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邈也懒得去纠结这些小问题,反正这些兵都是白捡的,以后有的是机会调教。于是他只是将这三百士兵交给张辽统领,然后吩咐半个时辰后启程就解散了事。
张辽看着刘邈欲言又止。
刘邈正准备与张辽交流一番,却看见穆桂英和花木兰走了过来。
“公子,一切准备停当,随时可以启程。”穆桂英禀道。
花木兰却一来就盯着张辽看,“公子,你用传国玉玺换来的就是这个小子啊!简直亏死了。”
“呵呵,你可别小瞧了文远,他现在可能不是你的对手,以后就说不定了。”刘邈笑道,他知道花木兰还在因为昨天城门口的事而耿耿于怀。
“真的假的?要不现在比比看?”花木兰也不相信,一副跃跃欲试的姿态。
“现在就算了,以后有的是机会,文远是我兄弟,你可不要为难他。”刘邈看着因为不能比试,瞬间做出失望表情的花木兰,忍俊不禁。
一旁的穆桂英也是满脸笑意。
只是张辽却有些摸不着头脑了,这公子竟然说他张辽不是眼前的女子的对手,怎么可能?难道是因为自己只是一个小小的校尉而被小看了吗?算了,小看就小看吧,又不是第一次被人小看。只是他对未来着实迷茫的很,跟着刘太守去九江估计连一个校尉都比不上吧!
“文远,在想什么呢?”刘邈看到张辽一副神情恍惚的样子,多少也能猜到一些,不过他也不欲解释,以后张辽自己就明白了。
“噢,公子,这位姑娘方才说我是你用传国玉玺换来的?”张辽反应很快,马上问了一个他很关心的问题。
“什么这位姑娘?你要叫我花将军!”刘邈还未回答,花木兰就指着张辽叫了起来。
“木兰,别闹,你和桂英先去休息会。”刘邈制止了花木兰,然后对张辽说,“我昨日在宗庙找到了遗失的传国玉玺,刚才将它交给了董卓,借机向他要来了你。”
“啊?这——”张辽一时有些不知所措。
“文远,还记得我昨日和你说过的话吗?你是忠义之士,前途远大。我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我知道你怀才不遇。传国玉玺价值虽大,却远远及不上你张文远。”刘邈观察了一下张辽的神情,又道,“暂且放下董卓作为不说,我现在能给予你的只是三百士兵的统领,远远比不上都城的城门校尉,但我相信,你的将来也远远不是城门校尉能比的,甚至比现在的都亭侯吕奉先还要有前途!”
奇事年年有,今日特别多。张辽感觉自己的头都是蒙的。
以前他总幻想着有一天能得到某个贵人赏识,出人头地,统领千军万马驰骋疆场。可今天真正有人看重自己了,他却不敢相信,他可没想到会有人用传国玉玺这样的镇国之宝来换他,他也没想到有人会说他可以比拟吕奉先。那可是人中吕布,并州军的神,张辽虽然觉得自己有些才华,却万万不敢和吕布相比。
想到这里,张辽却突地清醒了,大概这也就是刘太守的笼络之言吧!也是,刘太守现在还未赴任,手下势力近乎于无,为了人才当然极尽其言了。
张辽轻舒一口气,放松下来。
刘邈一直在观察着张辽,看到张辽的眼睛恢复了清明,暗暗点了点头,果然不愧是历史名将,不是那么好忽悠的。
不过刘邈很清楚,他所说的并非是纯粹的笼络之言和忽悠之语,他再次道:“文远,人不可自大,也不必妄自菲薄。”
“可能你现在还无法理解我的话,认为我在夸大其词,但你一定要有这个信念。我还要告诉你两句话,第一,乱世已至,群豪争雄,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这是属于我们的舞台;第二,三年内,董卓必亡,杀董卓者,必吕布也!”刘邈拍了拍张辽的臂膀,转身走进了驿站。
对于张辽这样的人才,要想收服,必须先服其心。刘邈选择告诉他两件未来必然会发生的事,是有用意的。这两句话在张辽听来,就是刘邈对时局发展趋势的判断,如果到时一一应验,将使张辽对刘邈产生极大的认同和信任感,再加上今日的知遇之恩,张辽离开刘邈阵营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半个时辰后,刘邈一行在洛阳城外顺利集合。刘邈悄悄对张辽丢了个探查,发现已经有了变化:
【姓名:张辽字文远所属:刘邈忠诚度:70】
第18章 李儒的筹谋()
洛阳兵营,刘邈离开后,董卓再次与李儒坐到了一起。
“文优,你觉得刘邈这人如何?”董卓手中依然把玩着传国玉玺,但眼神早已不复之前的狂热。
李儒稍稍思索了一会,才道:“有些见识,但当不得主公信任。”
“你认为其言语皆有不实吗?”
“不,其关于关东诸侯的分析皆有道理,主公不妨采纳其建议。但其对待主公之心思却不尽然,若不出我所料,这些都是刘邈为求脱身的敷衍之语,待其一旦脱身,必然会与主公划清界限。”李儒眼神微闪。
在刘邈之前,董卓就亲自任命了不少州牧、郡守之类的大小地方官。这些人现在有反他的,有保持中立的,但就是没有支持他的。不过董卓也不甚在意,反正那些地方他暂时触及不到,如其都让袁氏兄弟这样的政敌得去,还不如送给不同人,这样势力一多,必然生乱,就不会都一条心地来给他捣乱了。等到他稳定了朝廷,再出兵收拾局面,还不是手到擒来?对刘邈,董卓也是这样的态度。
想到这些,董卓对刘邈究竟是真心还是假意就不在乎了,于是道:“这些都无甚紧要,我有些奇怪刘邈为何将传国玉玺交给我,若只是为了脱身或者张辽这一个无名小将,我是不大相信的。”
“这也是属下疑惑之处,以刘邈表现出来的见识,应该知道传国玉玺对于主公的重要性。主公现在所缺的,不过是废立皇帝之后的正统名分而已,而传国玉玺从很大程度上能削弱这个弊端。刘邈作为汉室宗亲,不可能与主公一条心,按理说他更希望主公控制不住局面才是……除非——”说到这里,李儒好像突然明白了什么,不过他看着董卓欲言又止。
董卓显然发现了李儒的异常,急问道:“除非什么?”
李儒看了看董卓,定下心来,沉声道:“刘邈将传国玉玺交给主公,可能是希望借此干扰主公的心神,而做出急切废帝自立的错误决定。”
“啊?”董卓不由惊呼出声。
看到董卓略显尴尬的神情,李儒知道自己猜对了,董卓果然有这个心思。其实李儒也不能确定刘邈是否真有这个用意,但这都不重要,李儒的目的就是借刘邈来劝诫董卓,这个时候是绝对不能有称帝的想法的。
“传国玉玺,受命于天!如今我得到传国玉玺,正是天命所归,即使废帝自立又有何不可?”似乎是为了掩饰自己的尴尬,董卓索性道出了心思。
李儒并没有当即反驳董卓,他很了解董卓,这时候只能顺着他说,“的确如此,传国玉玺在某种程度上就代表了天命,只是具体如何行事还需等待时机。如今对主公来说,时机并不成熟,主公刚刚废立汉帝,又新迁都,正是人心浮动之时。此时内有汉室忠臣掣肘,外有关东诸侯作乱,若主公急切行事,局面极有可能一发不可收拾。”
“文优所说甚是有理,我欲成其大事,该当如何?”董卓点了点头,也很同意李儒的见解,只是他多少有些不甘心,就好像一个人面对触手可及的仙桃,却只能看不能吃,这种滋味很不好受。
李儒很享受董卓对他虚心求教、言听计从的态度,他摸了摸不多的胡须,然后道:“现在当务之急是要瓦解关东诸侯联盟,打消朝堂上不利于主公的想法。待主公返回长安后,一边利用传国玉玺的影响力,将朝堂的话语权牢牢握在主公的手中,一边继续拉拢一些颇有声望的重臣,进一步巩固主公的地位。如果一切顺利,不出三年,主公的统治力将达到顶峰,那时,只要主公一个暗示,就可能有无数人帮主公完成登顶大业。”
“三年?真要那么久吗?”董卓打量着手中的传国玉玺,似乎并不满意。
李儒连忙解释道:“三年并不算久,朝堂上的顽固派不少,汉室依然残存着影响力,清除掉这些阻碍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主公还需要更加强大的实力,这样才能保证大事成功。”
“嗯,卿之所言,甚是有理。”董卓不住点头,“三年就三年,只要大事能成,董某等得起!”
定了一桩心事,董卓顿时变得意气风发起来,他换了个更舒服的坐姿,“以防变故,我得尽快返回长安,但在此之前,必须先解决了诸侯联盟,对此你可有良策?”
“刘邈虽然心思叵测,但他的部分见解却有些道理,诸侯联盟看似势大,却各有私心。我们就以此为突破点,先以武力挫其锐气,再行离间之计,从其内部瓦解分化。”李儒早已智珠在握。
“具体该如何操作?”董卓见李儒已有计策,不由急问道。
李儒也不卖关子,和盘托出。
“第一步,先从袁家下手。之前有细作探知太傅袁隗屡屡与关东诸侯勾连,且其暗地里与朝廷诸多大臣集会,所作所为甚是可疑,而且盟军中袁绍、袁术、袁遗都是袁隗亲侄。主公可以此为理由,将在长安的袁氏全家收押斩杀。这样做有两大好处,一是震慑朝堂上图谋不轨之人,二是激怒袁氏兄弟,他们为报家仇,必然催促盟军来攻,而诸侯断不愿因此损耗实力,到时主公只要击破其先锋之军,其余诸侯必将观望自保。
第二步,行离间分化之计。诸侯联盟起兵不过是不忿主公得拥立之功,掌控朝堂大权,欲取主公而代之。但在主公废立汉帝并迁都之后,他们的初衷已经很难实现,此时必然心思异动,主公行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