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太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攸候喜和姜桓楚却不明白闻仲的想法,只是看到他忧心忡忡的一个劲喝闷酒,齐齐摇头心中早已把闻仲划分为贪杯之人。贪杯误事,贪杯误事,如此贪恋杯中之物,如何能成的大事。

    心中如此想法,嘴上却不敢说别的,反而要绞尽脑汁去讨好这位,谁让人家现在管着这事呢!他们可都是带着任务来的。

    “呃……”

    姜桓楚刚想说话,闻仲却频频举杯:“今天只喝酒,不谈其他事!”

    一句话堵死了的门路,东伯侯世子都碰了软钉子,攸候喜更不会去自讨没趣,三个人就这么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没营养的话,酒宴上的气氛格外的沉闷。

    三人所引用的都是清酒,也就是经过发酵过滤酒糟以后的酒水,现在的酿酒还没蒸馏这道工序出现,酒精度相当的低,比起后世的啤酒都不如。

    酿酒的原料大多是一些野果,喝起来还有一丝丝甜味,说是喝酒,闻仲直接就拿它当饮料来引用。

    三人说话不多,酒喝的却不少。姜桓楚与攸候喜都是酒精考验的战士,闻仲更是喝惯了后世高度的白酒,喝这种果酒就算不用法力来化解也能喝个三坛五坛的没问题。

    酒宴一直进行到深夜,随着酒精发挥作用,宾主之间的交流也逐渐多了起来,二人又乘机提出襄邑城归属的问题闻仲不胜其烦,最后干脆借口不胜酒力径自回到寝宫休息。

    这档口确实不是谈论这件事情的时机,更何况还是两人都在场的情况下,应允一方都会得罪另外一个,干脆保持沉默,像这种得罪人的事情还是交给帝乙去办。尽管他从内心更偏向攸候喜这方,却不想为此去得罪自己徒弟以后的老丈人。

    还有一点最,自己一天不吐口襄邑城的归属,这些个诸侯国的国君一天不甘心,像粮草之类的东西会源源不断的送到襄邑城。

    一旦确定归属,没有那个傻子会再给他送补给,就算接手襄邑的国家也一样会把他抛到脑后,鱼都钓上来了,你还会喂它鱼饵吗?

    闻仲借故离开,姜桓楚和攸候喜再待下去也没有意义,只能苦笑着告辞,心中却把闻仲骂了一个狗血淋头。

    这就是典型的收礼不办事,透露一下风声你能死啊?最起码让他们有一点等下去的希望也好,东西收了,酒也喝了就这么把他们吊在半空算怎么回事?

    等到明天?明天来的人只会更多,这两人是占了地理条件的优势才能这么快赶过来,本以为近水楼台先得月,没想到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两人本来也是旧识,不过限于年龄的问题并没有深交,现在又是竞争关系更是无话可谈,相互道声告辞各自回到自己的驿馆。

    PS:这两天事情有点多,昨天都没来得及更新,说声抱歉。话说今天也是够晚的了!写的还有点水,本来几句话能交代清楚的事情,竟然水了一章。

第六十八章 天下之势() 
闻仲所料不差,第二天一早襄邑城就迎来了大批的外来者。各个诸侯国的使者争先恐后的挤进襄邑城,随身还带来了大批的慰问品。这让刚刚经历过饥饿灾难的襄邑城民看到,眼睛瞬间都绿了,要不是旁边有虎视眈眈的兵丁看守,说不准直接就一拥而上疯抢。

    虽然孟方投降以后,闻仲也拿出军粮来赈济灾民,奈何僧多粥少,只能保证城中这十几万人不被饿死,至于吃饱甚至吃好一说却是无能为力。

    好在城门打开以后,居民还能去野外寻找一些野菜野果来裹腹,或者去河中捕些鱼虾上山打些猎物打打牙祭。

    虽然比起几天以前挨饿的时候情况改变了许多,依然处于半饥半饱的情况之下,乍见到这么多粮食那个心情瞬间就激动了。

    鉴于这种情况,闻仲在接待使者的同时,当场就宣布把这些粮食给城民分了下去,反正是康他人之凯,对于他来说心理上没有半点压力。

    吉利做好统计,各路使者带来的礼物以粮草居多,足有几万石。各类生熟肉食也有十几万斤,除却留下军队的粮草之外,其余尽数分了下去。

    闻仲的这种做法被姜桓楚和攸候喜看在眼中,反应各不相同。

    姜桓楚脸色一片铁青,认为闻仲有收买人心之嫌。这般做法,即便以后襄邑城归了东鲁,城民也会把闻仲当做神一样看待,这对于东伯侯的统治显然极为不利。

    攸候喜却很是赞同闻仲的做法,以前就听传言这位太师爱民如子,曾有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言论,如今看来果真不假。

    “民以食为天!”不管这些使者如何去想,闻仲压根也没想过去考虑他们的感受,东西既然送到他手上,就要归他支配,至于给谁?你管的着吗?

    除却粮食,闻仲看到了一样让他更感兴趣的东西。

    襄邑地理位置特殊,虽处于东鲁境内又跟南鄂国相邻。在帝乙下旨东鲁诸侯前去襄邑慰问之时,南伯候鄂启也派来一队人马携带军需前来庆贺,至于他内心真实的想法,也只有他自己清除了。

    闻仲所感兴趣的就是南鄂国用来充当脚力的象队,虽然不太多只有几十头,每头大象都能负载上千斤的重量,鄂启送来的几千石粮草只用了几十头大象。

    那若是在象背上搭载一些掩体,是不是就能让士兵借助掩体躲避敌人的攻击呢?尤其是弓箭之类的远程攻击。

    虽然速度有点慢,但是效果绝对惊人,这就相当于后世的坦克,特别在攻城战中肯定能发挥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种想法一滋生,就像洪水一般泛滥,闻仲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甚至开始策划应该怎么样武装这些大象。

    “太师大人!”众多诸侯国的使节面面相觑,这么多人都等着接见呢,你老人家竟然这会走神了?最后还是姜桓楚忍不住,出言提醒道:“您该不会是想让我们在这里看您发呆吧?”

    “哦哦!”闻仲回过神,神色上难免有些尴尬:“王宫之中已经预备好酒宴,还请诸位移驾一叙。”

    这么说着眼神不由自主又瞟了一眼大象人明显的就感觉到他心焉。

    “莫非太师大人对这些长鼻兽有兴趣?”能作为南鄂国的使者,自然不会是酒囊饭袋之辈,察言观色的本领哪一个都不弱:“我家侯爷早有交代,这些长鼻兽也是送给太师的礼物太师大人尝尝我们南鄂国的特产!”

    “什么?”闻仲一愣:“这些东西用来杀了吃肉?”

    真是一群败家子,都说后世人会吃,能吃敢吃,这些古代人也毫不逊色啊!这么稀有的物种就敢拿来吃。

    “自然!”南鄂国使者心中大乐,既然这朝廷的太师对长鼻兽感兴趣,那就证明自己成功了,只要在大王面前稍稍替南鄂国说两句好话,此行的目的就已经达到,至于襄邑城的归属,鄂启还真没有考虑过,毕竟那是属于东伯侯的地盘之内,他也不好意思把手伸的太长。

    各路使者纷纷摇头叹息,心中羡慕南鄂国竟然有如此奇物能吸引闻仲的目光,竟然被他们抢了先机,如此一来此行的目的希望渺茫。

    只有姜桓楚和攸候喜明白这位太师大人有多么的不靠谱,那是典型的收礼不办事。岂是区区的几头野兽就能打动?他们哪一个没有预备一堆的奇珍异宝,结果连一句准话都没捞到。

    “那敢情好!”闻仲一拍巴掌,算是接受了南鄂国的善意,至于心中却是一点负担都没有。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天下都是帝乙的,现在自己又是为帝乙卖力,拿点东西还要感激他?

    这也是闻仲穿越到这个世界不久,又是一直在山上呆着的缘故,根本不了解当下的形式。

    诸侯国与殷商的关系虽然是从属关系,却各自都有自己的独立政权,除却每年的岁贡以外,并没有太大的约束力。

    稍微强大一点的诸侯国,就好像四镇诸侯这般的存在,国力甚至更在殷商之上。

    总之一句话,闻仲把殷商想的太完美,这都是让封神演义给害的,谁让纣王表现的那么拉轰,四镇诸侯想杀谁就杀谁。甚至把姬昌囚禁在羑里,西岐都要拿东西去赎。

    其实,现实中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要不然在季历意图谋害帝乙之后,早就发兵灭了西岐,更不会因为一个小小的人方大伤脑筋。

    不是不能,而是不敢。国库空虚是一回事,兵力不足又是一回事,最的是,就算发兵,都不一定能打的过人家。

    人方还好点,人口不足百万,兵少将寡还能欺负一下,就这还要从四镇诸侯哪里征集粮草,可见朝廷穷到了什么地步。

    说白了,殷商现在只是一具空壳,四镇诸侯之所以不反是因为相互顾忌,生怕自己起兵给其他诸侯找到讨伐的理由。

    还有一点就是,天下诸侯那么多,相互之间战事不断,不管那个诸侯国被灭,都要朝廷指派国家去接收,这是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只有这样才显得名正言顺,也省的其他诸侯国再惹事端。

第六十九章 出兵人方() 
各路使者在襄邑城待了两天之后,朝廷的旨意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之中终于姗姗来迟,由于闻仲的力挺,攸候喜当仁不让成为襄邑城的接手者,这让众人不由大跌眼镜。

    现在襄邑城中商军本部再加上收编的一些战俘约有七八万人马,闻仲从其中挑选五万精兵,又通知东伯侯还有攸侯喜各派一队人马在人方边境集合,三方合兵出击攻打人方。

    这俩人一个出兵算是份内之事,另一个刚刚得到好处,倒是对于闻仲的这个建议没有什么意见。

    现在人方内乱早已经平息,韦后最终不敌还是被大彭消灭。不过闻仲的计策也颇见功效,本来号称十万人马的人方在此役以后折损近半,现在只有几万人马,又从百姓之中抓了近万人充军,再加上奴隶勉强又凑足了十万人马。

    不过就算这东拼西凑的十万人马也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