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真话假话都差不多,咱之前只是不想和吴大将军做对而非不敢,因为他所统帅的是蜀地大军!”一字之差所表达出来的意思却是截然相反,鱼寒从没把十数万蜀地大军当作真正的威胁,除了相信吴挺不会在自己与金军玩命的时候真正下黑手之外,还在于这小混蛋知道蜀军有个非常特殊的坏毛病。
后世有句话叫做“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定蜀未定”,似乎是想要证明穷山恶水出刁民的蜀地有那么点特殊,经常会成为中原王朝头疼的祸乱根源,要说这话的正确与否确实不好判断,但可以看看到底是谁最先提出了这种观点。
欧阳直,明崇祯十五年补的郡庠弟子员,说穿了也就是个没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的府学编外弟子,跟着张献忠混过些日子,见势不对赶紧投靠四川巡抚马乾在捞了个安居知县名头之后却因战事爆发而再次开溜,紧接着又大西国的刘文秀麾下去赚了点名声,直到最后才借着李定国麾下孙崇雅的反叛回家吊着根老鼠尾巴给大金国余孽当起了顺民。
这么个大半辈子都在忙着给自己挑主子的所谓大才,晚年教书著述为业也没取得多大成就,为了讨好新主子而捣鼓出了本《蜀警录》,虽因某些特殊原因而流传于世,但其中的某些观念恐怕也就只能看个热闹。
事实上,从秦惠文王于巴蜀设郡开始到随后这数千年里,蜀地不仅不是中原王朝的祸乱根源,甚至还凭借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物产成为了中原王朝定鼎天下的坚实依靠,仅唐代就有多位君主入蜀避祸。
当然了,上千年的时间里也确实有不少割据政权试图立足于蜀地,但甭管是汉末自立为王的公孙诉,亦或三国乱世之时在益州称帝的汉室宗亲刘焉刘璋父子,甚至是传说中智多几近妖的诸葛武侯,没谁能够凭借蜀地天堑真正挡住中原王朝大军。
如果说包括那个敌军兵临城下之时都还能跑到秦州会情人的前蜀君主王衍在内都是因为君主太过无能才导致了蜀地政权的覆灭,魏王那老祖宗命王全斌等率军五万自开封率军入蜀,仅用六十六天就击溃二十余万蜀军,最终逼得后蜀孟昶出城跪降的事实似乎也说明有些事情好像也不是这么简单。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你这就是欺负为兄没能耐呗!”对于那些已经发生过的事实,魏王其实比鱼寒更为熟悉,经过这么以提醒也立即认识到,即使能够从吴挺手里顺利夺取到兵权,也很难在随后对鱼寒构成实质威胁。
“你要说这话,还真不用去了!要知道蜀地人杰地灵,前人未能从中得益,乃是因他们找错了目标!”要说魏王的观点其实也没什么错,毕竟蜀地政权在与中原王朝抗争的过程中确实没有发掘出太多的本地人才,但鱼寒作为穿越者还知道另外一个事实。
有着易守难攻的天然屏障,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免受中原战火的波及而成为休养生息的世外桃源,又沃地千里有着天府之国的美誉,几乎不用担心物资和兵力的匮乏,蜀地政权偏偏就从没有过争霸天下的资格,但要说这就足以证明蜀军枕于安乐没多少战斗力那可是大错特错。
蜀军从来没有在与中原王朝的对抗中取得胜利是事实,但数十年后小小的钓鱼城挡住了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三十余载,还顺带着收拾掉了一个蒙古大汗跟好些个重要将领,最后逼得忽必烈只能以不可杀城中一人为条件才糊弄得守军放弃抵抗也是事实。
而数百年后的大金国余孽那就更憋屈了,就为了攻取一个据说是已经被张献忠杀得千里无人烟的四川,他们不仅花了十余年的时间还损失了数万大军,如果不是因为遭遇了蜀地军民的顽强抵抗,那就只能怪蜀山上的仙人们太过无聊插手俗世!
至于再往后推得更久远一些的倭寇么,狡猾是够狡猾了,仗着先进的武器成天狂轰乱炸欠下了垒垒血债,但得到的回答却是三百五十万大军毅然出川,宁可付出六十四万的伤亡也要阻止倭寇的前进步伐。
就这么一群打内战从未胜过、抗外辱却从未怕过的特殊民众,孝宗皇帝没能让他们成军之后奔赴抗金前线就已经是在暴殄天物了,谁还想要带着他们来给正忙着跟金军玩命的鱼寒找麻烦那就是纯属自讨没趣。
“你若入蜀,于险隘之处设重兵只能保一时之安危,唯有北击吐蕃、南定大理才可获千里腾挪之地!”鱼寒糊弄魏王入蜀,可不是让这老实孩子去做土皇帝,而是想要用特殊的方法把那支特殊的军队给发挥出正确的作用。
“这么说来,为兄还真得多琢磨琢磨,毕竟这活可不轻松!”入蜀给吴挺找麻烦就已经是很不容易了,如果还要照着鱼寒说的那样去争取到更多的发展机会,魏王还真得担心自己将来没闲工夫来搭理这小混蛋。
第381章 挨揍的翁婿()
被糊弄得有些晕头转向的魏王回家去琢磨到底要不要给吴挺找麻烦了,又在暗地里使出个损招的鱼寒却并没有因此而获得逍遥快活的机会,毕竟祐川战事结束之后的很多事情还需要他这个名义上的祐川县尉来做出最终决定。
都说名不正则言不顺,好在鱼寒这些年做得事情也没那一件获得过朝廷的批准,毕竟他身边还有那么大群学富五车的当世奇才,偶尔凑在一堆也能琢磨出不少冠冕堂皇的理由来避免遭到质疑,只不过这次似乎……
“老家伙,咱叫你来商议要事,你整成这副模样干嘛?”虽说因物资的匮乏而拿不出太多值钱物件,但在娘子军获得胜利之后不给点鼓励也实在是太过不近人情,鱼寒为了这事还特意把被迫在家中勤学苦读的老岳丈给叫了过来。
原本只是因为陆游和辛弃疾等人虽是非常清楚朝廷在这方面的善政,却实在有些不明白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那些五花八门的克扣方式,才顺便找了个曾经的受害者过来了解情况,谁知道上官鹏云居然鼻青脸肿地顶着双黑眼圈出现在了面前,这让鱼寒不得不怀疑这老家伙的真实意图。
“小混蛋说甚呢?老子还不就是被你给害成这模样?”即使上官倩妤跟鱼寒已经成亲多年,翁婿之间的矛盾依旧没能得到有效化解,上官鹏云当然不用跟那小混蛋客套什么。
“老家伙,说话得讲良心!你挨揍跟咱有啥关系?”就上官鹏云如今这副模样,肯定不会是自己撞墙给撞的,鱼寒也懒得去问是谁有这么大的胆子敢揍自家岳父,只是想着要赶紧洗脱嫌疑,毕竟上官倩妤的怒火还是比较有威慑力。
“还不都是你小子给捣鼓出了那些个神兵利器?”以前并不知道娘子军的存在,但经过祐川一战之后,上官鹏云可没少听说自家闺女手里那些个特殊装备的妖孽之处,而对于一个武将来说还真没办法克服的诱惑。
“那是咱能耐,跟你挨揍有啥关系?”对于已经暴露的事实,鱼寒从来都懒得去做出掩饰,反正就算他再扔一艘外太空救生艇出来,这个世上除了他跟某个小宠物之外也没谁有能力捣鼓出那种属于传说中的神兵利器。
“咋没关系?老子好不容易才从闺女那里弄了一套,刚回城就被那几个急红了眼的老兵痞给洗劫一空,只剩下这把利剑!”作为娘子军主帅的亲爹,上官鹏云能弄到一整套特殊装备似乎很正常,而他那些有些相同喜好的老兄弟会趁火打劫也可以理解。
“上官父女当斩!”鱼寒还没来得及对上官鹏云等老兵痞的荒唐举动做出评价,原本还端坐在一旁陪着吕祖谦等大儒闲聊的商鞅却已经站起身发出了呵斥。
“老东西,你找抽是吧?”连公孙先生的称呼都懒得使用,只因对鱼寒来说家人就是不可触碰的底线,谁要敢打这小混蛋家人的主意基本上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军中之物岂可私相授予?汝若不予严惩,某当铁面执法!”要说鱼寒愤怒的模样还真很难吓唬住这屋里的人,况且商鞅要是有理有据地挑出了毛病,那还真不会犯案者的身份而做出妥协,否则他当年也不可能招惹到秦惠文王。
“别扯那些没用的,惹火了咱就把那些规定给全都废掉!”好歹也是狄道城的实际掌控者,鱼寒要真打算为了维护家人而做出些改变,那是谁也拦不住的事情,而且这小混蛋也确实有能力让商鞅之前的一切努力付诸东流。
“军中之事,岂可朝令夕改?”吕祖谦很痛恨历史上的商鞅,也不怎么喜欢如今的公孙革,但这个时候他偏偏就率先表示了对那酷吏的支持。
“无规矩不成方圆,此例若开,则贪腐之风盛矣!”陆游也知道鱼寒从来就没看自己顺眼过,此时也不介意多惹点麻烦,直接就忽视了那个眼睛里快要喷出火来的小混蛋。
“那又如何?”酷吏跟大儒们似乎已经决定了要严格执法,鱼寒却也是铁了心地打算顽抗到底,甚至还不惜威胁道:“你们要动这老家伙,咱没意见!可谁要想给咱娘子找麻烦,也千万别指望咱能视若无睹!真要把咱给惹急了,可别怪咱下黑手!”
鱼寒不会说那些赌气的话,毕竟那很容易制造出不必要的隔阂,但把这些打算给自家娘子找麻烦的老家伙痛揍一顿,让他们暂时没有能力履行职责,也还可以勉强凑合着试试。
“你敢!”吕祖谦在喊出这话的时候其实很没底气,毕竟谁也不敢保证一个成天就会瞎胡闹且从不懂得尊师重道的小混蛋会不会真干出点什么荒唐事来,况且就鱼寒那满肚子的损招,还真有些让人防不胜防。
“公孙兄也别在这里吓唬人了,上官将军之举虽是当诛,然其此役之功足可相抵!”若非事先经过了一番密议,王翦也想不到鱼寒会用这种方法来帮助商鞅树立威望,眼见得局势真出现了僵持,他也赶紧起身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上官将军此役斩敌五十,不足抵此罪,当与其父各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