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之白眼狼-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新民府有令人闻之色变的五股土匪,对于这些杀人不眨眼的悍匪,增韫非常头疼,哄也不是,打也不是,束手无策。这一切,自然逃不过张作霖的眼睛。他主动请缨,要收拾五股土匪。

    他和增韫仔细研究,设了一个圈套。过了几天,府衙的文书发到五大土匪,通知他们到新民府招安受赏。有了张作霖的先例,几个大当家的带着自己的贴身保镖,大摇大摆地进了新民府。结果三个匪首被当场击毙,其余两个被活捉,投入大牢。张作霖趁热打铁,将五大土匪的人马迅速肢解,从中挑选了一些精干的土匪,加入了自己的队伍。这帮悍匪经营多年,有的是金银财宝,张作霖把好东西都收到自己的腰包里。这件事办得干净漂亮,增韫非常满意,对张作霖更加依赖。很快,张作霖在新民府成为享誉一时的人物。

    1904年,东北的大地上传出激烈的枪炮声,小日本和老毛子干起来了!

    张作霖利用手中的权力,偷偷地给俄国人提供一些粮食和情报,有时候还派手下的弟兄装扮成土匪去抢日本人的东西。名义上是帮助老毛子,实际上好东西都揣进了自己的腰包。他还充当双面间谍,俄国人有什么动静,也给日本人通通气。

    随着战争的发展,小日本渐渐占了上风。最后,小日本挖出了张作霖,这个打着中立旗号的小个子和俄国人很有一腿。终于找到了一个机会,将张作霖秘密逮捕,押送到宪兵队。

    张作霖意识到自己这次玩大了,进了日本宪兵队,就是进了鬼门关,能活着出去的太少了。可是,一连几天,日本人毫无动静,不杀也不放。这是干什么?

    后来,翻译官来告诉张作霖,可以放他走,但是张作霖今后必须为皇军效力。好汉不吃眼前亏,张作霖假意答应了日本人。也就是从这一天开始,张作霖恨上日本人了。

    在这次战争中,张作霖没有遭受任何损失。相反,他趁机从中渔利,扩大了自己的队伍。硝烟散尽后,他已经拥有三个营的人马,训练有素,武器精良。而且,他个人也大发战争财,狠狠地赚了一笔。

    这段时间,奉天地方的官员不断调整,赵尔巽成为新的盛京将军,新民知府也换成了沈金鉴。与赵尔巽同期来到奉天的,还有一个张锡銮。张作霖对张锡銮非常重视,隆重接待,喜欢钱送钱,喜欢马送马,老头子走到哪,张作霖都亲自保护。张锡銮对张作霖非常赏识,不久,张作霖的队伍由三个营扩大到五个营,张作霖当上了统带,时年32岁。

    1907年,清廷裁撤盛京、吉林、黑龙江三将军,改置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设巡抚,并设立东三省总督,徐世昌被任命为第一任东三省总督、钦差大臣。徐世昌知道东北情况复杂,手里没有兵不行。他奏请朝廷,让第三镇的陆军随他出关。徐世昌要拔掉东北的一颗颗钉子,重整河山。

    第一颗钉子,就是杜立三。(未完待续。(llwxs520 ……》

第606章 剿灭蒙匪() 
杜立三是一个另类的土匪,不赌钱不喝酒不吸毒。但他骑术精湛,枪法娴熟,心狠手辣,老百姓怕得要命。他的绺子有一千多人,官府几次派兵围剿,都造个灰头土脸、大败而归。

    徐世昌给张作霖下达死命令,必须干掉杜立三。

    这下张作霖犯了难,杜立三是他的把兄弟。一个头磕到地上,不是闹着玩儿的。要把枪口对准自己的弟兄,人们背后会如何评价他。想来想去,张作霖给杜立三写了一封信,信的意思,就是说官府要招抚杜立三,让他来一趟。

    杜立三很快回了信:不去。

    张作霖眼珠一转,想起一个人。这个人叫杜泮林,是杜立三的堂叔,在杜立三的心中很有分量,让杜泮林去劝降,杜立三肯定相信。为了把戏演得真一点儿,张作霖又找来了省里的特派员殷鸿寿,让他全权主持招抚一事。起初,杜泮林对此也有怀疑,为此他特意去拜见殷鸿寿。殷鸿寿信誓旦旦,把这件事说得有鼻子有眼儿。杜泮林终于给侄子写了信,让他抓住机会。

    杜立三深信堂叔不会骗他,带着贴身保镖来到新民府。杜立三表面上若无其事、谈笑风声,内心实际上非常紧张,他双手不时伸进兜里,始终保持着高杨度的警惕。他早就想好了,如果出现不测,先撂倒张作霖和殷鸿寿,给自己垫背。张作霖和殷鸿寿也很紧张,他们知道,如果这次搞不定杜立三,再想抓他势比登天。在一番讨价还价之后,双方达成协议。并在合同上签字。杜立三看谈得差不多了,起身告辞。殷鸿寿客气了几句。

    杜立三刚跨出房门,早已埋伏在此的几个彪形大汉立即将他扑倒,同时死死地按住了他的双手。这几个人,都是千挑万选出来的。哪个都有两下子。杜立三整个人被压在下面。一动也动不了。张作霖怕夜长梦多,大手一挥,下令将杜立三及其同伙就地枪决。

    收拾了杜立三。张作霖带着军队捣毁了杜立三的老巢。这下发财了,光是银子就挖出好几百缸,足足拉了几十车。一小部分上缴省防军营务处,其余的都进了张作霖的腰包。

    最高兴的要数徐世昌,几任长官没有解决的杜立三被他一举拿下。这个脸露大了。徐世昌上奏朝廷,把张作霖升任奉天巡防营前路统领。通过剿灭杜立三这件事,徐世昌对张作霖刮目相看。他交给张作霖一件更大的事情:消灭蒙古叛匪。

    张作霖接到命令,立即整军出发,直奔洮南。洮南在东三省和内蒙古的交界地带,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气候干燥。风沙极大。最令人头疼的,是草原上没有正经的路,也没有明显的坐标,搞不好就迷失了方向,好几天转不回来。蒙匪熟门熟路。来去如飞,忽聚忽散,极其难缠。双方交手几次,清军都吃了大亏。朝廷对战事表达了不满,革去了张作霖的顶戴花翎,让他戴罪立功。

    张作霖和大家一起总结经验教训,研究对付蒙匪的方案。通过几次交火,清他们摸清了一些蒙匪的作战特点,大家七嘴八舌,各抒己见,想出了不少办法。这把蒙匪可倒霉了,张作霖指挥清军,发动猛攻,大败蒙匪。

    蒙匪见事不妙,马上调整策略,和张作霖打起了游战。由于道路不熟,清军始终抓不到他的影子。这么耗下去,对张作霖来说是大大的不利。当前最紧要的事,就是搞到一张地图,摸清蒙匪的老巢和行动路线,只有派人打入蒙匪的内部,伺机窃取。

    张作霖苦苦思索,终于琢磨出一个人来。他叫安遇吾,是张作霖的好朋友,为人沉稳干练,黑白两道儿都吃得开。于是,张作霖派人去请安遇吾。

    安遇吾真是条汉子,按理说,人家现在要吃有吃,要喝有喝,老婆孩子热炕头儿,完全可以不去蹚这趟浑水,可是他没有退缩。在临行之前,他杀猪宰羊,招待亲友,嘱托后事,然后前去拜见张作霖。张作霖热情款待,陪他吃吃喝喝,一个月过去了,正事只字不提。直到安遇吾沉不住气主动询问张作霖,张作霖这才讲了自己的计划。安遇吾听了,二话没说第二天,就只身闯进浩瀚的沙漠寻找蒙匪了。

    一天、两天、三天……蒙匪那边一点儿动静也没有,安遇吾像失踪了一样。张作霖急得团团转,如热锅上的蚂蚁。

    终于有一天,手下来报:安遇吾回来了!

    张作霖急忙跑出去,在一个包袱里,他看到了安遇吾的尸体,是被蒙匪送回来的,走的时候是一个人,回来的时候是几块儿。张作霖放声大哭,几近昏厥。他命人将安遇吾的擦洗干净,缝合在一起,装入棺材,送回老家好好安葬。人们在清洗遗体的时候,发现了一处伤口,仔细一看,里面竟然有一个小小的油纸包。打开油纸包,一张通往蒙匪老巢的路线图赫然出现在大家面前。

    原来,安遇吾历经千难万险,找到了匪巢,靠着伶牙俐齿,很快取得了蒙匪的信任。安遇吾打算玩把大的:先杀死匪首,再将地图带回去,将他们一举歼灭。很快,他画好了地图,藏在身上。可是,在行刺匪首的时候,出了意外,被人家当场捉住。身份暴露,安遇吾知道自己活不成了,他利用最后的时间,割开了自己的大腿,将地图塞进伤口里。蒙匪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一手,为了泄愤,他们把安遇吾杀死,又剁成了几块,给张作霖送了回去。

    在地图的引导下,张作霖一举捣毁了蒙匪老巢。张作霖趁胜追击,全力进剿,经过一年多的苦战,将剩余蒙匪赶进了索仑山。

    索仑山长年积雪覆盖,地势险要,蒙匪以为可以高枕无忧。但是他想错了,张作霖是不会放过他们的。蒙匪的屁股还没等坐稳,四周就响起了激烈的枪声,清军攻上来了。清军锐不可挡,很快占领了山顶。蒙匪仓皇逃窜,一口气跑到了俄国的西伯利亚。

    困扰了清廷多年的蒙患基本清除,张作霖擢升为洮南镇守使。剿匪结束后,他的队伍增加到3500多人,成为东北地区一支强劲的力量。(未完待续。(llwxs520 ……》

第607章 抢抓机会() 
1911年7月,赵尔巽回来担任了东三省总督。

    张作霖一直镇守在洮南,他非常不喜欢这个兔子不拉屎的地方。可是没有调令不能擅离职守,他最关注的还是奉天。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奉天的武装力量主要有两种:一是旧军,二是新军。旧军就是巡防营,新军就是新编陆军。新军有两个混成协,第一混成协驻在新民,第二混成协驻在奉天省北大营。

    准备起事的,就是这个第二混成协,协统蓝天蔚是革命党,他与另一革命党人张榕密谋,打算用武力胁迫赵尔巽放弃东三省总督的位子,使东北脱离清政府的统治,宣布独立。

    革命党的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其中有个管带李鹤祥,一直对蓝天蔚不满。一开完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