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月22日清晨,滇桂联军装好了射击诸元,只要一声令下,就能够把赣州城打成一片火海。敌人的炮火很盲目,仅仅10分钟,赣州的炮火便开始还击,对方炮阵地同样被炸的火光冲天,血肉四溅,双方的试探性炮击只持续了20分钟。
第二天,双方都没有行动。
3月24日,滇桂联军集中了所有的3000发炮弹,第二次炮战即将开始。滇桂联军定于早晨8:30开炮,赣州炮兵在7:20,比其提前10分钟开始了覆盖性炮火急袭,打得滇桂联军一片狼籍,3000发炮弹全部被打得原地爆炸,10分钟后,赣州军队停止炮击。
滇桂联军没有了炮弹,双方的炮战变成了赣州炮兵单方面炮击。唐继尧和陆荣廷龟缩在指挥部中气得牙痒却也无可奈何,只好等后方运送来炮弹再战。
谁知道三天后传来消息,滇军和桂军的后勤补给队分别遭受不明身份的武装人员袭击,所有炮弹均被炸毁,这下滇桂联军的火炮在一个月内全部变成了废铜烂铁。
炮战没有奏效,唐陆二人便派人入城劝降李维君。李维君却水火不浸油盐不进,只说了一句话:“要想夺赣州就从我的尸体上踩过去,除此之外没有第二条路!”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已经没有了任何退路了,只有强攻一条路可走了。
3月29日晚,滇桂联军进行了第一次攻城战斗,他们采取了最原始的方法——架设云梯爬城,在机枪的掩护下,十人一组,从各处城墙向城墙攻击,由于赣州军队是严阵以待,结果是上一组被打下一组,没有成功,这个办法确实有点笨。
3月30日,滇桂联军从三个方向发起第一次总攻,几经冲锋,但被机枪火力封锁,激战一小时,伤亡残重被迫撤出。(未完待续。(llwxs520 ……》
第706章 秘密使命()
鉴于赣州城墙高;护城河又宽又深;仰攻不易;滇桂联军决定挖地道轰炸城墙。由围攻东门的滇军一个师;选定东城墙一段;由工程兵挖掘隧道;通至城墙之下;长达一里多地。隧道挖成后;用3个巨大棺材装火药数千斤;并在棺内放置手榴弹为导火索。
4月4日晚11时许;一声巨响;烟尘蔽空;不仅城上守军被震跌下来;而且城下进攻的滇军也有不少被震得昏迷不醒。但由于隧道未挖至城墙之下;仅将关墙顶端震塌极小部分;以失败告终。滇军不甘心失败;继而转向城东北角一带进攻;并专门从找来挖煤工人挖掘隧道;企图穿过护城河;直达城内。城内守军日夜侦察;设法辨别隧道的方向和距离;遂按其方向掘深沟以防备。当敌军挖透时;用柴草、辣椒面、鼓风器等;向洞口引火煽风;使夹带强烈辛辣气味的浓烟冲入隧道;再向洞内猛射毙敌;使其再也不敢挖地道炸城了。
滇桂联军围城数日不胜;还伤亡了数千人,军心动摇。唐继尧陆荣廷焦急之下;召集各师师长商议对策。桂军第四师师长徐振请求组织一次猛攻。陆荣廷听罢大喜,拨赏金数万。徐振即准备爬城云梯200架;从全师选好敢死队1500人;以东北城角为攻击点。
4月11日深夜,徐振率一旅兵力;用两个团突袭,;1个团掩护。徐振亲率卫队1个营督战。王部先头部队数十人爬上城墙后;即与城上守军展开肉搏战。城上守军人少;渐渐支持不住;即派人向司令部求援。此时;徐振率领的攻城军已借助云梯陆续爬了上来;但守军毫不示弱;不断将敌军击退。不久城内援军到达;城上守军顿时勇气倍增。战斗持续到翌日清晨;桂军伤亡惨重;败退收军。
围城日久;虽然赣州城内弹药充足,但有数十万军民需要吃饭,粮食缺乏;滇桂联军企图引诱守军投降。包围西北城角的滇军第二师张连长常带护兵至城河洗衣服;和城上李毅连长时常谈话;渐渐熟悉起来。李毅常下城到张连长处聊天;并涉及军务;张见有机可乘;便引李毅拜见滇军第二师师长贾济川。
往返数次;双方达成内外策应攻克西北城角的协议。其条件是:;等攻城后晋升李毅为团长;其他官兵以次递升。
随后;李毅派人下城3次;约定4月18日晚献城。一切就绪后;李毅遂向李维君报告了上述情况。李维君将计就计;诱敌如期攻城;其部署是:抽调两营;各配属重机枪连;趁夜出城潜伏;俟敌溃退时;协同西门守军夹击敌军,并组成“吊敌队”;每人带绳子一条;准备把敌军吊上城墙后捆绑吊上城墙之敌。
当晚11时许;贾济川率3个旅;携带大量云梯及其他爬城工具;向西北角移动;先头部队1个营到达城河边;派张连长到城下联系妥当后;即令部队赶至城下;攀着守城部队放下的绳子纷纷上城。城上守军将爬上城墙的敌军先缴枪;后用毛巾或破布紧塞口内;迅即关押城内;接连诱吊敌军300多人。
后来,赣州军队在缴敌军连长短枪时遭到反抗而走火;守城士兵相继向敌射击;一时炸弹齐掷;砖石俱下;敌军混乱;自相践踏;仓皇逃遁。
潜伏城外的伏兵即向逃敌猛烈射击;敌军遗尸数千具。
……
赣州战役激战正憨之时。一名年轻人出现在了广西玉林,此人不是别人,正负有秘密使命的戴春风。
戴春风的秘密使命是策反广州的李宗仁,迫使陆荣廷从赣州撤兵。尽管他从来没有做过如此的事情,心中一点底都没有。但他却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了。戴春风心中隐隐有种感觉。这种工作似乎挺适合自己的。
在来广西之前,戴春风并不了解,甚至连李宗仁的名字都没听过。但是。现在戴春风对李宗仁了解的清清楚楚,这一切都源自于白朗给他的情报。戴春风实在想不明白,白朗是通过什么方式把一个人搞的如此通透,他甚至想得到,当初白朗来找自己的时候。恐怕也是把自己了解的清清楚楚。
……
李宗仁,字德邻,出生在广西桂林县西乡的耕读家庭。父亲李培英是当地的塾师,母亲务农。他们生有子女11人,李宗仁排行第二。一家人靠父亲做塾师的收入和母亲克勤克俭的劳动,维持生计。
李培英知书达理,希望在自己的后代中出个饱学之上。李宗仁6岁那年,便进入私塾,塾师是自己的父亲。
后来,李宗仁进了省城新创立的小学,所教课程除国文之外。还有数学、博物、美学等新式学科。李宗仁对新式学科一无所知,刚入学又将插入高年级班,这对他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
学期终了,在榜上坐了红椅子。所谓“红椅子”,就是在考试不及格的同学 名字下划一红线。因为考试不及格的只有他一人,特别引人注目,加之他又是个初来的乡村孩子,农着不甚人时,举止言行一派乡上气,城里的同学都笑他是个“乡下傻瓜”。
不幸的是,第二学期李宗仁又坐了红椅子。自尊心极强的李宗仁,坐了两次红椅后,感到分外难堪,所以读了两学期后,便辍学回乡。
辍学后的李宗仁,已是一个15岁的壮健孩子了,为了减轻家中的负担,他开始觅寻正当 职业谋生。
各省试办新政,广西省新设奖励工商业的“劝业道”,并在桂林设立纺织习艺厂,需招 200名学徒学习纺织,李宗仁进了这家厂当学徒。经过半年的学习,他了解了从下水浆纱到上机织布的操作过程。
16岁那年,他满怀信心地回到了家。他的姑丈是个殷实富户,对织布有浓厚兴趣,在桂林买了部织机, 要他教表妹织布。年轻人的自负,使他欣然接受姑丈的请求,岂知他学到的那些织布技术尽属皮毛,轮到他自己独立操作时,竟大出洋相。后来他又应聘到别村教授织布,又遭失败。两次失败的教训,使他深感从业不易。(未完待续。(llwxs520 ……》
第707章 热血青年()
18岁那年,李宗仁考入广西陆军小学,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他能进入这所小学,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原来他父亲的朋友李植甫先生,是一名武术师,他看李宗仁生性好动,很是喜欢,经常教他一些拳脚;但看他在家无所事事,又非常可惜,于是就劝他父亲让他投考新成立的陆军小学,对于投考这类学校,母亲并不热心,但在父亲的作主下,这件事就算定了。至于李宗仁本人,知道要进陆军小学心里非常高兴。陆小是官办学堂,待遇优厚,除供学生膳食、服装、靴鞋、书籍外,每月还有津贴以供零用。而且这学校的学生今后升学都有保障。尽管录取名额有限只100人,但报名者却有千余人。凭着私塾的底子,李宗仁一举金榜题名,考得备取第一名,取得入学资格。
开学的日子临近了,李宗仁按报到日期,辞别父母亲友,前往桂林陆小。然而事出意外,校方拒绝他报到,理由是迟到十来分钟,报到时间已过。陆小主要负责人都是刚从日本回国的留学生,办事认真,任凭李宗仁好说歹解,均无作用。10分钟之差,失去了入学资格,满怀热心的他,被兜头泼了一盆冷水,懊丧之极。但校方负责人勉励他下期再来投考,并告诉他,像他这样体格强健的青年凤毛磷角,录取的希望很大。虽说校方鼓励一番,但毕竟要再等一年,他怅然归乡。好在父亲没有责怪他什么,让他继续读书,准备来年再考。
陆小第三期招生,李宗仁再杨度投考。在3000余名的竞争者中,被录正取。吸取上次的教训,此次他早早报到,从此成了陆小的学生。
陆小的教育,完全仿日本那一套。十分严格。教程分学、术两种。学科除国文、史地外,有各门科学和外语,术科是每天1小时的训练。有器械、体操、劈杀等活动。
李宗仁由于跟着父亲学过几年,又在桂林上过新学堂,多少有些基础,因此学科对他来说负担不算重,尤其国文。成绩在斑内算是佼佼者。至于术科,他不但喜欢,而且学起来轻松自如,那些被同学们视为有风险的单杠、双杠、木马等项目,他都能作精彩表演,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