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田承嗣说道:“准确的说应该是汝宁的官军,那里聚集了原七省总督丁启睿、保定总督杨文岳的数万兵马,闯贼、曹贼拿下汝宁城后,湖广差不多就落在闯贼、曹贼手里了。”
崇祯皇帝说道:“五弟,汝宁城有保定总督杨文岳、监军孔贞会、崇王朱由樻在,襄阳、武昌则在猛将左良玉手里,他必然会死守自己的地盘,闯贼、曹贼未必会得逞,倒是承天府有兴献王陵,巡抚宋一鹤是文官,朕颇为忧心。”
田承嗣说道:“皇上,其实微臣经湖广回京时,已经在承天府见过湖广巡抚宋一鹤,宋巡抚非常留意承天府的防御,还与微臣探讨过攻防之术,微臣认为承天府守住应该问题不大,而恰恰相反,左良玉惯于保存实力,不肯与闯贼、曹贼死战,襄阳、武昌未必守得住,要守住襄阳、武昌,必须守住汝宁城。”
崇祯皇帝沉默了一下问道:“五弟,那依你看,怎么才能守住汝宁城?”
田承嗣说道:“让丁启睿、杨文岳迅速调集汝宁城周边的兵马粮草入城,坚壁清野,死守汝宁城半年,我们官军就有击败闯贼、曹贼的希望。”
崇祯皇帝说道:“五弟,可是锦衣卫已经去捉拿丁启睿了。”
田承嗣说道:“皇上,汝宁城没有了丁启睿,河南官军必然军心涣散,保定总督杨文岳绝对没有能力控制全局,仅靠保定兵和监军孔贞会的川军,根本无法守住汝宁城,嗯,皇上能不能让丁启睿戴罪立功?”
崇祯皇帝沉思了一下说道:“好,朕就答应你让丁启睿暂且戴罪立功,不过五弟为什么要汝宁城坚守半年以上呢?”
田承嗣说道:“皇上,微臣不是说过,建虏会在十月底十一月初入寇京畿,微臣现在正为攘外安内发愁啊!”
崇祯皇帝重重的锤了一下小方桌喝道:“这几年闯贼、建虏总是南北呼应,莫非他们之间有什么勾当不成?”
田承嗣说道:“皇上,闯贼在中原腹地闹得风生水起,建虏不会不知道的,敌国趁机来捡便宜很正常,要是狡猾如狐的皇太极不来捡便宜,那他就不是皇太极了。”
崇祯皇帝说道:“哎,国事艰难啊,朝廷要筹谋防止建虏入关,看来在陕西、湖广还是取守势为好。”
田承嗣说道:“皇上,微臣也准备跟建虏血战到底,绝不也许建虏在大明的国土上横行无忌。”
崇祯皇帝微温道:“五弟,你的意思是蓟镇的官军可能守不住长城?朕不是已经从京营调拨增兵了吗?”
田承嗣说道:“皇上,建虏一出动就是数以十万计的八旗精锐和蒙古铁骑,蓟镇东起山海关,西至镇边城(居庸关南),二千一百四十里,建虏任击一点必破,长城是挡不住建虏的八旗铁蹄的。”
崇祯皇帝脸色铁青说道:“这些边兵真是没用,这样说来今年岂不是又要打一场京城保卫战了,五弟,不如你来指挥京城保卫战。”
田承嗣说道:“皇上,建虏确实会攻击大明京城,但是其最终目的绝对不是京城,应当还是在抄掠人口物资上,因此京城并不危险,微臣愿意在北直隶、山东境内与建虏周旋到底。”
第三百九十一章 疯狂增功力()
崇祯皇帝冷静下来也明白田承嗣的意思,建虏入关志在大明的人口财帛,攻打京城是损兵折将吃力不讨好,心情一下子轻松了很多,可是想着建虏又要入关劫掠自己的子民财帛,崇祯皇帝还是气得不行,建虏,你坏朕剿贼大计啊。
崇祯皇帝说道:“五弟,朕委你剿虏重任,将建虏歼灭在北京城下。”
田承嗣连忙摇手道:“皇上,微臣兵微将寡能力有限,不能胜任皇上的重托,更不能完成歼灭建虏的任务。”
崇祯皇帝说道:“朕给你兵马给你职权,五弟可以提前筹谋,难道就不能让重创建虏?”
田承嗣说道:“皇上,蓟镇被破,京营入卫北京城后,保定兵随总督杨文岳去了汝宁,北直隶几乎是无兵可调,可以用的只有山海关的关宁军,现在那是吴三桂的地盘,等闲没有关宁背景的人根本指挥不动,且关宁防线也不能兵力削弱过多,微臣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崇祯皇帝说道:“哦,那朕立即发诏让天下兵马勤王。”
田承嗣说道:“皇上,南直隶和浙江历来是大明的粮赋之地,官兵不能轻出,山西、陕西、河南、湖广应付闯贼尚且不足,根本是不能调兵,福建两广、陕西行都司和四川云贵又离得太远,远水解不了近渴,等援兵到了黄花菜都凉了,而且那里的兵勇素质怎样还不清楚,所以目前只有山东和宣大可以调动数万官军,可是这些兵力根本不可能跟建虏正面交锋。”
崇祯皇帝叹口气说道:“这样说来,岂不是又要让建虏饱掠而去。”
田承嗣说道:“皇上,可以让北直隶、山东各府县坚壁清野,同时让北直和山东的地主大办团练广修坞堡,官军则避其锋芒,寻机消灭建虏的小股兵马,集小胜为大胜,微臣以为建虏劫掠山东境内时,可严令大同总兵姜镶、宣府总兵王承胤抄建虏后路,在蓟镇夺回被建虏劫掠的人口财帛,不但可使建虏损兵折将,也可减少朝廷此次的损失。”
崇祯皇帝说道:“恩,五弟的办法不错,不过朕还是决定要调关宁铁骑入关,这次怎么也要建虏付出血的代价。”
田承嗣说道:“皇上英明。”
崇祯皇帝说道:“言官上奏说五弟与黄河决口有关,朕是不信的,不知五弟用什么理由向朝廷官员解释?”
田承嗣说道:“皇上,微臣事先知道闯贼决堤黄河,其实这次是降将田见秀所言,只是这话不能对外人说,哎,言官误国,微臣以为只能以巧合解释,如果大家不信,可以派人去河南开封府实地调查,一切就真相大白了。”
崇祯皇帝说道:“五弟,这次嬍娖要随军游历,你要多多关心她啊!”
田承嗣回答:“微臣遵旨。”
崇祯皇帝笑道:“五弟,我们是一家人,你就当嬍娖是你的妹妹,嬍娖任性调皮,你不要当她是公主,该说就说该管就管。”
田承嗣说道:“微臣明白。”
崇祯皇帝说道:“五弟,你姐姐感激你,去看看你姐姐吧。”
田承嗣说道:“皇上,微臣明天就要南下河南,下次回京再去拜见姐姐吧。”
崇祯皇帝嘉许道:“好,五弟真是朕的霍去病啊。”
霍去病、河东平阳人,西汉名将、官至大司马,封冠军侯;霍去病是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卫子夫、名将卫青的外甥,善骑射,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善于长途奔袭、闪电战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战;初次征战即率领八百骁骑深入敌境数百里,把匈奴兵杀得四散逃窜,在两次河西之战中,霍去病大破匈奴,俘获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在漠北之战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大捷而归霍去病一生四次领兵出击匈奴,均大获全胜而回,歼灭匈奴十一万多人,降服匈奴四万余众,开河西、酒泉之地,消除了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留下千古豪言“匈奴未灭,何以为家?”
田承嗣得崇祯皇帝的赞誉,知道崇祯皇帝心胸狭窄可不敢真的往心里去,要是真的当真了日后还不知道怎么死的呢,崇祯皇帝可不是汉武帝刘彻,信崇祯皇帝是会得永生的,“皇上,红衣被人劫持,来不及给娘娘传授内功心法,还请皇上速派人去河南少林寺索取小还丹,待微臣救出红衣后,再让红衣给娘娘传授内功心法。”
崇祯皇帝说道:“五弟放心,派往嵩山少林寺的御封天使,明后日就会出发,朕还要在少林寺替你姐姐还愿,并做法事保大明国泰民安,恩,五弟,锦衣卫还没有什么需要?”
田承嗣想了想说道:“皇上,微臣的锦衣卫还缺少一批火铳和火药。”
崇祯皇帝说道:“好,这件事朕立即传旨办理。”
田承嗣显得欲言欲语,崇祯皇帝皱眉道:“五弟,你有话尽管说,朕没有不准的。”
田承嗣说道:“皇上,江南不稳,是不是可以考虑南巡?”
崇祯皇帝脸色严峻一言不发,田承嗣躬身站了好一会,崇祯皇帝才和悦的说道:“五弟,这些话其他人也提过,但都被朕严斥拒绝了,不过朕向来知道你忠心可嘉,朕会慎重考虑的。”
田承嗣见话已说完,便正式跟崇祯皇帝告辞,带着一背冷汗离开了养心殿,自己尽了一个忠臣应尽的责任,剩下就是保住自己和亲人的性命和富贵了,如果崇祯皇帝还是跳不出历史的圈子,担当不起应当担起的责任,自己说不得也只好自扫门前雪,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毕竟自己一个现代人,为自己前途做打算才是真的,可没有为君主殉节的迂腐思想。
田承嗣心里记挂着三更天的玉泉山之约,一路快马加鞭赶回锦衣卫军营,刚回中军大帐坐下,饶成军、涂德海、李胜平就来销假报道,田承嗣问道:“李兄,你已经回到京城了,不在京城谋一份差事,跟着兄弟风餐露宿刀光剑影何苦来哉呀!”
李胜平说道:“嘿嘿,属下认为跟着将军才有前途,所以就来了。”
李胜平的话把饶成军、涂德海逗笑了,田承嗣说道:“行,大家是兄弟,有我的,就有你们的,饶千户、凃千户、李百户回去做好准备,锦衣卫明日就要出征南下。”
饶成军、涂德海、李胜平齐声应命,接着李胜平说道:“将军,老魏魏忠诚想投军。”
田承嗣说道:“老魏在京城吃香的喝辣的,醇酒美人夜夜不空,他跑来投军干什么?”
李胜平说道:“将军,自从老魏被他老爹打烂了屁股,哪里还有什么醇酒美人,在魏府里就是一个万人憎,老魏被憋得快疯了,你就救救他吧。”
田承嗣说道:“原来是来躲难的呀,恩,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