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世家天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似乎也没留下什么话,不过在把这些东西留下来的时候,感慨了句‘志才也是当世少有的俊杰,却不想错过了’,感觉他当时真的挺惋惜的。”邻里见状也只能仔细的回想当时的情况,然后学着朱成的语气说了出来。

    那邻居不明所以,戏忠却是听出来了,朱成显然是来征辟他的,谁知道错过了。

    只是自己愿意投靠朱成吗?或者说他值得自己投靠吗?戏忠这样询问自己!

    摸了摸手中的书册,戏忠觉得不管朱成是否有能力值得自己投奔,但他却是真心看重自己,否则不会把兵书这样的东西都送给他。

    其实戏忠不知道,朱成就是了解到他是曹操麾下的谋主,所以这才想着把兵书送给他,谁知道这无心之举却造成这样的错觉。

    不过戏忠如今真的有点激动,毕竟首先愿意看得起他这个寒门子弟的人本身就值得交往。二则朱成不是白身,据说已经举了孝廉,同时还是大汉讨贼校尉,虽然是杂号,好歹也是二千石的大官。

    走军旅路线对于士人来说似乎有点捞偏门的意味,不过对于寒门子弟来说未必不是一条出路。戏忠显然此刻已经动了心,于是把东西放在家里之后,便是出去寻找朱成。

    谁知道好不容易找到军营,才发现别人已经开拔。失魂落魄之中下意识的路过郭家,被刚好回来的郭嘉看到。见好友如此沮丧,郭嘉自然要询问其缘由,知道事情的始末后却是沉吟起来。

    “志才觉得朱成可以投效否?”郭嘉今年才十四岁,不过才华而言却毋庸置疑。说起来也正因为十四岁就开始逛青楼,所以也得了个‘颍川浪子’的称号。

    “奉孝以为如何?”戏忠也没有主意。

    “此人几月之间就升到了校尉,应该有其不凡之处。只是郭某想不明白,他既然有才华,为什么不走仕途反而要从军,他到底有什么目的”郭嘉却是通过朱成的事迹看出了一些别的东西。

    以朱成的才华,虽然没有直接考校过治政的能力,但诗词方面的才华,其实也能表现出他在临场应变和文化底蕴上的功底。这样的人才,就算是担任县丞,有朱儁相助以后必然也可以位列朝堂,但为什么他宁可从军也不去当郎官?

    而且刚好当了军官没多久就爆发了黄巾之乱,他借机直接升为讨贼校尉,真的可谓一步登天。普通人举孝廉,先要当一年郎官,然后才能安排职位。他却是三个月不到就成为了秩比两千石的校尉,真的是匪夷所思。

    感觉,就如同未卜先知,预料到太平教会在几个月后会造反一样。当然一般来说这也可以用眼光或者判断力来解释,不过郭嘉却觉得朱成身上显然有什么更深层次的秘密!

    “奉孝不赞成某投效他了?”戏忠反问道。

    “哈哈,既然志才已经打算投效他,郭某反不反对又能如何?只是觉得朱成不简单,所谋必然不小,志才跟着他必然可以一飞冲天,但也有可能会万劫不复志才可有胆量赌上一赌?”郭嘉大笑,然后非常郑重的询问道。

    “嗨,戏某孤家寡人一个,从小多得乡里乡亲帮助才活到现在。一条贱命若能拼出个一飞冲天,那自然是赚翻了!哪怕落得个万劫不复的境地,也亏不到哪里去!”戏忠回道。

    “那还等什么?趁着别人还没有走远,速速追去!”郭嘉淡淡一笑,自家的毛驴给送到戏忠的手中。

    “奉孝,以后你有什么打算?”君子有通财之义,戏忠自然不和郭嘉客气。只是上了毛驴,这才回头问了句。

    “嘉尚且年少,且在书院再苦学几年!”郭嘉摇了摇头,昔日甘罗十二岁成为宰相,他郭嘉今年虽然已经十四岁,却也还没有打算出仕的意思。

    一则如今大汉局势变化太大,他需要好好看清楚,二则他年纪的确太小,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去积累知识。嫡系那边看不起他,若非碍于族规,只怕连他的月例都要扣掉,甚至逼他分家,他想要做的,就是让宗家那边看看,自己这个旁系也有一飞冲天的时候!

    戏忠闻言也不强求,直接骑着毛驴飞奔出去,到了夜晚周围一切都暗了下来。戏志才营养缺乏,自然是什么都看不见。好在他大概知道军队前进的方向,所以只是沿着这方向继续前进。前方虽然什么都看不见,但他相信继续向前走,便能遇到朱成部。

    终于,地平线上出现了亮光,不多时一座营地就出现在他眼中。通过那灯火,他好歹是看到了外面值守的士卒,营长的正中央,赫然插着一名军旗,上书‘朱’字。

    “来者何人?”值守的士卒见状当即喝止了他,哪怕知道眼前来者不过是一书生。

    “阳翟戏忠,欲投效朱校尉!”戏志才拱手高呼。

    朱成此刻正在安顿陈遥,初步安排陈遥去当主簿,帮助他处理日常杂务。而荀采则安排到医护队里面,毕竟她是女性,安排在军营里面到底不太合适。至于陈遥来的那些痕迹,他已经让杨浪去消除。荀家人至今没有追来,显然是奏效了。

    本来正打算休息,却不想外面传来一阵高呼,闻言他想是一愣,随即直接就跑了出去。

    别人或许无所谓,但那可是戏志才啊!在早期可是曹操最重要的谋主,没有之一!然而如今,这样的存在居然打算投靠自己,朱成岂有不激动的道理?!

    “哈哈,能得志才襄助,某真的是如虎添翼!”朱成大笑着朝着营帐外迎了过去。

    此刻他本来已经解下了甲胄,甚至靴子都脱下了一个,却不想闻言磕磕碰碰跑了出来,这穿着内衣,一只脚穿着靴子,一只脚却只有袜子的样子,显得是多么的滑稽。

    但是戏志才却不觉得,只觉得朱成是真的看重自己,心里反而激动异常。于是上前作揖,郑重的说道:“戏某不才,愿效犬马之劳!”

第21章 义勇军李文() 
朱成被眼前这一幕也是吓了一跳,要知道这已经不是在投靠,而是在认主了。

    其实戏志才何尝不知道这个,只是自己寒门出身,本来学识方面就显得单一,甚至可以说并不全面。也没什么名气,没有十几二十年根本不可能举孝廉,可是一个人有多少个十几二十年?

    所以他打算赌一赌,赌朱成的野心,这点已经在郭嘉那里得到证实。要说对人心的掌握,没有人比得过郭嘉,哪怕他今年才十四岁。

    “君不负我,我不负君!”朱成迟疑了片刻,然后默默的走到戏志才面前,将其扶起。

    戏志才身体先是一颤,表情也变得更加激动起来。默默的被朱成扶起,然后默默的跟在他的身边,进入到军营之中。

    然后他却意外发现,不仅辛毗居然在军营之中,陈遥居然也在这里。这也就算了,怎么荀采也在这里,荀家人知道这件事情吗?

    “正好,这里有个烂摊子,志才你觉得应该如何处理?”朱成把事情的始末,还有他初步的决定说了出来。

    “既然致远要认主,那么主公且收下便是。之前的处理办法很稳妥,属下并没有别的看法。”戏志才既然已经认主,那么自然要代入到自己的新身份来。

    至于意见,就算有也不可能当着别人的面来说,现阶段朱成的处理办法的确很好,若有需要之后再补充就是。

    那么事情就定了下来,本来朱成打算让戏志才担任主簿,让陈遥当他的副手。但戏志才却表示他不擅长数算,只怕会当不好,反而是对朱成设立的政委很感兴趣。

    经过一番协商之后,欧阳行继续担任副政委,但同时戏志才也作为副政委正式上任。前者还有一个别部司马的职位,本来不打算和戏志才争。不过杨浪却是私下对他说,朱成对政委的看重远远比别部司马要高得多,于是他就打消了放弃副政委身份的想法。

    陈遥当上了主簿,主要处理日常文书,甚至是后勤补给的事情,主要接受辛毗的直接领导,也向朱成负责。

    荀采暂时改名叫做陈采,反正若是她和陈遥真的能成事,那么她也将被称呼为陈荀氏,荀采对此也没有任何表示,在改名之后就担任医护队队长的身份。医护她是第一次接触,但她学习得却特别的快。

    到了第二天,大军开拔,并且终于是和朱儁部汇合。朱儁部比历史上的那数千人足足提升了五倍有余,清理黄巾贼的效率自然也提升了数倍。短短五天时间颍川郡几个县城的那些零散黄巾贼,几乎都被消灭一空,就算还有那么三五个的,世家的护院就能搞定。

    除非把张氏三兄弟干掉,否则的话根本没办法阻止黄巾贼的出现。其实就算消灭了也没什么用,熟知历史的他很清楚,黄巾贼到官渡之战的时候都依然存在。

    出去的时候是三万大军,回来的时候却不想已经是三万五千大军。朱成好奇的问了句,才知道原来是各县的良家子弟组成的义勇军,朱儁选其精锐,最后挑了这五千人入伍。

    算上孙坚部的话,大军都已经有五万人的规模。朱成真的很怀疑,这样下去还需要打长社之战么?只怕根本都不需要对峙到六月,直接一股脑冲过去便是!

    “孙坚部尚未归队?”朱成随口问了句。

    “已经在昨天发来文书,他们和皇甫嵩部汇合,短期内就会抵达。另外根据他们那边的报告,他们那支部队也提升到了两万人,这还是他特别限制了人数的结果。”朱儁无奈的回道,所有部队加起来都快五万五千了。

    “是否军粮有问题?”朱成看到朱儁的表情问道。

    “军粮还够,各地的世家都有送上一些军粮作为谢礼只是士卒入伍时间参差不齐,对战力来说是一个问题!而且他们来自不同的阶级,来自不同的势力,往往会抱团”朱儁有点担心的说道。

    “那不若将他们打乱便是,就算会影响到一部分的战斗力,但有政委在重新把战斗力凝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