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如说,一个叫卢生的儒生,给秦始皇献上录图书,哄骗他这是符谶,上面说:使秦朝灭亡的是“胡”。秦始皇认真了,就派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征伐匈奴,造成国家劳民伤财。
结果大家都知道,始皇因卢生怒搞了‘焚书坑儒’。儿子‘胡’亥终结了秦帝国。
汉高祖刘邦能建立大汉王朝,谶起了巨大安抚鼓舞部下的作用,最终消灭了西楚霸王。
一代天骄汉武大帝因符谶杀了自己的太子,逼死了相知相伴他半生的贤德卫皇后。
王莽以符谶篡夺了大汉皇权。
东汉末年权臣董卓听信儿歌谶语,火烧繁华的京城洛阳,强迁帝都回长安。
中国历史上最辉煌最让后人自豪的大唐差点儿因儿歌谶语而没能出现。
明未,宋献策为李自成占卜,上谶记云:十八子主神器,证明李自成有皇帝命,为李自成赢得众贼信服拥戴,成为势力最大的反贼,最终攻入北京城,逼得明皇崇祯煤山上吊。
李自成目光短浅,缺少政治家的深谋远略,进北京后,军队烧杀抢掠,将领官员沉迷骄奢淫逸。手下最有远见卓识的大将李岩,为大顺政权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看到危机,多次进谏不为重视,受到牛金星的嫉妒陷害。
一句“十八子之谶,得非岩乎?”要了李岩的命。随即李自成就被清军赶出了北京城,大顺政权很快灭亡。
可以说,符谶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甚至改变着中国历史进程。威力之恐怖由此可见。
杨林是精明人,加入沧赵集团后,知道大老粗干不好任重道远,在赵岳督促下注意文化知识的学习。绿林好汉自然对生涩乏味的科学知识是学不进去的,闲时就把历史当趣味看,希望学到些政治智慧。
这些历史事件,杨林有些知道,有些还未发生,他自然不知道,但这不影响他根据历史经验判断突然冒出来的儿歌谶语的巨大危害性。
火罩黄这种儿戏之作,如果是自信英明的宋太祖在,可能一眼看破是官员内斗的阴谋把戏,一笑了之,把内部的政治动荡泯灭于无形,保持朝政顺利进行。
但当今道君皇帝是个极度迷信,又敏感聪明过了头的懦弱腐烂文人,最信这些东西,最忌惮有要员造反。
儿歌谶语一起,就意味着一把利剑悬在了沧赵家族头上。
这是能要命的。
斗争结果不是沧赵大损,就是策划参与这场阴谋的家伙付出血的代价。
尽早搞清阴谋背后的真相,为主家抢到主动权,对沧赵赢得这场险恶战争至关重要。
杨林一说明,张三、李四这才大吃一惊,急急忙忙亲自出去指挥侦察。
时迁坐不住,也立即走了。
尽管此时此刻,朝中要员重臣大多在皇城上陪皇帝乐呵,时迁还是希望自己能潜入某些人的家,从其家人子弟口中窃听到些有关阴谋的私语。
不知道是谁主持策划的,窃听也就没有明确目标。时迁只能胡乱撞大运。但总比什么都不做好。
杨林把消息只电传报告给了赵公廉兄弟俩,没有报给国王和台岛。
他很清楚,如果二位亲王都解决不了问题,遥远的国王和重臣们知道了只是徒增烦恼骚乱。
若有必要,二位亲王自会联络国王他们。
他焦虑地在屋子里转着圈子,自责年前有赵岳提醒加强侦察,自己也做了布置,可如此重大阴谋诡计,自己所部情报网居然没有发现任何蛛丝马迹。
无能,失职啊。
受处罚不要紧。就怕造成无法挽回的巨大损失。
那样可真是对不起普济亲王一直以来的信任关照。
百死莫赎。不死又有何面目再见赵岳?
杨林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理清思路,到底是历练出来了,很快清醒意识到,儿歌已经借上元节庞大的流动人群散布的满城都是,阴谋已经轰轰烈烈进行,此时才去查找谶语源头,想顺藤摸瓜,应该太晚了。
阴谋家巧妙利用了东京最大的庆祝节日和儿童的纯真,手段如此高明,布置的所有步骤必定经过反复考量极其完善。散布谣言者早隐身在暗处幸灾乐祸得意洋洋冷眼旁观事件越演越烈。
就算找到几个初始散布谣言的,应该也无法确定到底是谁教的他们传唱散布这种谣言。
教导者指定是掩藏了真实身份的陌生人。接受散布谣言任务的人必定是贪图钱财的乞丐地痞,或是无知无畏喜欢学舌玩闹的儿童。
不行。
必须另想法找到问题的死结。争取做到亡羊补牢。
想了半天也没有高招。哎呀,只能指望时迁兄弟能做出奇迹。
后续的发展果然不出所料。
张三、李四这种暗藏的东京最大地头蛇,发挥东京城巨大的地下势力能量,结果整个东京城依靠出卖消息为生的人氏居然无一人知道有关这事的一丝半点真相。
杨林倒吸一口凉气。
计划果然周密。真是好手段。
不久又找到隐藏起来的两个初始散布者,果然是属于一伙恶棍乞丐的成员。
这伙乞丐的头子在今晚突然遇到一个说不出明显特征的蒙面人,为了大把银子接受了谣言教导和委托,把活安排给了手下小弟去做,事成后分银子去快活。
很自然的,他现在已经是个死人,银子也没了。团伙成员也只剩下这两强忍银子的诱惑,没参与散布谣言,反而早早逃走隐藏的机灵者。
张三、李四沮丧而回,大冬天也汗水浸浸,显然心情焦灼忙活得不轻。
杨林轻叹一声,下令让弟兄们停止活动,赶紧都回家老实待着。
谣言如此猛烈,只怕早已惊动官府,甚至皇帝都可能知道了。上元节盛典不会因此事而被搅乱取消,但官府人员却极可能开始侦察盯梢。弟兄们再在外面晃悠,就可能受到牵连。
第481章 神关,4()
边塞上元夜自然没有京城的那些热闹。
对边塞的百姓来说,悠然自得的节日假期早过去了,新一年的生存艰巨任务再次摆在眼前,就算有欢庆取乐的心思,也没那闲钱去乐呵。边塞官府既没条件也没那个心情,也不把上元节当个事,只是略微布置一下,城禁稍放宽松些。
赵公廉刚经历了大年刺杀,也没心搞节日庆典,在家和住在家里的朱武、郝思文、韩世忠、焦挺等几个光棍汉喝茶喝酒闲聊,讨论一下新一年的工作计划。唯一成家的圣手书生萧让是赵公廉的贴身大秘,自然坐陪。
玉臂匠金大坚在沧州时就已经‘辞职’不当大宋推官,悄悄去了台岛,在赵庄主身边工作。
短短半个多月,韩世忠已经完全融入这个集体,赢得信任,得知沧赵真相,欣喜若狂
到底是节日期间,大家正聊得开心,讨论得兴奋,这时骤然接到杨林紧急传来的情报。
赵公廉见侍卫长拿着电报条匆匆忙忙而入面色异常焦虑沉重,知道必有重大危急事情发生,否则坚毅沉稳的童刚不会如此表现,他赶紧接过电报迅速浏览一遍,也不禁脸色一变。
若说这世界上谁最了解道君赵佶,只怕莫赵公廉莫属。
赵佶的皇后老婆也没法和他比。
赵公廉非常清楚:赵佶若是知道了儿歌谶语,以其****心性和迷信劲,百分之百必定会高度重视,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原则,即使赵佶天性不是个行事果断的人,不会立即找借口对沧赵满门下毒手铲除,干净利落地一了百了,也必定疑虑重重,如刺在喉,不除不快。
至少会信任大降,疑神疑鬼,忌惮丛生,再有一点小事就可能引发皇位必然具有的凶残。
至少,至少和谐‘知心’的君臣关系从此不恢存在。赵公廉敢在大宋官场放手折腾的根基——皇帝宠信,这个最大政治保护伞冰消瓦解。仕途无亮,再在大宋境内待着就没有太大意义。
制定此策的阴谋家绝对是个高手,无疑看透了赵佶的最大弱点,抓紧了赵佶的迷信心态,以谋反谶语一下戳中赵佶的逆鳞,也看透并准确击中了沧赵在大宋立足的政治根基的软肋,妄图轻巧地一下把成全沧赵的政治根基强行扭转成要沧赵命的屠刀。
沧赵潜伏在大宋的事业和家人,以及追随者面临着空前的危机。
阴谋家的此策若得逞,不用全部得逞,哪怕只是实现一小部分,沧赵利益也要遭受巨大损失。针对大宋所精心策划的计划不得不改变甚至全部废除,辛苦十几年布置的有利局面坏掉。
此人布置周密,一刀见血,不,不,是杀人不用刀,当真是够阴毒,够高明。
赵公廉脑子里的思绪一瞬间转了几百转。
他把电报递给军师朱武传看,然后深吸口气,镇定心神,吩咐童刚立即发电报询问台岛总督府的闻焕章有何应对妙策。
论玩阴谋手段,闻焕章绝对是超级大拿。
和策划此事的那个阴谋大家堪称对手的只能是闻焕章。
赵公廉希望闻高参能迅速拿出应对妙策破解危机。他自己也陷入紧张思索。
危难时刻显本色。
难能可贵的是,此时,赵公廉第一想到的不是自身安危,而是沧州老家的安危。
他首先想的是,是不是立即让年纪大跑不动的祖母在危险尚未来临前赶紧转移走?至少别惊吓劳累到老人家。
赵公廉不敢想像祖母万一被捕遭难的情景。
他承受不住这种打击。冷汗不知不觉就浸透了内衣。
老太太把大孙子看得比自己的命重,也真没有白疼一场。
赵公廉转瞬想到弟弟在家,又不禁轻轻呼口气。
以弟弟的坚硬强横性子,天塌下来也不怕,当被子盖而已。有勇悍绝伦的弟弟在,祖母定能安然无恙。神奇的弟弟似乎无所畏惧,也无所不能,不知在此关头,弟弟是不是仍能一如既往地有高妙甚至不可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