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帝国建立之后,德国军事系统的战略战术研究,一直都是围绕着欧洲地区展开的,直至纳粹上台之后,都没有对苏联以及红军进行过系统和专业化的研究。

    德国的情报收集工作完全是不合格的,虽然战后有不少人为卡纳里斯以及他的军事情报局辩解,但都无法掩饰他在东线情报收集上的失败。统帅部和元首大本营本应该得到更有效的情报支援,而事实上直到东线开战,纳粹高层依旧对红色巨兽缺乏真正意义上的认识,莫斯科的一切似乎都隐藏在一片纱幕之后若隐若现。

    现在因为元首的缘故,这种情况得到了一些改观,德军统帅部对苏军具有的作战能力有了深刻的了解,面对俄国人几乎无穷的战争潜力,再也没有人会叫嚣主动进攻了。

    当然这些骨髓里都掺着枪油的老兵们,绝不会选择消极防守,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战术研究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与此同时元首所制定的欧洲防卫战略,也在各大联盟国的密切配合下慢慢成形。统帅部已经很清楚自己将要面对的是一头怎样恐怖的怪兽,以及对方可能具有的战争潜力。这场战争一旦爆发,双方将没有任何妥协的余地,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这场战争不单单牵涉到意识形态的争端,更是近千年来俄罗斯与欧洲之间恩怨的一次总清算。

    苏联红军已经依照他们自身所具有的特点,进行了切实有效的体制改革,当然里面会带有一些权力博弈的色彩,但是莫斯科确实是突破了一系列困难,建起了一支用现代化装备武装起来的,足以威胁到欧洲安全的强大军团。

    目前德军擅长的闪电战,以及最拿手的连排营级防御体系,是否能够应付对手惯常的那种团级规模的波状冲击,在统帅部参谋部那里还是一个未知数。

    苏军的大兵团大纵深作战思想此时还不成熟,但是鬼知道这些战斗民族具有何等的战争天赋,或许打上两周之后,他们就能找到缺失的那几块拼图。苏军的恐怖在于,他们根本不用在乎部队的损失,他们拥有规模空前的预备队,除非在战争爆发后,德军能够迅速歼灭红军的主力基干部队,但以目前德军具有的实力,这种想法显然是不切实际的白日梦。

    苏军非常擅长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只需要把前任指挥官枪毙,后来者就会得到足够的教训。这可不是什么笑话,红军执行着一套有效的军官快速养成体系,而战火是个人军事能力最佳的考场,当然也可能存在有才能的军官苗子不幸夭折的危险,但是有一句话怎么说呢,运气也是评判军官实力的一项重要条件,谁都喜欢手下有一个幸运值爆表的指挥官,而不是某个身经百战的倒霉蛋。

    话题扯远了,回到库默斯多夫武器试验场。统帅部被情报里苏联红军的炮兵实力深深震惊住了,和狂暴的苏联大炮兵相比,德军目前支援火力只能说中规中矩。德国国内的军工企业的产能已经趋于饱和,但是留给德国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在本国的工业潜力被完全挖掘出来之前,德国只能从国外寻求支援。

    大口径火炮一直都是检验一个国家工业实力的试金石,目前能够独立开发和制造大口径火炮的国家,在欧洲也就只是那几个老牌列强。意大利和法国拥有优秀的火炮制造技术,他们也各自开发出了性能卓越的火炮族群。鉴于法国和意大利陆军目前都没有采购大口径火炮的计划,于是德国就勉为其难的帮着他们利用产能了,总不能让机器和熔炉闲着不是,工人也需要拿到工资去养活家人,金马克可是全欧洲都通用的。

    这次徐峻前来视察的,就是两门法国生产的155毫米加农炮。这两门炮使用的还是法国陆军传家宝GPF155的身管,虽然是1917年的设计,但是依然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这种火炮使用了德方设计的新型炮架,法国生产厂还特意改进了炮尾的结构,采用了德军惯用的水平炮闩。如果使用德国制造的155毫米常规榴弹,在最大装药的情况下打出了两万一千米的成绩,综合性能上已经非常接近美军的M1“长管汤姆”了。

    法国方面保证每个月能够提供给德军一百门这种火炮,以及所有维修零配件,如果徐峻的判断没有出意外的话,那么当东线战争爆发时,德军将会得到一千至一千两百门这种师级重型火炮,足以集结起一支压倒性的重炮集群了。

    这种大口径火炮被定型为K40加农炮,法军那里则将其命名为canon de 155mm GPF 1940,在装备德军的同时也开始装备法军的炮兵部队。

    这两门火炮的威力一点都不让徐峻感到担心,法国人玩炮兵一直都有自己的心得,虽然有时候会点歪几棵科技树,但是没人会去怀疑法国火炮的性能,这一点恐怕统帅部里大半的高层军官都会表示赞同,即便是那位前元首,也曾经蹲在西线泥泞的战壕里,在法国重炮的轰击下簌簌发抖。

    让徐峻感兴趣的是,他设计的火炮辅助动力系统,首次在牵引式火炮上得以利用。K40的炮架前部可以挂装一台五十马力的柴油发动机和两个驱动轮,这台辅助动力可以牵引这门十二吨重的火炮,以每小时五公里的速度进行移动。别小看这比步行还慢的速度,历史上东线战场上损失的大口径火炮,很多都是因为当需要紧急撤离时,炮兵无法在短时间内把十几吨的火炮挂上牵引车,无奈之下就地遗弃的,而这些火炮当时如果有哪怕一点点自主机动能力,这些损失也许就不会发生。这种机动力当然不可能用于长途行军,但是短时间移动炮位时非常管用,特别在双方进行零星炮战时,一门神出鬼没的大口径火炮,必定能够给敌军带来无形的心理压力,徐峻很期待这门火炮在东线战场的表现。

    德军装备的火炮种类杂、型号多,性能却都乏善可陈的样子,二战中德军的炮兵一直都不出彩,相反种类繁多的弹药给后勤带来了沉重的压力,甚至可以说拖了整个国防军的后腿。徐峻此时却无法对这种情况进行过多的改变,那么多装备还在继续服役,不可能一次就把它们全都淘汰。徐峻现在只能尽可能把那些旧型号火炮调往东部防线,然后在战争中自然消耗掉。

    “这种加农炮完全达到了我们需要的技术要求。”布劳希奇对站在身边的莫德尔一本正经的评述到。这位陆军元帅这几天日子过得很清闲,先是在几个社交场合刷了一波存在,同时还主持一些仪式庆典,剩下时间就是享受一个德国陆军元帅该有的福利待遇。

    “这就是陆军现在最需要的,克虏伯一开始还有些不满,但是当我问他是否能够每个月交给我同等数量的火炮时,他马上就乖乖的闭上了嘴。”徐峻正在和凯特尔聊着天,为了展现当时的场景,他还故意缩起了双肩。

    元首讲的“笑话”立即就引起了周围一片笑声,但要说笑容最真挚的,那还要属党卫队全国总领袖希姆莱了。这位内政部长这段日子很是滋润,原本瘦削的脸颊都变得有些丰满起来,徐峻觉得照着这种趋势下去,这位总领袖很可能会长出双下巴。这倒是一个历史奇景,徐峻决定到时候一定要和希姆莱合影留念。

    PS:谢谢大家的支持,今天突然有事,只能一更了,明天要去医院,双更只能放在后天了。

第两百六十章() 
希姆莱不是所谓的精英阶层出身,而且也不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他的成功除了希特勒的器重之外,还在于他的自知之明,以及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养鸡场主的发迹完全可以编成一个励志故事,前提是这一次第三帝国不会再重蹈历史。、

    希姆莱是个患有晕血症的女儿控,谁会想到这种人在工作岗位上,竟然会化身为冷血屠夫,虽然徐峻改变了历史,但是到现在为止直接或者间接死在希姆莱命令下的德国人,也已经达到了六位数。

    只不过其中至少三分之一的人,是新元首大清洗的受害者,这一点还是有必要澄清的,不过希姆莱似乎对此并不怎么在意,他相信自己所作的都是正确的事情,后代将会把这些载入史册,所以还很有些乐在其中的样子。

    希姆莱今天穿着一套黄褐色的文职官员礼服,看上去他已经适应了自己政府部长的身份,现在只有在需要他行使党卫队领袖权威的场合,希姆莱才会重新换上那套黑色制服。不过希姆莱没有佩戴红色的纳粹袖章,因为传闻新元首不怎么喜欢这个标志,现在很多纳粹官员在社交场合都不再佩戴红色万字袖章,就连新的政府宣传画里也不再出现这种饰物,这个纳粹象征正在迅速从人们的视野里消失,希姆莱不清楚元首的真实想法,但相信这就是元首想要得到的结果。

    党卫队理论上没有年龄限制,当然也没有退役这种事,只要认为符合纳粹理念和标准的,那么招募的队员可以一直工作下去。党卫队的薪水是由纳粹党党部支付的,而不是任何一个国家机构,所以党卫队身上纳粹党私军的色彩非常浓厚。

    党卫队有时候也会开除一部分“不合格”的队员,除了一些涉及到道德或者纪律方面的问题,大部分主要还是和成员的种族成分有关系。某些人因为被查出祖上曾经有犹太血统,或者家人亲戚里有犹太人,一旦查实根本不容当事人辩驳解释,一概直接开除出党卫队了事,至于全家被送进集中营,这年头也是很常见的事。

    不过也有一些老队员因为年纪或者家庭的原因,无法再继续履行自己的职责,或者因为新的任命,必须离开目前的岗位,以往每年差不多有个千八百人,因为各种原因从党卫队退役。特别在大清洗之后,党卫队申请退役的数量更多了,不少是滥竽充数想要混点好处的家伙,不管是不是自愿都向上提交了申请表,而且当月就被党卫队总部通过了。

    党卫队下属有一个人种和移居部,这个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