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将军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着,赵子良狠狠地敲了敲地图上石堡城所在的位置。

    一个校尉闻言道:“将军,如果这样行军,我们相当于绕了一大圈啊!”

    赵子良点头道:“不错,确实绕了一大圈,但是没办法其他路可以走,现在东面的临羌县有大股吐蕃军挡着,我们只能走这条路才能达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目的拿下石堡城!”

    马璘忍不住道:“将军,走这条路太危险了,大雪接连下了好几日,深齐膝盖,西海东岸和倒淌河岸边地势险要,如果我军走这条路,只怕行军途中伤亡会不小啊!难道我们不能攻打临羌县的吐蕃军吗?现在吐蕃人不知道我军已经抄了这里,我们完全可以连夜动奇袭,突袭临羌县的吐蕃军,只要拿下临羌县,在西平亭与皇甫将军对峙的莽布支必然军心动荡,在我军和皇甫大军两面夹击之下肯定大败,这将是一场大胜啊,这样的功劳,将军怎能弃之不理呢?”

    赵子良走在营帐中间,看着马璘和其他几个步骑校尉说道:“你们只看到了我们如果动突袭,可以消灭多少吐蕃军这一步,却没有看到,我们其实还可以取得更大的战果,石堡城乃是一百多年以来我朝与吐蕃两国争夺的战略之要地,如果我们夺回石堡城,进可攻,退可守,等于掌握了战略主动权,而正在与皇甫将军对峙的莽布支三万吐蕃军就等于被我们四面面合围了!只要我们扎紧口袋,这三万吐蕃军插翅难逃!”

    石堡城在临羌县西南方向,与莽布支对峙的皇甫惟明大军在东面,北边是赵子良的副手刘贡带着哥舒翰,一共有八千兵马,西边的龙耆城故地也被赵子良占领,如果再夺取石堡城这处战略险地,莽布支和他统帅的三万吐蕃军就等于成了瓮中之鳖,莽布支想要逃走,只有两条路,第一是强行夺回阻挡他回吐蕃国的石堡城,石堡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在守军有准备的情况之下,想要攻下它,不付出数万人的代价是不可能拿下它的;第二是向西冲破唐军阻拦,攻取龙耆城故地,突破唐军合围,再往西与驻扎在西海西北岸边的吐蕃军汇合,但是这两条路都是危机重重,如果口袋布置完成,莽布支就算能够逃回去,只怕也剩不下几个人了。

    众将校盯着地图听了赵子良的所说,一个个眼睛睁得老大,眼神之中都冒着精光,众人纷纷精神抖擞,如果真能再次歼灭吐蕃数万人马,再加上半年前消灭的近十万吐蕃军,吐蕃的元气大伤,至少十年之内不敢再挑衅大唐了。

    马璘振奋地站起来向赵子良拱手道:“将军,请下令吧,末将愿意领兵突袭石堡城!”

    另外几个步骑校尉都知道自己的份量不够,不能单独领一军攻打石堡城,因此都没有出声,但是他们都一个个看着赵子良,渴望立功之心显露无遗!

    赵子良看了看马璘,回到地图前,指着石堡城西面一条河流说道:“这是药水河,从北边的临羌县城一直向南,这里就是石堡城,它在药水河的东面,石堡城有东南和西北两座大小方台,中间有山脊相连,山脊上有小路把大小方台连接起来,最宽处不过一丈,最窄处只有三尺,东西南三面皆是悬崖绝壁,只有北面和东北面有山沟通向药水河底,石堡城比药水河河床高一百丈,攻城器械基本上对它无用,在不惊动吐蕃守军的情形之下,想要从东西南这三面悬崖绝壁攀爬上去绝无可能,因此这石堡城上虽然只有数百吐蕃军驻守,但是想要拿下它却不是那么容易的,本将军想问你,你用什么办法拿下它?强攻就算是数万人也不一定可以攻下来!”

    马璘张了张嘴,他听了赵子良所说,自己确实想不到好的办法攻下石堡城,这地方太邪、太险峻了。

    赵子良摆摆手:“算了,本将军亲自带一千步兵去突袭石堡城,留下两千骑兵给你,由你来扼守这条吐蕃人向西逃窜的通道,本将军率部离开之后,你要派侦骑严加侦查西边的金银滩草原、西海岸边和东边的湟水河沿岸道路,一般情形之下,西边应该不会来大队吐蕃兵马,只要小心注意就行,如果有人从西边而来,全部让他们消失,封锁消息!如果现有大队吐蕃兵士从东边向这边逃窜,你立即带起大队骑兵埋伏在湟水河边的山坡上,只等敌军主力溃兵逃窜过来立即起攻击,你只有两千兵马,而且还是骑兵,你是挡不住对方溃兵冲击的,只能在山林之中设下伏兵,冲散敌军之后再进行追杀,知否?”

    马璘点头道:“末将明白了,将军放行,末将比不使将军失望!”

    “很好!诸位既然都明白了,就回去吧,步兵校尉们回去做准备,明日拂晓时分启程,不可缺少一人!”

    “诺!”

    十二月十二日拂晓时分,赵子良领一千步兵向北出,再次返回西海岸边,而后沿着西海岸边向东,又顶着鹅毛大雪沿着西海东岸向南前进,目标——石堡城。(。)8

第359章 非常规行军方法() 
西海(青海湖)东岸,一支兵马正在沿着湖岸向南方移动,湖面上不时的呼啸而来的寒风如刀子一样刮着所有兵将们的脸庞,脸上的鹅毛大雪还在下个不停。

    为了在野外雪地里隐藏行迹,所有人身上都披着一件白色的披风,骑马走在最前面的赵子良此时身上已经覆盖了一层厚厚的雪花,连头盔上的红缨也呈了雪白色。

    感觉有些口渴,赵子良策马走到旁边,让后面的人继续前进,他下马伸手在地上抓了一把雪塞进嘴里嚼了嚼,寸长的短须上已经沾满了冰霜,嘴里和鼻孔里不停地呼出长长的白汽。

    齐膝盖深的大雪,让大军行军变得极为艰难,行军度至少减慢了一半,侍卫长勃勒罕是这次的副将,他从队伍后面策马走过来跳下马对正蹲在地上嚼着雪水的赵子良说道:“将军,行军度太慢了,想快也快不起来,如果这样下去,我们在今天深夜只怕到不了赤岭山口,而且风雪这么大,很多将士们力气消耗很大,开始慢慢拉开距离,掉队是迟早的事情,如果掉队在这里大风雪的野外,只能是死路一条啊,是不是让将士们休息一下?”

    赵子良站起来摇头叹道:“不行,不能休息,如今这个情形,躺下去就再也不起来,只能咬牙坚持,等到了背风处,我们再烧一些热汤,做一些热食,让将士们暖暖身子,现在这个时候绝对不······”

    话没说话,赵子良就停下来了。

    勃勒罕诧异,问道:“将军,怎么啦?”

    赵子良看着右边湖面上厚厚的冰层,又扭头看了看兵士们身后背着的盾牌和手上拿着的长枪、腰间挎着的横刀,眼睛一亮,当即一拍手掌:“有了!”

    勃勒罕不明所以,“将军,什么有了?”

    赵子良当即道:“勃勒罕,传令下来,让将士们全部上湖面冰层上!”

    勃勒罕闻言,脸上肌肉抖了抖,哭丧着脸说:“将军,军中没有几个人会在冰面上滑行,站都站不稳,如何行军?”

    赵子良一摆手:“这个好办,让所有人都把盾牌放在冰面上,人坐在盾牌上,用长枪或刀撑着向前滑行,为了防止掉队,把绳索都拿出来,让将士们都拴在一起,如果遇到敌军,立即斩断绳索迎战!”

    湖面上冰层最少都有三十公分,这么厚的冰层,就算坦克飞机在上面前进都没问题。

    勃勒罕听得眼睛一亮,连忙道:“诺,属下这就去下令!”

    命令下达之后,所有人都从湖边移到湖中冰面上,将士们把盾牌铺在冰面上,人再坐上去,用手一撑,盾牌载着人就向前滑行了一小段距离,这让所有人都欢呼起来。

    校尉、旅帅和队正们看见果然可行,当即开始组织各自的兵士们排好队形,兵士们各自拿出绳索把自己和前后兵士们绑在一起,这样可以防止掉队,也可以在遭遇到敌人时迅斩断绳索,并且找到自己的队伍和长官,不至于生遇袭时将找不到兵,兵找不到将的情况。

    骑马的军官、侦骑们在赵子良的指点下纷纷用布包裹着马蹄,如此可以在冰面上骑马小跑,只要不疾驰就不会有多大的问题。

    如此行军,度果然大大增加,而且还比平常行军度都要快,在湖面这一段,完全可以弥补之前耽搁的时间。

    一千人的步兵队伍在湖面上排着整齐的长方形向西海南岸快滑行,盾牌与冰面的摩擦出沉闷的响声,整个队伍像一条白色的洪流快前进,没有丝毫的混乱,赵子良和军中将校们骑着马在队伍的一侧骑马小跑。

    跑了一阵,赵子良勒马停下,对后面的勃勒罕招手,待他勒马停下,吩咐道:“派一些侦骑前出十里探查,除了侦查敌情之外,还要找到倒淌河与西海的交汇处,我们就在那儿转道向东,转道之后,让探哨找出一处山洼供大军歇脚进食”。

    勃勒罕拱手道:“属下明白!”

    倒淌河并没有注入西海,而是注入了西海的子湖——耳海,如果不是侦骑运气好,在探查时抓到一个在湖边凿开冰层捕鱼的羌人,不然要在这茫茫大雪天里要找到倒淌河与西海交叉口还真不容易。

    倒淌河同样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层,而且这条河流的走势落差不大,恰好可以供大军在冰面上滑行,侦骑在倒淌河北岸靠近日月山一侧找到一处山洼,地势比较平坦,树木多,关键是背风,赵子良下令在这里大军在这里休息一个时辰,生火做饭。

    此时已经是下午未时,大军在这处山洼里休息,伙夫们盯着严寒给将士们烹饪食物,煮肉汤,为了驱寒,肉汤中放了大量的生姜。

    饱饱吃了一顿之后,将士们身上暖和了,一伙一伙聚在一起睡觉休息,补充体能。

    一个时辰之后,大军继续启程,将士们大都吃饱喝足,又睡了一觉,尽管在这冰天雪地里睡觉的质量并不是很好,但好歹恢复了大半精神。

    倒淌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