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这,”甄真这才想起了自己的衣服,忙道,“殿下龙卫军的军装便是在我甄家定制。我观其威风、大方,穿起来贴合紧致毫无负赘,利行军作战,这便让人多制了数百套。为有别于龙卫军,我还专门让他们改作了黑色。”
我去,这个时代的专利意识还真是淡薄,苏承羽心里苦笑,这只换了个颜色就像做了很大改动似的,害我差点儿以为同是穿越者。
他又想起这甄真刚才好像说多制了数百套,那么她手下义军,难不CD是黑色版的山寨龙卫军?!
以后一定要想办法普及专利的概念才行。
又交谈了一会儿,苏承羽方了解到,这甄家乃是江西著名的商贾“江右三商”之一,家中产业遍布江南。
而她的父亲便是一名爱国义商,曾在松锦之战时倾囊从南方购买军粮运去松山,免费供给明军吃用,前后整整两年。
后来松山城陷,甄老爷子悲怒之下高呼为洪经略报仇,率运粮家丁持刀冲入清军阵中,砍倒数十名建虏之后中枪而死。
而最为可悲的是,他为之赴死的洪承畴洪经略后来却投降了清廷,并成为毁灭大明的急先锋。
甄真自从她父亲去世之后,便开始继承父亲遗志,耗费家财为各处战场的明军送粮。为了路上安全,她还聘请名师学了一身的武艺。
后来有几次路遇小股盗匪劫掠,她便率领押运的家丁奋起反击,依靠冷静地指挥调度,屡屡杀退贼人。
至金声桓降清后侵入江西,她干脆自己拉起一杆人马做了义军,于各处袭扰清军。
由于甄家颇有财力,她这玉修罗几乎负担了赣北三府十多路义军近半的粮草供应。
“若没有玉修罗倾力支撑赣北战局,这里的义军怕早就被贼兵所灭了。”
邓山说到这里,几名义军都挑起了大拇指,纷纷点头称是。
这句话让苏承羽倒有些奇怪了,不禁问道:“据说赣北三府的义军乃江西最盛,各路人马加起来能有过万。而这三府清军不过三四千人,怎会还是个贼强我弱的局面?”
甄真刚才没能答出陈州王的“考校”,此时忙抢着答道:“殿下有所不知,饶州、南康、九江三府的义军虽多,却分为十多路,过于分散又互不统属,甚至义军之间有时还会发生龃龉。朝廷对这些义军也不太过问。
“故而遇到贼兵有备之袭击,义军往往会被各个击破。加之上饶柯永盛距离这里颇近,不时携数千清军扫荡三府,对义军打击极大。”
邓山一旁忙道:“柯永盛这獠以后再也猖狂不起来了,陈州王殿下几日前已将其全军歼灭!”
“当真?!”甄真立刻大喜道,“没了柯永盛,加上龙卫军到达赣北,定能一举平定三府!”
她望向苏承羽,兴奋道:“殿下,我愿率部追随殿下,鞍前马后,杀尽贼虏!”
邓山也立刻拱手道:“铁山营愿追随殿下!”
苏承羽却默默摇头,他最重要的目标只有一个,那边是南昌!如今赣北三府虽大部分在清军手中,但义军在这儿有着不小的战斗力,是以龙卫军不宜在此浪费时间。
赣北义军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没有统一的指挥,以及军器装备较差。如果能解决了这两点,那么赣北的清军应该很快能被他们荡清。
而如果让这些义军跟随龙卫军作战,由于操练及战斗水平的差异,他们能起到的作用极为有限。别的不说,光是龙卫军的行军速度,义军就绝对跟不上。
所以最好的方式,便是整合义军,配给他们较好的武器装备。甚至由给他们派驻军官、指导使,帮他们提高战斗力,如此便能在赣北为大明培养出一支新的战斗力量来。
想到这里,他望向邓山和甄真,“我有意整合赣北三府的义军,你们意下如何?”
(本章完)
第91章 汇聚义军()
“殿下是想要收编义军?”甄真忙问道。
“倒不算收编,”苏承羽说出自己的打算,“整合,便是合并、整顿之意。赣北义军没有统一调令,发挥不出应有的战斗力之十一。我欲让这十多路义军合为一股,朝廷播给粮饷、军器,仍由义军自行推举有能者统领作战。
“若再辅以严格的操练,赣北三府这点清兵在拧成一股绳的义军面前不过是土鸡瓦狗”
甄真对不能加入龙卫军有些失望,但旋即便又释然,凭自己手下人的那点战力,加入龙卫军大概也只是累赘。
她立刻豪气地拱手道:“殿下此举对众义军甚为有益,民女愿帮忙召集各路义军共襄大事。”
“饶州府的人我熟,”邓山也拍着胸脯道,“这儿的四支义军便由我邓某来联络!”
苏承羽大喜,拱手道:“那便有劳两位义士了。”
两人又记下了苏承羽的一应安排,便各自回营。
玉修罗一路欢喜得晕晕乎乎,都不知是如何走回了自己的军帐。
她立刻召集所率义军的几位头领,眼睛亮闪闪的,却少了份平日的镇定,大声吩咐众人,“老胡,忠义军和靳大刀两路人马就由你联络。”
“好勒,俺这就去。”一位汉子拱手道。
“李议,你去瑞昌一带,让铁豹子他们那几支队伍早点动身,路途远。”
“省得了。”
“赵老叔,您去最北边,知会孙麻子那几队人。”
“是,二小姐。”
“乐展,你负责联系白马营和忠义军。”
四下顿时一阵偷笑,有人小声提醒玉修罗,“忠义军吩咐过了。”
“哦,”甄真的脸微微一红,改口道,“不是忠义军,你、你还是去北边吧。”
“是让赵老叔去的……”
又是一片笑声,帐中几人交头接耳,议论着他们这位素来沉稳冷静的女统领今天为何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都安静点!”玉修罗怒了。
……
邓山急得连拍桌子,提高嗓门道:“老魏,等半个月可来不及!三天内出发才行。”
旁边一名络腮胡子的壮汉比他声音还大,“邓山,我和老魏花了不少力气才搞到接竹渡贼兵换防的情报。错过半月后的机会,等他们换防完了,想攻下接竹渡不知还要等到哪年哪月!”
“但陈州王……”
“邓兄,这事你还是别太上心的好。”老魏打了个哈欠道,“朝廷啥时候对我们这么关心过?我觉得也就做做样子,等那个什么王走了,一切肯定还是照旧。”
“对对,为这事耽搁了攻破接竹渡太不值当。”
邓山猛地站起身来,又拍桌子,“不就是接竹渡吗?若我现在就帮你们拿下此地,你们马上跟我去都昌?”
络腮胡子和老魏相视一笑,“邓兄,你有这份心就行了。”
“不是我说啊,就你铁山营那些单眼快铳,怕都打不到贼寨寨墙的高度。”
也不怪他们言语奚落,铁山营的军器之差在饶州义军中是出了名的。若非邓山的人打仗有股不怕死的劲头,铁山营在诸义军中根本排不上名号。
“单眼快铳?哼哼,”邓山眉毛一挑,“就今天了,走!让你们看看我铁山营怎么攻下接竹渡!”
随着一声震天轰响,接竹渡外那木竹搭建的寨墙上顿时出现了一个井口大小的破洞。伴随漫天的碎木屑,一颗铁球从吓得目瞪口呆的清兵眼前飞过,将他们架在火堆上的汤锅砸翻,嘭地钻入一间营房里,滚水和炭火溅得到处都是。
其后又是接连不断的炮声,只片刻工夫,接竹渡的寨墙便已被轰得千疮百孔。
眼看寨墙就要被轰倒,驻守接竹渡的清军如同被捅了窝的马蜂,惨号着从渡口北侧逃了出来。
早已埋伏于此的老魏眼睛都要瞪出来了——难怪邓山敢夸口说定能攻下接竹渡,原来他竟然有大炮!而且听这响动好像还是重炮!
他和留络腮胡子的石秦前后打了大半年都没拿下的接竹渡,这才多会儿工夫就已被轰破。
他随即大吼一声:“都给我上!”
四下里义军伏兵立刻蜂拥而出,手起刀落,将众贼兵接连砍翻在地。
接竹渡正面,两名龙卫军炮兵正手把手指导着铁山营的人,擦净炮膛,湿布给炮管降温,换子铳,点火。他们完全将这当做实战演练了。
又是一发铁弹飞入清军营寨。
从正面寨门冒死冲出来的清兵却惊讶地看到眼前是大片整齐的狼筅丛。
在狼筅的间隙里,早已准备好的铁山营铳手随即就是一排铳。虽然铳放得非常凌乱,但依靠数量的优势,清兵纷纷中弹倒地,没有一个能冲到二十步之内。
老魏和石秦从没打过这么痛快的胜仗,义军几乎没什么损失便全歼了接竹渡的近四百贼兵。
战斗很快宣告结束,两人一左一右将邓山夹在中间,满脸堆笑,“邓兄,你是哪儿搞来的这些炮?”
“我刚才还看到你换了新的鸟铳?”
邓山一副趾高气扬的表情,“说了去都昌你们还婆婆妈妈。告诉你们,这些军器都是陈州王殿下随手划拉给我的。”
“随手?”
“就给大炮?”
两人顿觉天旋地转,片刻后,几乎异口同声道:“去都昌,现在就走!”
余干县郊外。
一间草棚之下,两名三十来岁的男子正对坐而茗。
灰袍之人向北望去,“这陈州王殿下着实不凡,须臾间便做了下官多时未靖之举。”
“大人过谦了。”白衫剑眉星目的男子接道,“陈州王殿下确是集义军大成者。但若非大人您一直为义军穿针引线,提供情报并从旁指导,赣北义军亦当无此盛势。”
“哪里哪里。”灰袍人笑着摆了摆手,又道,“亭轩,依你看此次这都昌,我是去还是不去?”
被叫做亭轩的男子立刻正色道:“大人自是要去,这赣北义军有谁能比您更熟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