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国贼-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田承嗣微微一笑答道:“宋大人不必自责,现在闯贼势大,官员中望风使舵的人绝不在少数,这其实也是人趋利避害的本性所决定的,不过我等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只要发现一个准备附逆的官员,就一定要坚决冷酷无情铲除掉,将来闯贼兵临城下,宋大人也务必一定不要手软,我等大明忠贞之士,要做到宁可错杀三千绝不放走一个逆贼的决心。”

    宋一鹤说道:“嗯,田大人见识果然不凡,不过田大人这次不走江南回应天府,却反走河南回南京,哎,河南现今流寇横行,朝廷不能制,前途是一片坎坷啊。”

    田承嗣说道:“下官取道河南实则另有隐情,况且皇命在身,虽刀山火海挡路也不敢推辞分毫。”

    宋一鹤叹口气道:“大明的官员如果个个都像田大人这样,何愁流寇不灭啊。”

    田承嗣试探的问道:“宋大人,你对朝廷和闯贼的开封大战有什么看法?”

    宋一鹤说道:“五月份便传来了七省总督侯恂与陕西三边总督孙传庭兵败的邸报,依本官看这全是因为左良玉那厮借口缺少粮饷故意首鼠两端地避战的缘故,虽说现在左良玉又带着大军赶去河南与侯恂会合,准备配合杨文岳、丁启睿两总督和虎大威、杨德政、方国安三总兵再战朱仙镇,但可惜唯一有可能击退闯贼的时机已经不在了,朝廷的军队现在都是些骄兵悍将,眼下这开封只有靠城内军民死守了。”

    田承嗣说道:“果然英雄所见略同呐,宋大人,既然你也不看好河南的形势,估计一旦北方的官军牵制不在了,这湖广方面早晚必然会受到闯贼、献贼袭扰,我们应该未雨绸缪早作打算才是。”

    宋一鹤楞了一下说道:“田大人言之有理,可是本抚现在连左良玉这匹夫每月都来催的军饷都拿不出来,怎么会有余钱去扩充新军啊。”

    田承嗣问道:“古语有湖广熟天下足之说,怎么还养活不了左良玉的这些个老爷兵?”

    宋一鹤说道:“田大人,你是不知道啊,左良玉报来的兵额多达三十几万,足足超过别的行省总兵兵额的几十倍,本抚上次刚给了他二万九千兵额,这个兵额其实早已经远超其他总兵数倍,可他还是不依不饶,他哪里还是朝廷的总兵官,活脱脱就是一土匪头子。”

    田承嗣说道:“宋大人,这左良玉招这么多兵,只怕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吧,既然给不了左良玉全额军饷,干脆您就一点军饷也不给他,用这笔钱自己招兵,自己手里有了一定的兵力,左良玉有了牵制才不敢自专跋扈,关键时候也才不会手忙脚乱的。”

    宋一鹤说道:“田大人,如果真的这样做会不会把左良玉*反了,他直接抢?”

    田承嗣说道:“宋大人,左良玉养寇自重从玛瑙山就开始了,他现在手上的实力其实早已不必看朝廷的脸色行事了,迁就他只是晚一点反,不迁就他也不过是早一点反而已,现在这左良玉不过是顾忌着朝廷大义名分在手,怕自己真要起兵没人真心追随罢了,况且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湖广周边省份还是有不少忠于朝廷的官军,如果真的等左良玉准备好了,朝廷就更没有机会了,趁左良玉还没有准备好,任他雨打风吹去,相信以他的立场观点和他手上沾了那么多所谓义军的鲜血,闯贼、献贼跟他是绝对尿不到一个壶里去的。”

    宋一鹤说道:“是啊,左良玉畏寇如虎,从开封败退回来是迟早的事情,等到他率军回湖广恐怕又免不了一番鸡飞狗跳了,嗯,也许是可以……”

    田承嗣说道:“宋大人,可以在立即招募湖广新军的同时调拔一批物资去襄阳,把左良玉套在襄阳城争取时间,等到新军初成规模时,万一要是闯贼或者献贼入寇,或者干脆就是左良玉被我们*反了,估计以那时候新军的兵力,这承天府和武昌府也只能守一处。”

    宋一鹤大惊道:“田大人,要知道承天府和武昌城任弃一处都是失藩大罪,本朝现今可基本都是失土者斩,田大人,田将军,这主意究竟是皇上的意思还是你的想法?”

    田承嗣说道:“这是下官的想法。”

    宋一鹤说道:“田大人,这如何使得?”

    田承嗣说道:“宋大人,如果承天府和武昌城同时守两处,两处都守不住,坚壁清野集中兵力守一处的话倒应该还有机会,如今大明局势混沌,大人应该审时度势趋利避害才行,正所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如果大人能为大明守住湖广一偶,让忠于朝廷的官军在湖广仍有立足点,日后等朝廷腾出手来,大人就是大明朝的李光弼,郭子仪!”

    宋一鹤说道:“哈哈,好一个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田大人,先不要说什么郭子仪李光弼,现在的问题是这承天府或者武昌城只要任失了一处,本抚的脑袋就该搬家了。”

    田承嗣说道:“宋大人,朝廷现在这个形势非常不乐观,哪里还顾得上湖广这一方,如果宋大人愿意照着下官的意思做,日后出了事皇上怪罪下来,下官愿意在皇上面前一力承担,如违此言,天诛地灭!”

    宋一鹤听了默然良久,之后才缓缓说道:“田大人,这事本抚要先考虑一下。”接着又坐在太师椅上陷入了沉思。

    田承嗣趁空喝了一口清茶,又等了半盏茶时分,宋一鹤才缓缓站起身来,阴沉着脸说道:“田大人,你说得确实有道理,合则两利分则两害,本官已经决定了,如果要守就守皇上的龙兴之地承天府,明天本抚就召集湖广三司官员议一议。”

    田承嗣其实一开始是希望宋一鹤选择武昌城的,毕竟这里形势险要,把控着湖广的咽喉,湖广的钱粮乃至人才都荟萃于此,乃是不折不扣的兵家必争之地,可是承天府是嘉靖皇帝的龙诞之地,要宋一鹤这种满脑子君臣大义条框的文官放弃承天府谈都不要谈,不过虽然如此,但田承嗣仍然很欣慰,舒了一口气,其实只要在湖广能够留下朝廷的火种,湖广的地主士绅们就有了主心骨,向心力,如此一来就绝不会让李自成、张献忠过分坐大,甚至日后万一清军入关攻到了湖广,湖广的明军也绝不会再出现历史上李定国崛起之前清军在湖广地面上几乎如入无人之境的局面,这对朝廷是一件好事,对自己也许也是一件好事。

    田承嗣说道:“宋大人,说到这里,还有一事相求,就是下官想向大人购买一批兵器甲仗。”

    宋一鹤说道:“啊,日后如果有事尽管说,田大人,如果你说的只是补充官军军械这个事情的话,这就是本官一句话的事情,再简单不过了,你缺什么报个数来就是,本抚一定竭力替你解决。”

    田承嗣说道:“兵器甲仗的数额有点大,宋大人能够满足多少就是多少,当然下官也明白,后面守承天府也需要钱,所以下官已经准备妥当,决定拿真金白银来买。”

    宋一鹤说道:“田大人要兵器甲仗也是为朝廷剿寇,大家是一家人不谈钱的问题,啊,哈哈。”

    田承嗣见宋一鹤非常热情,就把自己需要的兵器甲仗数目如数全部报了出来:“宋大人,锦衣卫需要三千副盔甲,两千士兵的兵器,三千套明军的制式军装,以及一批火铳、火药。”

    宋一鹤满口答应了下来,并叫来了自己的师爷,命他把酒席上代田承嗣收的礼单,一起尽数递给了田承嗣,田承嗣看着这么一大扎礼单问道:“宋大人,这里有多少礼金?”

    宋一鹤当即向自己的师爷抛去了询问的目光,只见那师爷随后便朝着田承嗣躬身说道:“田大人,小人粗略的估算了一下,有黄金一千三百两,白银五万八千多两,珠宝金银器也值三五万两银子,还有一批绸缎器物,对了还有一个美人。”

    田承嗣问道:“嗯?这位师爷,那个美人,哦,究竟是什么人送的女人?”

    老管家说道:“回大人,是左总兵的管家送来的。”

    田承嗣听了也不再言语,不动声色仿佛之前根本没有问过那个问题似得,轻轻拿起那一大扎礼单说道:“哦,知道了,宋大人,麻烦您转告各位官员士绅,他们的情下官领了,不过这些财物就作购买兵器甲仗的经费吧,毕竟大人后面马上也要招兵,也需要钱粮,关于下官手下的那些猴崽子们的军械置办花费,如果这些礼单里的银子不够的话下官后面会补上的。”

    宋一鹤见田承嗣坚持要付钱买兵器甲仗也只好有些不自然地说道:“田大人,这些礼物变卖后银子应当净够了,说不定还会有多的。”

    田承嗣也听出了宋一鹤话中的客气,于是立刻抱拳说道:“嗯,好的,那就麻烦大人了,只要钱够下官就放心了。”

第一百四十二章 形势很悲观() 
田承嗣从布政司衙门回到下榻之地已经很晚了,因为酒醉直接回到自己的房间甫一坐在床上就倒下和衣睡着了,第二天田承嗣醒来时,温仪、安小慧、水笙已经集合起了女兵正准备去兴王府游玩,就等田承嗣起床来,再问问他能不能一起去,结果不出她们所料自然是田承嗣遗憾的表示今日不能跟温仪、安小慧、水笙一起去看兴王府,因为上午还得去宋一鹤那里领取公文和令牌,好去武昌的兵备司仓库搬取兵器甲仗。

    温仪、安小慧、水笙只好在女兵营和常丹的百户营保护下去了兴王府,兴王府(兴王宫),嘉靖皇帝在这里生活了二十六年,最后一次修缮是嘉靖十九年,殿之前为门曰泰禋殿,后为永配殿,后垣之左门曰保和,右曰太和,又后为宫,宫之前殿曰受命、御极之殿,后殿曰青霄殿,宫前门曰启祚,后门曰福宁。外有库楼连房,其西通隆庆殿之路为门曰光熙门。山川坛、社稷坛,加上嘉靖十八年,修建的銮驾库、御马房、广充仓、广充库、守备公署即旧承奉司、典宝所、典膳所、典服所俨然就是一座小一号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