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唐新世-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吐蕃人、党项人的悍然出兵,让他感觉到了危机!

    为了进攻关中,他研究了许多势力,当然也研究过吐蕃、党项族。本以为这二族会坐山观虎斗,待自己与李守贞决出胜负再趁机捡便宜,自己最多放弃陇西之地和一些边隘州府以求达成平衡而已!可是谁想到这二族竟然贪得无厌,居然想和自己争夺关中的控制权!

    看来自己先收复长安外围再劝降李守贞的想法行不通了,得加快攻进长安城,从而一举确定在关中的霸主地位!

    耶律休哥的五千前锋就是一个试探,也是对其他各方势力的一个警告:关中地区是我辽国的,谁也别想染指!

    随着辽人出现在长安近处,激荡的风云一下子汹涌起来!

    (本章完)

第463章 兵败无路空叹嗟() 
李丛嘉现在有两万多军队,骑军也有三千人:这是与麟州、定难军交易的结果。在真金白银的诱惑下,骏马源源不断从北方运来,许多党项人甚至直接骑马赶来参军!

    在这个时代,民族之间的仇恨并不明显,甚至许多人都不拿自己当少数民族。

    比如党项人,他们从来都认为自己是唐人,虽然他们不认可李守贞,却愿意接受后周所代表的中原朝廷的封赏。在这些马背上的民族眼中,有奶就是娘!

    听说李丛嘉招兵买马,有粮有钱,许多人踊跃投军!

    看着这些剽悍的马上骑士,李丛嘉即喜且忧:喜的是这些人战斗力强悍,忧的是恶习难改,军规难训!

    所以,李从嘉一面组织各县恢复生产,一面就是调训这些骑军,训练步军。

    夏风渐热,正午的太阳炙烤得大地都要冒出油来。蝉也寂然,偶尔有几声长啼,让柳叶间更显火热。几只小鸟缩在树从中,见有战马冲过,迅速飞掠天际,却被几枝箭枝射落尘埃。

    “拓跋蒙,十中七!神箭手!”一个身穿兴唐军军装的壮汉骑在马背上,边跑边喊!

    被称为拓跋蒙的年轻人异常兴奋,在马匹上翻滚一下,又从马肚下翻了出来,双手持弓,乱箭如飞,将周围的人吓得够呛,大骂他是疯子!

    拓跋蒙也不争辩,快马冲回本队,却见队长一脸阴沉:“你再不守军令,我就将你赶出去!罚你抄十遍军令!”

    “不,不……颜老大,你行行好吧!我今天给你洗马行不行啊?可别让我抄那些鬼画符的字啊!”

    “不行!你虽然背下了军规,却还没有长在脑袋里!我们兴唐军不像那些普通的军队,要达到令行禁止,靠得就是所有人都记住这些军规,融入血脉,永不忘记!”

    拓跋蒙看队长没有任何通融的余地,只好耷拉着脑袋站回队内,却向队末的一个瘦弱汉子眨着眼睛。

    那汉子苦笑,待到天色渐晚时留在队尾,与拓跋蒙一起回到住处。

    “拓跋,我说好,只帮你抄后面的五遍,前面得自己抄!不然颜老大一定会找我麻烦的!”

    “行,行!赫兄弟,你真是我好兄弟!我明天请你喝奶茶!”

    “拉倒吧!我可听说了,再过半个月就要出兵长安城了!你可一定要记住这些军规。我听一些老兵说,兴唐军可不光咱们一个军,还有第一军和第三军、第二军,其中第三军已经兵过大散关,正在陈仓一带阻挡吐蕃人呢!而第二军据说在陕州、解州一带混得风生水起,威逼洛阳城呢!”

    “这和咱们有什么关系?你怎么不说第二军的情况呢?”

    “当然有!一军、三军都比咱们强大!而第二军更是留守金陵城,阻挡北周军队攻打大唐呢!以后说不定还会有第五军,要是咱们不努力向前,很难有出头的日子!难道你想当一辈子骑军小卒?”

    “那又有什么!只要有酒喝有肉吃,当骑兵怎么了?”

    “你真是一个蠢笨的家伙!没听六殿下说吗,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你马上本领高超,如果肯学点唐文,估计很快就能成为千夫长!兄弟我都羡慕你的天赋异秉了!”

    “我还羡慕你呢!识文断字,又能看得懂图,如果我以后当千夫长,就让你给我当参谋!”

    参谋,是李丛嘉在军队中增设的一个机构,相当于幕僚,负责出谋划策,却不具有指挥权,算得上各级军队的灵魂辅助。这是他考虑现在军队文化程度普遍偏低,领兵将领稀缺,不得不参取的临时措施。

    现在,已经训练了一个多月,许多士兵的战斗力原本就很强,只是纪律意识还差得多!要是按照李丛嘉的想法,必须训练一年以上才能成军。可是,时间不等人,机会更是稍纵即逝。长安城内外,各方势力争先恐后,生怕自己去晚了,分不到一杯羹。

    整个长安有军队二十多万,更有足够百万人食用三年的粮食。最主要的,那里是整个关中地区的核心所在,繁华异常,周围各州、县交通方便,农田纵横。取下长安,就意味着占据了整个关中最有利的地势,向西可探陇西之地,向东可扼潼关,北拥秦川,南据汉中,进可攻,退可守。

    当然,长安城虽好,却成为各方的眼中肥肉。一旦各方都在垂涎,势必成为烫手的焦炭。

    李丛嘉本不想过早介入到长安之争,但是形势急变,让他不得不考虑参与到五方混战之中。

    首先,李守贞到目前为止,还是打着大唐的旗号,虽然有帝王之实却没有称帝。一笔写不出两个唐字,他不得不考虑天下人心所向。救援李守贞,成也罢败也罢,都必须行动,给天下人一个交待。

    其次,如果李守贞面对强敌感觉希望渺茫,万一投敌,整个关中会瞬间形势陡变,李丛嘉任有通天本事,也难以再逆天行事。

    最主要的,他也想得到这支二十万人的军队和数十万的百姓!

    与此同时,关中各大豪门都在蠢蠢欲动:有的人从陇西之地尾随吐蕃人悄然出手,尤其是薛氏、李氏、汪氏,近年来悄然兴起,势力渐大。他们秘密培养势力,渐渐收拢了近万人马,固土安民,蛰伏待击。

    而汉中地区,也有许多豪强在秘密组建军队,准备趁乱扩张地盘。至于长安北面的豪强更多,如裴、柳等大族,他们依托州、县里的官职,称霸一方,与各股势力虚以委迤,保证着家族利益的最大化。这些人,虽然没有明面上的军队,但护院家丁、佃农等数量也很可观。

    如果李丛嘉仍然守在丹州这等偏僻之地坐山观虎斗,极有可能错失良机,甚至养虎为患。关中平原上,从来不缺乏奇人异士。豪门大族更是人才鼎盛,万一涌现出个帝王之姿的人物,他李丛嘉费尽心机争霸关中的想法就得泡汤。

    (本章完)

第464章 算计李潮诈坊州() 
因此,李丛嘉决定打出兴唐旗号,进军鄜州(现陕北富县)。这里因李白一诗而出名: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所谓的鄜州月,点出了这里曾经的繁华。做为保大节度使的地盘,李丛嘉真心是不想先挑起事端,但是,李丛嘉借道南下的请求被无情拒绝。

    现在的保大节度使却不是历史的郭从义,而是他的义子兼最得力手下战将朱融。此人也是沙陀族人,追随郭从义多年。因为后周建立,郭从义官位不断晋升,渐渐向朝廷中枢靠近。后来郭威遇刺,将他调入朝中护驾。

    本来是帮忙看家的朱融,在整个关中地区无良将的情况下,竟然被任命为保大节度使,表面上听从后周朝廷调遣,实际上山高皇帝远,加上李守贞隔断潼关,他渐渐自大,成为割据势力。

    李丛嘉本来不想和他闹僵,但南下的道路被挡,朱融又不肯通融,李丛嘉征询手下将领意见,大家一致认为,朱融并无将才,空据鄜州、坊州等地,白白浪费了天然地利。与其和他摩擦,不如直接干掉他换上自己人!

    主意一旦定下,剩下的就是执行。

    李丛嘉兵法一般,行军打仗更是外行一个。但他有自知之明,绝不会争抢。呼延赞被他任命为行军总管,而柳雷、庞赛雷等人则随军前往。

    一万人的军队和保大节度使手下的两三万人相比并不多,因此当当唐军第四军出现在鄜州城下时,朱融竟然放声大笑。

    在他看来,这简直就是拿鸡蛋碰石头一般。

    他虽然听到过李丛嘉的名字,也知道他在南唐等地的战绩,但在他看来,不过小孩子游戏:因为是皇子,必然有许多人吹捧,将不是他的事迹也安在他头上,更有无耳之徒浮夸骗钱。加上朱融自恃极高,完全不把一万余兴唐军放在眼中。

    他也不出城,甚至连城防都没有加固,继续饮酒作乐,还大言不惭:一万人想攻进一万人驻守的大城,作梦去吧!

    可是第二天一早,他登上城门楼,从上向下望过去,才发现兴唐军的恐怖之处。

    兴唐军人数虽多,但是队形极为齐整,就算行军中,亦是保持着进退得法,他们或许不是最勇猛的军队,但是他们无疑是纪律最严明的大军。

    兴唐军蚂蚁般的蔓延,转过山脚时,从城上望过去,蜂拥上前,涌上墙头,伏低了身子,一排排、一列列的严阵以待。鄜州城所有人均躲在城垛之后,饿狼一样的望着扑面而来地兴唐军,生死搏杀,一触即发!

    长矛短刀泛着令人心寒的光芒,星星点点,整个鄜州城,弓搭箭、弩绷弦,已经变成了个刺猬般,竖起了全身的硬刺,坐等兴唐军送上门来上。

    残阳如血,滴落满天。转眼已经夜幕降临。

    朱融轻轻一叹道:“唐军这是第几次攻城了?”

    手下将领想了半晌,摇头道:“不太记得了,我已经亲自督战过三次了!”

    此时的城下,李丛嘉也看着身侧的赵普询问着同样的问题。

    同样,赵普也没有给出准确的数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