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刹那间,只见那大多数被拦截下来火炭碎块,也像是遇到了小型的漩风一般,在某种快节奏的韵律当中弹跳起来,又被裹挟在挥动的风声当中倒卷回去了好些,几乎是仰面吹撒和溅落在了,那些还持着容器的数名官军当中;顿然烧灼和迷呛出一片的惨叫声。
当那些官兵最后一波的拦截手段也宣告失败,而体能爆发模式渐进尾声的周淮安,得以重新稳稳站在城墙上的时候,那些依旧能够站在他面前的官军,也已经没有剩下多少了;至少在这场狭窄城梯推进和遭遇的战斗当中,那些试图反击或是奋力阻挡在他面前的官兵,基本都逃脱不了被成片横扫或是爆发推进的蛮力,给撞倒、掀翻和挤落下去的下场了。
然后,当他停住下来深深喘了一口气开始感受到久违的疲倦后,那些欢声雷动得从他身后冲出来的义军士卒们,就纷纷举刀擎枪得竞相自发迎上了这些最后残敌,而全力以付投身到后续发生的战斗中去了。
半响之后,城外那些官军未曾战死的,也都已经溃逃的七七八八,而城头上最后残余的十数名官军也被压缩到了一个狭小的转角当中;然后在换上来的弓弩一轮又一轮的连续三次攒射之后,除了几个当场崩溃跪地乞饶的俘虏之外,就再也没有能够战力和挣动的身影了。
“常胜。。常胜。。”
直到这一刻,满脸黑灰和汗水的周淮安左右,也再次掀起了参差不齐的欢呼声和嘶吼声。
“怒风。。长哉”
然后在城下也传来了呼应的叫喊声,好吧的确是来自怒风营的切口,还是周淮安参与制定的呢。
只是接下来,他们却是一副大惊失色的表情,赶忙围了上来七嘴八舌的喊道
“营管,你中箭了,。。”
“营管你可还好吧”
“快让俺瞧瞧。。伤着哪了。。”
“救生队,,救生队在哪里。。”
“还有能够喘气的么。。”
然后,周淮安才从自己的镶片盔上摸到一只斜斜穿透过去的箭只,好吧,从倒影上看就像是突然在自己头上长出了一对不规则的角呢。难怪最后那些官兵像是见了鬼一般的不敢冲上来,反而叫嚣着什么“鬼不鬼”的返身逃走了。
然后自己的身上也发现了,被漏过的火炭烧出出来泛黑的破洞,虽然大多数都被泡钉甲下的铁片给挡住了,但是脖子和肩膀的缝隙间慢慢出现的火辣辣刺痛,看来一些轻微烫伤看来是免不了。
这时候,远处那些土团兵的联营,才像是反应过来了一般急匆匆的开出数只人马压了上来。
周淮安也顾不上继续检视自己的伤情,连忙让人接应城外的援军线进来,然后抢在那些土团军逼近城墙之前,将木板大门合上又重新用装着泥土的手推车塞死;还顺手放了一轮残差不齐的箭雨,将其冲在最前的线头给射翻了十几个,而再次逼退到安全的距离之外重新列队起来。
(本章完)
第68章 两地()
“虚营管在哪儿。。”
满身血迹斑斑的刘六茅,登登的一鼓作气进步股奔上城头,在亲眼见到了正在赤着半身敷药的周淮安这一刻,他才重重了吁了一口气;算是这次不负将头所托,也不枉他在城外决然冲阵,放手一阵打杀而付出五个兄弟坠马的结果。
“除了这只先头,你们还带来了多少人马。。”
“回营管的话,目前就暂且只有我等了。。”
“本部人马约莫还要数日之后。。”
然后他不由的发现,听到这话后无论是老关还是成大咬,原本期盼和热切的表情,不由都有些松垮了下来,然后又变成相视无语的深深无奈和叹气。
“就只有你们么。。”
周淮安也重重的叹了一口气,却在心中哀叹起来了。
这批援军的数量比想象中的远要少得多,从头到尾只有披挂齐全的数十骑,却轻易冲动击溃了城下聚集的官军阵脚,致使对方竞相溃亡而去。不过,这些对于他后续的守城来说,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因为在之前官军偷城的战斗和纷乱当中,各种折损加上逃散掉的,他当初武装起来的五百多号人只剩下不到一半了,五个大队也只剩下匠人队和救生队因为无处可去,而相对完好一些;而那些征发来的本地民夫和青壮,也大都乘乱跑掉了。而这些意外出现的援军,除掉冲击城外官军的上网之外,还剩下四十一个人而已。
而他们的来意虽然没有明说出来,但是王蟠将自己身边最亲近的力量给派出来的用心,只要稍微用心琢磨一下的人都能够明白的,他们无疑是为了这里最有价值的一个目标,或者说是个人而来。这个结论让周淮安又是无奈又是感动,起码自己居然还有值得对方转呈救援的重要价值。
然后,周淮安发现自己再次面临了某种选择,继续留下来坚持和等待不确定的后援,还是继续之前的逃亡大计,至少在击溃了那些冠军之后,长乐县城的外部环境上已经改善了许多了。
“俺们不是已经说好了么。。营管你就放心上路吧。”
“关头说的正是这个理儿。。。您就把后面的事情都交给俺们把。。”
“俺嘴拙,不会说什么好听话,但是眼下您留这儿的用处已经不打了。。”
“如今的局面,就算没了营管,俺们还是可以继续坚守一二。。”
“只待营管您,尽早把本部后援带回来就行。。”
虽然身边大多数人都支持他,随这支少而精的骑兵脱身去后方“求援”,而自己留下来坚持待援和拖住敌人。
但是最后还是在他的私心考量与斗争之下,给以冠冕堂皇的理由给拒绝了;再没有比躲在城池和众多部下当中更加安全的地方,所以他不太想冒险。
但是名面上的说辞和理由,却只能说是实在不愿意抛弃和放弃城中的这些军民百姓,也不愿意放弃眼下相对有利的大好局面云云。但是光是这样还是够,对眼前的实际情况并没有多少的改善;
于是,他又突发奇想式提出了一个尤为大胆的建议,半胁迫半利诱的让这支骑兵也留下来,以便另有用处的结果。
“你们是否愿意相信我一回么。。”
周淮安独自对着刘六茅道
“或者说,就尝试上这么一次好了,,”
“当然,实在为难的话,我也没有强求的道理”
“只能辜负好意,请你们先行返回一步了。。”
“罢了。。罢了”
刘六茅却是脸色变了数变,少不得一番心理斗争之后才道。
“将头既是让我等与营管协亡。。”
“那且随您在冒险博上一把又何妨。。”
“但我要留下人手,勿论事后如何情形,还请营管如约脱出险境才是”
“大善。。”
周淮安大声的点头应承道,心里一块石头却是最终落了地。然后他看着缓缓逼上来的土团联军,大声道。
“先让我们熬过这剩下的大半天吧。。”
“把所有的弓弩和积存都拿上来。。”
“能够站立和能够喘气的,都给上城来。。”
“没有必要考虑什么留手了。。”
。。。。。。
广州城,
满街绽放的木棉、梧桐、玉兰构成的夏日繁花盛景,也在带来凉爽之意的秋风渐渐当中相继凋落下去,而逐渐将争奇斗艳的舞台,让位给黄灿灿、白莹莹、红艳艳的菊花来。
而随着连日不断调遣出去的起义军人马,城中的士民百姓也慢慢得从充斥街头,嘈杂无序的喧嚣当中平复下来,而重新开始为谋取生计的各种奔忙。
“虚之行。瞧瞧人家这字号起的。”
冲天大将军府当中,作为重要谋主之一鬓角发白的录事参军杨师古,也在喝着新茶拿着一份文贴,而对着伤势初愈而脸色依旧苍白的军府别驾黄瑞,啧啧有声作叹道。
“光是知行合一的蕴意,怕不是什么博学渊源的出身”
“还姓这子虚乌有的虚,就不知道是不虚此行,还是虚籍以名的用心了。。”
“就算是法号渊玄,也不是那么简单。”
军府别驾黄瑞亦是颇有同感的叹息道。
“这正所谓是临渊在玄,这是暂且不看好义军,而优待静观下去的意图么。”
“所以这才自愿留在怒风营,而暂且践行一些所学的心意么。”
说到这里,他却对着杨师古别有意味的一笑道。
“却让我想起了当年的杨兄弟了”
杨师古不由的苦笑了一下,他的祖上也曾算是个不大不小的名门出身,算是弘农杨氏五服之外的远支;到他这一代只剩下一个耕读传家的虚名而已;
因为屡试不中而败光了最后一点家产,然后在举子当中又因为仗义直言时弊,而被人以“轻薄无行、诋毁朝政”为由,举告攻吁罢还学籍在家;然后,好容易靠故旧渊源谋了一个下吏抄书的营生,却是见不惯太多的丑恶肮脏事,尤其是那个以不学无术却尝粪而得官的县尊大人。
实在耻为同流合污想要告去却被同僚和上官所忌,直接在公房里点了把火而构陷他个“私损公物”罪名,一顿棒子打的皮开肉绽。然后,就是在牢狱当中“卧邻秽溺、相矜以虐”的暗无天日生涯;等到他直到了妻子莫名暴毙而一双儿女都饿死之后,已然是万念俱灰而了无生趣了。
然后,黄王打破了郓州而尽释冤狱和囚徒,落魄如乞儿的他也毅然投入了义军当中,而成为黄王麾下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士人和谋主,只为扫清这笼罩在这天下亿兆黎庶身上的妖氛重重;
因此,在他想来对方年纪大身负此才学,却早早的要遁入空门离开避世,只怕也有一番难以言说的苦衷和故事了;故而,他委实也对这个看起来很有些意思和来历的虚和尚,产生某种意义上的兴趣和天然好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