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起来好像有点瞎。可是就李忱了解,现代社会就差不多是这各样子。很多隐密些的教派,就是一间房屋,一个长老解经什么。
仔细想想吧,为什么大航海时代,会有很多传教士热心到处传教。他们凭什么到处跑?有商人背后支持,不然传教士凭什么四处乱窜,传教。商人为什么支持他们很简单,教士为了传教,不怕死先行。等那些土人信仰了天主教,商人就可以随后跟进了。
人种不同,语言不通,文化不了,交通不便,至少跟土人间,有一种可以交流得方式。嘿,我们都是信仰天主教得,你不要杀了自己教派得兄弟,更不能吃掉我们。,大概就这个意思。
对于那些土人都可以起到这种效果,那么同文同种得人,岂不更容易起到,我们有共通之处,都是一家人得感觉吗?
甚至,李忱还把教那种,一天三次向圣城的方向膜拜得仪式,也学了起来,每天都这样来两次,早晚个一次,可以增加信仰。还有,李忱也把圣城的设定加入了道教的经典中,一个人一生,都要去圣城朝拜过一次。
天主教徒可没有这样,哪怕一辈子没到过罗马,也无所谓。嗯,你说天主教圣地是耶路撒冷?无所谓了,反正到了现代,你听过天主教或是新教徒,一生中一定要去耶路撒冷朝拜一次,得说法吗?
这算是一种变相得约束了。只要你信道教,就不怕你背离大唐。不然会害你一辈子都无法回到圣地一次,死了都不得安宁。至于圣城在哪里,当然是长安了,至于理由?那更不重要,随便编就是了。
花了小半天时间,李忱大致了解了,新的道教内容。天色也晚了,李忱留了这些辛苦的道士一起用膳。席间,他指定了,施肩吾担任首任得真人一职。
他曾经考中过进士,不过并没有授官,就回乡学道去了。本来刘玄靖应该比他更合适些。他曾经在武宗朝,也担任过银青光录大夫,崇玄馆学士。不过,他以年迈体衰,拒绝了。
除了真人一职外,基本上在座的都会担任炼师一职,不管哪各学派,都会在初建立的道廷中,有一个职位。这些都是事先商良好得,不然那些比较弱势的
教派,也不会答应。
用罢晚饭,李忱送走这些忙碌得道人,接下来他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木钱就是初步拟定了教义,定下了组织和领袖。其他还有很多方面又填补,比方说教廷得组成。
李忱知道,梵蒂冈的教廷内部有很多组成,但是他也不知道有哪些。这些都要他们去摸索。一步一步完善。
不过这些他暂时不关心了,至此,道教算是逐渐完善了。他提前几百年让道教完成合流,原本这是到了宋朝才逐渐完成得。
他现在要考虑些别的东西,他不会天真的把希望都放在道教之上,人要两条腿走露才会稳,桌子四肢脚很稳固,他正在考虑另外一只脚,儒学。他想要振兴儒学,当作另一个维持汉民族得方法。
不要看不起儒学,唐代为什么后期这么乱。同样宦官势大的汉朝和明朝,就没有像唐朝这么惨,连皇帝的生死废立都被宦官掌控。地方还在闹腾,时不时有人出来蹦达两下。李忱觉得儒学不彰,是一个原因。
中国人建立得几个大一统王朝,汉、晋、唐、宋、明、清,也就是晋和唐,儒学不彰。然后这两个朝代,晋不说了,乱、惨。唐后期也没好到哪去。
李忱觉得,儒学不彰,是一个原因。不要说儒家迂腐、保守,让中国没进步什么,至少在维持统治稳固上,有很大的帮助。不要看宦官猖狂,没有那些大臣配合,他能嚣张多久?
宦官杀了皇帝,一个又一个。这种事情怎么就不会发生在汉朝和明朝?那些大臣绝对不会和宦官合作,会找他们拼命得。就算宦官把京师得百官杀尽,地方上也不会配合,保管全部瘫痪给你看。
当然了,儒家司享有很多缺点,不过在李忱看来,这些都可以改得。所以他招集了一批儒生,不管有没有功名,主要要精通如家思想,然后能依照他的意思去改良。
怎么改良?其实也就是断章取义,和旁征博引。引用论语的话,然后去延伸、去解释。反正儒家思想,早在董仲舒时代,就被他改到乱七八糟。什么天人感应说,孔子什么时候这么说过了。
什么天灾是因为皇帝失德得缘故,孔子都敬鬼神而远之了,哪会说这些。哪有那种儿子天子犯错,惩罚孙子百姓得道理。既然可以依照主政者得意思改,李忱也打算照自己的想法,去改进儒家思想了。让他成为汉民族得另外一条腿。不过,两条腿也还不够,要学桌子四条腿,就要再慢慢考量了。
隔了几天,他招集了户部得几个官员,议事。地点还是在绫绮殿。几个没进来过得官员,都有些惊奇,这个房子虽然很普通,可是在唐代来看,实在不寻常。
不管是沙发,还是落地窗,旋转楼梯,内部格局和装饰,都与唐代现在的氛围,不太一样。不过李忱在,他们也不敢乱动、乱看。李忱先给他们介绍了洗手间在哪,就开会了。至于洗手间得使用方式,现在大明宫连带太极宫所有地方,都有加装了水龙头和冲水马桶。连民间都开始慢慢在推展,皇城里面得官员,当然不陌生了。
今天,要讨论些什么,想来大家都知道了。,看众人各自落座,李忱开口道。
今天他找这些官员来的目的,是为了改革大唐的农业。不是单纯改进技术什么,这方面他能做的也有限。
他了不起就是知道施肥,知道插秧和耕种什么。大唐目前得农耕技术,他没什么可改进的地方了。
虽然他大学时期,学过一些中国农业史,知道一些技巧,牦,他知道江东牦得结构,可以让工匠做。可是大唐如今早就有这个东西了。
还有就是,绿肥得使用。大唐也知道了。种植什么作物可以肥田。火耕水溽,对付杂草。下种前放火烧钓杂草,可以当作肥料,插秧后,可以用水去浸,秧苗耐水,杂草可不耐。
又比方说,施肥,这也是有技术得,什么时候要施,什么时候追加,效果会最好。
可是那些终究是纸上谈兵,就算跟那些会种田的人说,要真正实验出详细得实施细节,还需要时间,所以这些不是今天讨论得重点。
今天讨论得重点是,如何更加促进并调节大唐农业生产。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五章 厢军()
大中二年,三月,今天天气微凉,天上有云遮蔽,是一个作工的好日子,在离长安百里的地方,一群人正辛苦的做着工,他们正在修路。
首先是像一般得修路那样,把路铲平。高低不平的地方,把哪些车辙,给弄平了。为了避免不平,他们还有一种特殊的装备。
这是一个铁制的巨大的圆柱体,可以滚动。有一跟铁杆连着,人在前方推着杆子,就可以带动球体。这是压路用的,巨大的体积和沉重得重量,可以保证所过之处,光滑平整。
这个道具,不单是为了修这条路特地作得,当初体育场整地时,就有用这个。不然赛马的地方不平整,可是会害马跌断腿得。所以,有了这么一个平整得工具。先把土路用水泼湿,弄得泥泞不堪,然后滚轮滚过去,就可以保证路面平整。
接着,平整过得路面,就有人用水泥制成得石板,铺上去。因为水泥需要几天自然荫干,不能让表面温度太高,不然水泥会裂得。所以这些水泥板,都是现场附近制造成形,用席子遮住,定时泼水,保证水泥板得均匀,三天后才运到现场铺设。
如果直接铺在地上,不是不可以,不过那样就变成整条路都要用席子遮住,太麻烦了。
我说,这路有必要修道那么宽吗?,施工到一半,一群工人停下来休息,找了地方遮荫,一边开始聊天,依我看有个一半就差不多了。说话的人比划道。
而且这路也怪,为什么救一半的地方要铺水泥板,剩下一半整平就好。完全就是瞎遮腾。
没人爱,那么能耐你别在这修路阿,怎么不见你去工部,当个员外郎也好。就是阿,何必辛苦跟我们在这修路。,两个人讽刺刚刚说话的人。
我是仁爱得仁爱,不跟你们这些没见识得家伙说话。,梅仁爱梗着脖子说道,当年我爷娘死的早,不然我早就考个进士,如今我当工部员外郎,不会让他们这么浪费。
见他还嘴硬,陶侃他那人还想说什么,有人出来调解了,好了,好了,那些大官想什么,我们怎么能猜到,谁知道是不是有他用,我们作我们的事情就好了。
还有,宣布件事情。,那人调解完,继续说道。而听到他这么说,所有人都从原本懒散得休息状态,端坐起来,听这人说话
因为我们进度超过预期,后方水泥板来不及赶制,所以下午可以放半天假。耶,好阿放假了,可以放假了。我要去踢球,几天没踢了。,话音刚落,就想起一阵欢呼,多得了半天假,所有人都想好好玩玩。
别高兴的太早了。因为我们人数多,所以进度提前,部份百姓会被调到后方去制作水泥板,负责管理的人,也要跟着去。,这有什么,少了些人,工作量也还比之前轻松,没关系的。
然后,下午也不是光给你们玩了,吃完午饭,每个人去给我洗澡,下午要检查内务。,话音刚落,哀鸿一片,听到要检查内务,所有人都惨叫出来。
我宁可不放这假了,根本是为了检查内务才放假得吧。,这是所有人得心声。
这是一只工程队,可以叫他们厢兵。这些人都是叛军,当初有份围攻绫绮殿得士兵。
他们投降以后,既不能杀了,也不好都放了,首先让他门充当劳力,修复绫绮殿。绫绮殿修完,他们也累积了大量水泥施工经验。李忱干脆把他们全部划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