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知项领房可会看地图?”
“当然,哪有不会看地图的领房?”
“徐纳言,地图!”徐彦卓吩咐道。
徐纳言迅速喊来堂倌将圆桌拾掇利索。然后从随身的包里拿出一幅大地图,铺在桌上。
“我要去这里!”徐彦卓指着地图说道。
“阿兰聊?”项天城惊呼道。
“阖苏?”李顺廷也惊呼道。
徐彦卓在地图上指的地方,正是后世高加索山脉以南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三国所在地区。
徐彦卓要在欧洲钉颗钉子,选择的就是这里。他计划从蒙古出发,经新疆、中亚、咸海、里海。最后到达这一地区。
“大掌柜、项领房。怎么?你们去过?”徐彦卓惊喜道。
李顺廷摇摇头:“我没有去过,只是老辈人说过那里叫阖苏。归化城的大小商号,没有一家往阖苏运货的!不知项领房可曾去过?”
“我没有去过。这一带是我们驼帮的禁地。因为这里马匪众多,所有的货物到了这里都会被抢得精光!徐公子你要去这里,必须要组织护驼队。不过这些马匪异常彪悍,恐怕归化的护商团降不住他们!”
项天城所说的马匪其实就是住在这里的哥萨克人,哥萨克骑兵举世闻名。归化的护商团当然降不住他们。
“正好,项领房,大掌柜,我带你们去见一些人。然后,再行商议!如何?”
……
下午时分,徐彦卓领着李顺廷、项天城一行,骑马来到了位于归化城西北十二公里大青山脚下的乌素图。乌素图为蒙语。意思是“有水的地方”。
此时的乌素图成了帐篷城,每排十顶草绿色的帐篷,整整齐齐排列着,一直绵延到了数公里之外,徐彦卓等人在一个小山坡上勒住马。
“项领房。以你的经验,你猜猜看,这里有多少人?”
项天城眯了眯眼:“他们用的都是制式的军用帐篷,大概有一万多一点人吧!”
“好眼力,这里刚好是一万人。项领房,按你的经验,你觉得这些人宿营和开拨各需要多长时间?”
“如果是我的驼队,几十号人,几百头骆驼,从准备到开拨最快也要一个小时,而这一万人就不好说了。收拾这么多帐篷和各种物件,再加上第一顶帐篷和最后一顶帐篷相距好几里路,我估计开拨最快也要两个半小时。宿营要更麻烦些,估计要三个小时以上!”
“主人!徐道真向您!报到!”徐彦卓还没来得及说话,伊贺道真已经出现在了徐彦卓面前,按照徐彦卓的规矩,他现在应该叫徐道真。
“你们到多久了?”徐彦卓平静地问道。
“报告主人!大概半个月了!”
“训练没落下吧?”
“报告主人!绝对没有!”
“开拨宿营训练了吗?”
“报告主人!每天都练!”
“好,让我看看!”
“是,主人,请稍候!”说完,徐道真转身而去。
“主人,这几百顶帐篷距离好几公里,你说道真他如何下达命令呢?”徐纳言不解地询问道。
“这也是我想知道的问题,你们可否知道?”徐彦卓看向李顺廷和项天城。
二人也摇摇头。
就在此时,一阵沉闷地“隆隆”声传入了众人的耳中。
“是罐鼓!”李顺廷不愧见多识广,一口就道破了声音的来源。
“没错,的确是罐鼓!真是聪明绝顶,居然能想出这么个法子!” 项天城也在一旁感慨道。
“什么是罐鼓?”徐彦卓觉得很稀罕。
听了李顺廷的介绍,徐彦卓也不得不佩服徐道真的想象力。
罐鼓,古称战鼓,是流行于蒙古族的一种棰击乐器。战鼓历史较为悠久,早在成吉思汗时代,战鼓已广泛用于军旅之中。如今,蒙古族中已很少有人使用罐鼓了,李顺廷和项天城没想到,今天在这里居然有人又重新将战鼓用于到了军营之中。
随着鼓声大作,在阳光照耀下,无数的士兵从帐篷中跑了出来,刚开始虽然显得有些杂乱,但还算有序。随着鼓点越敲越密,每顶帐篷前的人都在做着同样的工作。渐渐地,效果也开始显现。一顶顶帐篷被拆除,所有的物什被移到了每个士兵的身上。没过多久,最远处的士兵已经开始整齐地向前移动,当与前一列的士兵汇合后继续向前快速移动。就这样,密密麻麻地像小溪一样的士兵由后到前依次汇集,最后终于变成了大海。(未完待续。(llwxs520 ……》
第334章 上海密谈()
“主人!总共用了四十五分钟!”一旁的徐纳言小声提醒道。
徐彦卓点点头:“你去通知,让他们重新宿营!”
“是,主人!”
李顺廷和项天城对徐纳言的离去丝毫不觉,他们被震撼了。他们想不到,看起来简单无比的开拨,居然能弄出如此排山倒海的气势。他们无法理解,一万人的开拨,为何会比数十人的驼队还要快了许多。
“师父,快看!”段履庄的喊声将李顺廷和项天城从恍惚中拽了回来。
同样的动作和程序,只不过顺序和之前完全是相反的,不大一会,帐篷又恢复成了原样。
“主人,宿营总共用了五十八分钟!”
李顺廷和项天城看着眼前的这一切,就像变魔术一样,他们不知该说些什么了。
在徐道真的帐篷内,徐彦卓足足和李顺廷、项天城谈了两个多小时。从鸦片战争讲到到甲午战争,从《南京条约》讲到《辛丑条约》,从巴尔喀什湖讲到台湾。除此之外,徐彦卓还详细地介绍了他的计划以及对后勤保障的担忧……
“几日后,还有将近一万人要进驻这里!总共两万人的供给要在两个月的时间内准备完毕,从归化城到阿兰聊数万里路,至少要准备几千头骆驼。大掌柜、项领房,你们干不干,给我一个准话。”
徐彦卓并没有夸大其词,除了徐道真这一万名天罚战士,卧龙军的三千多人、杨大炮的两千多人、帕默尔的三千人以及张寿增召募来的近千人,这些人加起来足有两万人了。
一直以为自己一大年纪,早已把什么都看开了的李顺廷。没有想到也会有心潮澎湃、热泪盈眶的一天:“我干了,明天我就请辞大盛魁的大掌柜。徐公子,您放心,绝对误不了事!”。
说罢,李顺廷歉疚地看着段履庄:“履庄。师父我……”
“师父。您不用说了,您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段履庄也是满面潮红。
项天城更是乐得合不拢嘴:“几千头骆驼光领房子就需要几十个,还有两万人的护驼队。排起来有几十里长。这么大的场面居然能让我项天城赶上,这是我几辈了修来的福呀!徐公子,我这一百来斤就交给你了。”
……
随后,徐彦卓又对徐道真大概进行了交待,告诉他从现在开始每天必须做的三件事:一是跟着陆征祥、张寿增以及招募来的俄语老师学习俄语。二是跟着帕默尔的两千人学习马术。如果不会骑马,几万里的路程根本就寸步难行。三是跟着招募来的哥萨克人学习他们的风俗习惯。
交待完之后立即,徐彦卓摞下一句话就匆匆走了:“好好学,好好练。两个月之后,我会亲自为你们送行,送你们踏上新的征程!”
……
一九一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圣诞节。
上海青帮一年一度的圣诞舞会。如期在外滩大酒店举行。自从徐彦卓在两年前举办了那场风靡一时的圣诞舞会之后,每年圣诞节举办舞会已经成为了青帮的惯例了。租界的各国领事以及上海各界名流,都以受邀参加一年一度的青帮圣诞舞会为荣,一方面这是上海上流社会的聚会,是身份的象征。另一方面是因为青帮的势力。毫无疑问,现在的已经成为了左右上海滩发展的重要力量了。
当大厅响起优美的音乐、来宾翩翩起舞之际,在另外一间会客厅里,六个人正在密谈。
“各位亲爱的领事,非常高兴又见到了你们。来,让我们为再次相逢,为庆祝圣主的诞辰,干杯!”徐彦卓端起的红酒杯,说完开场白之后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坐在徐彦卓左侧的德国领事谬尔斯已经不是第一次和徐彦卓打交道了。他看看身旁的这个孩子,心中无限感慨。他在上海租界做领事已经五年了,在见到徐彦卓之前,他的日子平平淡淡。可是见到了徐彦卓之后,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威廉二世皇帝陛下多次发电报给他,当然全是和徐彦卓有关,这在以前是谬尔斯想都不敢想的。
事实上,今天并不是他和徐彦卓的重逢。
前天的时候,徐彦卓就曾专门拜访过他。当时,徐彦卓火急火燎地把一封信交给谬尔斯,让他以最快的速度用电报发给德皇威廉二世。
电报很长,但大致的意思是徐彦卓准备向英法两国贷一大笔款项,并且有办法不用还这笔钱,让英法两国吃个哑巴亏。因此,他需要谬尔斯以德国的名义配合自己演一场戏,迫使英法两国大出血。为了感谢德国,此事成功之后,徐彦卓愿意以每人每年1万马克的价格再招聘五百名德国各行业专家,期限为五年,也就是说徐彦卓愿意为德国支付两千五百万马克。
谬尔斯知道事关重大,赶紧发电报给皇帝陛下。不知是两千五百万马克让威廉二世无法拒绝,还是徐彦卓在信中说的那句“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打动了威廉二世。总之,德皇很快就回了电报,指示谬尔斯“全权听从徐彦卓安排,不得有丝毫怠慢”。
堂堂的德意志帝国驻上海租界领事居然要听从一个中国小孩的指挥,这让谬尔斯很不爽,但不管怎么说徐彦卓敢虎口拔牙算计英法两国,单是这份勇气就让谬尔斯钦佩不已,这可不是谁都能做得到的。
见众人都喝完了杯中的红酒,徐彦卓开门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