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八年-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知远接着道:“下官等人也算是经历过生死之人了,适才城破在即,我等也已打算与城俱亡,好在督臣及时赶到,方才救了我等之性命,别人不知如何,经历生死之后,下官对一切似已看破,恕下官直言,倘若流贼之乱平定,以督臣之忠义,之才能,如若不入阁主事,下官会对朝廷失望之极!”

    王仁元和赵与之也是连连点头,几人算是共患难过了,彼此攻伐算计之心依然消失殆尽,此刻的眼光境界已是得到了升华,刚才所言俱是发自内心,并非阿谀逢迎,卢象升虽是重臣,但毕竟行的是武事,在朝堂的话语权很小。

    卢象升摆手道:“贵府心意本官领了,本官所为并非为了荣华富贵,而是不忍见百姓生灵涂炭,流离失所,皇上将如此重任交付于我,本官整日也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有负我皇上之信任;好在我皇上英明果决,从诸多方面给与我巨大支持,从崇祯八年下半年至今,近一年时日,局面已是大有好转,本官在南,洪督在北,照此情况持续下去,流贼终将会覆灭,某深信不疑!”

    喝了一会茶水,卢象升询问起滁州攻防之役的具体情况,许知远将战事讲述一遍,包括最后他们三人准备赴难之事,隐去了委托董奇高护送幼小逃亡南直隶一节,讲到最后,三人都对董奇高的才具勇略赞不绝口,并表示准备向朝廷上奏本,替董奇高表功。

    卢象升闻听之后,也是对三人的气节深表赞赏,他开口道:“三位大人以及那位董守备,能在敌我力量如此悬殊之境况下,力抗贼人而不失土,本官定会上本替几位表功;此役我天雄军伤亡也是不小,尤其一些重伤号,需要静心休养,我军马上又要出征,故这些伤号还请贵府暂时安置一下,最好能请到医术精湛的郎中好好医治,日常也需有人精心照料,最好是乡里那种粗使妇人,毕竟还是妇人懂得照料人,本官会留下银钱,以供医药佣人之资,定不会使贵府作难,本官也会留下数人看护,等他们伤势彻底无碍,自会一并离开!”

    许知远正色道:“督臣放心,将士们也是为解我滁州之危方才受的伤,此事我滁州责无旁贷,定会让受伤的将士们彻底调养好身子;至于银钱之事,督臣之言下官实难接受,我滁州上下,俱是心怀感恩之人,下官如若将此事传出,相信士绅百姓会争相捐资助养!”

    卢象升笑着拱手致谢:“贵府所言有理,倒是本官矫情了,哈哈哈!”,众人一起开怀大笑起来。

    此时仆从过来禀报宴席准备妥当,请诸位大人入席,卢象升遂去了花厅就餐,武大定、胡春自有府衙之人陪同吃饭。

    席间卢象升并未饮酒,品尝几道佳肴之后便要了饭食,因为久在军中的缘故,加上日常练武,卢象升食量惊人,滁州还在长江以北,所以当地人主食也是馒头,几两一个的大馒头,卢象升一口气吃了八个,把许知远等人惊得目瞪口呆,他们根本想不到一个正派进士出身的文官,吃起饭了狼吞虎咽,丝毫没有文雅之态,并且还这么能吃,几人心中感慨不已,对卢象升的敬佩之情又多了几分。

    吃过饭后,卢象升要返回军营,许知远等人送到城门处,卢象升上马带着武大定、胡春纵马而去。

    回到已经简单扎好的营地,追击流贼败兵的李重进已经率部返回,骑兵们脱了盔甲,卸下马鞍等物,正站在已经清理干净的滁水里洗刷战马,从众人的表情神态来看,这次追击收获不小,川兵步卒们也是个个喜笑颜开。

    营地里来了无数的士绅百姓,他们自发前来,携带的劳军物品堆积如山,酒肉菜蔬粮食到处都是,他们表达完谢意,留下东西就走,不断有人回城,不断有人前来,整个营地如同赶集一般热闹无比,这一切让从来视百姓如猪狗的辽东骑兵和川军,心下也是感动异常,很多人的心态从此开始转变。

    来到大帐后,卢象升坐在大案后面,天雄军中军官杨茂功,已升为副总兵的李重进,川军总兵秦翼明,游击高其勋等人逐一上前禀报战况。

    此役官军大获全胜,从开始步卒交战到后面骑兵和川军追击,共计斩杀贼人近四万人,辽东马队追出了三十余里,最后只有贼人的马队和一些大头领向北逃窜,官军马力也已耗尽,李重进方才作罢,回途中自是搜捡尸体,每个人都是收获颇丰。

    官军伤亡千余人,其中阵亡四百三十七人,伤六百五十三,巨大部分伤亡的都是天雄军,流贼拼死攻击,给天雄军造成了巨大伤亡,辽东马队阵亡七人,都是战马失蹄摔倒后被贼人乱刃砍死,川军追击距离较短,加上善于小组作战,所以无人阵亡,只有数人轻伤。

    卢象升笑道:“此次大胜可谓少有,本官自会给朝廷上本,详述此役,诸将等着论功行赏就可!”

    众将都是喜不自胜,看来这回大家又要升官了。

    卢象升接着道:“你等方才也看见了,滁州士绅百姓是如何善待官军,不管百姓还是官军,都是皇上的子民,所以以前种种军中陋习须得改正了,如此方可不负百姓拥戴之情!”

    李重进和川军二将讪讪不已,天雄军向来军纪严明,其他两军可是没少骚扰祸害百姓,看来以后这些毛病得改改了,几人同时想到。

    卢象升接着道:“全军加餐,辎重营同等!吃过饭歇息两个时辰,全军拔营向北,我们要再去会会闯贼高迎祥!”

第61章 范家() 
张家口堡位于宣府镇的西北面,北面紧邻长城隘口,西面是万全右卫驻防之地,自宣德年间筑堡与蒙古部落通商互市以来,经过近两百年的发展,张家口堡的范围逐渐扩大,并且从刚开始时的周期性小规模市场,演变成为今天日常交易的大型商镇,堡内十余条纵横交错的宽街窄巷相互通联,沿街商铺林立,各种商号的旗帜飘扬,绸缎、米面、茶叶、瓷器、马鞍、铜铁器具摆满各个商铺的货架,前来交易的以蒙古人为主,也有不多的来自西域的色目人,他们的商品主要是马、牛、驼、羊、皮张、毛毡和贵重药材鹿茸、麝香、葡萄酒、香料等物。

    张家口堡演变为大型商镇后,来自大明各地的大商贾建造了数十座深宅大院,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这些大宅子虽然占地广阔,院内房屋林立,雕梁画栋,但缺少了江南园林那种精致和幽雅,尽显出浓浓的土豪味道。

    位于堡内中心位置的范宅内热闹无比,今天是范家老爷子范明六十寿辰,前来祝贺的大小商贾络绎不绝,甚至还有一些蒙古部落派来的使者,这都是靠了范家长子范永斗多年来积攒下的人脉,范永斗为人豪爽仗义,与他有生意往来的各色人等,都对他的信义和出色的生意头脑敬佩无比。

    早在宣德初年,范氏就在张家口和蒙古地区做生意,历经七代,虽然也颇有积蓄,但在张家口堡算不得顶尖的商家,直到范永斗接手范家生意以后,不到十年功夫,范家生意越做越大,涵盖的范围越来越广,从当初的茶叶、瓷器为主,扩展到粮食,药材、布匹、绸缎、毛皮等等,就连朝廷禁止的铁器,范家也在偷偷贩卖,范家的家产十年之间翻了数倍,真金白银就是硬道理,现在范永斗不仅是范家的掌门人,甚至隐隐成为张家口堡商界的领袖。

    范宅今日大门大开,意气风发的范永斗正站在台阶上迎客,一张平凡朴实的脸上满满的都是笑意,与接踵而至的来宾见礼寒暄着,大门内摆着长长的桌案,范家数名识字的掌柜站在桌后,接过前来贺喜的宾客手中的礼单,大声宣唱来宾姓名,贺喜礼品种类数量等,宣唱完毕后,礼单上的物品则由脚夫挑着担子,在范府下人的引领下,从侧门直接担到库房。

    小商人的礼物大都是不值钱的物品,如绸缎布匹茶叶笔墨等物,但礼轻情意重,况且范家不差这点东西,要的是人气,只要客人来到,哪怕是空手,也会受到热情的款待,范府的家风就是如此,低调朴实,热情好客。

    一些大商人送的礼物可就不一样了,有的知道老爷子信佛,出手就是一尊金佛,是内地的能工巧匠精心铸造的,有的也送佛像,是白玉雕成的观音大士,面部神态表情栩栩如生,也是价值不菲,有的送上美婢,关系密切的直接用银子贺喜,比如巨商王登库等人,贺礼就是五千两白银。

    近午时分,宾客基本到齐了,范永斗吩咐开宴,范府的丫鬟仆从端着佳肴美酒,流水般穿梭于各个摆着席面的院落之间,随着美酒佳肴的下肚,整个范府喧闹无比,或相熟或陌生的商人们坐在一桌,一边吃喝一边互相打听生意上的消息,你敬我一杯,我敬你一杯,大家都借着这个场合尽量多结交一些朋友,多打听一些消息,一条在别人口中不起眼的消息,说不定就会转变成或大或小的商机。

    范府花厅的正席上,坐着王登库、靳良玉、王大宇、梁家宾、田生兰、翟堂、黄永发等七名赫赫有名的巨商,范永斗在主位相陪,范明老爷子敬了一杯酒后,借口身体疲乏后去了内宅,把主位让给了大儿子。

    黄花梨打造的八仙桌上摆满了各种凉热佳肴,范府为了筹备此次寿宴,除了自家的厨师外,还专门从宣府、大同最有名的酒楼请来了最好的厨师,以便给来宾提供精致的美食。

    范永斗端起酒杯,满面春风的道:“今天各位兄长贤弟能亲自到场,给我爹祝寿,我范永斗心里热乎乎的,我们兄弟交往多年,不管是生意上还是人情上,都是互相帮衬着,难得今日大伙能凑到一起,我敬诸位一杯,我先干了!”,说罢,一扬脖子将杯中酒一饮而尽,然后将杯口朝下,示意杯中酒确实喝干,这是表示对客人的一种尊重。

    其余其人纷纷端起酒杯喝了一杯,范永斗招呼道:“来来来,大家动筷子,尝尝宣府状元楼大厨的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