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显然不是他们现在能决定的,必须还要问过皇帝的想法才行。
玄宗显然也在考虑这个问题,两人刚刚各自部署完防务,高力士就分别派来太监宣两人进驿站内觐见皇帝。
赵子良走到驿站门口,就见儿子赵霆拄着方天画戟站在门口等着,赵子良问道:“昨夜为父走了之后情况如何?圣驾没有再受到惊扰吧?”
赵霆道:“没有!昨夜父亲离开后,圣上召见了太子父子三人,不过在太监宣旨之前,建宁王拔剑自刎了!圣上见了太子和广宁王之后,这父子二人就被圈禁了!”dudu3;
“哦?”玄宗这么处置让赵子良颇感意外,他一时间也搞不清楚皇帝到底有何打算。
赵子良正要往驿站内走,后面老远就传来陈玄礼的声音,两人随即一起进了驿站,很快便到了驿站内的大堂,皇帝把驿站这大堂作为了召见群臣和诸将的地方,此时大堂上已经站着不少随行大臣。
“臣赵子良陈玄礼)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万岁!”
玄宗的精神比昨夜好了很多,他面带微笑抬手道:“免礼!二位爱卿既然来了,那我们就开始议事吧!”
“谢陛下”两人起身退到了武将行列,在这里武将当中以他们两人身份最高,因此两人站在了最前面。
玄宗道:“前日从前方传来的消息,叛军已经出潼关向长安方向进攻。朕和百官抵达马嵬驿已经一日了,如今长安的形势如何还不清楚,但只怕叛贼距离长安已经不远,朕的行宫是去是留?如果要离开,要往何处而去?众卿家以为如何?”
宰相房琯站出来拱手道:“陛下,老臣认为行宫应该撤往灵州,如今北方大漠胡人势微,灵州几乎没有来自北方的威胁,而西面北面都有黄河天险,西南方向又有陇右河西作为屏障,河东大部都已经控制在我手,灵州距离叛贼占据之地都不太远,陛下的旨意可以随时畅通无阻的传达!”
玄宗听了之后喊道:“来人,把堪舆图哪来!”
没有人应答,高力士站出来行礼道:“陛下,我们出来得急,没有带堪舆图!”
赵子良出班道:“启禀陛下,微臣军帐之中有一副大唐堪舆图,微臣可命人去取来!”
玄宗同意道:“准!”。
最快更新,无弹窗请。本站重要通知:本站的免费APP,无广告、无错误、更新快,会员同步书架,文字大小调节、亮度调整、更好的体验,请关注微信公众号appxsyd按住三秒复制下载免费器!
第659章 何去何从?()
readx; 赵子良立即对正在门外的一个兵士招了招手,让他去军营之中取堪舆图,堪舆图很快取了过来,赵子良命人挂在墙壁上,这幅堪舆图很大,在场大臣武将们都看得很清楚。
这时有人说道:“灵州似乎太偏僻了一些,也荒凉了一些,作为皇帝行宫是不是太寒酸了?”
房琯冷声道:“嘿,又不是把灵州做国都,只是做为临时行辕罢了,待打退叛军收复两京之后,陛下自然要返回长安!”
用白布吊着膀子的韦见素站出来行礼道:“陛下,老臣以为圣驾进川最合适,西川天高路远,入川之路难行,加上川地土地肥沃,物产富饶,就算叛军一路势如破竹攻占了关中,我大唐还可以以川地和南方为本钱与叛军周旋!”
这个建议让玄宗觉得比较靠谱,去灵州那地方不但风沙大,而且也不是太安全,距离大漠太近了,到处都是胡人居住地,万一那些胡人也往大唐身上捅刀子,玄宗还真不敢想还能跑去哪儿。
玄宗思索了一阵,看向赵子良,问道:“赵卿家,你以为两位宰相的建议如何?”
赵子良抱拳行礼道:“陛下,微臣是军人,是边将,并未在朝中任职,按理说不应插手政治上的事情,不过微臣既然被陛下任命为兵马副元帅,全权负责平叛讨逆事宜,那么微臣就有权发表一下自己关于此事的意见和看法了,因为皇帝行辕之所在事关平叛事宜的整体战略部署!”dudu1;
玄宗和大臣们都听到赵子良的话中有“战略部署”这个新鲜词,听起来好像挺高大上的样子,一时间都来了兴趣,玄宗当即道:“赵卿家有何想法尽管说!”
赵子良走到旁边堪舆图旁边指着西川盆地说道:“就安全性来说,陛下的行辕前往川地是最好的,而灵州距离平叛战场要近得多,方便军情战报往来,相对也比较安全,各有长短!但微臣认为这两处地方都不是最好的,陛下行辕一旦去了川地和灵州,再想要回来就比较困难了,因为谁也无法预料平叛成功需要多长时间,可能三五年,也可能十年八年,更可能二三十年!从政治上来说,皇帝在哪儿,本身就是向世人昭示大唐王朝平叛的决心有多大,皇帝距离战场越近,就说明我们平叛的决心越大,距离越远,就等于是告诉世人我们平叛的决心很小,因为没有底气和信心,所以才会离战场远远的!天下百姓可不懂什么大道理,他们只看最实在的东西!皇帝距离战场很近,百姓们就会认为朝廷大军实力强大,叛军已经蹦跶不了多久了,否则皇帝怎么不跑得远远的?陛下和大人们都明白一个道理,得民心者得天下,百姓们也是会见风使舵的,他们不在乎谁当皇帝,谁实力强大,谁能让他们过好日子,他们就会拥戴谁,他们加入朝廷一方,我们就有足够的兵员,可如果朝廷失去了民心,我们连兵员都招不到了,还怎么跟叛军打?”
堂上文武大臣们听到这里顿时议论纷纷起来,玄宗叹道:“赵卿家说的虽然很糙,但话糙理不糙,是这个道理!”
赵子良继续道:“所以微臣认为,陛下哪儿都不能去,至少现在不能离开马嵬驿!今日清早微臣已经派出探马前往长安方向探查军情,虽然探马目前还没有反馈回来什么消息,但微臣可以断定叛军应该还没有抵达长安,长安应该还控制在我们手中!如果不是陛下身边如今无人护卫,微臣甚至想现在就点起兵马火速向长安进发,长安乃是我大唐国都,就城墙坚固程度和城防工事而言,称为当世第一坚城都不为过,只要有兵将驻防,城内又有足够的粮草军械,进行严防死守,叛军哪有那么容易攻破长安?天下百姓们可能还不知道陛下已经出走长安了,如果知道这个消息,我大唐王朝在天下百姓心中的威望将直线下降,陛下和诸位大臣们离开长安时只考虑了个人安危,却忽略了另外一个极为重要的东西——朝廷的威望!丢失国都对我大唐王朝威望的打击是巨大的,朝廷如果失去了在天下百姓心中的威望,还如何治理和统御他们?各地官吏还会不讲任何条件的服从皇帝的召令和朝廷的政令吗?”
赵子良这番话说得玄宗和众臣如拨云见日一般,又令他们一个个感到尴尬和羞愧不已,高力士本来还想呵斥赵子良几句,怎么能丝毫不顾皇帝的脸面提起这事呢?谁不知道丢失国都带来的政治影响有多恶劣?但当时上到皇帝,下到大臣们都吓坏了,哪里还想到这么多?但高力士怎么都说不出口,毕竟现在这里所有人的安全都维系在赵子良身上,此人实在太过重要,能不得罪最好还是不要得罪的好。
这时赵子良继续说道:“陛下,微臣认为现在朝廷有两个选择:第一,御驾留在此地,等北庭军后续主力大军抵达之后一起返回长安,现在由微臣或陈将军率三千人马先行向长安进发,抢先一步把长安控制在手中,就算叛军抵达,他们一时间也无法攻破长安,我北庭军主力一旦抵达长安,朝廷便可以不惧叛军,或主动进攻,或就地防守,只要稳住阵脚,待其他各路勤王大军抵达之后,我们便可由被动防守转为主动进攻!从战略上来说,由被动防守转为主动进攻是取胜的关键!第二个选择是,陛下和众大臣现在就随大军返回长安,我们要抢在叛军抵达前回到长安城内,就算我们抵达长安后叛军到来围困了长安,待我北庭大军主力抵达,叛军必然会退却!”dudu2;
京兆府录事参军韦谔这时站出来说道:“赵大帅,你说的两个选择都特意说了要抢在叛军之前控制长安,可是长安现在不是还在朝廷手里么?就算叛军此时已经抵达并包围了长安,他们想要攻下来只怕要耗费不少时日吧?既然如此,我们又何必现在就返回长安?或是现在就派人去长安接管城防呢?不如直接等你的北庭军主力抵达再说!而且现在就抽调一半的兵力去长安,把圣驾留在这里也不太安全呐!”
这番话引起了其他朝臣们的附和,众人纷纷点头,大家一方面是考虑到皇帝和自己的安全,此时不能分兵去干别的事情,另一方面是反正叛军不是一时半会能拿下长安的,所以也不用那么着急回去。
赵子良向玄宗抱拳道:“敢问陛下,前日御驾离开长安时可否任命留守官员?”
玄宗略感尴尬道:“朕离开时匆忙,就命京兆尹崔光远和太监边令诚留守长安!卿家为何这么问?”
赵子良说道:“别人我不知道,但边令诚此人,微臣对他却是有些了解!当年高仙芝率安西军与大食军决战于恒逻斯,双方交战数日,大食军损失颇大,最后一日交战,眼看安西军就要取胜,而作为仆从军的葛逻禄人却突然反叛从左翼攻击安西军,高仙芝命监军边令诚率后军抵挡,而边令诚不但不听号令,没有带兵拦住反叛的葛逻禄兵,反而自己带头逃跑,致使整个后军崩溃,左翼遭到攻击的安西军再也抵挡不住大食军的正面进攻,全面溃败!这样贪生怕死、胆小如鼠的人留守长安,陛下认为他会拼死抵挡叛军的进攻吗?”
“再说这崔光远,微臣不知他的为人如何,既然他姓崔,那么他应该就是崔家的人,崔家祖宗之地在博陵,如今博陵在叛军的地盘上,崔光远的全族都在安贼手中,他抵挡叛军的决心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