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要我大军一动,碾死区区两万明军如杀虫蚁!”他傲然道:“要我说这队南蛮来的正好。宰了那个什么陈王,以报博洛被杀之仇,又可取其军粮以充我军粮草。”
图赖张了张嘴,却终是没说出什么。
“趁南人初至,立足未稳,明日便整军出击,屠尽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南蛮子!”阿济格遂令人招来军中将领,略做商议,便意气风发地开始下达军令:“李呈芬,令你率所部两千人马驻守杉关关口,盯住关上明军。我大军交战之际,莫使其出关袭扰。”
“属下遵令!”
倒也不是阿济格托大,李呈芬麾下虽也是汉人,但皆是其降清时经过挑选留下的精壮,加上经过满人训练并配给军器,其战斗力较之普通明军高出不止一倍。以这两千人结阵防御,足以对付四千明军。
“韩固山、张存仁,”阿济格继续道,“令你二人所部七千人马前排列阵,务必冲乱敌阵,以利中军破敌!”
“属下……遵令。”二人无奈拱手答道。
所谓先头部队,便是后世常说的“炮灰”,通常便是他们这种投降而来的绿营充任。作用就是用来消耗敌军体力,扰乱敌军阵型的。
当然,面对体力和气势正盛的敌人,伤亡比例肯定也是极高的。甚至很多时候,他们就是用来送死,以尸体填平敌阵前壕沟的。
(本章完)
第212章 一触即发()
阿济格继续道:“图赖、佟养甲,率正黄旗及正蓝旗汉军精锐任前锋正面主攻。”
“嗻!”图赖和佟养甲心中都是一喜。前者一直担心阿济格轻敌冒进,他做前锋倒能小心御敌。后者只觉得明军应是一击即溃,自己作为前锋定能获取不少战功。
“拜尹岱,率正蓝旗步卒于图赖侧翼掩护。若正黄旗将南人击溃,你便自两侧包抄。”
“嗻!”
“卓布泰,你统骑兵主力和如巴特尔的蒙骑同列图赖身后结阵,随时听我调遣。”
“嗻!”
其实与大多数人固有的印象不同,清军虽号称骑射无双,其实骑兵并不是很多,一般仅占总兵力的三成左右,其主要决战力量还是重步兵。
此外那种一开打就靠骑兵正面硬冲的场景更是电影里才有的情节。和这个时代欧洲常用的战术类似,满人也是把骑兵留到关键时刻发挥作用的。
例如追击溃敌,填补阵型上的漏洞等。不到万不得已,很少用骑兵硬冲敌阵。要知道,后金并不是游牧民族,他们的战马也是很珍贵的。
“韩岱,令你率正黄旗两千人马,并绿营三千于中军左翼列阵。”
“嗻!”
“曹存性,你所部绿营六千人马列于中军右翼。”
“末将遵令!”
阿济格最后扫了眼帐中诸将,“本帅将亲领白巴牙喇于中军督战。今日除守营士卒外,全军修养整顿,明日一早摆军直取南人主力!”
其麾下满汉众军官立刻齐声拱手应命。
待阿济格布阵已毕,又有骁骑探得消息,报奏明军已在八里的外止马县郊扎营。
阿济格忙附身地图上仔细查看,旋即竟大笑出声,“这些南蛮子简直是嫌命长,竟挑了这么个地方落营。”
他指着地图示意,“光泽以西就这么一块平坦之地,方圆数十里皆一马平川。在此处决战,我大军面前毫无阻拦,必定须臾间横扫南人!”
帐中众人皆随他大笑,“南人这是晕了头吧?哈哈。”
“这什么陈王,我看也就只能与施福之流一战。”
“如此空旷平坦,恐怕不用一个时辰战事便可告结。”
“哎,看来这战功皆是图赖大人的了。”
也难怪他们如此兴奋,江南多是河泽丘陵地形,建虏惯用的结营推进加骑兵袭扰的战法不易发挥,倒是很利于明军擅长的阵地防御战。
故而自从渡过长江之后,清军打起仗来便一直有束手束脚的感觉,哪有在北方作战时爽快。
眼下明军竟选了这么大一块平原做战场,他们怎能不乐。
只是他们并不知道,平原地形也更有利于线列步兵阵型的火力投射,以及大方阵机动。
……
次日。
在止马以西的平原上开始了决定大明历史走向的关键之战。
阿济格身披叶红缎面甲,头顶硃红漆铁盔,挎弓立马于军阵正中一杆金丝盘龙大纛之下,手持望远镜微微仰头望向明军军阵。
他忽然觉得有些不自在,放下望远镜四下看了看,这才注意到自己所处地势似乎比敌军稍低了一些,从他这边向明军而去,是个慢上坡。
“哼,难怪南蛮欲以此处做战场,原来是为了这个。”他不屑地摇了摇头,“不过是略为仰攻罢了。”
他身旁卓布泰也是望向明军,有些诧异道:“贝勒爷,这些南蛮子的阵型有些奇怪啊。”
阿济格方才也看到了,明军摆的是个一字长蛇阵。而且中间部分极薄,恐怕仅有三排士卒,倒是两翼的方阵还能厚实些,不过也仅仅五排而已。
他曽看过金声桓发给朝廷的军报,就提到过南人的这种阵型,言及此阵全靠火器,齐射极具威力。
不过如此单薄,一旦接战,必定顷刻便破。阿济格冷笑一声,南蛮一贯倚重火器而轻搏击,但哪次不是稍触即溃?
他在关外曾见过明军三万铳手,摆出前后十排阵型,还不是被皇阿玛的大军半天时间冲垮?
而且,他始终没在明军阵前看到大炮的影子。
他又是一阵冷笑,这些南人不知用了什么法子,十天时间便从延平赶到了杉关,不过看样子他们定是一路急行军,连大炮都没能携带。
他望了眼博洛和佟养甲编在一处的前锋营,几乎五十名铳手之间便有一门大炮。他几乎已经可以想象到,开战之后明军被轰得到处乱跑的景象了。
“禀贝勒爷,”一名浑身银甲的重骑兵驰马而来,拱手道,“前阵整聚已毕!”
阿济格转头看了眼右翼的曹存性部,见其阵型还颇为混乱,不禁皱了皱眉,这些绿营兵动作真慢。
他对身旁一名白巴牙喇骑兵摆了摆手,“传令韩固山、张存仁率所部兵马直取敌阵。”
“嗻!”那银甲骑兵立刻拨马而去。
只是图赖此时作为前锋营大将正在军阵前方,否则一定会来阻止阿济格,要他等所有兵将准备完毕之后再行进攻。
……
明军的阵型很简单,龙卫军步兵主力拉开一道两里多长的线列横在战场中间。
破虏营分为两部分列阵龙卫军步兵两翼,每侧各十四个局,结成十四个标准莫里斯方阵。其中重型鸟铳队居中,中、轻型鸟铳在两侧。
虽然破虏营人数较多,但由于莫里斯方阵需要前后五排,故而阵型展开之后也仅有不到三里宽度。
不过即使如此,破虏营和龙卫军阵型加起来也有近五里之宽,竟比对面四万多人的清军战阵宽出了一里半有余。这还是朱琳渼留了一个步兵营、龙骑兵营和两个破虏营的步卒局作为后备队,否则宽度还要再增加半里左右。
如此大的正面宽度最明显的好处便是可以对敌军形成半包围势态,此时两翼对敌交叉射击,能造成数倍于正面直射的杀伤力。当然,这前提是步兵阵型不会被敌人冲垮。
而龙卫军和破虏营的骑兵也同样暂列步兵身后,等待敌军出现破绽时一击绝杀,或是填补阵型出现的漏洞。
至于龙卫军的炮兵,此时还在距主力部队半里外的树丛中待命。而破虏营的轻、重共三十多门大炮则全部列于两翼步兵方阵后面,用油布覆盖。
(本章完)
第213章 血债血偿()
“大人,据说我军只有一万八千来人,”邓山的传令官对他小声道,“加上近来投靠陈王殿下的陆守备和宋总兵,也就两万四千兵马。”
他又四下看看,诧异道:“且未见陆守备他们的旌旗啊。”
陆畅和宋锦程那些人马不论是军纪还是士气、装备水平都难入朱琳渼法眼,他在视察了一番之后,便将这六千非常传统的明军打发到了止马以南十里外列阵,谨防他们意外崩溃对龙卫军和破虏营造成影响。若是虏军战败溃逃,他们倒可在此拦截。
邓山斜睨着传令官,佯怒道:“我说江卅,你怕了?”
“大人说的哪儿话,属下自然不怕。”江卅说着望了眼远处的清军,由于处在较高的地势,下面黑蓝相间长宽数里的大型军阵尽收眼底,那气势颇有些惊人,“不过看建奴这阵中少说也有四万多人,比我们多了一倍不止……”
“废话,人多就能打赢的话,建奴也不会入关了。”邓山望着身侧不远处的龙卫军,“当年殿下在抚州率三千龙卫军就灭了高进库一万五千虏兵,眼下我们有近两万大军,还怕四万贼奴?”
他见江卅还是极为紧张的样子,正要再说什么,就见陈王骑着健马自阵前走过,手中举着闪亮的骑兵剑对士兵们高声道:“都准备好教训鞑子了吗?!”
“杀!”军中传出震天怒吼。
“很好!”朱琳渼继续道,“说实话,对面那些杂碎真有点可怜。
“你们是大明最优秀的战士!经过最严格的操练,有着最高昂的斗志,手持最精良的武器,建奴完全没有一点机会!我似乎已经听到了鞑子在你们的刀、铳之下痛苦哀嚎!
“在江西,你们让所有清军闻风丧胆!他们只要看到你们的军旗就会哀鸣:‘我的天!又是他娘的龙卫军!又是挨千刀的破虏营!’然后夹起尾巴抱头鼠窜。
“今天,你们也要用你们的刀、铳教会眼前这几万建奴说同样的话!
“当我们获胜凯旋,你们会庆幸自己参加了这场伟大的战役!
“二十年后,你和街坊邻居们坐在村口晒太阳,你们的儿孙问你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