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就是说,北方抵抗力量带着百姓撤离,简直是自缚手脚。
现在嘛,因为北方有强大的支持,北方抵抗力量手里根本不缺乏战略物资,也不缺乏武器装备。就算他们有十个师的军事力量,打两年的战争都没有问题。”
荒木贞夫这番话,不光是犬养毅傻眼了,连日本天皇都傻眼了,尼玛,怪不得这一支军队死命地与帝**队打仗啊,原来是背后有人支持。
“巴格夜撸,老毛子大大滴坏了!”
看了看天皇的反应,荒木贞夫偷偷擦了把汗,心想,现在不能责怪陆军部无能了吧?
这些日子荒木贞夫可遭罪了,四个甲等师团相继灭亡,陆军部真的不好交代啊,不给天皇一个满意的答复,陆军部过不了这一关。
闭着眼一想就知道,现在外面已经炸了锅,日本国民差不多已经闹翻了天。
还有那些中下层军官,谁知道他们能干出什么事啊?
为了预防万一,必须要让天皇发话,否则,陆军部兜不住底呀。
这时候,犬养毅也不能总是当看客,必须要说两句的:“陛下,苏联方面表面上口口声声说保持中立,其实是包藏祸心的。
他们支持北方抵抗力量的目的,无非是想要大日本军队不断地消耗,以便减轻打日本帝国对苏联北方的威胁。内阁会派外交人员质问苏联,希望他们能给大日本帝国一个明确的答案。”
日本天皇摇摇头,否决了犬养毅的决定:“不不不,这一切大概都是私底下的行动,大日本帝国质疑苏联,你以为他们会承认吗?
用不着去找难看,大日本帝国早晚要让老毛子好看,这笔账先记着。
黑龙江这一块要先拿下来,一是为了切断苏联的支援路线,再一个是为了向北出击苏联做好准备。”
“还是天皇陛下英明,以苏联人的狡诈是不会承认的。是到了攻占黑龙江的时机了,大日本帝国不会惧怕苏联的。
至于北方抵抗力量方面,种种迹象表明,北方抵抗力量与他们的政府根本不合拍,甚至多有不满。
从上一次和这一次所报道的言论不难看出,他们心中有怨言,文章两次都提到北方抗日军没有等到援军。
而民国政府对此不作任何回应,足以说明他们双方互不理睬,站在不同的立场。
对此,我大日本帝国应该充分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
内阁总理大臣犬养毅顺着天皇的思路提出自己的建议,中国虽然有一个政府存在,可谁都看出来这个国家的军队还处于分裂状态,多出一个北方抵抗力量是日本人愿意看到的。
第一百一十章世界关注()
内阁总理大臣和犬养毅的建议得到了天皇的首肯,天皇伸手摸着没有几根胡须的下巴频频点头。
“吆西,这是个好消息,既然这一支军队不好对付,那就先放一放吧。
柿子捡软的捏,既然北方那支军队是个难啃的骨头,而东北军却如此不堪一击,恰恰也正是大日本军队立威的好对手。等到大日本帝国占领了大陆,最后再与这只抵抗力量决战。
军部必许下达严格的命令,禁止大日本帝国中任何一支军队与抵抗力量发生冲突,不允许入侵他们的防区,若是再被北方抵抗力量消灭我帝**队,军部必须负全责。”
日本天皇直接命令军部还是很少见的,他要保持威慑力就必须少说话,关键节点说出的话绝对有权威。现在必须发话了,实在是因为害怕再出现帝**队覆灭的情况发生。
日本甲等师团小王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大日本帝国伤不起啊。
“陛下英明,大日本军队先解决东北军进军河北,而后横扫中原消灭蒋政府,最后剩下一个盘踞在北方贫瘠土地上的抵抗力量,实在不足为惧。”
荒木贞夫和犬养毅赶紧拍马屁,借机歌颂一下天皇是必须的。
“犬养毅君,内阁什么时候开始重建东北啊?
辽东破坏的比较严重,几乎不见像样的房屋,整个奉天城已经被夷为平地。
各个煤矿铁矿几乎全部毁坏,要想采矿就必须重新开挖。
北方抵抗力量这一手很毒辣,自己得不到也不想让帝**队得到手,大大滴坏啦!”
“荒木君,按照奉天的破坏程度已经没有利用的价值了。
既然辽东之地已经成为荒漠地区,没有任何建筑,帝国若是想要重建辽东,时间上大概需要三到四年,最关键的是帝国没有钱。
帝国战略物资短缺是事实,我们可以把目光盯在河北,哪里的矿产资源不比东北少。”
“吆西,犬养毅君说得对,关键是河北的张学良是个废物,对付他要比对付抵抗军容易得多。
还是陛下英明啊,北方抵抗力量盘踞在贫瘠的土地上,如果大日本军队把主要兵力放在北方,这种战争就算是胜利了,那也是得不偿失。
没有收获的战争,对于大日本帝国来说就是一场愚蠢的战争。帝国必须考虑到战争之后的利益大小,河北乃至大陆腹地才是帝国的真正目标。”
在日本天皇的主导下,日本军事战略做了调整,军部下了一道了严格的命令,今后不允许日本军队挑衅北方抵抗力量,更不允许进军北方抵抗力量的防区。
但是,日本军部这一命令会起到作用吗?
桀骜不驯的日本军队现在正嗷嗷地叫嚣着报复北方抗日军,尤其是一些年轻的中下级军官最不服气。
可这一次有天皇的旨意,分量自然很重。
北方抗日军发布的新闻不仅仅是日本政府关注,此时,美国总统赫柏特。克拉克。胡佛胡佛也在看这篇报道。
一支自发的抵抗力量消灭了日本四个完整的甲等师团,这也实在是太荒唐了吧?
胡佛总统立刻询问五角大楼以及美国情报机构,得到的回答是确定无疑。
情报显示,不仅从中国方面得到的答复确有此事,就连日本方面传回的消息也证明了日本军队四个甲等师团彻底消亡,连一点渣都不剩。
竟然是事实,这不得不引起美国政府的重视。
通过了解,美国总统胡佛知道花旗银行在北方政府设立了分支机构。
胡佛总统立刻下达指令:“不要中断那边的联系,要密切关注这一支军队。”
欧洲也在关注发生在东方战场上的这一特例,各国政府以及军方无不对这一结果感到十分好奇,尤其是战争狂人希特勒。
尽管此时希特勒还没有登上元首宝座,但是,希特勒已经拥有足够的实力。
1928年,纳粹党逐渐变成了一个“拥有一批具有接管政府事务能力的干部的政党”。
在经过了相当的困难之后,希特勒把冲锋队改组成为一个拥有几十万队员的武装团体,其任务是保护纳粹党举行的集会,捣乱其他政党的集会和一般地恫吓那些反对希特勒的人。
希特勒又建立了党卫队,并要求他们特别宣誓效忠他。
1929年10月之后的一场世界性经济危机给希特勒提供了绝好的机会。
希特勒开动宣传机器,宣称经济危机是“**”,是政府接受凡尔赛和约和战争赔款及奉行“社会主义”政策的结果,是共和国和历届政府毁灭了德国的一切。
希特勒的鼓噪获得了德国民众的支持,为他登上德国元首奠定了基础。
当然,他给德国人做出许多承诺,承诺“让德国每一户人家的餐桌上有牛奶与面包”,而且他的承诺在纳粹德国初期已实现了,从而获得更多的人拥护。
纳粹的政策鼓励妇女生育并留在家。在1934年9月对国家社会主义妇女组织的演讲上,认为“德国女性的世界是丈夫、家人、孩子以及家园。”
希特勒也不尽是战争狂人,他监督了德国历史最大的建设工程,水坝、高速公路、铁路及其他。然而这些并未对于威玛时期的大量失业有具体成效。
希特勒政府赞助建立巨大宏伟的建筑,与国家首席建筑师施佩尔确立希特勒对德国古典文化的重新见解。
这个战争狂人即将登上历史舞台,也会在欧洲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发生在东方战场的战一场战争引起了他的兴趣,德国需要先进的战争经验,他打算派人去东方考察一番。
希特勒一直对中国怀有好感,在希特勒的自传中,他曾描述其童年时期在维也纳生活时,在自己贫困潦倒时受到过一家旅居奥地利的一个姓张中国家庭的无私帮助。
这个“张姓“(按原文的德语发音“g“谐译,在英语中也可译为“程”)家庭曾无偿的一次提供给他500奥地利帝国先令作为他的学费和生活费用,还常常邀请他到家里吃饭留宿。
事实也证明这一点,德**队的确派出许多教官来中国,中**队也却是从德国引进大批德国装备。
德国也曾经对中国抱有极大希望,但后来放弃了,因为烂泥没扶上墙。
德国只能转向日本,但抗战时仍有大量援华军官以个人名义滞留不去,甚至战死在中国。
原历史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战争,不要说德国人,就连我们自己都感觉不好意思。
从九一八之夜开始,进而是锦州、河北、上海甚至是南京战争,国人的抗战真是糟糕透顶。
上架说几句()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间本书已经快三十万字了,明天要给安排上架了。看别人上架前都有个上架感言,那就照葫芦画瓢,也说两句吧。
首先要感谢主编锐利、责编虎牙,感谢他们为本书所做的努力,为本书创造了良很好的条件而顺利地走到今天,谢谢,非常感谢!
也要谢谢那些不断支持本书的广大书友们,谢谢你们不断地支持,为本书营造了非常好的氛围。因为有你们的支持,使得本书走到了今天,谢谢,非常感谢!
感谢书友:书友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