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之崛起1646-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话。”

    待所有人再次落座,应天祥又道:“平日极难将你门诸位都聚到一起来,今儿借着乔老弟的喜宴,却是有件好事儿要说予你们。”

    他这话不禁令众富商心中一紧,难道是朝廷要派捐?汉兴朝以往没这惯例啊……

    韶州的赵掌柜却豪爽拱手道:“应大人,我知道朝廷要对漠北用兵。打鞑子的事儿绝不能含糊,您就说要多少吧!”

    其他人闻言立刻点头附和,“对,大人还请直言。”

    “为朝廷出力,我张家也绝不小气!”

    朱琳渼率军大败建虏、鞑靼,建立辽东布政使司等一系列功绩使得全国上下士气高昂,万众一心的局面,由此可见一斑。

    “大家误会了。”应天祥忙笑而摆手,“非但不要你们拿银子出来,反倒是有桩好买卖送给大家。”

    众商贾面面相觑,有人小心询问:“不知应大人所说何事?”

    “啊,是这样。”应天祥道,“先前朝廷为抗虏,发了大批的宝钞充作货款或是官员俸禄。朝廷思及因宝钞发得太多太滥,致使形如废纸,分文不值,当初收了宝钞之人势必巨亏。如今户部已充盈了些,朝廷便打算用现银收回这些宝钞。”

    他看了眼众人的反应,继续道:“啊,当然,足额兑回是有些困难,朝廷打算用一两现银购回票面四十两宝钞,以略为弥补民间损失。”

    屋里所有富商们闻言都低头沉思起来。片刻,赵掌柜最先反应过来,眼中闪着兴奋的光芒,问道:“应大人,可是不论多少宝钞,朝廷都会按这个价全部收回?”

    “对,无论多少,户部见钞放银。”

    赵掌柜立刻道:“多谢应大人,赵某便先定下五百万两宝钞的量,若后面还有,便继续送来!”

    其他人此时也回过味来,这买卖有赚头啊!

    宝钞是什么?简直就是废纸,莫说四十两换一两现银,就算百两宝钞换一两银,那也是争着抢着来换。自己完全可以低价收进来,而后按四十两卖给户部,倒手随便就能大赚一笔!

    还有人有些不太放心,试探道:“应大人,不会我们把宝钞拿来,朝廷却各种推诿吧?”

    “你们放心,”应天祥拿出一份用了玺的朝廷文书,“今年之内,现到现换。”

    众人看了那公文,顿时复现喜色,纷纷表示随后便送宝钞来。

    应天祥又正色道:“对了,此事因特殊缘由,却不能声张出去。诸位便是家中至亲也不得透漏,否则朝廷立刻停止兑付。你们要从旁处收宝钞,也只能自寻缘由,绝不可提及朝廷。”

    商贾们忙点头应道:“是,是,小人谨记。”

    “绝不敢泄露半分。”

    “请应大人放心。”

    进入六月,大明各地都在热议两件事。

    一是朝廷开设了一种叫做“银行”的新鲜东西,任何人都可以拿银子存在里面,非但不像其他银号那般收保管费,还会按月付给利钱!

    这简直相当于银子能生银子了!

    起初民间还不太相信,都保持观望态度。只有个别家中阔绰不在于那点儿银子的人,拿出一两五钱的存了进去,换到一张“存单”。

    待一个月后,这些吃螃蟹的人持存单去取银子,果然顺利拿回了本银和利钱。虽然只有五毫的利,但白得的谁还嫌少?

    于是人们胆子大了起来,开始三五两的存,有些胆子大的小户人家也试着存了个十几几十文的。

    另一件奇事儿便是全国各地都有人收取宝钞!

    一开始是一两银子收二百两宝钞,后来竟一路高涨,最后稳定在一两银换六十两宝钞。

    虽然不知道这些人为何收这些废纸,但能把废纸换成银子却没人会拒绝。

    前后仅两个多月,三千七百多万两的宝钞就被先后送到了应天祥指定的地方,那十八家巨贾也顺利地将九十多万两现银带了回去。

    当年秋分时节。

    大明各地一共十八所银行皆是顾客盈门,由于各银行从未有过丝毫拖欠兑付的情况——按规矩,十两之内当日可取。五十两之内三日可取。千两之内十日可取。

    加上有户部做为担保,银行在百姓心中已建立起了良好的信誉,甚至有人从数百里外赶来存钱。每天往来于银行之间的银车络绎不绝,从而又促进了各重镇之间木轨道的建设,毕竟这东西运银子又快又安全。

    同时银行开始向外小额放贷,不过暂时只针对工部、商部名下的产业,诸如军器局、木轨道局、造船厂之类。

    宝钞的价格也在不断提高,江南一带已有人出一两银换四十八两钞的价钱了。

    南京。

    紫禁城,乾清宫。

    “陛下,”户部尚书张沧海手持一份清单,禀道,“近半个月来,每日仅有四五百两的宝钞送来,而且还有减少之势,臣以为,民间的宝钞应当已收得差不多了。”

    朱琳渼问道:“一共收上来多少宝钞?”

    “回陛下,共六千三百三十万两。户部共兑付一百五十八万两。”

    朱琳渼点了点头,按照户部留底的资料,正德朝之前,朝廷一共发宝钞五百万两,其后从崇祯朝开始一直到隆武朝,都疯了一般滥发宝钞,前后共超过六千万两之巨!

    “用一百五十万两便买回朝廷信誉,这钱花得值。而且这笔钱很快就能收回来。”朱琳渼微笑道,“要说来还得感谢建虏,没有他们留在沈阳的那五百多万两,回收宝钞和建银行等事恐怕还要再晚两年才能启动。”

    他望向张沧海,“张部堂,新钞都准备好了吗?”

    “回陛下,一共三百万两,皆已备妥。”

    “好,十月初三,全国各地正式发布新宝钞。”朱琳渼道,“各环节皆按我事先吩咐施行,有劳张部堂了。”

    “臣领旨,必不负圣望!”

    本章完

第八百一十二章 自古以来……(跪求月票)() 
汉兴二年十月。

    又一个惊人的消息传遍大明——任何人都可以持宝钞去银行兑换现银,不论崇祯朝、弘光朝还是隆武朝的宝钞,一两换一两,足额足值兑换,立刻拿现银。

    崇祯朝时候的旧账朝廷都认,谁还能怀疑朝廷的信誉?!

    然而前一阵子绝大多数宝钞已被不知名的商贾收走,民间存留的宝钞只剩下不到四十万两而已,当初低价卖掉宝钞的人无不悔得捶胸顿足。

    与此同时,大明皇家银行宣布发布新版宝钞,面额从一文、两文到十文、百文一应俱全,最大的也只有一两而已。

    这种新宝钞由朝廷担保信用,随时可在银行换成现银。

    当然,虽然银行在百姓们取钱的时候都会客气地问一句,“是要现银还是宝钞?”但毫无悬念,所有人都选择了现银,根本不去理会什么宝钞。

    随后朝臣们惊恐地发现,自己的俸禄里有两成竟是用宝钞发的。

    他们无不匆忙赶去银行兑换现银,却发现都是虚惊一场,银行立刻便换了银子给他们。

    不过地处偏僻的一些官员就惨了,只能“组团”将宝钞交给一个人,出路费让他去数百里外的银行兑换。

    当然,所有人都顺利拿回到了现银,这股风潮很快便平息下去。

    其后朝廷又公布新政,用宝钞交税可以少交一厘。

    还有这好事儿?自然能省一文是一文!

    当下又有不少人在收税前一天拿现银去银行换成宝钞,而后立刻像丢烫手山芋般,将这些“纸片”交给税官,决不在手里多拿一刻。

    经过几个月的折腾,大明上下逐渐发现,这宝钞存放方便,银行也越建越多,兑换现银毫不拖拉,似乎没什么风险。

    逐渐有人开始短时间持有宝钞,接着又有懒得兑换的人开始长时间持有。

    皇家银行按照朱琳渼的吩咐,始终为市面上发行的宝钞准备了几乎等额的现银,以备有人兑换。

    不过回到银行手中的宝钞却越来越少。人的心理就是这样,你越是不让他换现银,他越是不踏实,想方设法也要换。而越是放开了随便换,反倒令人们对这些纸币有了信心,却没人去换了。

    社会经济本来就是一种群体信心、意识的博弈。朱琳渼虽没有学过经济学,但作为一个二十世纪的人,些许浅显的道理他还是清楚的。

    半年之后,第一批发行的新版宝钞只剩下二十多万两还在银行手中,在集市上买东西时,大部分的商贩都已经愿意接受纸币了。

    第二批二百万两宝钞发行的时候,银行备付的现银已减少到了一百六十万两。这些纸币通过各种渠道流入社会,却并未像第一批发行时那些遇到挤兑现象。

    第三批时,备付银减少到六成,以后可能还会进一步降低。

    不过按朱琳渼的要求,四成是备付银的最低下限。也就是说,每发行一百万两宝钞,银行里就要准备四十万两现银。为保证纸币信誉和避免通货膨胀,这是绝对要遵守的底线。

    到了汉兴四年年初,就连琉球、日本、朝鲜、安南等地都开始大量接受大明宝钞。

    年底,第一笔二十万两宝钞被英国人带回了欧洲。这条名为“奢望号”的商船在好望角附近遭遇海盗,船长在大炮的逼迫下停船,百余名海盗随即登船劫掠。

    当海盗抢走了船上所有货物后,满意地放奢望号离开了。然而他们却没发现被藏在船长室夹层里的二十万两宝钞!

    这笔钱保住了船东,也就是弗莱克维亚勋爵的身家性命,令他免于破产沦落街头的命运。

    这个传奇般的故事不胫而走,自此之后,往来于欧亚之间的货船很少有人再携带现银。而大明宝钞作为全球储备货币,也因此事走出了自己坚实的第一步!

    ……

    西西伯利亚平原。

    这是一片二百万倾的平原,位于鄂毕河和额尔齐斯河之间。

    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