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军是单发步枪,近距离碰上冲锋枪近战只有挨打的份,再加上第一营居高临下扫射,结局是悲惨的。
妙哇,封天果然用兵不拘一格,真神来一笔。
日军铁路守备大队死伤惨重,指挥官岛本正一眼看着攻击受挫心里也着急,院子里面的情况不明,川岛中队困在大院内处境恐怕不妙。
不管了,先把正面阻击的第七旅干掉再说。
“命令重炮给我摧毁敌军的防守阵地,把对面的房屋给我摧毁了,快快滴。”
岛本正一也是逼急了眼,管他有没有误伤,先打开局面再说。
一时间炮火隆隆,炸弹在院子里爆炸,其中一颗重炮炸弹,恰好击中了正面一处屋顶,整个屋顶被炮弹掀飞了。
这一下子伤亡不小,那个位置正是宋未照营士兵在防守,近二十名士兵非死即伤。
小鬼子岛本正一也不管院子里还有日军与第七旅近战,命令炮兵开火,一时间炮声隆隆。炮火中宋未照急的哇哇乱叫,死的可都是他的手下啊。
差不多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院子外面枪声骤起,显然是王铁汉的620团迂回到位了。
封天当机立断,回头对着619团一营营长一挥手,发出攻击的指示。
加上冲进院子里的岛本正一的铁路守备大队士兵被阻击在大门口,趴在壕沟内的小鬼子数量也不少,不过,被对面屋顶上的火力压制根本抬不起头来,那里还顾得上其他。
得到指令的徐立强一马当先率领近二百人的冲锋队从房屋之间的空隙窜出来,以最快的速度冲到了对面的壕沟,手中的轻机枪的枪口喷着火焰“突突突……突突……突突突……”急速的射击。
冲锋队突然袭击,二百多人散开来,有的沿着壕沟底部往前冲,有的人则沿着壕沟的边缘往前冲,手中的轻机枪对着壕沟内疯狂扫射。
这种火力打击之下杀伤力可就大了,近处的小鬼子本来是趴在壕沟内隐蔽,躲避屋顶射来的子弹,根本来不及反应已经做了枪下鬼。
就算远一点的鬼子想还击,可身体移动便暴露出身体的大部分位置,屋顶上的第七旅军队会放过这种机会吗?
惨,太惨了!
第七旅的反击几乎是虐杀,随着徐营长所率领的冲锋队快速移动,院内的鬼子兵灭亡已经不可避免。
壕沟内远处有些小鬼子想跑,可惜刚刚站起身来便被屋顶的军队射杀。有些鬼子兵想要顽抗,抬起枪刚射出子弹身体便被其他轻机枪打成蜂窝状。
也就是在这个关口才显现出第七旅武器装备的优势,三八大盖是单发,能扛得住机枪的肆虐吗?
再看大门口处,此时已经很少有日军往里面冲了,大概王铁汉团已经抄到他们的后路,哪里还顾得上进攻北大营啊?
此时,日军的炮火也停止了射击,估计是被620团给端掉了。
这个时候还犹豫什么,封天一挥手:“何立中团长,立刻带着军队给我冲,把岛本正一这股敌人一口吃掉。”
“是,指挥官。621团跟我来,消灭小鬼子。”
“消灭小鬼子,冲啊。。。。。。”
何立中带着621团迅速下了屋顶往前院冲过去,此时,院子内的鬼子已经消灭的差不多了。
徐立强的冲锋队更是一马当先,迅速冲到了大门口。
院子里还有集合好的队伍,也有正在归拢的军队,第七旅八千人对付几百日军真是有点欺负人。
当然,封天心里清楚,第七旅是老爷军队,武器装备虽然精良可战斗力还难说。
这一仗封天不会蛮干,伤亡太大的话影响士气,对自己掌管第七旅也很不利。一支军队的首战非常重要,失败了会使得军心丧失,只有胜利才能让军队士气高涨,勇往直前。
战争打到现在,己方死亡的也就几十个人,受伤的士兵估计不会超过五十人。
最主要的是第七旅占据有利地形、装备优势,再加上人数众多的优势,伤亡率自然少得多。
而川岛中队才只有一百多人,后来的岛本正一铁路守备大队也不过才五百人,十比一的比例,这种仗还有悬念吗?
其实,谁指挥都一个样,关键是敢不敢打的问题。
历史上,北大营是执行了上峰的命令才造成大溃退,让少得可怜的日军给端了。
而这一世因为有封天这个意外,日本人这一群疯子的命运可想而知。(。)
第一百九十五章日倭新战略()
正像封天所说的一样,日军结束了国内争论,匆忙上阵,军队开始集结,一部分通过海路抵达大连港,而有一些军队是从朝鲜半岛登陆,通过陆路进入东北。
这就造成了日本军队不可能齐头并进,只能分批次的进入东北境内。
而此时,从日本本土进入东北的第十四师团受命北进,支援第二十师团作战。
日军的行动无疑为封天创造了条件,可以利用主场作战的优势,集中兵力消灭一股日军。
封天只能采取灵巧的战术与日军周旋,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北方抗日军硬抗日军恐怕得不偿失,杀敌一千自伤八百这等买卖封天不想干,好不容易归拢这点军队可不想拼光了。
而且,与日军硬拼,一旦被日军缠住,等到日军的后续军队上来,悲剧的肯定是北方抗日军。
目前封天手中的主力军只有一个第七旅分解扩编而成的四个旅,再加上张树森和常经武两个旅的军队,人数上不占优不说,军队训练、实战可就差多了。
若是按照常规战法,第七旅走到现在怕是剩不下多少了。
所以,从九一八之夜,封天一直采取奇兵战法,零打碎敲,最后完整地消灭日本关东军主力所部。
这一次大踏步后撤,地盘是丢失了,东北的经济损失也很难估量,可这些地盘早晚都是要被日军占据的,也就无所谓损失。
表面上北方抗日军畏战退缩,可在战略层面上非常有利于北方抗日军,也有利于军队大整编以及大练兵。
北方抗日军队大整编任务交给了赵镇藩,封天亲自编写了军队训练大纲以及作战条例。
封天编写的这两份文件彻底颠覆了这些军人原有的观念,军事训练原来可以这样进行。
作战条例也是耳目一新,至此,封天再一次展现出特有的军事才能,威信再一次提高。
整编军队,骑兵计划扩编到六个团,每个骑兵团编制两千人左右,骑兵总规模控制在一万两千人以下。
步兵的编制扩张的很快,步兵第一旅旅长何立中,第二旅旅长王铁汉,第三旅旅长徐利强,第四旅旅长宋未照,第五旅旅长常经武兼,第六旅旅长张作舟。
封天估计冯占海坚持不了多久,为其留下一个旅编制,等到冯占海回来后组建第七旅。
不仅军队大扩军整编,北方抗日军还组建了铁道兵、工程兵以及农垦建设兵等准军事部队。
准军事部队要一边生产一边练兵,为作战部队提供兵员储备。
安排完这些事情,封天要起身西行,因为山西的阎锡山想要见一见这位新贵。
国民政府既然已经说了,安排北方抗日军屯住长城外,山西掌握长城外一部分区域,需要交接。
一路西行,封天顺便视察了东北流亡民众的临时安置。
这可是冬天啊,要人命的天气,北方天寒地冻,封天可不想造成大量的民众死亡。
从东北流亡过来的民众当中,轻壮年大都组织起来了,不是参加铁道兵、工程兵、就是加入各工厂,还有许多农场需要大批的人劳作。
东北流亡的百姓实在太多了,大体估算,最少也有六七百万人。现在还有一些东北老百姓向这边汇集,要不了多久,肯定会超过一千万人口。
人很多却没有房子安置,这也是北方抗日军政府面临的最大难题。
冯庸按照封天的建议,寻找背风向阳的位置建造临时房屋,其实就是半地下的土窖子。
居民安置点只留下一些老弱妇幼,一排排的土窖子,一半暴露在地面之上,一半是地下,这样便于保暖。
屋子里几乎都是大通炕,很长,端部是伙房,即可做饭又可以烧煤为大通炕提供热量。
屋顶使用泥土加干草覆盖,有足够的厚度保暖。
朝南方向开敞,奉天被服厂制造了许多棉被,将这些棉被挂在南面。
白天卷起一部分透光,晚上放下来保温。
虽说很简陋,却足以让东北数百万流亡百姓安全度过一个艰难的冬天。
即便那些妇幼也被组织起来了,烧火做饭洗衣服总可以吧?
把孩子们按照年龄组成几个等级,由东北大学的学生们组成的识字班,教授孩子们读书。
妇女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被服厂安排一些人,还有一些要照顾孩子,那就在驻地做一些加工活,烧火做饭她们是主力军。
总之,这里没有闲人,都在为抗战尽一份努力。
封天深深地知道教育的重要性,连孩子们都会唱义勇军之歌,他们都知道家乡被日本略者霸占了。
后世封天那个时代,教育无疑是失败的。
人们只关心物质基础,从一个有信仰的年代变成了只有物欲横流的社会。
甚至有些学者们天天宣传以和为贵,麻痹人民,哪怕外国的军舰已经到了家门口,他们还在为敌国唱赞歌。
媒体不是宣传国粹,甚至认为国粹们都是垃圾,一切以外国为标准,教导人们崇洋媚外。
西方势力的渗透,甚至你只要在网络上发表一点不利于外国的言论,只要你是歌颂自己的祖国,便会招致一大批的人群殴。
凡是政府说的话都是假的,专门有一批人唱对台戏,一些人生怕国家不乱。
这里面不排除有些人为了一点利益,拿着外国人的施舍替帝国卖力,人真的很无耻。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