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思温终于有些不耐:“刘太师不历军伍,所知都是纸面所得!我大辽勇士虽然弓马娴熟,却有一样不足:攻城!汴梁城坚,又有几十万军民,非两三月不可克。留重兵于身后,实为不智!刘太师用心粮道,确保军粮无缺才是!”
刘姓老者是大辽国南京道四大姓氏之一。幽云十六州落入契丹之手,许多汉人根本不认可自己成为辽人,数十次起义闹事,但除了血流成河几乎一事无成。而一些豪强开始思考中原王朝是否有可能再次降临这片土地。许多人认为中原王朝再次一统的机率很低,不如尽早融入辽国。
比如以刘虹为族长的刘家,坐拥檀州之地(现在密云一带)百十年,却在国难当头之时,见风使舵,直接投入了契丹人的怀抱。这一次辽帝耶律述律征发南京道汉军,刘家、张家、赵家、李家各出兵五千人,加上其他汉人,凑成了五万汉军。
这五万人,因为无马可骑,干脆成为后军,负责粮草押送工作,和两万宫帐军铁骑一起殿后。
但是,刘虹却不甘心此次南下不能立功,干脆派出自己的弟弟刘韬(注意,和北汉阴地关的守将一个名字,却完全是两个人),随着萧思温成为先锋军,美其名曰:打前站,判断能就地征粮多少!
简单说,这刘韬此来,就是准备从河北、山东之地抢老百姓的粮食以供应契丹人!
萧思温,字寅古。契丹族国舅部人。太宗女燕国公主驸马,宰相萧敌鲁之侄。辽太宗时,他为奚秃里太尉,尚燕国公主,为群牧都林牙。此人一向眼高于顶,懂汉文,明书史,自诩文武全材,在辽国内一向不合群,甚至有拳打同僚的恶名。
此次南征,他作为国舅部领军之人,他来之前,部族族长一再叮嘱,千万不要把自家儿郎都扔在了汉人的土地上。这次南下狩猎,其目的是抢掠,把汉人刚刚积攒几年的财富掠夺到辽国来,让许多衣不裹体的契丹孩童能穿上衣服!
总之一句话,少死人多抢东西!秉承了这一原则,萧思温的骑军极快南下,但凡防备松懈的县城、州城,他都是抢上一把就走,绝不恋战!到现在,他抢了贝州和数个县城,早已经肥得流油,失去了继续南下的动力。
以他追随辽太宗耶律德光南下经验看,越往南粮草补充越困难,守军反击越犀利,回程越艰难。尤其是汴梁城,是后周的都城,周人一定拼命,自己率先冲上去,不磕掉牙才怪了呢!
同时,做为深知兵法的将军,他当然知道强敌于后不能深入的道理。留着大名府、博州、邯郸三处近二十万周军顶在腰眼子上,冒然深入汴梁城,万一攻城不果,再想携带财宝完整无缺地撤回北方,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现在可是十二月底了,再有几天就是新年了。一旦过年,一个多月就会开春,万物复苏,雪化河开,冲过黄河容易,想再重兵之下再退回来,那就难了!
当初太宗陛下英明神武,却也在慕容彦超、李守贞等后汉将领打击下狼狈北归,战利品丢了一道,更损失了数以万计的勇士性命!
有了前车之鉴的他,绝不肯冒失地冲在前面,去攻打汴梁城!
大名府,就是他搪塞耶律述律的理由:不下此城,绝不去汴梁!
(本章完)
第712章 正面对峙北焚粮()
后周显德三年,天气异常寒冷,入冬没有多久漳河和御河(今卫河)就凝结了厚厚的冰层。
大名府,像一座游离在冰川上的孤堡萎缩在凛凛北风中。随着没有任何喜悦气氛的除夕日到来,大辽帝国的十万大军终于在大名府东北二十里许的馆陶(今山东冠县北馆陶镇,萧城遗址犹存)安营扎寨。
只要耶律述律一声令下,大名府周围十几个州县将陷入一片刀光血海之中。然而耶律述律并没有下令打草谷,他在作短暂的休整,或者说在等待一个时机。
天气越来越冷,阻拦辽国大军逼近京师开封的天然屏障黄河早就结冰了,这自然不是障碍。大辽雄狮完全可以踏着冰层跨黄河直逼京师。但是耶律述律还不敢这么做,他必须在南下之前攻克大名府,找到赵匡胤的五万燕梁精兵,击溃它,至少也得消耗掉大名府、邯郸周军的精锐才可向南挺进,这是常识。
双方就那样沉默着,等待着。大战前的肃杀之气弥漫在大名府上空,沉寂的要死。
魏县,紧邻着县城东侧,一座绵延十里的军营呈圆形一圈圈绕出去,如一条长蛇盘亘在邯郸和大名府之间。平原之上,鼓角相闻,数十铁骑由远及近,在营寨前刚刚立定准备观瞧一番,却不料营门大开,一百多骑军冲出,转眼间双方盘旋在一处,马蹄声清脆地敲击地面,兵器相撞的声音在清晨异常明亮。
只有一骑契丹军逃离,剩下的都饮恨当场。率队出击的步军都指挥使石守信一脸得意,盯着辽骑远逃的背影,哈哈一乐:“原来契丹人真是孬种,怪不得赵元帅(赵匡胤此时已经被封为殿前都点检,官职不算高,却领兵北援,身上还有一个任命,兵马大元帅)不屑一顾!”
他身后韩重赟一声长喝:“石哥哥快快归营!”韩重赟因为“高平之战”,以功升任殿前司铁骑指挥使,也正是春风得意,但对石守信却是尊敬!
石守信一抖缰绳跳下马,撇着嘴对营寨上面的韩重赟摇头:“铁骑还你!我的步军绝不比你差!”
二人都隶属于赵匡胤麾下,却都效忠于柴荣,各领兵马三万(其中韩重赟掌控着一万铁骑就有赵匡胤的燕梁铁骑五千)驻守在魏县县城,从左翼侧应着大名府的王彦超,确保大名府不失。
至于赵匡胤,其主力五万人却在邯郸城内外扎营,阻挡着辽军侵入汴梁的官道。
正在石守信迈步走入大寨之时,后方一骑战马奔腾而至,翻身入营,却是赵匡胤的义妹赵京娘。她一身紫衣,脸色青白,分明就是冻得!
接过她手中信笺,石守信一脸凝重:赵匡胤处难道也接敌了?辽军倒底是分成几路,主要攻击点在哪儿?
大战不会拖得太久,毕竟春天在即,辽军想速战速决,必然要突破三路中的一路。相比较而言,博州的宋源最弱,但离汴梁最远,攻下博州,也不能避免周军抄袭后路。
而魏县则处在邯郸和大名府之间,城矮且人少,缺少守城的器械,应该是辽军攻击的重点。只要打通这里,切断大名府与邯郸的联系,辽军至少可以分出一半人马南下攻打磁、相、卫、滑等州,直接打到汴梁城和洛阳之间,到时候想抢哪儿个城市都行!
抢劫之后,可以从太行山撤到北方河东太原之地北归西京大同府,也可以顺道返回,从被辽军围困的邯郸、大名府间再退回去!
赵匡胤的信很简单,就只有一句话:辽军各怀心思,攻击重点不好确定,通知大名府小心!
韩重赟长叹一声:连一向智谋出众的赵匡胤都无法判断出辽军攻击重点,他们的猜测能准吗?通知大名府,对,要马上通知大名府!
可是,他们再想派兵去大名府已经不可能了!数百骑辽军由远而近,接着就从侧面绕了过去,将长龙般的大营围了起来!
只有几千骑女直骑军,却没有人敢小瞧他们——谁知道辽人会不会在远处埋伏重兵,就等着后周军出营迎战呢?
避而不出,守营待战,侦敌动向!这就是韩重赟和石守信确定的原则。判断时间,就算辽军现在大军穿插而过,到达汴梁至少也得半个月时间,后周军有的是时间出营决战,不急在这一时!
##############
武安县固镇,赵匡胤站在城门处,盯着身后五千铁骑,看着他们面色清寒,却一声没有,他重重地点点头:“各位,辽军南下二十万,正面迎敌,我们绝不可能赢!拖延到春天,待黄河开化,这是我们唯一败敌之机!怎么才能拖下去,关键就是粮草!”
不用他再细说,每一个人都知道此行的目的地。贴着太行山脚下,不走官道,悄悄摸到辽军身后,绕道袭破镇州、然后向东袭击赵州、冀州,威胁辽军的粮草补给,让辽军不敢放马南下。
但是,这冰天雪地,雪厚四尺有余,不走官道,战马如何能受得了?离镇州可有几百里呢!一旦战马不济,那这些周军的下场堪忧啊!
赵匡胤似乎明白大家的想法,他冷冷道:“不进则退,退则没有活路!大家的家都在后面的磁州、滑州等地,难道你们想看着契丹人把他们掠去北地当牛作马?此次北行,我们这支军队辽人根本不知道,只要咱们小心一些……过了邢州,咱们就上官道,到时候辽军发现了,还来得及吗?”
没有人回话,只有他自己的声音回荡在风中。
“咱们没有退路,一旦汴梁丢失,中原将再次易主。陛下亲镇汴梁城,把希望寄托在我们身上,我们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咱们只要拖住辽军,从洛阳、徐州等地大军就可以赶回来,到时候辽人会饮恨黄河……”
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响了起来:“可是关中还有八万辽军呢,他们会不会出潼关攻打洛阳?”
“不会,绝对不会,因为潼关在我们手上!况且洛阳也有十万大军坐镇!”深悉军情的赵匡胤心里颤抖着,但言语间却笃定无疑。随着他一声令下,五千铁骑迅速转向东北方向,直奔赵州和镇州而去。
风乍起,卷起一地冰雪,遮挡住了众人前进的脚印,也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战斗扑朔迷离。
(本章完)
第713章 镇州夺城辽心乱()
耶律柳烟站在镇州的城头上,眼望远处透着青黛的山峦,听着冰雪从山体上滑落的声音,心思早就不在此地了!
她身侧的丫鬟提着长枪,盯着越来越近的人影儿,低声道:“小姐,这好像不是咱们的军队!”
耶律柳烟没有太多的关注对面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