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是转嫁危机,从而转移天下臣民的注意力,对于这一套,从九重宫阙中一路拼杀出来的武后,那可是驾轻就熟,都不用思考的。
云州大败的危机找到了替罪羊,而朔方大捷又来得如此及时,从而一改朝堂上的低迷和颓废之气,大大鼓舞了军民的士气。
武后本来是做好了朔方沦陷的心理准备,分别派出武三思和沙吒忠义两路大军共计三十万,一心要寻求默啜进行决战,从而夺回失去的国土,挽回失去的荣耀。
而今,对于武后来说,朔方却成了一个变数,而这个变数虽然全歼了小可汗忽必利部五万铁骑,不过,北地还有默啜的近二十万控弦之士,以秦怀玉手中的那数千伤兵能守得住吗?
第189章 问计()
本来是一场大胜,但却因为整个北地糜烂不堪的局势,又让武后的心一下子拎了起来,不由得心神忐忑,从而在眉宇间聚集了一抹忧色。
秦怀玉虽逆了一次老天,以一万二千参差不齐的兵卒硬生生耗掉了突厥小可汗忽必利的五万铁骑,创造了一个不小的奇迹。
这里面固然有秦怀玉老谋深算的用兵之道,以弱胜强,以守代攻,先是以城池拖住敌人的步伐,不如敌人野战,而是以己之长刻敌只短,硬生生耗尽了敌人的士气,最后抓住时机实施绝地大反击,出其不意夜袭敌营,一举歼灭了数倍于己方的敌人。
但是,不可否认这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靠的是运气,是老天爷在冥冥中帮助了他们。
从秦怀玉的红翎急报中可以看出,是夜,本是月色朦胧,再加上雪光相映,并不利于隐藏身形接近敌营。
不过,却在关键时刻突兀地出现大片的乌云遮掩了天月,导致天地间一片昏暗,而还有更为神奇的事情,就连呼啸的北风也在一瞬间转变了风向,竟然忽起东风,从而火借风势、风催火势,将忽必利的连营数里烧为白地。
乌云遮月、忽起东风,这岂是人力可为,不是老天爷相助又是什么?
而今,秦怀玉虽然全歼了忽必利部五万铁骑,取得了大唐数十年来对突厥的最大胜利,不过,却因为除了朔方之外,北地边城全线溃败,实际上朔方已成了一座孤城。
而默啜大军主力尚在,据推算绝不少于二十万控弦之士,此时,就在云州等地虎视眈眈,朔方的局势实际上已危如累卵,随时都有可能如一叶扁舟般被默啜的铁骑洪流吞没。
可是,秦怀玉好不容易取得了一场大胜,给糜烂不堪的北地盖上了一块遮羞布。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朔方可谓是而今大唐北地的一面旗帜,对大唐与突厥之战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这面旗帜倒下。
不过,一座孤城面对二十万突厥铁骑,且援兵远在千里之外,以武后看来,这可以说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该怎么办?
武后很头疼,她到底是长于九重深宫之中,从来都没有接触过战争,怎么也想不出一个万全之策。
不过,她是大唐的天后,是大唐帝国的实际掌控者,她还有政事堂的诸位宰相、还有眼前的满朝文武大臣。
想到这里,她紧皱的眉头舒展开来,心情也变得轻松了一些,美目一扫,万象神宫之中叽叽喳喳的臣子们立马闭嘴,纷纷低头缩脖子弯腰,装出一副奴才相。
她对臣子们的恭敬很满意,哪怕是明知道这种恭敬当不得真,只不过是表面的敷衍而已。
不过,这也如何呢?只要你们能表明上恭恭敬敬就好,自古以来,君王与臣子之间不就是演戏吗?你方唱罢我登场,人人都戴着面具,既然如此,老娘就陪你们唱戏!
她并没有急于开口说话,而是停顿了一下,让万象神宫之中的压抑气氛多酝酿一会儿,方才说道:“各位都是大唐的重臣,而今,秦怀玉不负众望,给予突厥重重一击,扬我大唐之国威,可喜可贺!
不过,北地边城接连失守,而默啜大军犹在,眼前的朔方已成已成一座孤城,秦怀玉手下经过连番苦战伤亡不小,而今可谓是内有伤兵满营,外无援兵,且有默啜大军虎视眈眈,形势极为紧迫。
诸位臣工可有良策以救朔方之危?”
武后先摆明了朔方的危局,然后问计于诸位臣子,意图不言自明,那就是要臣子们开动脑筋,集思广益,想出一个万全之策,保住朔方这面大旗不倒。
臣子们听武后所言,并没有议论纷纷,反而一个个愁眉苦脸,眼神闪烁,尽量不与武后对视,以免被抓了逼问。
不是臣子们不想解朔方之危局,而是只要是个明白人,就该知道眼前的朔方可谓是敌众我寡,且陷入默啜大军的包围之中,要想全身而退无异于是痴人说梦。
甚至,就在此时,朔方已经被默啜铁骑踏为平地,秦怀玉等人也已经死于突厥人的弯刀之下,做了无头的鬼魂。
这并非不可能,要知道朔方离神都可是有千里之遥,加上北地大雪纷飞,道路难行,想把消息传到朝堂之上,可不是三五天能够做到的。
不过,这种话也只能在心里想想,没有人敢说出口来。毕竟朔方的捷报刚刚传来,你这会儿就说朔方已经沦陷,岂不是诚心和武后过不去吗?
武后眼看着臣子的表现,不由得心生失望,她暗暗自问:“难道就没有一个万全之策以救朔方之危吗?难道上苍就不能给他们一条活路?”
就在群臣寂静无声尽在假扮神游天外的时候,从武将序列中走出一名着文官袍服的臣子,且穿的是深绯色官府,也就是所谓的紫袍,腰里系着金鱼袋。从他的官服来看,此人的地位很高,至少三品以上,可谓是朝堂之上的大佬。
其人年约五旬,面貌奇瘦,个子不高不矮,脚步却刚劲有力,一双细长的眼睛精光灿灿,眸光逼人。
众人一看,全都认识,此正是大唐太宗朝一代名相房玄龄幼子、而今的兵部尚书房遗则,主掌大唐帝国的兵事,见武后询问救援朔方之计,而群臣尽皆默然,只好挺身而出。
他是兵部尚书,自然是避无可避。调兵遣将、救援朔方本就是他的职责,如何可以置身事外,装做没事人一样?
而且,抛开公事不说,朔方主将秦怀玉也是他的通家之好,想当年老秦琼、程咬金等与他老爹可是交情不浅,而今,程伯献的死已经是覆水难收,但秦怀玉还好好活着,岂能再见死不救?
若论起辈分来,他房遗则还算是秦怀玉和程伯献叔叔辈的,要他像政事堂那些老贼一样闭口不言、明哲保身,他可是万万做不到的。
他手捧笏板出班来到臣子奏对的地方,冲武后躬身奏道:“启禀天后,若要解朔方之危,等沙吒忠义大军是等不及了。不过,若是让沙吒忠义将军中轻骑尽皆挑出,可得一万余,大可将这一万余轻骑择一骁勇善战的大将带领,轻装上阵,日夜兼程前去救援朔方,当可缓解秦大将军之压力,迁延时日,待到沙吒忠义和武三思二路大军抵达,朔方之危自可化解。”
第190章 计出()
房遗则的一番铿锵之言,好比是春雷炸响,隆隆碾过,驱散了严冬、让万物开始复苏。而万象神宫之中的寂静终于也被打破了,不再死气沉沉。
房遗则虽然没有亲自带兵上阵的经历,不过,他自出仕以来久在兵部任职,一晃就是好几十年的时间,从一个小吏熬到了兵部尚书,而昔日的青葱少年也变得两鬓花白的老人。几十年的兵部生涯,让他在耳濡目染之下,对行军打战之事也不再陌生,在今日万象神宫中的臣子中堪称是一个知兵之人。
他的一番话中没有泛泛而言的空话和套话,而是从北地的实际出发,分析了敌我双方的优劣,倒也算是言之有物,颇有可取之处。
既然房遗则开了先河,带头向武后献计,如此一来,群臣也就不好再继续装哑巴了。
不过,武后所问事关兵事,那些吏户礼刑工各部以及大理寺、鸿胪寺的官员可以以不知兵事的借口继续打马虎,但是政事堂的诸位宰相可就没有这个福分。
因为大唐以武立国,极为重视兵事,凡是臣子无不以“上马治军、下马安民”为准则,力求做一个允文允武的全能型官员。在这个方面,现坐镇安西的娄师德就是其中之翘楚,昔年娄师德本是文臣,却投笔从戎前去安西为大唐征战,到如今更是做到了安西大都护、坐拥数万大军的地步。
大唐宰相就是这样的允文允武之臣子,所谓宰相有“决军国事”的权利,何为“军国事”?国事即是政务,而军即为兵事,一个不知兵事的官员是没有资格进入政事堂成为大唐的宰相的。
如今,武后以朔方的困局为题考问诸位臣子,虽然说是面对所有在万象神宫之中的文武百官,实则是专门针对政事堂的诸位宰相的。对于这一点,无论是武后,还是诸位宰相,都是心知肚明。
作为兵部尚书的房遗则虽不是宰相,但却是兵部的主官,自然也在武后的考校范围。他第一个接题,无论其计策是否可行,都起到了抛砖引玉的效果,也避免了冷场,给足了武后的面子,算是捡了个便宜,可以蒙混过关了。
而接下来就该政事堂的诸位宰相登场了,即便是他们不想出场也不行,没看见武后那一双漂亮的凤目一个劲的朝他们瞟啊瞟的吗?这些老家伙可不会认为是武后春心大动,饥不择食之下而看上了他们,有意把他们收为入幕之宾、裙下之臣。
他们明白这是武后的最后通牒,暗示他们该说话了,若要是再装聋作哑的话,不介意让他们提前回家养老,彻底失去在朝堂之上说话的机会。
韦方质、岑长倩等人正硬着头皮准备上前回话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竟然被人给抢了风头。
“咳咳”同为政事堂宰相的武承嗣因为抢着回话而动作过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