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八年-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由检对杨嗣昌这番举动极为赞赏。

    既然能立下军功在前,又有洪承畴为其背书在后,至少证明此人有可取之处。

    要知道依据当时洪承畴做掌握的权势来说,若不是立下了大功,他自是不会为一个小小的知县说话的。

    至于其为官是否真有水平,只要派遣锦衣卫前去查访一番,在于吏部每年的考功对比一下,很快就能得出最终的结论。

    职位就更好安排了,扬州、淮安等四府的佐贰官就是最合适的位置,若其真有才能,自会于任上脱颖而出。

第347章 司农寺() 
杨嗣昌施礼谢过皇帝的赞扬后坐了下来,心里自是暗喜不已。

    随着温体仁举荐了和州知州荀文礼为常州知府,江南四府的主官人选终于尘埃落定,其余空缺的推官、通判等职位自有吏部考察任用,朱由检并未打算干涉。

    监察御史和锦衣卫已经开始分驻大府,监督当地官府主要官员施政履职工作,随时就其表现呈报皇帝和内阁。

    在这样严格监督的举措下,称职和渎职怠政者所作所为都会被记录在档,将会更有利于吏治的高效和清明。

    等到这两个监督机构覆盖到大明绝大多数州县的时候,朱由检相信,世上从未有过的清廉官府将会在自己的执政期间诞生。

    这并不是奢望和幻想,因为相对于后世庞大的人口规模以及同样庞大的管理机构来讲,现在的地方官员太容易被人盯上了。

    毕竟朝廷派到下面的经制官员的人数太少了,并且其一举一动都令人瞩目,锦衣卫只要稍微用心便能将他们的日常行为摸个一清二楚。

    其实大明现有的执政体制透明度已经是相当高的,每一个环节基本上都是在公开的情况下进行的,而地方官府的政务透明度更高。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断案。

    地球人都知道,知县断案时,大堂中是允许庶民旁听的。虽然敢去旁听的除了是与案子有关的人员以外,就是一些闲的无聊的有些身份的人士,一般的百姓还真的不太敢进到衙门里去。

    从理论上讲,百姓都可以旁听,更别提御史和锦衣卫了。只要这两者在场,知县断案时的举动言辞结论都会被记录在案,在这种情形下,你让知县如何敢徇私枉法?

    最重要的是,也许同为文官,有些御史或许可以采取放任或者睁一眼闭一眼,甚至是与之同流合污的方式来欺上瞒下,但是谁敢去收买锦衣卫呢?就算有人敢,但最后会不会被锦衣卫沾下一层皮来呢?

    朱由检打算将锦衣卫在京师施行的坐班制度推广到地方官府中去,这种事谁也说不出不字来。

    京师部司都有校尉坐班,你一个小小的地方衙门还比得上朝廷中枢?

    “昨日朕偶发奇想,于是出宫前往文渊阁巡视一番,此亦为朕登基以来首次前去内阁署衙。朕虽久闻内阁处置公务之所不甚宽敞,但未想到竟是狭小如斯。朕虽不喜奢华,但亦不能坐视阁臣于此般环境下办公。昨夜思想过后,朕决意扩修内阁公署,以维护朝廷之体面。范卿可于会后遣营缮司官吏前往勘察,之后制订修整方案,在不影响内阁公务的同时,择机予以扩修。扩修时要增设饭堂、值夜歇息处所、以及宽衣沐浴之处,所耗钱粮由户部核算支付!”

    朱由检说罢,温体仁张了张嘴,但最终没有插言。

    因为他突然之间想明白了,内阁人数很快就会增加到至少六人,那么两房的中书舍人、书办吏员也将会相应的增加,内阁那点鼻屎大的地方一下子多了几倍的人数,要是再不扩建根本就无法办公了。

    众臣们对皇帝此举并无提出异议,尤其是有希望入阁的几位,都对皇帝这一关爱之举极为满意。

    尤其是极爱洁净的杨嗣昌,每次前往内阁时,都对阁臣值夜时睡在里间那张小小的床榻大为不满。听到皇帝特意叮嘱的几项细节,杨嗣昌顿时觉得自己和皇帝其实是同一类人,都是注重生活品质的高雅人士。

    接下来就轮到今日的第三项议题了:新设有司。

    “启奏圣上,臣以为,自太祖开国建制至今,朝廷部司之权责足以应对我朝之状况,为何要屡屡新设有司徒耗国帑?此举将祖制置于何种境地?”

    说话的是礼部尚书张国维,这厮自知上次议事恶了朱由检,入阁已经绝无可能后,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心态再次站出来找死来了。

    “张部堂此言差矣!我朝体制沿袭前蒙元之制,而后太祖自是根据我朝之状予以相应变革。就拿内阁之前身来讲,国初太祖置中枢省,分设左右丞相,以平章事为次相,中枢省便为处置朝政最为重要之有司。而太祖随后便于洪武十三年将丞相一职予以废除,改设协办大学时参与机务。而太宗即位后,以侍讲、侍读、编修、检讨等参预机务,形成内阁,协助君王处理政务,内阁大学士开始公开参预机要事务,协理朝政。而依张部堂之言,太宗之举非改祖制乎?”

    出来打张国维脸的依旧是温体仁,老温本着趁你病要你命的原则,将张国维再次痛殴一顿。

    昨晚他已经从朱由检的话语中听出来了,新设的部门将会关系到自家儿子的前程问题,所以当张国维率先站出来反对的时候,老温毫不客气的予以了驳斥。

    “新设有司一事卿等不必多言,此乃朕深思熟虑之事。朕观历朝历代之兴衰更替,起因皆在田地与粮米之上,而前番流贼崛起之速,也是因了一个粮字。连番干旱洪涝之下,万千百姓无糊口之食,加之恶匪蛊惑挟持,方致大明北境糜烂。

    今幸得诸臣用心、官军用命,流贼才得以被剿灭殆尽,朕之子民始无流离失所之苦难。”

    朱由检这番言论并不新奇,朝臣们正襟危坐的同时,都在暗自猜测皇帝打算设置什么品级的部门,不会又是卫生署那样的鸡肋吧?

    “有感于民以食为天、粮为天下之本,朕决意仿前宋之制,于外廷复设司农寺,专责田地江河湖海出产之相关。司农寺设正卿一人,为正三品;左右少卿个一人,为从四品上;其余丞、主簿等员数、品阶由内阁会同吏部负责设定。司农寺负责全国之劝课农桑、农林牧渔之事,各行省之左参政、各府州县之同知、主簿与其对接并承担其下发之律令。司农寺于对接之地方官员升迁调动有建议权,以供吏部考功时参考!”

    复设司农寺是朱由检去年便想做的大事之一,其目的就是为了逐步改变大明目前落后的生产方式,用更加先进的方法和措施提高整个大明的粮食亩产量,让更多的百姓摆脱饥困之厄。

    无农不稳,无商不活,无工不富,这三点贯穿整个农耕社会的发展之中,而第一点则是一切社会活动平稳运行的基石。

    在缺乏高效复合肥料的当下,想要提高粮食产量,除却老天爷帮忙以外,深耕细作、开荒新增田亩、大量推广先进农具的使用、兴修水利、人畜粪便、草木灰沤肥的大面积应用、大型牲畜的利用等等举措都是非常有效的手段和方法。

    但这一切有利条件都离不开朝廷的引导和扶持。

    说白了,其实就是需要朝廷大规模的撒银子,而依照现在太仓的收入来说,虽然已经比崇祯八年前有了较大程度的改观,但要想负担起如此巨额的投入还是力有未逮。

第348章 布局() 
好在朱由检对这种巨额投入早有准备。

    他已经打算好了,司农寺开展工作的最初投入由內帑负担,待一切纳入正规后再有太仓承担。

    现在內帑的银子太多了,仅是盐利每年就高达两百余万两,这些银子投出去后所产生的间接效益将是无法估量的。

    四海商行每年给他带来的利润更是远超此前太仓的税收。并且这种收入并非竭泽而渔,而是伴随着四海商行的不断扩张,每年都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着。

    四海商行的摊子已经铺满了大明所有繁华的府县,涉及的行业和商品也是种类齐全。这些府县城中的大小商铺单个看起来利润并不很多,但是数量的累积让这些数字变得令人感到恐怖。

    在朱由检的指示下,巩凡物已经赶赴闽粤沿海一带,准备将最初跑海贸的单艘货船扩展到十艘左右的中型船队。

    为此,锦衣卫特地在泉州、广州设立了千户所,以此作为四海商行的强大后盾,用来压制各种可能会出现的针对四海商行的不当竞争。

    其实说白了就是,只要有人对四海商行的发展构成重大威胁的,锦衣卫就会对其进行分化打击,直至四海商行成为海贸中的巨无霸为止。

    对于四海商行的底细心知肚明的郑芝龙肯定会做出最明智的选择,只要郑家做出姿态,相信其他经营海贸的土豪乡绅都应该会看风使舵。

    要是一切顺利的话,几年之后,四海商行的海贸又将会给朱由检带来更大的利润。

    朱由检现在发愁的已经不是如何挣钱了,而是如何将手中的钱花出去,这样便会在惠及万民的同时,也能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大明的方方面面。

    治大国若烹小鲜,火势太大太急很容易把锅里的菜烧坏。

    圣贤的这句话直到后世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对于如此庞大的帝国来说,任何急于求成的改革都是取死之道。

    三五年内就让大明各个方面都有显著改变的想法是痴人说梦,单单是吏治的改革就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吏治清明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大利器。

    设立司农寺并不会引起朝臣们的反对,在这个所有人都清楚粮食重要性的社会中,农业始终是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皇帝重农之举将会赢得天下人的赞赏。

    朱由检本来是想让宋应星出任大司农这一职位的,但考虑到他的举人身份后,朱由检还是放弃了这个打算。

    虽然宋应星的确有才,但在整体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