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殿前诸门防禁使刘巨容,都不得不亲率子弟奋战于门楼之上。

    而当攻防战的第五天,子城的西门楼在烈火中轰然倒塌之后,大唐天子的行在也再度派出了新的使者;而开始愈加卑言款声的商榷起是否将行在上下,移幸往梓潼的事宜了。

    于是,杨师立开始自得意满脱下满是风尘的黑光甲衣,穿上了位置极品的公卿和宰相才专有的深紫色团枝交领大袍,配上代表贵不可言的金龟带。

    又在过人高的大铜镜前,浮想联翩着自己点起全服披挂的牙兵,在武装到牙齿的仪仗簇拥下,行向那正在对着自己缓缓打开城门出迎宰臣们的一番光景。

    这时候数骑飞奔而至的信使,却是给他带来了一个晴天霹雳一般的噩耗;却是西川讨击使高仁厚已经借道普州北上,而攻入梓州境内包围了东川节度使的理所梓潼城。

    一时间有些进退失据的杨师立,不得不又多花了一整天的时间,来统一麾下在去留之间的争执不已,又散尽军中资财大肆犒赏了一番有些人心浮动的士卒,

    这才达成一致,不再搞什么花头的进城仪式,而火速拿下这行在和成都子城以为根本之地,再督促天子发诏宣布高仁厚为逆臣,然后分兵救援和夺回梓州的故镇。

    然而就像是上天弄人,或又是他兴兵以来的气数和运道都已经被用尽了;杨师立留在城外的东川游骑,再度惊慌失措的逃归来报。

    在成都以西的著名大泽兼名胜的摩珂池畔,发现了漫山遍野而来皮帽兽衣的羌兵。

    ——我是分割线——

    然后,等到重新下得车来的时候,红药儿的小脸上依旧残留着羞红颜色,水汪汪的眸子里都要荡漾出来了。不过,原本的披风大裘下的衫裙,也变成了常见冬日男装的棉衣大裤和连头皮毛罩子。

    虽然看起来就像是个皮肤白净的少年人了,但是穿上了宽大道足以遮住手脚的毛边大衣,却又有些类似布偶装一般毛茸茸的可爱意味;看着这种可爱男孩子式的中性美,让周淮安居然又有些蠢蠢欲动起来了。

    接下来的内环护卫工作,由社调部的专门保卫人员负责接手,而与常人外形差别过于明显的亲卫们,而被集中到附近的几个场所里去待机和候命。至于出行的车驾,则还是在另外一批亲卫的护送下,原封不动寻路的回到城里去。

    而在这一刻的红药儿,也难得露出不多见的小儿女态来,步履轻快的穿梭在城下坊的街市之间,好奇心十足而饶有趣味的打量和翻开着各种沿街贩售的东西,那些绝大多数都是极为廉价或是简陋至极的货物。

    也让周淮安不由的反省起来,自己是不是无意间让她压抑的太厉害了,感觉形容上都有些细微的清减和消瘦了。再回想起来,她自年幼时被曹夫人收养开始,人生的大部分时光就是在四处转战义军当中,充满了颠沛流离中度过的。

    因此固然是让她见过了时间许多悲惨的事情,而对劳苦大众充满了怜悯和爱惜之心。但是在曹夫人的竭力保护和教导之下,也等于是在笼中鸟一般的流转生涯当中,度过了自己的童真年华。

    在衣食无忧之余,基本上也与正常人家的生活无缘,自然也对这些安定下来街市面貌与风情,充满了好奇与新鲜感也就是在不足为奇了。想到这里,周淮安的眼神又变得温柔了几分。

    随着穿着在摊位和铺位之间所弥散的香气,很快她的手中就分别端吃上了两串当地特色的小食——环膏,类似滚煎甜甜圈式的玩意,只不过是內加了葱白和碎芹的甜酱和咸鲜口味。

    此外,又有没有任何佐味也能焦香顺口的酥小鱼,小块猪皮、蒲罗和芋片一起烘烤的炙三味,爽滑不腻的羊尾冻子,粘黄米和枣泥、桃仁碎做的蒸果子;蟹黄和鱼肉包在江米里炊熟的水仙团;甚至还有带有明显北地风格的甜酪粥和黄浆水。

    不过最对周淮安胃口的,还是用葱白、软骨、皮冻,油渣和杂面,在炭烧土炉内干贴成烂肉大饼。居然只要十五文大钱就可以买上两个;虽然露天下烟熏火燎的卫生状况,以后是标准未免有些令人堪忧,

    但是也间接证明了另外一个事实。就是在如今太平军治下,尤其是荆州境内相对低廉的生活谄本,和比较充足的食材、碳薪来源;毕竟,现在还是万物凋寂的冬天,取暖的需要巨占据了民生索菲的很大一部分。

    而在多数时候,周淮安并不用怎么说话,只要笑眯眯的牵着小手紧跟在身后,任由她一路随兴所至的买买买、吃吃吃,偶然顺势做出一些尝试、评价和品鉴好了。

    周怀甚至还有空闲顺手收集到三份,质地和内容不一的对折小抄;也就是一种简陋至极的双面文字刊物。用的是最便宜一戳就破的麻边纸,印上许多豆腐块一般的蝇头小字,因为印刷的低劣还需要靠的很近才能看清。

    这东西最早源自太平军宣传队的手段之一,但自从开始在市井民间流行之后,就像是雨后春笋一般的迅速增殖和泛滥开来;因此这三份小抄都不是官方发布的正式文抄;而是民间作坊里私自鼓捣出来的玩意。

    刊载的内容也随性的很,从市井街坊中的传言,到家长里短的琐事八卦,乃至似是而非的历书、讳谏,甚至是从正规文抄上转过来的二手消息,及其牵强附会的一些捕风捉影。

    隐然很有些后世不管事实,直管销量的八卦小报几分雏形了;而且在其中一份劣质小抄上,周淮安甚至感觉到了社调部在其中插手和干预舆情导向的痕迹。

    但这一份纸质粗糙印刷模糊的小抄(报)背后,却是代表着如今水力机械在各地普及后,产能已经上规模化的造纸业所能够提供的廉价纸张来源;以及同样成本低廉的(焦)油墨和在民间扩散开来的简易制版技术。

    因此,在这么一份只值五个钱的对折四版小抄当中,就涉及到了太平军领先于这个时代的十几样成果。也算是完成最原始的“五小”工业奠基之后,所衍生出来的一个副产品和科技树分支吧。

    周淮安如此思量着,对着易装成行游的商贩、脚夫、路人,或是坐店食客、酒徒之属,混在左近人群中交替跟随和分段接力监控局面的保卫人员,使了一个手势。

    

第五百七十章 千岩烽火连沧海(中)() 
乾符八年冬,东川杨师立叛,引兵往攻行在,先破神策、西川兵于神原川,再陷成都大罗城。于行在请杀田令孜并陈敬瑄,上不许;乃强攻子城。

    西川将杨茂言引兵来援,被伏尽没于城郊。上乃诣使宽抚之,唯田陈所不见;师立乃愤怨再攻之;行在累若危卵,再以宰相挽请之,许入内搜拿。

    骤闻西川大将高仁厚潜袭梓州根本,军中动摇而师立厚乃尽出犒之,又令往掠全城;始初定之。时又有田、陈,引维、茂羌兵往攻;

    师立使大将郝蠲迎击摩珂池,遂大败尽没。又有大将张士安不告引兵而退;遂东川士卒皆乱不可收;余部半数就地乞降于行在,半数乃裹挟师立而西归。

    行至鹿头关,大将郑君雄为梓州高仁厚所诱,乘夜攻杀师立及其牙帐、幕属,斩首数百级传于梓州;梓潼城遂得下。高仁厚自立东川留后,又表郑君雄为汉(州)、绵(州)防御都团练使。

    东川之乱初平。

    同年冬至日,忠武四都出走至兴元府,正逢荆帅宋浩逐贾帅牛勖而占据山西旌节。遂引兵往攻之不果而相持于汉中城下,乃退而大掠境内又南下分据兴、利、阆、集各州,自立为刺史。

    山(南)西(道)再乱起。

    《蜀都别志。唐轶事篇》

    ——我是分割线——

    “社调部特勤队所属李思雅,现下负责伴从娘子。。但请吩咐。。”

    一名抱着个兜售柿饼篮子的布衣女子缓步过来,用招揽的浅笑低声道。

    “是你啊。你那位义兄林深河呢。。”

    周淮安有些眼熟的想了想,才记起起来这么一号人;却是一边伸手挑拣起篮子里的柿饼来。

    作为在安南当地投效的土族帮会——五老会重要成员,她原本被安排在广府训练相应的情报人员,以及参与监管那些灰色地带和地下事业,做得颇有成效。

    显然现在随着太平军的重心转移到荆湖之后,她也被从相对安定的广府那边调过来,加入到社调部在岭内的湖南、荆南、山南等地,察奸防谍的秘密战线序列中去了。

    “他到敌工部的外调科去了,如今应该正在外出勤呢。。”

    李思雅神色如常的回到道。

    如今敌工部的对外部分,暂时分为三川、关内、江淮和河朔四个分队,投入的重点和行事的掩护身份也各不相同。就不知道他被派在哪一个方向上了。

    “好吧,给我传句话,让社调部把街头这些小抄的跟脚找出来,然后让我们的人进行监管吧,或许会有所发现的。。”

    周淮安最后才从篮子中挑出两枚颜色最深最大的柿饼,顺手将包着几枚铜钱的小抄纸塞进去道。

    “奴婢遵命。。”

    她点了点头就重新回到街边兜揽起来。然后就被几个靠上来的“顾客”所围住,假做买卖迅速拿了东西分头领命去了。

    作为一个合格的政权,固然要严厉打击和镇压潜在叛乱势力、破坏分子。但是同时也要能够容纳一些无关大局、或是无关紧要细节上的异己之声。

    比如仅仅停留在嘴炮阶段的适当批评和反对意见,反而可以通过争议和辩论来增强相应宣传的说服力。就像是后世一些明黑实粉,小骂帮大忙的舆论手段,也可以放在这些街头刊物上的。

    此外还有就是针对一些别有用心的造谣和污蔑手段,完全可以通过这些民间喜闻乐见的载体,来进一步变本加厉的极度夸张和彻底荒诞化处理,以达到适得其反的逆向教育和混淆效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