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虞洽卿的头上冒汗了,他小心道:“上海书画保存会通过拍卖,为日本赈灾筹集款项,拍卖的画作包括会员们收藏的唐寅、刘墉、吴昌硕、李梅庵、钱季寅等名家精品。上海佛教领袖王一亭募捐白米6000担、面粉2000余包以及各种生活急需品。上海县教育局、教育会发起成立‘救济日灾会’,各小学都成立了‘募捐队’,除向学生及家长募捐外,孩子们还“手执‘救命’、‘恤邻’等字样小旗,沿途演说,挨户劝捐,精神充足,言论切当,路人颇义之。”
“听你这么说来,那上海商会和青帮也不会闲着吧?”徐彦卓的声音让人听了有些发冷。
虞洽卿越发觉得不对劲,他说话也不利索了:“上海总商会与青帮共同赞助‘上海伶界联合会’在‘新舞台’开展两天的义演,筹集善款六万元。青帮帮众自发捐款十二万元。上海总商会垫付611万元,购办面粉一万包,米三千包,首批物资已经在装船了,准备运送到日本。上海商会已议定先后派商船十支,载运食物、药品分赴东京、横滨、神户等处接济。”
“捐款马上停止,装上船的货物马上给我卸下来!”徐彦卓终于发话了。
“帮主,这是为什么?”张仁奎不解地问道上。
“哪有那么多为什么?明天看报纸就知道了!”徐彦卓白了他一眼恶狠狠道。
张仁奎不知徐彦卓这是怎么了,也不敢问,只好低头不语。
……(未完待续。(llwxs520 ……》
第754章 揭露真相()
九月六日,《迷津报》在头版头条刊登了《日本地震后之真相》的文章。
文章指出:“日本大地震使东京、横滨等地的电力、水力、交通、通讯等系统完全瘫痪。由于交通、通讯的断绝,无法传递准确的情报。政府一时间也未能组织起有效的救援。大地震不仅摧垮了人们的**,也几乎摧垮了人们的精神,幸存下来的人惊魂未定。这时,各种谣言开始在灾民间传播。据日本警视厅的记录,谣言包括“还要爆发大地震、还有大海啸来袭、富士山将大喷发”等。在这种有关自然灾害将进一步加剧的谣言迅速传播的同时,从9月1日傍晚开始,出现了与政治相关的各种谣言,在市民中引起了更大的恐慌。谣言包括‘日本社会受虐待的朝鲜人要趁震灾这一千载难逢的良机反击日本人’、‘朝鲜人趁乱放火,而且还往水井里投毒’等等。为此,日本宣布全国戒严,灾区的戒严任务在开始时实际上是由地方上的“青年自警团”承担的。当日,灾区流传说于是,在政府的秘密策划下,一项针对朝鲜人的大屠杀计划出台。在军警的配合下,“青年自警团”对朝鲜人聚居区进行了极为冷血的残酷屠杀,大量动用冷兵器,死者几乎都无完整的尸首,死亡人数约在6000至10000人左右。在屠杀朝鲜人的同时,他们还把屠刀伸向了在日华工,有700多名中国人(90是温州人)遇害。东京大岛町8丁目是华工的一个聚居地,9月3日就有近200名华工在这里惨遭杀害。”
文章还提到了一个叫王希天的中国人,指出:“王希天是一名来自长春的公费留学生,在日本的教会工作。他将大量精力花在了维护在日华工的权益上,甚至聘请日本律师为华工讨要工资,申请成立“留日中华劳动同胞共济会”,被不少日本人视为眼中钉。大屠杀发生后,日本军警就用煤渣覆盖现场。使别人发现不了屠杀留下的血迹。想方设法隐瞒事件真相。由于华工一般由上海私渡至日本,没有护照。他们拒不承认,以为这样就可以蒙骗过关。王希天在知道屠杀事件后。立即赶往当地调查。王希天在六丁目的空地上已经看到了差不多200具**华工的尸首,还没有完全处理完。他们的喉咙都是被切断的,气管、食道都露在外面。很多尸首还睁着眼睛,十分吓人。日本军警为了掩盖真相,残忍地将其杀害。尸体也被抛入河中……”
“混蛋!”虞洽卿重重将报纸砸在桌上,他终于明白徐彦卓为何让他停止往日本运送物资了。
“混蛋!”张仁奎重重将报纸砸在桌上,他终于明白徐彦卓为何会对上海商会与青帮不满了。
“混蛋!”更多的中国人重重将报纸砸在桌上,他们愤怒了……
毫无疑问,《迷津报》的这篇文章是出自徐彦卓之手,而稿件的来源便是伊贺正雄提供给他的第一手资料。
徐彦卓可能没想到,他的这篇文章不谛于在国内引起了一场“地震”。
日本人残害华工的事件公诸于众。舆论一片哗然,从1603年西班牙人在菲律宾对华侨大肆屠杀、1704年荷兰人在印度尼西亚对华侨大肆屠杀以来,这是华侨史上的第三次大屠杀。抗震援日的热潮一变而为抗议暴行、清查原因并严惩凶手的怒潮。外交总长顾维钧照会日本驻华全权公使芳泽谦吉,对日本虐杀华工之事,提出严重抗议。要求严惩凶手、公布暴行、抚恤难侨,并保证不再发生类似事件。中国政府当日决定派专使王正廷、刘彦、沈其昌等,赴日调查。上海商会发出通电,严厉指责日本政府“以怨报德”,号召中国人民一方厉行经济绝交,一方提倡国货。
对此日本官方竭力掩盖真相,避重就轻,百般辩解,不承认屠杀罪行。
……
9月7日,徐彦卓如约来到了宋嘉树在上海的家中。
“老宋,恭喜恭喜呀!”
“同喜,同喜,不知这位是?”宋嘉树问道。
“这位是我的结义大哥,没经过老宋您的同意,我就把他硬拽来了,您不会介意吧?”徐彦卓笑道。
徐彦卓确实没说假话,蒋志清的确是徐彦卓强拉硬拽来的,无他,就因为徐彦卓知道宋嘉树的三女儿美龄小姐还待字闺中。在后世的历史当中,蒋志清与美龄可是天作之和的,他很想看看蒋志清初次见到美龄小姐会是什么情形。蒋志清本来是不愿意来的,可经不住徐彦卓的死磨硬缠,加之听说孙文也要来,这才勉强同意的。
“怎么会呢?既然是徐总督的大哥,也不是外人。蒋先生,请坐!”宋嘉树笑道。
“老宋,这是我们兄弟二人送给您的礼物,打开看看吧!”徐彦卓递上一个礼物包。
宋嘉树拆开一看,激动地不知说什么才好。徐彦卓送给宋嘉树的是一本1665年希腊文《圣经(新约全书)》,牛皮外封,封面封底压花,封面封底书脊完好,表面有轻微摩擦痕迹,色泽自然旧,书脊手写标题,标题页右上角有早期钢笔签名,书页整洁白净,书角平整难得好品。宋嘉树是虔诚的基督教徒,看得出来徐彦卓的这件礼物是花了心思了。
“太珍贵了,太珍贵了!谢谢徐总督了!”宋嘉树感谢道。
徐彦卓装作不高兴道:“我说老宋呀,你看我也不把您当作外人,您能不能也别叫我徐总督了,就叫我彦卓好了。”
“好!就叫你彦卓。”宋嘉树点头道。
“参谋长,你也来了?”梅秋杰一进门便看到了徐彦卓。
“怎么,你舅舅过寿我就不能来了?”徐彦卓开玩笑道。
梅秋杰还没来得及答话,孙文与庆龄小姐也到了。
人到齐后,宋嘉树的六十大寿家宴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下开始了。(未完待续。(llwxs520 ……》
第755章 终身大事()
参加宋嘉树家宴的总共有十一人,满满当当坐了一大桌。虽然这些人有的认识,有的不认识,但大家都有一种异样的感觉,似乎桌上的主角不是宋嘉树,而是徐彦卓。
果然,饭后闲聊之际,宋嘉树步入了正题:“彦卓呀,你还记得我刚来上海的时候跟你说过,在我的寿宴之上,要与你商量一件重要的事情,这既是私事,但也算是公事,这事我与老梁他们已经商量过了,他们都同意了!”
徐彦卓笑道:“我当然记得,当时问你,你还不告诉我呢!现在说吧,我洗耳恭听!”
“我说的是你的终身大事!”
宋嘉树的话音刚落,客厅内便鸦雀无声了。
徐彦卓愣住了,他没想到宋嘉树所说的事情竟然是自己的婚事。
“这些年来,你为着琼赣特区操劳不少,却从来没有考虑过个人问题,你可以不考虑,但我们这些老家伙却不能不为你考虑!”
孙文在一旁也点头道:“小卓呀,宋先生说的对,你也老大不小了,成为家才能更好的为国家奔走效力呀!”
徐彦卓虽然没有思想准备,但宋嘉树是一片好意,他也不好说什么,只得搪塞道:“老宋,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你放心,我会上心的,待有了合适的,我一定尽快成家,给大家一个交待。”
“这就对了!”宋嘉树对徐彦卓的表态很是满意,他又道:“这事光靠你一个人不行,你那么忙,哪有时间去找合适的?我与老梁他们商量过了,由我们来为你物色。保你满意!”
“啊?”徐彦卓怔住了,敢情宋嘉树并没有打算放过自己,他竟然想包办自己的婚事,这怎么能行呢?
宋嘉树并没有在意徐彦卓的表情,而是笑呵呵继续道:“我家小女美龄。虽然比你大了三岁。但她在美国留过学,除了英语功底外,还会说六国语言。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想来将来可以成为你的贤内助。”
宋嘉树的一番话威力无比,这次彻底将徐彦卓炸晕了。他要将宋美龄嫁给自己,这怎么可能呢?这让蒋志清干嘛去?
想到这里,徐彦卓忍不住偷偷瞄了一眼蒋志清。奇怪的是他似乎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徐彦卓再看看坐在一旁的宋美龄,他似乎也没有太大的反应,似乎宋嘉树说的是别人的事情,与她无关。她见徐彦卓看向了自己,很是大方地朝着徐彦卓微微一笑。
宋嘉树见徐彦卓打量着自己的女儿,笑道:“你放心,这事我已经与美龄谈过了。她表示可以先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