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海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史中,对孔有德的评价是毁之甚多,赞誉几乎洠в小I踔粒古级型锴橹钥子袕缘钠兰凼谴俗硬坏狈丛圃啤U饪子械驴笸匠錾恚缀罚喙讯鳎!!!8角逋篮喝酥可踔诘鹊取

    明末走到现在,已经凸显出了所有王朝都具备的衰败之象,朝庭横征暴敛,官员贪腐无度,武将拥兵自重,士兵不被当做人看(如那些守边的军户),军纪败坏,百姓既要承担沉重的赋税,又要随时面临着兵灾。这孔有德初为毛文龙手下将领,后来毛文龙被袁崇焕所杀,才归附于孙元化,而归附孙元化的动机是,元化清廉有贤名。

    孙元化?!此人现在正在登州,离着朝鲜和辽南非常的近,又是个人才啊!

    晏世轮突然间觉得,今天自己的思路格外的清晰,首先能够分析出孔有德的存在,后续的侦查已经证明了这一点。随后就是,跟着这个大汉奸,竟然揪出了这么个火炮大牛,此人现在就在“眼皮子底下”,要不要再来次“打包”!?

    晏世轮思考着,慢慢的打起了这位朝廷命官的主意。怎么能够神不知、鬼不觉的得手呢?毕竟比冯从吾他们难弄多了孙元化是天启间举人。从徐光启学西洋火器法,孙承宗荐为兵部司务,在边筑台制炮,进兵部职方主事,崇祯初为职方郎中,三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登莱,五年叛将孔有德陷登州,被俘后放归。后遭首辅温体仁等诬陷,然后被冤杀。而且史书上讲,孙元化“绝世聪明,于古今远近之书无不读“,成为学贯中西的大学者,尤以西学见长,著作甚丰,大多与西学有关这个火器大牛,自己要定了!

    随后他想到,自己的认识是,毛文龙不能说是坏人,也算不上好人。正史上对毛文龙的评价也是毁誉参半,有言毛文龙虚领军晌,冒功,扰民,袁崇焕共列了毛十几项罪名,而将其斩首,此事在当时就被众多的朝庭官员弹劾,崇祯终于在平衡了战略局势的危险时刻,而对袁崇焕未加追究。也有对毛文龙赞誉者,言毛文龙清廉,不贪,其德端正,拒为魏忠贤修生祠。但有个事实是皮岛成了各民族不堪忍受满清压迫的避难所,附毛之流民甚众,山海关外,除辽西几个城池以外,皆成沦陷之地,毛文龙对后金的多次打击,数次拯救已沦落为奴的汉人,与扰民何能相提并论,大明朝的文武科举取仕甚多,而孔有德以矿徒出身竟能成为将领,可见他必定有其过人之处。倘若孔有德是一个贪生怕死利欲熏心的人,他完全可以去投靠郑芝龙,郑在福建垄断东南贸易,也可以投靠日本幕府或荷兰人,却带领众多手下去投奔了孙元化,以他背去山东一次带走一万三千余人及装备,可见其实力的雄厚,而且众多装备是葡萄牙人为其所铸的红夷大炮,即使放在现在能够一次运输一万三千余人及许多装备,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孔有德投靠孙元化之时,正是徐光启和利玛窦打算为大明军队更新装备的时候,恰好机会让他赶上了,但大明朝的军队众多,为何却选中孔有德一部,只能解释成孔有德除忠勇之外,还有德名,而且善于治军,以其后来率清军作战攻无不取来看,孔有德可能真的确有军事才能。

    孔有德的叛乱是在吴桥开始的,起因是大凌河城受到了清军围困,需要解围。但明末处于小冰川时期,每到冬季都异常寒冷,阴历十月大至为阳历的十一至十二月,北风正起,海面浮冰,损失惨重,不得不走陆路,由此可见大明朝庭是何等的昏聩,大凌河之围不由河北出兵,却由山东半岛调兵,而且仅八百人,如同儿戏,路途遥远,而且装备笨重,又逢雨雪,沿途州县的各级官僚对这些即将送死的士兵不仅不给一丝关照,竟关闭城门,拒迹槐蛔洌灿兴稻韫俣氖浠蛩酵塘松我

    于是,士兵开始小偷小摸,一个士兵偷了一只鸡,负责打更的二哥不干了,但孔有德还是摆平了,但管理打更的二哥的管家不干了,此管家的主人是在京城做官的,因此此管家比主人还要气壮十倍,定要将士兵斩首不可,冲突终于爆发了。从孔有徳以八百人起兵,发展至一万三千多人来看,孔有德是爱护士兵的,不然不会有如此多的人马前来依附,同时也看出大明朝庭是多么不得人心,但孔有德在山东攻城略地长达二年,却并未称王,也未和满州人勾结,不然以他一次输送万人的实力,在二年的时间里可以输送多少八旗军绝对是未知数,可见他对朝庭还是心存幻想,不停的攻城,不停的为和朝庭的谈判增加筹码。从孔有德死于桂林的从容,其人绝对不是怕死之徒,孔有德是否想过用自已的一死来换取众多手下的赦免,我猜想他肯定做过,但行不通,以大明朝庭对造反者杀无赦和灭九族的原则,他是行不通的。最终,这支装备最先进最精良的部队终于成建制的投降了已经改为清的后金,成为鞑子攻破中原王朝的主力军,有人说;孔有德不当反,那么晏世轮就想问,不反能不死么,压迫可使个体者成为强盗,也可以使一个集体成为叛军。这,就是明末朝廷的真实写照。

    晏世轮决定,既然孔有德已经反了,那就不要追究他反的原因,遇到了直接干净利落的解决,并且最最关键的,是要将其装备的大量红夷大炮拿下。这就等于拿走敌人的补给,强壮自己的身体。(。)

第六十八章 基隆商馆的影响力(一)() 
晏世轮做好了做掉孔有德的打算后,猛然间发觉,自己太过于重视海洋方面了。,。虽然现在拥有了一隅之地,而且又有了欧洲——东亚海上丝绸之路,并且牢牢控制住了东亚的“内海”,但这些都不是晏世轮最想做的。一切事情的目的,都在于为如何能够更好的开展地面战争而做准备。之前虽然考虑过辽东,比如最开始的黄古岛基隆商馆。但是,经过越来越正规和精细的作战参谋部分析,这样可能得不偿失。首先那一块气候较冷且山地多,此时的后勤落后,虽然依靠金乡军水师的强盛以及飞艇的运输,但是,陆地太大了,自己的岛屿太小,用数个小岛供给自己征战大陆?这简直是在开玩笑。

    而且,此时的大明实在是太缺银子了。大明对阵海外势力虽然从来都是强硬的,但是战争也在逐渐的削弱着大明的实力。当年戚帅虽然还算廉洁,但消灭倭寇绝没有少花大明银子。杀倭一头每级官兵40俩银子,共取倭寇10万人头、蒙古5万。这笔银子对于大明是很大的数目。证明士兵都是卖命的,但其个人晚年却是穷死的。抗倭的胜利、抗击蒙古的胜利、火器的发展以及戚继光的装备计划还有五到六年的朝鲜战争胜利,这时大明实际上已经被掏空。打的全是银子,大明开始征收过份的税收,但崇祯最后上吊还为大明守住了足够大明三年吃喝的银子(不知道这笔银子崇祯为何不拿来拼搏)。假如大明拿这笔钱去装备袁崇焕,就不征收什么辽东征缴税,西北不可能李姓不会被逼反,这笔钱灭八旗两到三次都够了。证明崇祯根本不知道这笔银子,说明大明真正灭亡的原因还在官员的**和贪钱。

    同时,目前金乡军的陆地火器还不够强大。并没有那种类似“灭虏”战船般超越时代太多的强力武器出现。而且辽东多山,山地几乎都是易守难攻,这种条件下进攻,是要吃很大的亏的。

    他不是没有考虑写奏折,让朝廷批示,用大明的前去攻打辽东。但是在辽响催缴的现在这种程度。简直如痴人说梦。况且那一块相对大明来说,能用的资源产出太少,至于说不冻港么,大明现人不重视,打下来农业文明不能耕地游牧民族不能放牧,让袁督师的关宁主力去死磕又是太亏。况且朝中众人,肯定拿出隋朝跟元朝来说事儿,当时都因为远征那一块大大损伤了国力。况且倭国在一般虎视眈眈的看着,打下了辽东、高丽之后。倭寇会随时随地过来偷袭。对于中华民族来讲,攻打山地的高丽虽然难,但是还是可以打赢的。但是面对海上来的倭寇,打赢了战斗,倭寇就拍拍屁股走人;一旦打输了,就被日本人全歼,简直是太吃亏了。历史上的中华的做法就是弄服了高丽赐个诸侯就行了,并没有直接将辽东收入囊中。只有毛文龙。

    毛文龙曾经率领一百多人取得“镇江大捷”之后,后金方面极为震惊。即遣大军反扑。毛文龙兵少难支,一度退入朝鲜。朝鲜节度使郑遵、朴烨引后金军包围毛文龙于林畔,双方进行了激烈战斗,“一日七战,杀伤相当”,明军将领丁文礼、吕世举等牺牲。后金军也蒙受了很大损失,被迫撤兵。林畔之战后,毛文龙以皮岛、铁山及宽叆山区为根据地,招募辽东难民,以老弱者屯种。精壮者为兵,从无到有,逐渐发展成一支海外劲旅。天启二年(1622年)六月,袁可立接替陶朗先为登莱巡抚,明廷正式任命毛文龙为平辽将军总兵官,挂征虏前将军印,开镇东江。东江镇建立后,毛文龙一面招抚因战火而流离失所的辽东百姓,前后接济安置百万余人。一面遣将四出,不断深入后金腹地,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逐渐成为后金心腹大患。后金官员称:“毛文龙之患,当速灭耳!文龙一日不灭,则奸叛一日不息,良民一日不宁。”

    东江镇?!

    联想到这里,晏世轮认为,自己也可以开镇啊?!但是选址在哪里呢?朝廷会不会认可?此时已经有一个毛文龙了,他胡作非为可以,要是自己开了镇,会不会直接被朝廷扣个造反的帽子?此时还是先低调吧,低调!

    倒是可以这样,依旧这么神不知,鬼不觉的进行发展,把势力触手伸到任何想要达到的地方,朝廷也好,众人也好,既无法干涉到自己的发展,又能按照历史的轨迹,慢慢的去影响一切。自己的种种行径,被人扣上造反的帽子是肯定的了,但是这又能如何?实力,只有实力!只有实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