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他此时此刻正在思量着这些球手当中,那个看起来更得天子宠近和在意,可以给予富贵名位的笼络和相应的敲打手段;
而在天子的近侧之中,哪个又是不合时宜和喜欢沽名钓誉的直谏之辈,以及他们可能说出一些煞风景的言论,需要及时利用天子身边的职权之便予以排除和贬斥掉,乃至罗织相应罪名以震慑朝中那些潜在的“逆党”“清流”们。。
“须得时刻谨记,咋们都是天家的奴婢。。”
只是在他口上却说出来的是另一番光景:
“只是暂以这微贱之身,代这天下当主稍加出头露脸,奔走在外而已。。”
“日常里切切莫忘了自己的本分和出身。。”
“倒是那些馆阁士、堂老(宰辅)和台臣、主部,才是天家委命的正当管事之人。。”
“尔辈平时就须得留下几分体面,才有日后向和衷相得的长久日子。。”
“毕竟天下这么大,许多放在台面上的勾当,还需得此辈为之张目的”
“更不能对那些侍御之众有所折辱和轻慢,不然最终坏的还是天家的威德和权望啊。。”
“如今国事维艰,那些二三心思的外藩军镇,可都在盯着朝堂的举动,”
“里里外外的都有人位置串联勾结,巴不得有由头生出事来。”
“是以万万不可给此类可乘之机,否则。。”
说到这里田令孜皮笑肉不笑的眯起眼睛,顾盼左右道。
“到时别说是天家容不得,就是老身也要请上一个说法了。。”
“大阿父所言甚是。。”
“我被叮当谨记于心,日日耳提面醒左右。”
周旁顿然都是一片的应合与逢迎之声。
“启禀贵人。。草贼入广州”
“岭南东道节度使李召以下,尽皆为国死难了。。”
“晓得啦。。”
田令孜不动声色的挑挑眉头道。
“随后咋自会向天子称述分明。。”
“但在此之前却不要乱传出去,坏了大家好容易生出的兴致。。”
毕竟,当初还是他亲自说得天子下令坐镇东南的当代宿将兼老帅——镇海军节度使高骈,在闽浙之交大破和收降了许多贼众之后,不得擅自继续追击南窜岭外的草贼,以免东南之地生出什么变乱来;后来又将其转任为淮南节度使而专心为朝廷搜刮和聚敛众多财计的输供所需。
后来又是他在朝堂上主导否定了宰相大臣议招降贼首黄巢的建议,又驳回了浙东观察使崔谬、岭南东道节度使李迢主动上表恳求招降黄巢的扎子,而只给了一个象征性的低品武职“东宫衰府率”而已。
因此,他断然不会让这个消息成为朝中那些潜在的反对派,质疑和动摇自己权柄的理由和借口,而抢先一步在天子身边预设好立场和辩词,利用少年人贪好玩乐而厌恶亢繁政事的性子,未尝就不能将看起来的坏事变成一番继续扩大他手中权柄和利益的好事呢;
至于所谓的草贼部众就算一时且据广州又如何,对他们来说未尝不是自取死路之道,只要令江南诸道兵马就近封堵住五岭往来要冲;再效法当初宰相王铎分裂贼首王仙芝部下的故智,这些被困在岭外的草贼必将不战自乱,而轻去朝廷一个外患。
相比这些远在数千里之外的疥藓之患,他更要操心和忧虑的则是那些,与两京近在咫尺藩镇们的动态和趋向;比如刚发生不久的河东军乱和天平军的易帅事件:
先是乾符六年(八七九)二月,河东军至静乐(今山西静乐)士卒杀孔目官石裕等作乱。十二日,节度使崔季康逃归晋阳,十四日,乱兵入府杀季康。二十一日唐廷复任邠宁节度使李侃为河东节度使。
乾符六年(八七九)三月,天平军(驻郓州)节度使张裼卒,牙将崔君裕自知州事,淄州判史曹全晸讨诛之。
五月,士卒再作乱,焚掠晋阳(今山西太原)三城,李侃执斩孔目官王敬,事乃平定。事后因密捕作乱士卒,余党百人称“报冤将”,又大掠。节度使李侃令斩捕盗司并分捕报冤将悉斩之,事乃定。李侃以军府数有乱,称疾请回京,八月七日侃离任,以东都留守李蔚同平章事,充河东节度使。
后来河东节度使李蔚有疾,以供军副使李邵权观察留后,监军李奉皋权兵马留后。三日,李尉卒。都虞侯张锴、郭咄自署状黔李邵,以少尹丁球知观察留后。十一月,诏以王处存为义武节度使;河东行军司马。雁门关已来制置使康传圭为河东节度使。是月底,康传圭自代州(今山西代县)赴晋阳(今山西太原),张锴、郭咄迎于路,被传圭以乱刀斫杀,至府,又族灭二人家。
此外,就是西川节度使崔安潜治蜀平盗甚有佳绩;又以蜀兵怯弱,奏遣大将赍牒诣陈、许诸州募壮士,与蜀人相杂,训练用之,得三千人,分为三军,亦戴黄帽,号黄头军。又奏乞洪州弩手,教蜀人用弩走丸而射之,选得千人,号神机弩营;自此蜀兵由是浸强;
然而这个崔安潜却不是他的人,乃是前宰相崔慎由之弟,出身名门宰相世系之一的河南武城崔氏,也是他的政敌王铎、郑畋所巨剑的人选,在平定草贼王仙芝之乱当中功劳甚大;因此,才有了后来田令孜鼓动天子打马球以私决三川节帅归属的事件。
想到这里,他对着看过来的唐僖宗涨红的年轻面庞,再次露出一个灿烂而真挚的笑容,像是一只肥硕的大雁般摆头仰面,全力鼓动起双袖大声叫喊道。
“大家威武。。。万胜。。万胜。。”
与之相呼应的,则是在场数百人各部乐班、优伶的拼命鼓吹和高声的唱诵着。所谓新朝的新气象。
(本章完)
第7章 在北 下()
河北道,蔚州,药儿岭,
一名须发灰白而满面风霜的将领,带着形影孤立而难掩疲色与倦怠的随行一骑,出现在了雾气笼罩的山道之间,
他就是曾经官拜蔚州刺史、云州守捉使兼太原行营招讨、沙陀三部部落军使李国昌,又名朱邪赤心的将领,如今正带着仅以身免的儿子,别号“飞虎子”的李克用,没命的奔逃在流亡之路上。
虽然当年以一介城傍藩将的身份,在平定庞勋之乱中率沙陀族健儿立下了首功,而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被唐廷加官进爵赐以国姓李,汉名国昌,字德兴,赐京城亲仁里官邸一所;拜单于大都护、振武军节度使、徐州观察使,成为河东系藩镇中新晋的势力之一。
但仅仅过了三年,就因沙陀素强而所邻皆隙,而李国昌恃功益横恣,被朝廷下旨徙为云州刺史、大同军防御使,李国昌称疾拒命,而开始在代北事实上的自据一方。只是因为随后唐懿宗驾崩而国事纷乱,而唐廷暂时无暇顾之。
然后在唐僖宗乾符三年(876年),其子李克用杀云州防御使段文楚,自请为大同防御使留后;这次却终于触怒到了已经没落的大唐最后一点威严和底气。
结果在次年的乾符四年(877年)十月,来自朝廷蓄势已久的征讨骤然而发,以恃功日益横恣不服王化的缘故和理由;任命太仆卿卢简方为振武节度使,会同幽、并两州之兵讨伐沙陀。卢简方到达岚州,当地军队就一句溃散,因此沙陀乘机占据代州以北的数州地区,称为唐朝的边患。
乾符五年(公元878年),沙陀先击破遮虏军,后又击破苛岚军,唐军数次败北,沙陀势力因此愈加强盛,北面占据蔚、朔两州,南面侵入忻、代、岚、石等地,直达太谷。
直到乾符六年,在朝廷调动的昭义节度李钧、卢龙节度李可举、吐谷浑都督赫连铎三路合击之下,李国昌的弟弟****金携蔚、朔两州向李琢投降,而主动率本部迎战的李克用大败亏输;
自此,他所凭据的部众和基业几乎是一朝成空,除了跟着自己杀出来的长子之外,他的其他妻妾儿女、族人部下几乎都沦陷在了三路兵马的合围当中了。
这件事也让包括李国昌在内的许多人再度认识到一件事情,大唐虽然已经江河日下而难掩颓势,但是顺手收拾一下这区区一隅的番落首领,显然还是不在话下的事情。
因此在穷途末路之下,他唯有在流亡途中越过雁门以北群山,前去投奔有所姻亲关系的阴山以西鞑靼九姓之一,以求暂时的荫蔽和存身之所了。
当然了,他也命运际会的就此留在了塞外的风霜雨雪当中,到死也再没有机会踏入中原半步了。
而作为他最得意的长子李克用,在未来经过了数年的生聚和蛰伏,也将带着塞外重新征募的健儿和借来的兵马,重新回到了当初得以幸免于难的地方,而以另一番面貌就此踏上历史舞台,而重新开始一段新的征程和历史了。
。。。。。。。
江东道润州(今江苏镇江市),重新修缮过的荆山阁之中,名贵的熏香袅袅而醮唱声巡巡。
作为晚唐屈指可数的朝廷宿将与当世名帅之一,多年前平定峰州蛮而崭露头角啊,以收复了被南诏军占据的安南交州(今越南河内)之地,也因为坐镇西川而大败南诏于大渡河迫其请和退兵,而名震天下的大唐肱骨、壁柱之臣,
蚕眉细眼银发霜须而颇有些道骨仙风,已经五十八岁高龄却依旧如松劲节,格外笔挺硕毅的镇海节度使高骈,也在某种心悦诚服的表情当中,听取面前的方士用抑扬顿挫的优雅声线和腔调,所阐述的道门练气与养生之道,以及时不时的请教和讨论一些,被称为修仙门径的内外丹成之法。
他出身的乃是山东名门“渤海高氏”,祖上可以上溯到东汉末到北齐高氏王朝,亦为唐宪宗时期名将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孙,家族世代为禁中军将;
因此在成年后以门荫,历右神策军都虞候、秦州刺史、安南都护等。又转任天平、西川、荆南、镇海、诸镇节度使,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