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将军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位置。

    规定的区域并不大,郭子仪深知田承嗣的探哨很快就会探查到己方的位置,因此将大部分兵马带出埋伏在营地附近,营中只留下少量兵马故布疑阵。做出他主力还在营内的假象。

    田承嗣的探哨果然很快查到了郭子仪的营地,得到消息后,田承嗣立即遣散兵士,化整为零来到郭子仪营地附近聚集,而后立即发起攻击,原本是想攻其不备。却没想到郭子仪这是引君入瓮的计策,田承嗣刚刚带领两千兵马冲入营地内,营地外围就响起了打量的喊杀声,先是一通箭雨射下,田承嗣的兵马就倒下一大片,紧接着郭子仪率大军攻入,田承嗣被杀得打败,兵士四散逃逸,这一句田承嗣输了。郭子仪获胜,获得决赛资格。

    接下来是李光弼和崔乾佑进行对决,两人都是极为谨慎之人,轻易不会上当,这两人在之前的较量中就曾经对上过,因此对对方都有一些了解。

    在这场对决中,崔乾佑有一个优势,那就是他不必先动手。李光弼在抽签时抽到了必须先行攻击的签,所以他必须先对崔乾佑进行攻击。这两人都是谨慎之人,越是先动手,就越容易犯错,容易露出破绽。

    李光弼在带队行军途中遭到了崔乾佑的五百骑兵的袭击,弓箭部队几乎伤亡殆尽,而在李光弼派出骑兵部队追击时。崔乾佑的骑兵又逃之夭夭,等到李光弼的骑兵回转,却又发现崔乾佑的骑兵正在冲击己方的刀盾兵,正要帮忙时又遭到了崔乾佑长枪兵的拦截,强攻之下损失惨重。只剩少部分逃离,而李光弼的长枪兵又遭到了崔乾佑弓箭兵的射杀,损失颇为惨重。对决时间到了之后,李光弼损失要比崔乾佑多得多,在这场对决中,崔乾佑充分发挥了骑兵的优势,采用了调虎离山的策略,然后进行各个击破。

    李光弼此前在军中一直做着闲职,并未真正领过兵,这次惨败让他认识到自身的短板和经验不足,于是在以后的日子里专心学习领兵、指挥的经验。

    皇帝和朝中大臣们虽然不能到现场亲自观看,但不时有兵士乘快马过来把现场的情况进行报告,因此也能及时获得相关的消息,双方对阵的情况也让皇帝和朝中大臣们打开眼界,尽管只有两场,但每个人都是用尽手段和计谋。

    最后一天进行决赛和第三名的争夺,首先是李光弼和田承嗣分别领兵对决,这次李光弼的运气依然不好,抽到了必须先动手的签,探查到敌人的位置之后,李光弼当即率兵前进,不过这次他吸取了昨日被崔乾佑各个击破的教训,因此无论田承嗣如何骚扰,他都临危不动,始终让所有兵马聚集在一起,并且以行军速度最快的一字长蛇阵行军,田承嗣来不及做出相应的部署,李光弼就带人杀到了,并把田承嗣杀了一个措手不及,田承嗣败,李光弼获得了第三名。

    最后轮到崔乾佑和郭子仪进行最后的决战,崔乾佑的运气不好,抽到了必须先行攻击的签,他派出了大量的探子探查郭子仪军队之所在和动向,却始终不见探哨回转,他这才知道派出去的探哨只怕都被干掉了,这让几乎成了瞎子。

    不过崔乾佑久在军旅,并未丝毫露出胆怯,他查看地图,决定把郭子仪引出来,很快,他看中了一处地方,很适合埋伏,他率军启程之前交代将校兵士们在途中如果遭遇敌军袭击,心中不要慌乱,但又要装作慌乱,然后排成一字长蛇阵快速撤退,如果有敌军在我军撤退是攻击一字长蛇阵阵的中段,两端首尾立刻快速合围夹击!

    在途经至崔乾佑预想的地点时,郭子仪军果然从侧面杀出来攻击了崔乾佑大军的前军,崔乾佑立即带兵“仓惶”回逃,逃不远处,又有大量郭子仪军从树林中冲出来将崔乾佑仓惶的一字长蛇阵拦腰斩为两断,参加演戏的唐军都是久经训练的精锐,完全执行了崔乾佑的战术,当一字长蛇阵被斩为两段时,首尾两军立即进行合围,将郭子仪大军大部分包围在中间,郭军大乱,崔军趁势掩杀,郭军大败。

    结果让赵子良感觉颇有些意外,崔乾佑此人在安史之乱中虽然战绩不错,连哥舒翰、封常清都接连败在此人手下,但是后来却屡次败给郭子仪,却没想到现在却完虐郭子仪,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听了前方兵士的回报战况后,赵子良拱手对玄宗道:“陛下,情况很明显,郭子仪输了,崔乾佑获胜,不论是天榜还是地榜,所有考生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没有从军经验的考生,基本上都是经验不足,真正遇到变故便慌乱不堪,不过这不是问题,只有给他们时间和足够的历练,这些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这几场对决也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没有真正实际领兵经验之人,绝不可为大将,否则就会重蹈赵括之‘纸上谈兵’,酿成惨剧!”

    玄宗点头道:“不错,此言甚善!”

    话说完,便有一个太监走过来禀报:“启禀陛下,营州都督、平卢军使安禄山觐见!”

    玄宗抬手:“宣!”

    赵子良听得一愣,心中道:“安禄山来长安了?”(。)

第302章 初见安禄山() 
【播报】关注,获得515红包第一手消息,过年之后没抢过红包的同学们,这回可以一展身手了。↑頂點小說,

    不一会儿工夫,就见刚才那太监带着一个穿着黝黑盔甲的满脸胡子的胡人大将走了过来,此人身材不高,却长得白白胖胖,走起路来如鸭子一般,这人走近就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向玄宗行大礼:“臣安禄山拜见我皇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也不知道玄宗怎么了,一看见安禄山就感觉很喜欢,连忙起身将安禄山拉起来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安卿家免礼,营州的情形如何?”

    安禄山一副大大咧咧地的样子拍着自己的胸脯夸口道:“请圣上放心,有我安禄山在营州,室韦人、羯靺人、契丹人就得老老实实窝在大山里不敢出来,去年有几各契丹首领几次三番带人过来骚扰,掠走上千人和无数粮草牛羊,小臣就派人约他们出来谈判,他们毫无防备地带着几十个护卫来了,小臣就让人在酒水中放了麻药莨菪子,等他们喝酒之后昏迷过去,小臣立即命人砍了他们的脑袋埋在预先挖好的坑中,这些人在不知不觉中送命,每次几十人,干得太过瘾了!数次之后,契丹人就害怕了,再也不敢派过来劫掠”。

    “哈哈哈······”玄宗听得大笑不止,安禄山说话时讨好他的那滑稽的模样和他对付契丹人所使用的这种下作的手段让玄宗很是高兴。

    赵子良和旁边一些大臣听得脸色阴沉,都在心里大骂安禄山愚蠢,用麻药麻翻契丹人过来谈判的首领,这种下作的手段都干得出来?这种手段可一可二,绝对不可再三,以为契丹人都是傻子么?契丹有多个部族,前任首领死了,族人们很快就会推出新的首领。新首领如果要获得族人们的支持和足够的威望,为前任首领报仇是最好的办法,赵子良和朝中不少大臣们甚至可以预见,东北的局面很可能会出现大的变故。

    玄宗笑罢,给安禄山介绍了一遍在场的文臣武将,当介绍到赵子良的时候,安禄山看着赵子良颇为亲热,连声问好。

    皇帝回宫后,文武大臣们各自散去,安禄山立即气喘吁吁地追上赵子良道:“久闻赵将军大名。今日一见真是三生有幸,今日安某做东,在醉仙楼摆上一桌,请赵将军赏光?”

    赵子良可不想跟这死胖子扯上什么瓜葛,当即婉拒道:“安将军的好意,赵某心领了,只是赵某为要为武举殿试的事情善后,另外还要为去神武军上任做准备,吃饭的事情不必着急。来日方长嘛!”

    安禄山乃是蛮人,哪里懂赵子良话中的意思,只是知道赵子良有事不能前往感觉颇为遗憾,于是说道:“赵将军说的是。既然赵将军有事忙,那安某就不打扰了,来日再请赵将军一聚”。

    回去的路上,赵子良真正感觉到一丝悲哀。朝中那么多文成武将,刚才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怒斥安禄山用这种愚蠢的办法对付契丹人,不过想想也是。唐朝发展到如今,朝中有能力的官员确实还不少,但是刚正不阿的文臣武将已经很少很少,一个个都成了官场老油子,这种情况在文臣当中极为普遍,特别是在李林甫当上宰相之后,朝中大臣们变得更加的趋炎附势,刚正耿直的大臣都一个个被李林甫打压、贬出京城去外地为官了,而朝中的武将们,能留在朝中的武将基本上都是善于钻营之辈,却很少有军事才能出众、会打仗、能打仗的武将,能打仗、会打仗的武将都在边军之中,朝中武将反而一个个都是酒囊饭袋,也难怪日后安史之乱爆发之后,玄宗竟然在朝中找不到一个能打仗的武将,只能让前来朝中述职的封常清带着一些没有经过任何训练的少爷兵去挡住安禄山大军,就算封常清有通天之能也打不赢。

    回到家中,赵子良派人把王灿找来问道:“最近长安来了一个叫安禄山的人,他是营州都督、平卢军使,你知道他么?”

    王灿点头道:“听下面的人报告过,此人好像是第一次来长安,不过他带来的几个校尉都参加了这次的武举会试,好几个还上了榜参加了天地人三榜的排名争夺,其中最出众的是一个叫崔乾佑的人,属下也是刚听说此人得了天榜第一名!将军为何询问此事?”

    赵子良竖起手指头道:“安禄山带来了六个人,都是他军中之人,其中就有五个中了武举进士,有两个进入了半决赛,一个成了武状元,你不觉得我们需要重点关注安禄山吗?”

    王灿疑惑道:“这安禄山手下倒是人才不少,可是这好像除了能说明他比较爱才、喜欢笼络人才之外,不能再说明其他问题吧?咱们有必要重点关注他吗?而且营州太过遥远,消息来往传递不便,我们的情报系统还没有发展到河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