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国贼-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卫景瑗道:“我是皇帝封授的官员,岂有投降做贼之理!”

    李自成命手下送卫景瑗回家,天明后,李自成杀死代王朱传(火齐)及其一批朝廷官员,并开仓放粮救济大同百姓,李自成听从制将军李岩的建议,派兵四处搜索云俊聪,并把云家的人都捉来做人质。

    隔日李自成众又令手下引卫景瑗来见,李自成再次劝降,卫景瑗摇头拒绝,李自成说:“你真忠臣,我派车马送你回家。”

    卫景瑗道:“国破,哪有家可归,你快杀我。”

    李自成道:“我绝不杀你。”

    卫景瑗猛然以头碰阶石,血流满面,死而复甦,后被拖出,李自成再生一计,使卫景瑗母劝其投降,卫景瑗说:“母年八十余矣,当自为计。儿是国之大臣,不可以不死。”

    母亲出去后,景瑗向别人说:“我不骂贼,为了保全母亲。”

    当时景瑗已两日不食,仍不显馁气,三月初六日,景瑗行至海会寺,南向皇帝哭拜,大呼“臣失封疆,死不尽罪,愿为厉鬼以报。”然后与德祗、德敏二子及母诀别,于观音大殿前沐浴、整冠后,自缢而死,卫景瑗死后,自成嗟叹良久,念及忠烈,移其家属于空舍,告诫部下勿犯,并给五十两黄金,派人护其灵柩归里,其从弟景朝将其葬于渚北村南坟茔,福王(朱由崧)时,赠景瑗兵部尚书,谥号“忠毅”。

    三月初六,李自成留部将张天琳率兵戍守大同城,率军当天进入阳高城休息一天,于初七日,起大军前往宣府;初九日,被李自成先期派去劝降的姜有光,引着其兄阳和副总兵姜瑄率领三千多兵马归顺李自成。

    面对大顺军的到来,宣大总督王继谟召集监军太监杜勋、巡抚朱之冯、李鉴、总兵王承胤和城内绅士商议守城事宜,与会者没有一人发言,监军太监杜勋、总兵王承胤和城内军民却在准备迎接大顺军的到来。

    宣大总督王继谟问道:“王总兵、李抚台,当日田大人的话你们忘了吗?”

    巡抚李鉴低下了头,总兵王承胤说道:“总督大人,大同方面抵抗的朱三乐身死,云俊聪败亡,现在田大人被免了职,难道我们还指望谁来救我们宣府呀?”

    监军太监杜勋说道:“总督大人,明朝大势已去,我们要知事务顺应天命。”

    王继谟无奈把在全城文武官员召集到关帝庙,歃血盟誓慷慨陈词,声大而激昂,洒泪倾肝,要宣府军民守城效忠朝廷,可是宣府军民却无动于衷,手下的将领们也各自有打算,暗中与大顺军联系,在下面约定如何迎接大顺军。

    是夜王继谟给朝廷的题本中说:“该臣见得阳和将士人民俱欲迎贼,出示严戒,惕以军法,而犯迷终不可解。。。”第二天王继谟带领亲丁百余人护送库银一万余两返回京师,不料刚走到天城卫,驻守在这里的明军突然奋起拦截,众兵呐喊震天,将其好马及饷银全都夺去,并带着这些战品前去投向了大顺军。

    王继谟哀叹道:“看此时候,无一兵一将一民不反面向贼。臣茕茕孤身,止有归命于皇上而已。”

    大顺军兵临阳和卫,阳和兵备道于重华见大势已去,便主动请降,为了表示诚意,他亲自出城十里迎接大顺军,士民牛酒塞道,李自成夺取阳和后,以姜瑄、姜有光守之,自己率领主力大顺军去打宣府。

第五百六十八章 田承嗣的准备()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二日,大顺军到达宣府城外,宣府巡抚朱之冯在城头命令军士发射红夷大炮轰击大顺军,官兵抱手默然无动,“盖一切大炮之火线已绝其火,门已俱塞实,不能发矣。”朱之冯无奈自己出来燃火发炮,军士纷纷起来拦阻,不让他点燃。

    官兵们一齐跪下叩头道:“愿中丞听军民纳款,全一城性命。”

    就在此这个时候,大顺军顺势登上了城,官兵们怕朱之冯负隅顽抗,就你推我拉将他挤下城去。朱之冯急得仰天大哭道:“人心离散,一至于此。”

    朱之冯匆匆写下遗书给崇祯皇帝,劝崇祯皇帝收揽人心,培养气节,并从军官手中夺刀自刎;这时分守南城的监军太监杜勋和总兵王承胤,派人出城迎接大顺军进城,并派兵欲缚巡抚朱之冯献给李自成,可惜宣府巡抚朱之冯已经自杀身亡。

    大顺军一到南门外,监军太监杜勋和总兵王承胤当即打开城门,大顺军主力从南门入城时,满城结彩百姓焚香跪接,李自成巡视时,王承胤跪前称贺面有德色。李自成对他这种自矜功伐颇不以为然,当面问道:“这里是谁家的城?“王承胤惊恐不安,无言以对。

    杜勋是崇祯帝心腹太监,投降后受到李自成的重用,李自成派杜勋去北京城与崇祯皇帝秘密谈判,提出的条件为:“闯人马强众议割西北一带分国王并犒赏军百万退守河南……闯既受封愿为朝廷内遏群寇尤能以劲兵助剿辽藩。但不奉诏与觐耳。”

    崇祯皇帝的信息蔽塞,道听途说居然以为杜勋是以身殉国,崇祯皇帝为这位心腹之死深表惋惜,当即谕令:杜勋骂贼身死,忠勇可嘉,赠司礼监太监,立祠宣府,有司春秋致祭,荫弟侄一人,与锦衣卫堂上官,几天后杜勋作为大顺谈判代表,出现在崇祯皇帝眼前时,这让崇祯皇帝感到非常的尴尬愤怒。

    大顺军进入宣府的当天,崇祯帝再次下诏罪己,宣布取消三饷加派,诏书中说:“朕承天御宇,十有七年,日夜冰兢,思臻上理。调兵措饷,实非得已。三饷并用,久无成功,本欲安民,未免重累,朕之罪也。”并明确宣布:“今与尔士民相约,剿饷已经停止,召买悉行蠲免,私惩滥罚,密访拿问,除李自成罪在不赦外,伪官伪将,有能斩渠献城,即予通侯之爵,万金之赏。他如牛金星、喻上猷、李振声、杨永裕、刘宗敏、田见秀、罗戴恩、杨彦昌、谷可成,身陷贼庭,如能伺隙反正,悉赦前罪,各复原官。”

    二月底,远在江南金陵城田府里,田承嗣接到了崇祯皇帝助饷的圣旨,不由得直摇头苦笑,这才知道真把自己当冤大头了,撤了自己的官职不说,居然还要自己捐资助饷,而且一开口就是要一百万两银子。

    田承嗣心说自己先先后后跟崇祯皇帝弄了两千万两银子,虽然被户部截走了一大半,可皇上再怎么也有大几百万两银子,这才不过一年多的时间,就算皇上再怎么会折腾,也不可能把几百万两银子全折腾光了呀!

    就在这一天,田承嗣还得到了宁武关失守的消息,大哥周遇吉还是死了,只是大顺军的损失比历史上更大,这让田承嗣很难过,一方面是真的心疼周遇吉死了,另一方面是自己的布局没有起多大作用,连云俊聪这颗棋子也没有按自己的设想起作用,大顺军东征依然按照历史在发展,接下来大顺军就该攻取大同、宣府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三月份北京城失陷不可避免。

    大明首都北京城就要失陷,田承嗣猛的一震,自己该大张旗鼓的做事了,从去年十二月起,覃衍火和牛成熊都大肆招兵,覃衍火的水军增加了一万新兵,增加大小战船一百多艘,游击将军温小四部也招了三千新兵,牛成熊部增兵五千新兵,现在锦衣卫水陆军达到了八万人,崇明岛最近没有增加新兵,却得到了自己船厂生产和购买的一百多艘战船,其中有十八艘是可以航海的平底沙船。

    田承嗣最关心的是崇明岛的兵工厂,经过田承嗣的技术指导后,兵工厂一月份生产情况:火枪五十支,仿佛郎机大炮五门,仿五磅佛郎机炮二十一门,五个批量的子弹、炮弹,造火药五千六百斤,造手雷九千八百颗,造改良型火铳一千一百支,以及一批数量不大的兵器盔甲盾牌马具等;截止二月初一日至二十日的生产情况:火枪八十支,仿佛郎机大炮六门,仿五磅佛郎机炮二十四门,十个批量的子弹、炮弹,造火药一万零三百斤,造手雷一万一千八百颗,造改良型火铳一千二百三十支。。。

    对于兵工厂的生产,田承嗣最关心的是火枪,虽然二月份的生产比一月份倍增,可是生产量实在是太小,照这个产量锦衣卫三五年也不会有成规模的火枪军,现在只有寄望生产火枪的车间技术改革,改包产到户的工匠造枪制,为分工制造再组装的合作制(分工制造使得工匠熟练程度增加,当一个工匠单纯地重复同一道工序时,其对这道工序的熟练程度会大幅增加,表现为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如果没有进行分工,由一道工序转为另一道工序时会损失时间,而分工避免了这中间的损失,由于对于工序的了解和熟练度的增加,更有效率从而提高了产量。)田承嗣希望在甲申年后十个月里,平均每月造的火枪不低于五百支,兵工厂达不到这个数量的话,明年这最关键的一年,锦衣卫就没有战胜清军的把握,大明江山真的会沦落到满清人统治。

    安小慧来到书房告诉田承嗣,老太爷带着田家大小离京,去济宁给姐姐田妃处理后事,田承嗣心说父亲是带着家人逃难吧,看来父亲对朝廷守住京城失掉信心了,只是不知道田府那些人离开了京城?

    田承嗣问道:“小慧姐,岳父派人来了?”

    安小慧说道:“还是胡三叔来的。”

    田承嗣说道:“小慧姐,让胡三叔立即赶回京城,要岳父把田府里的人都赶走,并把田府的财物全部变卖,所得的钱财全部交给皇上,算是我和田家捐助给朝廷。”

    安小慧大惊道:“承嗣,你怎么能够把京城田府毁了,田府的人怎么会善罢甘休,天下人怎么看你啊!”

    田承嗣说道:“小慧姐,宁武关一失,山西丢了大半,大同、宣府恐怕保不住,如果不出意外,三月中旬北京城就会失陷,把田府的人赶走是救他们一命,把田府的一切财物变卖捐献皇上,算是我做臣子向皇上进的最后一份力,父亲那里我会解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