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八年-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描述所知,如此重要岗位的工匠及其家眷,过的是猪狗不如的日子。虽不至于到卖子卖女的地步,但衣食无着就是他们的日常。

    并且一旦成为工匠,后代皆为工匠,不得科举,甚至种田都不行。

    朝廷每月发放给工匠们本就微薄的收入,还要被上面层层克扣,最后到手能有五成就不错了。为了维持生计,工匠们只能偷偷接私活。某些豪门大户要打造什么兵器甲仗,就会找到军器监的工匠,因为他们的手艺高超,锻造的兵器质量非常优良。

    但这种私活并不是每天都有,虽然每次得到的薪酬不少,但平均计算下来,一家人甚至温饱都维持不了。所以他嘱咐二人上任后要亲自探查匠户们的生活状况。

    毕懋康、茅元仪二人赴任后,自是明里暗里查探一番,结果让一直生活在上层社会的二人震惊不已。匠户们集中居住北城肮脏破烂的胡同里,天气已经逐渐转凉,但在胡同里玩耍的孩童大多都是赤着脚,衣不蔽体。大多数人的住宅都是黄泥茅草简单搭就,走访的几户人家每天只吃两顿,主食都是野菜掺杂麸皮麦糠制成的窝头,用来就饭的菜大都是腌菜,极少见油腥,很多匠户才三十多岁,但因长期缺少营养,看上去苍老的像五十余岁的老人,按此时的人均寿命来算,五十余岁基本已一只脚迈入黄土了。

    二人查探过后自是感伤不已,进宫向朱振卿禀报了此行所见。崇祯虽然大体清楚,但并未亲眼目睹过,听完二人描述后,来自后世的他默然良久,这种惨状就发生在他的眼皮底下,这让他根本接受不了。沉默过后,他与二人就如何改善这种状况进行了商议,随后令王承恩自内帑中拿出五万两白银,交于毕、茅二人,用于军器监短期所需以及改善工匠生活所用。

    毕懋康、茅元仪召集军器监制造火器、弓箭、兵器、帐篷、被服等所有军资在内的所有工匠,共计五百余人,以及军器监所有官员杂役开会。

    茅元仪亲自上台宣布,圣上自内帑拿出银子,给与每名工匠五两安家银,采买发放米五斗,白面三斤,猪肉一斤,棉布一匹,用以改善生活。

    所有兵器制造施行严格的质量查验,制作火器的工匠每完成一件,要把姓名刻于其上,将来要是出现问题,制作的工匠将被罚银五两,扣除当月薪酬。

    每个工匠底薪一两,完成军器监下达任务后,每多出产一件,将视其所产之物给与额外的奖励,数额不等(因为有生产弓箭,帐篷,水壶等产量不一的工种,所以不能统一计件奖励)。如有发明创造,提高兵器使用效果的,奖励一百两以上,上不封顶。

    所有军器监官员工匠杂役管两顿饭,粗面馒头管饱,每三日每人肉二两。军器监官员自监正一下,月薪翻倍,所有薪酬按月发放,由监正亲自监督,薪酬发放到个人手中,杜绝克扣之现象。

    米面肉等食物已经由宫中太监亲自押车送到北城匠户驻地,发放到每家每户。

    军器监官署宽大的院内,茅元仪讲完之后,聚集在一起的工匠们呆立良久,逐渐开始互相小声交谈。有没听明白的小声询问着别人,当所有人都明白了刚才大人所讲之事后,一股巨大的喧嚣声突然响起,所有人都在欢呼。跳脚的、拍掌的、使劲打自己脸的、猛掐大腿的,仰天大叫的,发不出声音泪流满面的,各种姿态尽有。

    忽然有人跪下磕头,随即所有工匠全部跪倒在地,使劲磕头,口中高喊万岁。很多人的额头很快一片青肿,哭声笑声响彻全场。

    毕懋康、茅元仪等人看着这一切,心下也是感怀异常。自古以来,没有任何一个皇帝能对工匠贱民如此厚待优容,得民心者得天下,有此圣君,万事可成。

    等众人情绪渐渐平静下来,毕懋康起身走到台子的前面,令众人起身后,开口道:“吾等皆是大明子民,朝廷养我等两百余年,值此流贼肆虐天下之际,你等更要拿出全身之气力,努力工作,制作出最好的火铳刀枪,交于前方与流贼浴血奋战的官军。兵器每精良一分,前方将士们就会多杀伤一个贼寇,唯有此,方能报答大明养育我等之恩,方能报答当今圣上对你等的厚待!此次章程,皆出自圣上之口,你等要是再如以前一般偷奸耍滑,不仅对不起圣上的大恩大德,也对不起自己的良心!本官言尽于此,你等好自为之吧!”

    他的话音刚落,刚刚站起的工匠们重又跪倒于地,前排一个头发花白,五旬左右的老汉高声说道:“这位老大人,老汉世代匠户出身,这辈子活了五十余年,也算见识不少,可老汉从没听说过有哪位圣人把我们这些贱民放在心上的!当今万岁就是我等贱民的再生父母,我等虽然贫贱,但也知恩图报!我刘二在此立誓,从今往后,必定辛勤劳作,造出最好的火器交于朝廷官军,以此报答圣上的恩德!如违此誓,天打雷劈!”说罢,磕头三声。

    其余工匠们也都纷纷起誓,唯有拼命劳作,方能报答万岁的恩情。毕懋康满意的点点头后,吩咐众人散去,工匠们都是小跑着奔回作坊,立刻精神百倍的投入到生产中去。

第32章 匠户() 
京师北城匠户们居住的几条胡同外,突然来了一排马车,车上满载着粮食布匹等生活用品,一群锦衣卫校尉或骑马或步行护卫。

    车队来到胡同前空旷的区域停住,数名持刀护卫散开,警惕着注视着周围。最前面一辆马车的门帘掀开,王承恩自马车上下来,拿出一个锦凳摆好,一身便袍的崇祯直接从马车里跳了下来。

    几个在胡同口玩耍的孩童突然看到这么多的马车,还有腰挎长刀的军士,顿时吓得一溜烟跑进狭窄的胡同里,但又心里好奇,时不时露头观瞧这群来人。

    崇祯笑眯眯的看着这群孩子,冲着一个光着脚丫,穿着破烂不堪的衣裳,咬着手指头,藏在胡同里探头探脑的的五六岁小女孩招了招手,开口道:“小娃儿,到叔叔这里来,叔叔有话问你,还给你糖吃呢!”说完冲王承恩一伸手,王承恩赶忙跑到车里,拿出一个精致的漆盒交于他,朱振卿打开漆盒,拿出一块晶莹剔透的蜜饯来,冲着十几步外的小女孩摇了摇。

    女孩子转头看了看身边的几个小伙伴,迟疑了一下,终是没能挡住这种从没见过的,看上去就非常好吃的食物的诱惑,慢慢走到崇祯跟前。

    崇祯弯腰将蜜饯递到她手中,小女孩怯生生的接过蜜饯,亮晶晶的眼睛看着崇祯,并没有马上就吃,崇祯温和的笑道:“你怎么不吃呀,这叫蜜饯,可好吃了,吃吧,叔叔这里还有!”

    小女孩在朱振卿的笑容里放松下来,笑着道:“二丫不吃,拿回家给弟弟吃!弟弟病了,娘亲抱着弟弟在哭,二丫就跑来这里等爹爹回来!”

    崇祯心头一沉,将漆盒交给王承恩,一把抱起女孩,说道:“你家在哪里,带叔叔过去,叔叔会看病的!”

    女孩在崇祯的怀里挣扎了一下,听到他会看病,忙道:“你是大夫吗?大夫不都是白胡子老爷爷吗?我家就在第二个门!”说着手指着眼前的胡同。

    崇祯抱着她迈步走进胡同,边走边沉声吩咐道:“去太医院,叫御医过来,要快!”

    身后的王承恩连忙应下,转身吩咐一名校尉,那名校尉立刻翻身上马疾驰而去。

    崇祯抱着女孩没走多远,便来到一座破旧的院落外。低矮的院门敞开着,崇祯抱着女孩子低头进了院子,王承恩与几名校尉跟着进来。

    院子虽小,但打扫的很干净。正对着院门的是三间正屋,一旁是茅厕,院子中间种着一棵槐树,此时已经开始落叶。

    女孩挣扎着从他怀里下来,拿着蜜饯跑向黄泥垒就的正屋,边跑边喊道:“娘,大夫大叔来了,还给我好吃的呢!”

    随着喊声,一名二十余岁相貌普通的少妇从屋内出来,她身着打满补丁的襦裙,眼睛尚自红肿着,看到院子里忽然来了几个生人顿时一惊,她一下把小女孩揽到身边,警惕的看着崇祯等人,开口道:“你们是什么人,奴家夫君上工未回,奴家一个妇道人家,不便与你们讲话,要是有事,你们还是等我夫君回来再说!”

    见妇人态度生硬,王承恩心下着恼,当即就要上前呵斥。

    崇祯伸手拦下,示意他退后,冲他说道:“这位大嫂,我听二丫说她弟弟病的厉害,正好我粗通医术,那就先看看孩子的病情吧,其他的待会再说!”

    说罢不容妇人质疑,举步进入屋内,妇人待要拦阻,但想到自家家贫如洗,就算这些人事贼,也没啥只得拿的,再说孩子病的厉害,家中没有银钱请大夫,看到浑身抽搐的孩子,她已经绝望了,如今听崇祯说懂医术,就如溺水之人捞到救命稻草一般,当下随着朱振卿进屋。

    屋内光线有点昏暗,崇祯看到正屋里摆放着一张破桌子,两条凳子,看来这里是吃饭的地方。正四下打量,跟进来的妇人左手一指,崇祯顺着手势走进左侧的屋内,只见一具土炕上铺着一张破烂的草席,上面躺着一个几岁的男童,被一床破旧的棉被包裹的严严实实,只有头部露在外面。

    崇祯连忙走到炕前,举手一摸男童的额头,顿时感觉手掌一烫,以他前世所知的基本知识,知道这是高烧,温度在四十度上下。他顾不上被子的脏静,急忙把包裹住男童的被子解开,一股热气扑面而来,男童此时已经发烧昏迷不醒。

    他正要动手把男童的衣衫也解开,身后的妇人猛扑过来就要撕扯崇祯,嘴里大叫:“你要干什么!”,跟进来的护卫大惊失色。一名护卫蹿上前去,拿住妇人撕扯崇祯的胳臂,轻轻一扭,只听咔咔轻响,妇人的两条胳臂脱臼垂了下来,那名护卫举掌就要击打她的要害,朱振卿轻喝道:“莫要伤她!”那名护卫闻言手腕急转,切在妇人脖颈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