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将军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能为力,在毫无战功珍辖下,他短短十几年就做到了一方节度使,可见其逢迎拍马的本事!据本将观察,安禄山此人野性勃勃,善于收买、笼络人心,他麾下聚集了大批有才能的将领和文士幕僚,某担心他等到羽翼丰满之后会图谋造反,因此诸位一定要时刻防备他!”

    赵子良这么说,众将还是有些不敢相信,不过张守瑜曾经在范阳与安禄山为同僚,对此人的颇为了解,他出声说道:“将军所言不错,昔日我家大哥当任范阳节度使之时,某层与此人是同僚,对此人很是熟悉!”

    却见高秀岩对张守瑜怒目而视:“这都要怪你大哥张守珪,如果不是他抵挡不了安禄山的溜须拍马大力提拔他,他如何能够坐到今日这个位置?说到底,都是你家大哥瞎了狗眼!”

    张守瑜听了这话如何受得了,当即与高秀岩争吵起来,赵子良咳嗽两声道:“好了,别吵了,安禄山之事也不能怪罪于张公,就算当年不是张公出任范阳节度使,换了其他人,只怕也难以挡住安禄山的升迁之路,事情已经这样了,再怪罪谁又有何用?再说,升任安禄山为范阳节度使是陛下,难道你们要把罪责归于陛下不成?”

    高秀岩等人当即躬身行礼道:“末将等不敢!”

    赵子良摆手道:“今日与诸位说这件事情就是要让诸位警惕安禄山,一旦现他有造反的迹象,立即戒备!如若他派人来暗中招揽诸位,诸位知道如何做吗?”

    高秀岩当即大声道:“将军,这有何好说的,当然是严词拒绝,似他这等小人,谁愿意与他为伍?”

    赵子良摇头道:“那不行,如果都是你这样,安禄山一计不成又来一计,令你防不胜防,而你又没有抓住他想要造反的证据,根本奈何不了他,怎么办?只有暂时先与他虚与委蛇,摸清他的实力和打算再说!”

    众将听了赵子良的话纷纷表示:“将军英明,如若日后安禄山前来派人招揽我等,我的一定先与其周旋,然后禀报将军,请将军定夺!”

    赵子良含笑点头表示满意,他知道,在座这些人肯定日后会成为河东乃至大唐北方的重要军事将领和官员,现在跟这些人打打预防针,为日后埋下一支伏笔,万一安禄山真的如同原来的历史上一样起兵造反了,他就可以用这些人打入安禄山的内部,从内部分化瓦解安禄山集团。赵子良记得,在原来的历史上,安禄山兼任河东节度使时,高秀岩恰好是大同军使,由于大同军所在的特殊位置和特殊作用,高秀岩先进入了安禄山的视线并且被其收买和拉拢,还进入了安史集团的核心,只要与高秀岩的联系不断,高秀岩就应该能够起到很关键的作用。(。)8

第453章 李林甫被免职() 
天宝四年(公元745年)十二月初一,长安,大明宫紫宸殿外。?   ? '

    今日是小朝会的日子,刚刚卯时,大殿外就已经聚集了上百名文武大臣,玄宗已经好几个月没有上朝了,今天这是这几个月以来的第一次,因此长安城内大大小小的官员都纷纷赶来。

    吐蕃人大举杀入西海郡让玄宗这些天来寝室难安,尽管他已经下旨赐死了原西海郡太守刘贡,又罢免了河西节度使王倕,但问题依然没有解决,石堡城再次被吐蕃攻占让他如鲠在喉,这个时候他也顾不得在宫内与杨玉环卿卿我我了,解决西海郡之事才是当务之急。

    “圣上驾到——”随着太监一声尖叫,身穿明黄色龙袍的玄宗甩着大袖从侧面走上了丹陛。

    群众纷纷下拜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

    “谢陛下!”

    玄宗问道:“众卿家,吐蕃人大举反攻西海,朕已经下诏让王忠嗣兼任河西太守,让原西海郡兵马使哥舒翰接任西海都督、太守,据前方传来消息,现在局势基本上已经稳定下来,但是吐蕃人再次攻占了石堡城这处战略要地,就如同一把尖刀插在我河西和陇右的咽喉之上,吐蕃与我大唐的攻守之势立刻逆转,吐蕃人想打就打,想撤就撤,只要他们还占着石堡城,我大唐就拿他们没办法!”

    一个刘姓中年官员举着芴板站出来道:“陛下,如果赵子良将军还在镇守西海,西海局势何至如此?吐蕃人岂敢如此放肆大胆,陛下啊,国难思良将,板荡见忠臣啊陛下,臣请召回赵将军,令其赶赴西海主持讨伐吐蕃之战!”

    这话把赵子良捧得有点高了,玄宗心里有些不高兴,当初虽然是李林甫建议调走赵子良,但是毕竟也是他同意的,因当时赵子良的功劳太大了,在西海的威望太高,长期处在那个位置他也不太放心。

    其实什么放心不放心的,都是李林甫在玄宗身边不停地进言,对玄宗施加影响的结果,实际上如王忠嗣和皇甫惟明分别在朔方节度使和陇右节度使的位置上都呆了好几年,也没见玄宗对他们有多不放心?

    玄宗眼神中有些不高兴,立即就被有心人现了,一个裴姓年老官员举着芴板站出来道:“刘大人,你这不是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吗?如今王忠嗣将军已经兼任河西节度使,把精力都放在了河西,主持对吐蕃之事自然有王将军和皇甫将军主持,难道你的意思是王将军和皇甫将军在对付吐蕃的事情上都不如赵子良喽?”

    刘姓中年官员听了脸色一黑,冷声道:“刘某可没这么说,是你裴大人要强行把他们进行比较,以刘某看来,你当真是用心险恶,想让我大唐几大名将之间互相敌对吗?”

    “你······”裴姓年老官员怒气冲冲,但很快被他自己压下来,“裴某并无此意,陛下早已经下旨让王忠嗣将军兼任河西节度使,又令哥舒翰接任西海都督、西海太守之职,你这个时候要把赵子良调去河西,要让他以什么身份和官职过去?你考虑过这个问题吗?”

    两人吵了几个回合之后,有人就有些不耐烦了,又有一个马姓官员站出来道:“陛下,西海之事要解决其实不难,如今我大唐在陇右和河西又数万精兵,又有王忠嗣和皇甫惟明这样的名将坐镇,要把吐蕃人赶出西海并非难事,大不了多损失一些兵力、多损耗一些钱粮,问题是如果打跑了吐蕃人,又生这种事情怎么办?要知道之所以生这种事情,是因为朝廷把许多有丰富作战经验的将领都调走了,而调过去的都是一些酒囊饭袋,这些人仗着有朝中某人撑腰在西海和河西为所欲为、整天花天酒地、不思防务,这种情形之下被吐蕃人抓住机会大举反攻并不稀奇!”

    马姓官员刚刚说完,又有另一个范姓官员抱着一大堆奏折站出来高声道:“陛下,近日来从全国各地加急送来数十份弹劾李林甫大人的奏章,这些弹劾李林甫大人的官员中官位最高的有一镇节度使,最低的有一郡太守,他们在这些奏章中弹劾李大人的罪状基本相同,都认为两年前如果不是李大人同意与吐蕃人议和,让吐蕃有了喘息之机,就不会造成今日之后果,另外把原来西海和河西大部分将领调走都是李大人安排的,调过去的一大部分都是他的门生故吏,因此他们都认为李大人是造成这件事情的罪魁祸!其中以河东左厢兵马使赵子良将军弹劾李大人的罪状最多,多达十八条,条条都是死罪,请陛下明断!”

    玄宗皇帝的脸色变了,这么多弹劾朝中宰相的奏折竟然没有事先送到御书房给他过目,让他有一个心理准备,而是直接在朝堂上拿出来,这是摆明了想给他一个突然袭击,不给他庇护李林甫的机会,同时也不给李林甫做出应对的时间。

    这种事情以前也不是没有过,但很少,一般的官员不敢这么干,这是给皇帝找不痛快,后果会很严重,而这位范姓官员之所以敢这么做,明显是做了最坏的打算。

    玄宗心里清楚这一点,所以他知道此时没有惩治这个官员的想法,而是想着怎么把这件事情平息下来,这么多人弹劾一个宰相,此事已经上升为一个大的政治事件,弄不好会搞得朝堂动荡。

    定了定神,玄宗沉声道:“把奏章都拿过来给朕看看!”

    高力士立即走下丹陛把范姓官员手中抱着的奏章都拿走,放在御案上给玄宗过目。

    而此时李林甫已经把赵子良恨到了极点,他没想到赵子良这么一个武夫竟然都敢写奏章弹劾他,而且列举的罪状最多,多达十八条,条条都足以让他死无葬身之地。

    好毒啊,没想到这武人竟然这般歹毒,这是要致我于死地啊,哼,老夫誓不与你干休!此事先放一边,还是先过了眼前这一关再说,等老夫解决了此事再找赵子良那混蛋的麻烦不迟!李林甫站在左侧文官最前面心里狠狠的想着。

    玄宗以最快的度看完二十几份弹劾李林甫的奏章手拿起几本往丹陛下一丢,看着李林甫神色漠然地问道:“李林甫,西海弄成今日这种局面,这些弹劾你的都说是你的罪责,你有何话要说!”

    李林甫扑通一声跪下哭诉道:“陛下,冤枉啊,两年前的情形陛下也是知道的啊,当时国库已经打得空虚在,再无多余的钱粮拨付到前线,不停下来还能怎么样?难道让将士们都饿着肚子跟吐蕃人打?这些不清楚朝廷的难处,就知道瞎叫唤,还把罪责推到老臣的身上,老臣实在是冤枉啊!另外,调去河西和西海任职的官员和将校都是由朝廷礼部和兵部考核通过的,老臣何来的权利把他们调过去?这些诬陷老臣之人都是栽赃陷害老臣,请陛下明鉴啊!”

    玄宗真是有些为难,他是狠信任李林甫的,但是如此之多的地方官员和边镇大将这次都弹劾李林甫,他又不能不理睬,毕竟朝廷的权威还是需要各地方官员来维护和拥戴,如果只是少数或个别地方官弹劾李林甫,他完全可以置之不理,但此次弹劾李林甫的地方官实在太多了。

    为难之下,玄宗只好拖上一拖,于是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