。一个人占有某物品,但不愿自己消费,而愿意以它来交换他物,对他来说,这物品的价值等于他能购买或能支配的劳动量。因此,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

    这一番话讲出后,台下众人或是凝思,或是反应不过来,总之,大家都陷入到了沉默当中。这让晏世轮有些失望,国富论对于欧洲的影响实在太大了,自己自打穿越以来,一直都是尽量依靠“看不见的手”管理经济、尽量减少政府干预的思想,这对金乡军的经济、民生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但是,为什么大家没有共鸣呢?

    其实,晏世轮误解大家了,目前作为理解力最出众的史可法,尚停留在意识层面的第二个维度,意识上升到了第五层纬度的晏世轮的想法,众人怎么能够随意附和呢?除了感觉到,这又是晏大人的“惊天之语”,并出声附和外,皆是不知所以然。(。)

第五十八章 金乡军是正义的() 
ps。 奉上五一更新,看完别赶紧去玩,记得先投个月票。现在起…点515粉丝节享双倍月票,其他活动有送红包也可以看一看昂!

    晏世轮猛然间想到,目前台下的这些基层军官,这些幕府内外人士,这些知识分子,不就是将来建设金乡军体系的中坚力量吗?何不借着这么好的机会,让大家明确金乡军起事的正义性呢?晏世轮缓缓闭目,喝了口清茶,润润嗓子后,道:

    “诸君,想必大家一直都想知道,我金乡军为何就比别人发展的快?

    这是一个很深刻的问题,我现在给大家浅显的说一下。我金乡治下现在实行的是,类似于市场经济的一种经济体制。各位不必清楚什么是市场经济,在金乡书院高级部有现成的教材,冯老爷子亲自教授,有空还望各位去参阅一下那边的典籍。

    好,在这种经济体制中,经济发展主要由关心自己利益的基层人民来推动的,就像那些商人以及受利益驱动的其他势力的商人、工匠等。而不是由金乡军幕府推动。简而言之,这种经济体制的权力在民,而不在金乡军幕府。市场需要的是“各级金乡军幕府”,管理得最少的机构就是最好的机构。当然,这种种经济体制并不是不要金乡军幕府,而是要一个知道自己界限在哪里的金乡军幕府。就像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到的那样,我允许金乡军幕府在“看不见的手”之外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按照亚当。斯密的观点,金乡军幕府目前在给所有金乡军治下商人、百姓等提供了三种服务,就像是一种交易,首先呢,幕府保护了整个金乡军体系。免遭其他势力之暴力入侵;这一点应该大家都有目共睹。

    晏世轮说到这里时,几乎所有人都在点头默许。笑话,现在在东南沿海,甚至是倭国、朝鲜和琉球、台湾,谁敢动金乡百姓一根手指头?分分钟战船开过去,然后火炮对着动粗者。我们都是文明人好吗?我们只用实力说话。

    看到底下都是赞同的声音,晏世轮接着道“其次,金乡军幕府现在尽可能的保护,每个,记住,是每个成员,免受其他地区成员之不正义的压迫;

    众人立马交头接耳,你看看,晏大人就是有水平。金乡军永远都是正义的,任何宵小只要发出不正义的行为,还是那样,分分钟灭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