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律严惩,轻者杖脊一百,重则处死。
为此,竹灵倩一再劝谏,屡屡劝诫,甚至严词申斥,却毫无作用,偏罗俟根本听不进去,以至于随后,只要听到她前来主寨后堂,偏罗俟便严令侍卫挡驾,避而不见。
一次次被挡在门外,竹灵倩起初大发雷霆,却一点用处也没有,偏罗俟始终不肯见她,依然我行我素,肆意妄为。
渐渐的,竹灵倩就连生气发怒的心情也没有了,常常站在聚义堂门口,看着甲士林立的后堂,失神发呆,一站就是半天;每次都是白灵强行把她拉走,既而好言安慰,生怕她憋出病来,或是怒极暴走,偏激走极端,做出无法挽回的事情。
半个月后,心灰意冷的竹灵倩逐渐恢复过来,再也不去劝诫偏罗俟了,甚至连寨主议事都很少出现,整天待在寝室里,足不出户,谁也不见。
直到白灵把李景龙找来帮忙劝解,竹灵倩才打开房门,将二人迎进堂中,二话不说,便吃酒饮宴。
当天夜里,三人喝得酩酊大醉,人事不知。
次日清晨,三人竟然睡在一张榻上,只见白灵和竹灵倩二人如八爪章鱼一般缠住李景龙,竹灵倩在前,白灵在后,前拥后抱,李景龙睡在中间。
最要命的是,三人身上的衣物全都撕烂了,也不知道谁撕得谁,整个寝室到处都是破衣碎絮。三人近乎赤裸地缠在一起,肢体相连,寝室里充斥一股难以名状的特殊气味,气息浓郁,完全遮盖了大醉之后的酒气。
作息规律的竹灵倩最先醒来,待看清身边的情形后,她悄然起身,慌乱不迭找出衣服套在身上,匆忙离开寝室。
殊不知,白灵几乎与她同时醒来,因为她们师徒二人长年呆在一起,习武练功,同食共寝,早已养成相同的作息习惯。
只是,听到师父竹灵倩起身的声响时,白灵紧闭双眼,继续装睡,直到竹灵倩穿衣离去。
悄悄睁开眼睛,白灵赫然看到师父步履蹒跚的掩门而去,霎时她瞪大眼睛,眸中浮现一抹不可思议的神情。随即她急忙起身,看向竹灵倩刚才躺着的位置,一朵璀璨绽放的殷红梅花赫然落在洁白的床单上。
白灵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连衣服都顾不上穿,便从李景龙身上翻过去,试图求证这朵梅花究竟是师父破身留下的,还是酒醉后不小心碰伤流下的血渍?
“嗯···”
就在白灵俯身察看梅花印迹时,李景龙醒了,尚未睁眼便感觉身边有人,于是他立时睁开眼睛,映入眼帘的赫然是那朵娇艳欲滴的梅花,既而看到赤身露体的白灵,以及她那痛苦的表情和极不自然的体态姿势······
************
——————未完待续————————————
第六十二章 冲动的惩罚()
醉酒乱性这种事竟然发生在自己身上,李景龙感觉脑袋有点懵,接受不了眼前的事实。
怎么说自己也是两世为人,心理上早已是成家立业的过来人,为何还像小年轻似的喝点酒就管不住那玩意呢?
然而,那鲜艳欲滴的落红充斥眼球,在他脑海中绽放,让他即使无法接受,也不得不为自己做过的事负责,为自己的冲动“买单”。
于是,彻底清醒之后,李景龙便将白灵强行接到军营中,接着,亲自前往施望千的施浪诏村寨,挑选四名仪态得体的妇人,照料白灵的起居。
随后,李景龙又跑到竹灵倩住处,想讨些补血益气的草药,给白灵补补身子,因为白灵刚刚破身,脸色很差,明显是身子虚弱,急需调理进补。
可惜,他没有见到竹灵倩,只能让她的侍女梅香抓些补药,而后,匆匆赶回军营。
刚到军营门口,李景龙就见到了自己找来专门服侍白灵的四名侍婢,却听她们说白灵不要她们侍候,骑马离开军营,已经走远了。
“骑马走的?不能吧,她初为人妇,失血···呃、咳咳!估计是生我气了?”自叹自吟,李景龙站在辕门外,左思右想却始终理不出头绪,十分苦恼地呆立半晌。
许久,他摆手四名婢女回去,自言自语道:“难道是我笨手笨脚的惹她生气了?还是她接受不了婚前同居,埋怨我趁人之危,亦或是她根本不爱我?”
一想到,白灵对自己并非全心全意,内心深处一直有所保留,李景龙便百感交集,心中隐隐作痛。
昨夜,他虽喝得酩酊大醉,神志昏聩,却隐约记得自己和“白灵”水**融、抵死缠绵的情形,那份浓情蜜意的爱恋和酥骨化髓的滋味,足以让他铭记终生,永世难忘。
除此之外,李景龙脑海里残存的模糊记忆中,自己和“白灵”情深意切,近乎不知疲倦地痴迷纠缠,爱得死去活来,一直持续到后半夜,大约黎明时,才筋疲力尽地沉沉睡去。
昨夜还浓情蜜意,情意绵绵,如今她却转身就走,这让李景龙想破脑袋也想不出原因。
“自己到底哪里做错了,惹得她不高兴,负气离开呢?”
李景龙扪心自问,除了昨夜酒后失德之外,自己并没有做错什么,是以他根本想不起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以至于,他怅然若失,独自在军营门口徘徊······
此后两天,李景龙每天清早就去白灵房门前等候,却始终没有见到白灵;找遍主寨内外的所有角落,也找不到她的身影;向别人打听她的下落,也没有人知道。
陡然间,白灵如同人间蒸发了似的,谁也不知道她去哪儿了,也没有见过她。
但是,李景龙十分笃定,她并没有离开山寨,因为驻守寨门的守将已经换成了李景龙帐下亲信将领——胡全。
如果白灵要出寨门,胡全一定会向他禀报,在没有得到他首肯之前,胡全决不会擅自让白灵出寨。
胡全是李景龙最信任的四大亲信将领之一,也是患难与共的生死兄弟,他绝对不会背叛自己。
这一点,李景龙深信不疑。
因此,李景龙清楚地知道,白灵是故意躲着自己,她肯定藏在主寨附近的某个地方。
东躲西藏,难不成堂堂浪穹寨四寨主还想玩躲猫猫、过家家的游戏吗?
强扭的瓜不甜。
李景龙觉得自己和白灵的关系已经发展到这种程度,如果她还固执己见,不肯原谅自己,那只能说明自己和她的感情太脆弱,太浅太单薄,经不起一点波折考验。
果真如此的话,那双方确实需要冷静冷静,慎重考虑一下,如此经不起一点风波的不堪一击的感情,到底还能不能继续下去,还有没有必要维持?
又找了三天,还是没有找到,李景龙便不再寻找了,遂将心思转移到训练骑兵上来。
说是训练骑兵,其实他主要是训练自己的骑术,真正负责操练骑兵的是王天运。
据侯家兄弟私下里透露,王天运十六岁从军,至今已有近二十年军龄,据说官阶不低,从四品乃军中统兵大将,久经沙场,在大唐西南、东南诸军当中颇有威名,此前便是安南都护府的头号战将。
此番行迹败露被俘,王天运遭遇了从军生涯中最大的“滑铁卢”,也许这将是他一生都无法抹去的“政治污点”,极有可能毁掉他原本光明远大的前途。
尽管如此,王天运的军事才能却是毋庸置疑,无法埋没。他不仅熟谙练兵,还精通兵法,擅长排兵布阵。
李景龙前生虽然没有统军征战的经历,却也懂得知人善任的道理。
而今,既然坐上浪穹寨三寨主的位子,他就要尽己所能,为浪穹寨做一些事情。于是,他将骑兵营全权交给王天运训练,而他自己则苦练骑术和箭法,力争做到人马合一,箭无虚发。
说起骑术和箭法,李景龙不禁脸颊发烫,暗叫惭愧。
箭法还好说,毕竟,这具身体的原主人就是个箭法高手。
李景龙鸠占鹊巢之后,还保留着七成水准,虽不敢说百发百中,却勉强还过得去,不至于丢人现眼。所以,再多加练习,说不定就能恢复到原有水平,百步穿杨,箭无虚发。
至于骑术嘛,李景龙浑身全是冷汗,真心对不起大唐军人弓马娴熟的名头,他的骑术属于典型的“二把刀、花架子“,中看不中用。
谷口一战,在他心里流下了阴影,至今还心有余悸。
当时,全军将士都看见他身先士卒,一马当先,冲锋在前,勇猛无匹。殊不知,这是他骑术不精、胯下战马受惊的缘故,缰绳勒得太紧,致使座骑吃痛,既而硬生生驮着他疾驰飞奔,想停都停不下来。
前世,跟风赶潮流,他还专门学过骑马,随后便高价购买了三匹“名马”,时常在朋友面前炫耀一番,虚荣心得到极大满足。
不曾想,风水乱流转,如今到唐朝。
真到了骑马上战场的时候,李景龙却吓出一身冷汗;若是让他坐在马背上摆个造型、照个相,那是一点问题没有;可是,真正让他骑马和敌人厮杀,那可要老命了!
然而,李景龙当时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被逼无奈之下,只能硬着头皮领军出战。
邀天之幸,整个战斗之中没有出岔子,也没有中途落马,硬生生支撑到最后,总算保住了颜面,没有被人看出他骑术不精。
尽管没被人发现,但他自己很清楚,自己骑术不精,还得勤加练习,非下苦功夫不可。
因为,在大唐国内,骑马就相当于开车;前世,不会开车还能聘请司机代驾,可在大唐军中,从来就没听说过上阵杀敌还有请人代劳的。
要么不参军,既然从军上了战场,就得真刀真枪的干。
战场厮杀,骑术是必不可少的保命本领,无论是冲锋陷阵还是撤退逃命,骑术越好,活下来的机率就越大;若是连这都不会,那就等于活腻了,自己找死!
沉浸在苦练骑术当中的李景龙,渐渐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