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绑了!”
吴克善腿一软,扑通跪倒,“将军,我愿率达尔罕旗归顺大明。”
秦翼明便是一愣,啥?要投降?不是说科尔沁蒙古人和建虏是什么“血盟”吗,原想着他们会战至一兵一卒,谁知竟降得如此之快?
吴克善见他不吱声,又极为诚恳道:“科尔沁十六部虽各自并无统属,不过本王……鄙人在科尔沁还有些威望,可招他们一起来降。另外,现在松锦的四千科尔沁骑兵我也可以将他们召回。”
其实科尔沁各部在经过腾继思洗劫之后便已元气大伤,之后吴克善眼见数万明军兵临松锦,而豪格征发了所有建州男丁,便已心知满清气数将尽。
此次明军又来得如此之快,让他连跑都来不及跑,于是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这便投靠明朝便了。
左右明朝对付蒙古人数百年,期间蒙古各部屡屡表示过臣服,但明朝却始终没能对蒙古形成有效统治。
他便认定,这次只要服个软,凭自己在科尔沁蒙古人中地位最高这一点,明朝也定会对自己怀柔以待的。回头等明军拍屁股走人,自己仍是科尔沁的老大。
至于什么满蒙“血盟”?别开玩笑了,大难临头各自飞,你清廷又没能力来救我。况且先前说布木布泰和小皇帝失踪,这都大半年了还没找到,多半是已被豪格害死。既然你豪格不仁,也别怪我不义了!
秦翼明皱眉想了半晌,圣上令自己扫平科尔沁,却并未提到是否要受降。
至于吴克善说能劝降科尔沁蒙古人,前几日送来的消息看,白杆军各部已至少攻破了科尔沁十六部中的十二个,剩下的也都在秦祚明兵锋之下。
于是他大手一挥,“还是先绑了。待我禀明圣上再说。”
“慢、慢着……”
待吴克善被拖出大帐,秦翼明又吩咐道:“传令,将附近牲畜聚拢,交给腾继思的人打理。”
他倒是不怕达尔罕旗的人跑了,只要他将牲畜都控制住,没有吃的谁敢在茫茫大漠上乱跑?
“大军原地修整,等佐明前来汇合之后,挥师直取沈阳!”
“是!”
……
汉兴二年,二月二十四。
松山脚下,明军大营。
朱琳渼看着秦翼明送来的奏报,点头道:“降了也好,省去四处追剿的麻烦。”
张家玉一旁揖道:“陛下,科尔沁部与建虏形同一体,先前在中原也为祸甚多,若是轻易便放过他们……”
“得饶人处且饶人。”朱琳渼笑容和煦,“先让吴克善将科尔沁十六部都聚集起来,然后给他们换个牧场便是。”
“陛下的意思是?”
“两个地方让他们选。想暖和就往南去,几内亚岛。想凉快就往北去,勒拿河沿岸。”
几内亚那鬼地方自不必说,勒拿河已在西伯利亚腹地,唾津成冰。
张家玉眼皮跳了跳,躬身道:“圣上英明。”
正说着,余新带人来报,“启禀陛下,工部已将新铸的大炮送来了。四十二磅炮三门,六十磅臼炮五门,还有二十四磅短炮三门,车马已到营外。”
“好,正等着这些东西攻坚。让他们直接拖去敌人棱堡前吧。”朱琳渼忽又疑惑道,“怎还有三门二十四磅炮?”
余新身后一名工部官员上前见礼,道:“陛下,前番南京军器局张司务新创了一种威力极大的炮弹,须用这种短炮释放。原本工部觉得这东西不一定合用,是方侍郎力主要送来辽东的。”
“威力极大的炮?”朱琳渼挑眉道,“这张司务是何人?”
“回陛下,他名叫张履祥,乃是去年格致科新科进士,多有奇思妙创。”
朱琳渼听着名字有点熟悉,却想不起来是谁了,便招呼那工部官员及张家玉等人,“走,去看看这新炮如何厉害。”
一行人来到营外空地,余新已令人将四十二磅炮和臼炮运走,仅剩了三门有些粗短的炮,以及几车弹药。
工部来人指向炮车旁一名三十出头的方脸男子,“陛下,他就是张履祥。”
后者慌忙上前施礼,却被朱琳渼一把拖住,“免了。先说说你这炮有何不凡。”
“回陛下,”张履祥揖道,“这炮就是普通短炮,臣只是造了一种新的炮弹,射入敌阵后可轰然炸开,至少两丈之内断无人能生还。”
“会爆炸?”朱琳渼眼前一亮,“开花弹?你发明出来的?!”
张履祥吃惊道:“开花弹?陛下知道这炮弹名称,难道原本便有此物?是了,臣就是受陛下所创的震天雷启发,改用炮射,看来却是……”
“不不,”朱琳渼忙道,“我是听你所说,给这炮弹起了个名字罢了,并未见过。”
他一直觉得开花弹这种东西不太保险,故而从未向旁人提过,没想到竟有明代的人自己发明了出来。这发明者的积极性是绝对不能轻易打击的。
果然推广格致学是对的!格致科举才过了大半年,就有了如此惊人的成绩!
他又对张履祥道:“快取一个来给朕瞧瞧。”
“遵旨。”
张履祥和一名炮手小心翼翼地将新炮弹抬了过来,朱琳渼只看了一眼,立时便觉心中震惊无比!
那黑黝黝的铁球上伸出一根羽毛根部制成的引信,炮弹用铜皮交叉固定在一个饼状的木质底盘上,外观简直与拿破仑时代出现的前装开花弹一模一样!
张履祥一旁讲解道:“陛下,此炮弹乃是中空,里面装满火药。如炮膛之前点燃引线,而后用炮射入敌阵,引线点燃弹内火药,炮弹随即炸开,比普通炮弹威力大了不知凡几。
“啊,还有炮弹下面这个木头圆盘……”
朱琳渼接道:“可以稳定炮弹朝向,以免发射时弹体滚转,致使引线提早接触到炮弹里燃烧的火药。”
本章完
第七百九十九章 辽东要乱()
“正是如此!”张履祥抚掌道,“陛下真乃格致宗师,竟一看即知!”
朱琳渼微笑道:“这木托还能缩小炮弹与炮膛之间的空隙,减少发射时火药泄露,从而提高射距。”
张履祥用力点头,“确如陛下所言,下官还在木托边缘凿了两道浅槽,在槽中涂上猪油,更增加了密闭,还能降低炮弹出膛阻力。
“只是,因这炮弹形状不够圆滑,加上是短炮发射,故而比普通炮弹射远还略有不足。”
朱琳渼鼓励道:“不急,慢慢改进便是。开花弹可用曲射,射程不是大问题。对了,这炮弹是否稳妥可靠?”
张履祥显得甚是自豪,“回陛下,臣反复试过数百次,绝无问题。这新炮弹……啊,开花弹想要保证稳定,一是弹体掏孔加工要精细,这个以军器局现有铸造、镗钻手段来说已颇为简单。而最为重要的却是这引火管。”
他说着从身上摸出个小指粗细的金属管,“陛下请看,这管子里面是‘之’字折线,旁边开有排气孔,所装的乃是新制慢燃火药。对了,这火药是工部郎中姚大人帮下官所配,好像是加了种树脂研磨的粉末,燃烧速度极为稳定。”
“姚郎中?姚启圣?”朱琳渼微笑摇头,“他倒是个化学人才。不过朕让他去试制化肥,他却开小差来搞火药。”
张履祥吓了一跳,本想帮姚大人邀功,没想到反害了他,忙躬身辩解道:“陛下,这,是下官反复恳求,姚大人推辞不过,这才……”
“无妨无妨,我没怪他。”朱琳渼拿过那炮弹引信细看,这才发现最外面那根空心羽毛只是为了方便点燃的,真正的引火药都在这根铅管里。如此设计既能保证燃烧速度,又不会因为炮弹高速飞行而熄灭。
铅管内部加工地非常精细,卡榫、排气孔、密封圈一应俱全,加上慢速火药,已经是一种非常完善的引信了。
他对张履祥的开花弹信心大增,将铅管丢还给后者,向远处空地挥手道:“走,开两炮让我瞧瞧。”
“是!”
待大炮拖到大营西南二里外,张履祥看了眼远处的荒山,估算距离,用匕首将那引信削去一截,而后拧入炮弹之中,再插上羽毛管交给炮手。
后者熟练地支起炮架,报出射击诸元。装填手点燃炮弹上的引线,迅速将其塞入炮膛。另一边的点火手也配合默契,几乎同时点燃发射药。
随着一声轰鸣,炮口喷出黑烟,远处的荒山上的树木立刻被炮弹砸得倒伏一片。仅过了不到两秒,那荒山中又传出炸雷般的巨响——开花弹爆炸了。
朱琳渼立刻驱马赶到一里半外的荒山上查看,只见树丛中一个焦黑的圆圈,圈内四五棵手臂粗的小树被拦腰炸断,飞出一丈多远,断口处露出森森木茬,枝叶乱七八糟地散落一地。
而更粗壮一些的树虽没断掉,但树皮却被刮去大片,或是树干上嵌入黑色的弹片,深达寸许。
这一炮波及的范围足有两丈半,甚至四丈开外的树上都发现了崩飞的弹片。可以想见,这么一颗炮弹若是落在敌阵之中,会掀起何等的腥风血雨!
朱琳渼当即回头望向张履祥,正色道:“这炮仅送来三门,着实有些少了。”
……
锦州城南,清军大营。
豪格皱眉盯着眼前的碗盘,一碟腌豆子、一碟泡菜、半条咸鱼和两张大饼,不由用力将筷子拍在桌上,怒道:“我堂堂大清监国,吃条咸鱼竟然只有一半?另半条哪里去了?!”
他的护军军官慌忙进帐,拱手小心道:“回主子,膳房说要留一半晚膳用,不然晚上就没荤腥了……”
豪格双目圆瞪,好半天,终是将一口气压了下去,摆手道:“下去吧。”
自从明军兵临松山之后,辽东的粮食价格就开始飞涨,眼下比年初时涨了十倍不止!他的饭桌上好歹还有鱼,而清军士卒每日只有一斤粗麦拌野菜为食。
甚至前不久竟爆出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