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攻约梁山-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太奇怪了。这个计划可谓天衣无缝,怎么就失败了呢?

    当时躺在南城冰雪中绝望地看着精锐部队自己人被寥寥百人的卫队反而纵情屠杀,他由满怀期盼迅速转到惊愕,再慢慢转到失望,最终绝望,惊骇之余就一直在寻思这个问题。

    不解。

    太不解了。

    怎么想也想不明白,当真是百思不解。

    郭大年尚有一条腿可用,明知失败了没好下场却没有挣扎着撞墙自杀,就是想死也搞清。

    赵公廉没有嘲笑他,只是眼里闪过一丝温馨回忆之色,淡淡道:“当年过节于家中陪祖母看大戏,我年幼的弟弟曾经批评那个主角说他表演得很积极很卖力,但太过火了。”

    顿了顿,他盯着郭大年的眼睛,轻笑道:“祖母当时点头笑着说三郎说得对,是太假了。他自己都没入戏,怎么能带我家小孙儿入戏?你,就是。”

    郭大年闻言,开始还不服气,但很快脸色就黯然下来。

    他隐藏在宋军十几年,一直以性子有些黏糊,穿着随意邋遢的形象示人。前者是他故意装出来难成大气的性子好欺骗糊弄人,以降低同僚对他的注意力与警惕性;后者却是他的本色。

    他幼少时在辽国生活了很长时间,学骑马习武,是游牧民族的习惯,肮脏惯了,长大了返回清州也不是个爱干净的人。想长久潜伏敌营,改掉肮脏,保持清洁,那太难为人,与黏糊不利落的假象也不太相符,只怕时间一长更容易露出马脚。

    回想今天,他衣着盔甲鲜亮,脸收拾得干净,上上下下异常干净齐整,在迎接时的行为也太利落了,和以往的形象反差确实太大。

    他事先也不是没有考虑过这方面。

    只是觉得要过年了,又是表达对大帅恩人的尊敬感激之情和数月才又看到大帅的喜悦兴奋心意,琢磨着如此表现属正常,应该更能欺骗住赵公廉。

    赵侯爷心细又聪明无比嘛,绝对能想到他郭老粘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了解到他的殷殷心意,应该更满意才对。

    赵公廉可没工夫和奸贼墨迹。

    他眼睛微眯,嘴角露出一丝冷笑:“郭大年,你知道本帅是在抗辽的战斗中长大的,对辽人的体味很敏感。尽管你的那些人事先洗理了身体,仗着契丹人和我汉人相貌没有明显差异,伪装了宋军,何况还有本就是汉人的,更难区分。却难掩发自骨子里的羊膻味。那些没伪装的,衣甲更散发着马背民族的味道。你以为在空旷寒冷的天地间,就能掩饰掉气味?”

    韩世忠笑道:“逆贼你听着,俺韩五在西军时就常常靠着鼻子在山野中寻找隐藏的西贼。你还想在这方面蒙骗俺老韩,真是蠢笨可笑。”

    赵公廉看到郭大年如抽了脊梁骨一样瘫软下来,不禁微笑。

    久走江湖的焦挺,如野兽般敏锐的苗氏兄弟,经验老道的童刚,有哪一个是好糊弄的?

    这个郭大年精明狡诈,性子有超人的坚忍,算计高明,却小看了天下能人,焉能不败?

第463章 我发誓() 
对待国敌象春天般温暖包容,对待民众象秋风扫落叶般无情无视。一个国家腐朽要灭亡了,整个社会从官吏到依托强权生存的快活的那些人,基本面上就会无意中按这种信条行事。

    大宋朝一直惯着大辽。到了道君赵佶这一代越发苟且,越发惯着大辽,对百姓却越发苛薄。

    大宋朝廷对里通外国的奸臣,嘴上说得咬牙切齿痛恨,骨子里其实不以为然,并不较真。

    也就是说,宋臣太多人并不真把叛国当成一等重罪。对私通辽国的,尤其如此。

    因为宋辽‘和平’相处,是‘兄弟’甚至是‘父子’般关系,当然大辽一直是兄是父。大辽在大宋东京设有“使馆”、使节,是最高贵最嚣张跋扈的贵宾,当街杀人都不算事。大宋不少重要官员和大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是同族有亲,有的是有共同‘爱好’友谊,比如‘诗词书画’,有的是有生意往来,交往中有意无意向辽友出卖情报自然是应有之意,不是稀罕事。而为了维持这种和平,在宋辽发生冲突时,朝廷也需要里通外国者做中间人进行沟通斡旋。

    弱宋的苟且无耻也只有辫子朝能与之比丑。

    在这种氛围下就会出现一些独特现象。

    比如一个汉人家族分成两部分或者多部,分别在不同国家生存,表示效忠所在的国家,敌对别国,却能得到该国至高统治者的信任甚至重用。

    这是有历史渊源的,是汉人地区的统治因各种原因分裂,出现割据和战乱,逼得豪门大家族不得不把成员拆开,利于分别在不同地方求生以延续家族血脉,根本原因是门阀兴盛时期产生的重家族繁衍生息轻国家存亡观念的延续。

    例如,三国时期,诸葛亮的家族就是这样。

    他在刘备的蜀汉政权中发展。他的兄弟却在和蜀汉敌对的魏曹、吴孙担任高官尽心竭力。

    汉起的重家族轻国家观念到了隋唐得到进一步发展壮大,后面经历五胡乱华五代十国政权割据,把幸存的豪门大族分裂到各地居住生存。大宋统一了中原也没改变这种状况。

    赵岳铲除掉的强大敌对家族——昔日沧州崔家就是例子。

    崔家一支在大宋发展,以深厚的底蕴雄居沧州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强横不可一世。另一支却在大宋最强大最畏惧的敌人——大辽扎根,紧抱契丹权贵大腿,活得也强势滋润。

    但身为汉人,却能在契丹人的天下混得位高权重的,首推郭家。

    郭家在大辽国的政治地位远不是崔家能相比的。

    崔家成员不过是在燕地政界谋求到低微或佐官之类的官职权力,在契丹人严握权力的军界更难插手高职大权。家族也就是能在乡里耍威风称王称霸,欺压辽属汉人百姓。

    而辽国郭氏家族却在军政两界都能混出名堂,尤其难得的是在军界能登上高位,在道君时期以前的最鼎盛时期甚至能掌握云地的主要军权,其所部是寇掠大宋边境的主力。郭家一代代军中子弟两手沾满大宋汉人的鲜血,以对大宋汉人的冷酷残暴换取了契丹人的信任看重。

    郭家是大族,当初因历史原因拆散,根在中原,主力虽然生活在辽属燕云地区,但在大宋仍然有不少亲族。和崔家一样,表面看双方没有血缘关系,也没有联系,实际上却是两方呼应,心向更强势凶狠的大辽,在大宋积极谋夺财富利益,出卖大宋,支援讨好契丹人。

    郭大年就姓郭,本名却不是俗气的大年二字,而是俊雄二字,正是郭家在大宋的子弟。

    他在燕云地区学成本事,潜回在大宋的家,两年后化名参军入伍,靠着本事和家族提供的金钱贿赂上官很快混出头,摆脱了遭罪又危险的兵卒身份,当上了副都头,就以这个不高却最利于掩饰身份和窃取情报的官职潜伏在清州军中向辽边防军提供情报。

    这一干就是十几年,他从一个活力四射风华正茂的年轻人熬到中年,为大辽立功无数,也为郭氏家族赢得契丹权贵的赏识信用。

    这次赵公廉出行巡边给他提供了立大功的机会。

    他想蒙骗赵公廉,毒死整只卫队,为大辽国除掉心腹大患。

    计划得到了辽边防军的大力支持。

    郭大年,确切的说叫郭俊雄利用自己统率横山寨的身份,带着七八个心腹部下,也就是跟他出城迎接赵公廉的那几个宋兵,轻易毒死了三百多守军中的二百四五十人,只有副都头当时巡守城关,意外地没有象往常那样和郭俊雄这个一把手一同喝酒进餐,和值班将士逃过毒杀。

    但郭俊雄要伪装辽军暗算赵公廉,自然绝不会放过他。

    配合郭俊雄计划的辽军这时纵马杀来。

    副都头不知其故,大呼迎敌,开弓射弩阻击骑兵。不想城堡北门被郭俊雄的亲随打开。辽军铁骑杀入,和郭俊雄一起围攻副都头和剩下的守军将士。

    这点宋兵哪能是近千辽军铁骑的对手?

    副都头这才知道郭大年是潜藏在军中的奸细,猜知其谋,怒不可遏又无可奈何,当机立断带部下突围,抢到马的骑马拼命向关南冲,没马的奔跑钻入山中隐藏躲避追杀,两部分都是为了争取有人能逃走把消息成功送到巡边的大帅那,让大帅有了防备,及时反应,尽早铲除大患。

    可惜,此来的是辽军精锐,马术精湛,箭法高强,战斗力强悍。

    钻山的宋军被辽军很快追上围剿了干净。

    副都头和杀死辽军抢到马的二十几个好手都没能逃脱,被杀死在关南路上,怀恨在心,怨气冲天,死不瞑目。他们若在天有灵,会知道他们的血终究给大帅提醒预警了,能含笑九泉。

    赵公廉搞清了真相,尽管早猜到了三百多守军的悲惨下场,此刻仍然不禁怒火中烧。

    一个人到底要凶残到什么程度才能忍心把朝夕相处,甚至相识相处十几年的忠心部下或战友一把毒杀?

    “郭大年,你叫大年也好,俊雄也罢,就算你的家族效忠的是辽狗,应该为契丹人效力,可大宋并未亏待你在宋境的家人,横山关守军也和你无冤无仇,你为蒙骗刺杀我,必须对付守军,也没必要把他们全毒杀。难道用迷药达不到目的?你,你还有人性吗?”

    “人性?”

    郭大年冷笑一声,不屑地问:“赵侯爷是带兵大将,居然对我提对敌时要讲人性?”

    赵公廉死盯着郭大年,缓缓点头道:“我懂了。很好,得谢谢你提醒。你郭家、崔家,以及那些汉奸家族,我赵公廉保证有一天会让他们生不如死偿还累累血债。”

第464章 一怒一喜() 
后世出于正面宣传教育的需要,汉奸叛国者给人的感觉总是本性邪恶的小人,贪图享受,唯利是图,见风使舵,墙头草,软骨头,得势时如虎狼,失势落难时就成了赖皮狗,实际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