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广东,也传来利好消息。为了抵御桂系军阀的逼迫,广东省长朱庆澜邀请孙文到广州组织军政府。孙文正愁无处可去,现在钱有了,兵有了,现在又有了地盘,不去广州大干一番对得起谁,乃决意率领海军南下广州,与北洋政府分庭抗礼,建立新政府。此时,在孙文的眼中,西南六省是“民国干净土”,因为还没有被**所玷污。
7月6日,孙文率海琛、应瑞舰离开上海,前往广东,宋庆龄、章太炎、朱执信、陈炯明等人同行。
孙文最先踏上的广州土地,是一个小岛,名叫黄埔。这将是一个宿命。
广东督军陈炳焜和省长朱庆澜在黄埔公园,摆下了一个盛大的欢迎仪式。
会上,孙文即席发表演,语重心长地说:“段祺瑞用段芝贵、倪嗣冲这些复辟派做讨逆军统帅,真是笑话。他们是以逆讨逆,是狗咬狗,哪里是什么维护共和。今天的中国,不是复辟与共和之争,而是真共和与假共和之争。今天真复辟者少,假共和者多。”
说到这里,孙文的眼眶湿润了,声音颤抖地说:“中国号称共和六年了,但国民享过一天共和的幸福吗?没有!为什么?这是因为执共和国之政的人,以假共和的面孔,行真**的手段。老百姓还是在做奴隶,比满清有过之而无不及。”
站在一旁的宋庆龄连忙递过一个手帕,孙文擦了擦眼泪,声音哽咽地说:“希望海陆军为国民争回真共和,以贯彻吾人救国救民之宗旨。”
台下的各界群众掌声一片。(未完待续。(llwxs520 ……》
第670章 孙文护法()
8月5日,程璧光与海军第一舰队全部抵达广州。国会议员应孙文电邀,也有150多人到达广州。但这个数字仍不足法定人数,但众人认为护法誓在必行,于是决定按照法国的先例,召开“非常国会”。
8月25日,国会非常会议在广州正式开幕,孙文被选为中华民**政府大元帅,唐继尧、陆荣廷为元帅。
在军政府里,有几个值得注意的军界人物。李烈钧做了总参谋长,许崇智做了参军长,陈炯明做了第一军总司令。他们三位都是革命元勋,蒋志清此时还排不上位置。
陈炯明被赋予第一军总司令的职务,但他只是个光杆司令。孙文希望他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司令,他现在总算知道自己手里没有军队是干不了事情的。于是,他派胡汉民跟朱庆澜去谈,希望把陈炯明过去的那20营部队还回来。
此时的广东其实是桂系的地盘,督军陈炳焜是陆荣廷的把兄弟和第一干将,他早就惦记着朱庆澜的部队。朱庆澜索性将20营警卫军交给孙文,并提议由陈炯明担任省长公署亲军司令。
孙文在广州所作所为,西南军阀都当做笑话来看。但听说孙文要拿走这20营部队,陈炳焜立即疯了,马上出动部队,将陈炯明的司令部团团围住,缴去司令大印。亲军司令才做了一天,陈炯明便被逼出走,跑到香港避难。随即,陆荣廷又亲自操纵广东省议会选举,将李耀汉推上广东省长的宝座,又将朱庆澜逼走。
孙文长叹一声道:“难道搞支部队就这么难吗?”
孙文无奈。而陈炯明则被气得卧病在家。眼看孙文的建军计划又成泡影。
天无绝人之路,现在能够帮助孙文的是段祺瑞。
1917年,张勋复辟,各派势力组织护法势力驱逐张勋,并顺便谋求自己的利益。
最先获利的是段祺瑞。他在北京附近拥有支持自己的军事力量。他于马厂誓师。带着5万军队打进北京,一下就将张勋军驱逐了。段祺瑞回到了北京,却没有恢复原来的政府、议会和总统。而是另组临时参议院。段祺瑞的作为,让那些失去议员津贴的老国会议员们不满,还有那些对段祺瑞强势政府心存余悸的南方实力派们也很不满。
孙文号召反段的力量在广州集结,最先响应的是程壁光和他控制的第一舰队,
一个新问题又出现了。这些来参加护法的人究竟就是支持孙文,还是支持护法。孙文和其他人的理解不一样,产生分歧也就很正常了。护法势力中,最有声望两个人,一个是黎元洪,一个是孙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支持黎元洪恢复总统的位置。可是。黎元洪远没有支持他的那些人那样的热情,他不愿意南下,而更愿意在天津当炒房、炒股的商人。
黎元洪不愿意南下,于是只有孙文可以担任护法的代言人了。但是护法各派却希望护法政府和原来的护**一样,大家成立合议制的机构。也就是说。并不是一人说了算,而是遇事协商解决。这与孙文的想法不一样,他希望护法政府中,一切由他决定。
联合各派的护法运动实际上已经出现分裂。
段祺瑞主张武力统一,对南方采取不妥协政策,派傅良佐坐镇湖南,吴光新进驻四川,冯玉祥部进兵福建,从三个方面进击南方。
陆荣廷对北军咄咄逼人的攻势颇为忌惮,担心后院起火,于是主动缓和与孙文的矛盾,将那20营人马终于给了陈炯明,但前提是陈炯明领兵去打福建。同时,陆荣廷调走了陈炳焜,而以部将莫荣新做了广东督军
从长远看,这次交易,陆荣廷不合算。军队远比地盘重要,有了这支部队,孙文的革命事业迎来了新局面,而且最终把广东也拿到手里。
尽管孙文命令不能出府门,但他却制定了一个会师武汉、大举北伐、统一中国的宏大计划。他制定的这个计划,其实是以蒋志清原先的计划为蓝本的。
9月1日孙文在广州开基立业之时,蒋志清便将一份《对北军作战计划》寄往广州。蒋志清之所以能这么快将计划送到孙文面前,当然是在徐彦卓提醒下,早早制定出来的。
蒋志清对敌我态势进行了最乐观的估计,认为我强敌弱,建议护法军应北进湖南,再克武昌,扫清长江一带,然后直捣“黄龙”——北京。这一计划,环环相扣,严密无缺,孙文看后大为欣赏,随即采纳。
当然,孙文终其一生也无法完成这一计划,还是多年之后蒋志清亲自把经完成了。
许崇智也是帅才,不能久在陈炯明之下。于是,孙文让陈炯明拨出四营,让许崇智组建粤军第二支队。
陈炯明对蒋志清早有耳闻,因此请求孙文派蒋志请到粤军参赞军机。
孙文随即给蒋志清发去急电,让他速到粤军报到。蒋志清在粤军的第一个职位是一个重要的岗位——作战科主任之职,上校军衔。
蒋志清到广州见过孙文,即匆匆赶到汕头粤军司令部。此时,北军正急攻衡州,战局危机。
陈炯明有意试探蒋志清:“志清,现今广东危在旦夕。敌军大举进攻衡州。衡州为粤、桂、赣三省通衢,他们占了衡州,我军防线洞开,敌军必兵分三路,一路攻广西桂林,一路攻广东韶关,一路攻江西赣州,然后合攻广州。因此,我以为,应该集中主力死保衡州。你意如何?”
蒋志清摇了摇头,又摆了摆手道:“不可,不可。”
陈炯明惊问其故。
蒋志清道:“湖南战局,没有那么严重,我军大可不理。”
“什么?不理?”陈炯明惊得眼珠子都快掉了出来。
蒋志清胸有成竹地走到地图前,道:“我军应以主力进军福建,只要拿下漳州、龙岩,广西、广东和福建便连成一片,敌军便会落入我军的反包围之中,他们即使拿下衡州,又何敢向我前进一步。这叫敌进我进,他们的家当比我们多,他们南来就来,我们不管,反正我们要北去。”
陈炯明一听,不禁醍醐灌顶。
蒋志清又道:“同时,假如贵州、四川、云南方面能够与我们配合,进击湖北荆州、宜州,扰敌之后,敌军军心必乱,我军即可趁势反攻了。”
一席话说得陈炯明二人心悦诚服,陈炯明上前拍了拍蒋志清的肩膀,道:“志清真乃我之子房也。”
蒋志清闻言,微有不悦,道:“我希望尊驾做孙先生帐下的韩信,鄙人做樊哙就不错了。”
蒋志清将《今后南北两军行动之判断》递给陈炯明,道:“这是我在路上写的。刚才说的话,都在上面。待我去前线看看,回来再制定作战计划。”
转天一大早,蒋志清即赴黄冈、潮安、三河坝、松口、蕉岑前线视察,随即拟定《第一、二两期作战计划》。
蒋志清回来后对陈炯明道:“我军应尽快拿下福建。福建易守难攻,又位于江西侧翼。我们在福建,北军断不敢深入广东,如此我军可立于不败之地,而后可谋制胜之方也。”
陈炯明闻言大喜,当日即下达总攻击令,兵分三路,进击福建。
按照蒋志清的计划,粤军以许崇智部为左翼,以邓铿、洪兆麟部为右翼,陈炯明亲率4个支队为中路。
许崇智辛亥时就是在福建起家,闽军中有不少他的老相识。在他的努力下,有一营人马反正,因此许崇智进展迅速,率先杀入闽境,连克武平、上杭。(未完待续。(llwxs520 ……》
第671章 炮轰督府()
粤军从广东进入闽地一百里,此时孙文在广东却一天也呆不下去了。
护法战争初期,面对当时北洋政府挥师南下的态势,陆荣廷表面上与孙中山的广州军政府合作,军政府当时也要面对军饷缺乏,人心涣散的境地,两派在广州便相安无事了一段短暂时期。待战事稍稳定,桂系与孙系的矛盾,便越发突出。
孙要扩展军政府势力,在广东到处征兵,陆荣廷曾对胡汉民多次提出抗议,军政府于是下令暂缓征兵,不过暗地里各地仍在继续。
1917年底,莫荣新下令各县,将孙系派出的征兵委员当做“土匪”一律枪毙。
12月初,更将军政府卫戍队连长和五十名新兵当作“土匪”处决,孙中山决定发动军事行动教训桂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