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真要改起来只怕很难。而且时光年轮总会走到那一天,既然现在军中对自己的行事风格没有争执,吴铭索性也就这个样子了。
有时候,人真的是奇怪,一件事做不到会哭,做到了又会哭。这种事情还没有什么感同身受这一说。
除非自己经历过,否则谁知道这其中的酸楚呢。
一直到吴铭都有些睡意朦胧的感觉时,柳云这才平静了心情。
“那就,先谢过大将军了。”声音一瞬间又变得平淡清冷了。
这种患得患失的感觉,还真让吴铭也有些心理抓狂的感觉。
迷迷糊糊的做起身子的同时,吴铭随口问道:“咱们这算是?达成某种协议了嘛?你刚才说会尽力帮我,好吧,我也答应如果我自己能决定的事情,到时候就一定帮你。那么现在,先说说如何帮我可好?”
“嗯,呵呵”看着吴铭,柳云又莫名的笑了。
“怎么?我的样子很好笑吗?”吴铭下意识的看了看自己的身上道。
“没有,只是觉得,你跟其他人都不同,军中的百夫长都有将领的模样,你到是没有?”
“将领的模样?你说我没有?哼,将领是干嘛的,是军队,统领军队的,又不是行刑官,只要能够好好的统领这支军队,干嘛非要冷着脸,跟大家都欠我命似的?
而且这些人也挺可怜的,就这个样子,都不知道为谁拼命呢。他们如果被压迫的都跑到秦国,我只说如果!难道这个时候秦国还能不收吗?他们还年轻,有几个不是因为贫苦,不是能够活着,迫不得已而参军的!谁又不想生活的好一点,与其说他们是魏国打仗,还不如说这是自己的家园和生活。不是有个什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帝力于我何有哉嘛!”请:
第一百七十三章 巨大转变()
清风吹过,枯黄的也看在二人之间轻轻的摇曳着。
吴铭的话语早已经随着风飘远。可却没有飘出柳云的心。这一刻的柳云才发现,原来这个吴铭将军比以往流传的还要让人亲近。说起话来,似乎也是有自己的想法。
可是听着吴铭最后的一番话语,柳云却是笑了出来,这一笑,脸上的两个浅浅酒窝也就显露了出来。
那么的,可是加上那泪痕却是让人觉得有些凄凉。
“呵呵……”
“你又笑什么?”认真的看着她,吴铭静静问道
“我在想,这些话,也许只有你敢说。”同样的转身看着吴铭,柳云认真的答道。
这一刻,二人的目光交汇在一起。远远看去,有着那么一股子别的意味。
认真的对视了一会之后,吴铭最终先错开目光站起了身子,“也许逼急了他们,谁都敢说,只是眼下的他们生路没有被堵死而已。”
柳云也跟着起身,与吴铭一起在这四周胡乱的转悠了起来。
“你刚才,说的帮我可是真的?”没走几步,柳云却又有些忐忑的问道。
前行中,吴铭只是回过头淡淡一笑,“算数,这话想让我说几遍呢?即使没有将军的样子,可我好歹也是魏王亲封的啊,信不过吗?”
吴铭说完便又转过身子头前走去了。
身后的柳云也只是被吴铭的样子逗得轻笑,至于笑什么,柳云自己也说不准,可就是想笑。
“说起将军这事。你这么做,不怕哪天这些人不服你?军令如山,你这般随和,他们会不会关键时候出乱子?”不知过了多久,柳云终于问出了自己想问的话。
毕竟在这个身份还分着三六九等的时代,吴铭这般做,确实让人难以理解。至于草根翻身等等事情,那是自纵横家的两个大草根,苏秦与张仪名扬天下之后的事了。
“你觉得我这些兵卒傻吗?他们又不是三岁孩童。只要心中的目的一致,谁不想有一个好的将军。如果他们真的别有用心,严谨就有用了吗?这么多人打一个将军。这将军即使再猛只怕也是被砍成肉酱的结果。
既然愿意当一个兵卒,已经来到这了,那就说明他们想留在这,既然想留在这,为什么要反对我对他们好呢?”
这种问题,总是各持己见,一直松动自然也不行,要松弛有度。可到底要怎么做只有将军自己琢磨了。
不知不觉中,吴铭竟是带着柳云转回了营帐附近。
距离营帐不远处的地方,吴铭顿住脚步看着柳云问道:“既然你愿意留下来帮我,那明天开始,教育他们识字的事情,就交给你可好?此事一开始肯定会有大的麻烦,但到了以后总会越来越顺的,这几天你就全天准备吧,每天换三批人来教导,就从军中将领开始,当然日后这个事情还会增派人手。”
“谨遵将军吩咐。”柳云这也拱手道。
尽管吴铭随和,可是有些地方终究还是要注意场合跟场面的不是。
又聊了一些琐碎之后吴铭也就与柳云各自回到了自己的营帐之中。
已经深夜了,这个时候吴铭也早就感觉到困了,只是不想出来随意的走走,就还发现了这些事情。
……
第二天的一早,按照规定的晨练结束之后吴铭也就将的将领召集在了一起,将在军中施行读书识字这些事情全不说给这些将领听了。
起初确实有不少人不情愿,但张猛、晋闫等人却是没有意见,所以下面的人也就没有当面说什么。
今天的第一堂课也算是顺顺利利的进行了。在张猛与晋闫的带领下,这个开头还算不错。
鼓励这一计划进行下去,吴铭还特意公布了学子计划与将领选择的关系。只有识字才可以眼下军中有的兵法。而将领的选择,除了在今后将不再是仅仅以军工论处,从此又多了一条谁兵法学的好。
竟在吴铭还规定,如今军中的将领,上到张猛这副将,下至百夫长,只要是将领,不论如今的职位大小高低,他们的军功将不再是一个人杀了多少敌人来计算。
而是他手下所引导的兵卒总共的军功来计算他本人的军功。
这么做的目的自然是增加军队的攀比心他们自觉努力的习连,可以省去很多的麻烦。
当然,这些提议在以后肯定会有很多的破晓,只是一时可以激起大家的积极心态,若是想延续下去,那最好的办法也就是让他们看到好处。
只是眼下的魏军中还没有这个条件,也没有走到那一步。所以以后的部分也就没有直接说出来,毕竟不明并不知道这些变动的实用性,一切也只是他以为可行而已。
也就从今天开始,魏军军营中也就弥漫了一种书香味。
除了晨起后的晨练之外,整个军营中的近万兵卒,也就被分成了三部分,在不同的时间里学习文字。当然这件事不强求,学也好,不学也好。
如果那个兵卒自暴自弃,自己不想网上跑,这些人吴铭也不强求。本来识字这一点就是让将领可以看的懂兵书,总有人想当将领不是,所以这个事他并不强求。
……
日子也就这么一天天的过去了。
一转眼便已经是半年的时间。这半年里,各国竟然出奇的平静,没有哪一国发生什么大的冲突。
特别是魏国,在经过一系列的动摇之后,如今安稳下来的半年时间对与吴铭来说那是求之不得的事。
利用这些时间,吴铭已将把河东军营的兵卒扩充到了四万。
除去这些兵卒,加上大梁守城的两万兵卒,河西三城的一万多兵卒,以及在忻城由檀星着,不断运送的一万兵卒。这些全加起来整整八万大军,眼下的魏国中,也算是有一支可以拿得出手的军队了。
只不过,这其中,河东军营里的四万大军都还是新军,战斗力自然不会强。
但除了没有实战经验之外,河东军营中的他们算是训练机制最完全的了。
从晨起之后的长跑、中午的武学招式的学习以及后面紧接着的一对一练习。短短的五个月之内,这些新的兵卒其实已经成长到了一个单兵作战能力非常恐怖的程度。
另外,这里还设立了专门的学堂,里面的一把手直接被吴铭推给了柳云,除了地方之外,其余的事情吴铭根本就不过问。
什么谁负责教育新兵识字这些,都直接推给了柳云。面对这么多的兵卒学习,柳云只靠一个人那自然是远远不够的。甚至一开始柳云还让人想办法在其他各地请来了几位先生。只不过后来这些个先生还是害怕兵卒,一直到一个月之前一部分兵卒文字学的不错,也就被柳云直接提议留下来做教书的先生,至于平日里的大军操练到是成了副业。
在军中大部分兵卒都对文字或多或少有了简单的了解之后,吴铭还让人专门建立了兵法库,这些同样由柳云掌管。里面是柳云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弄来的兵法书籍。虽然都是后来抄写出来的范本,但在吴铭看过之后,觉得里面很多东西都是有用的,至少他自己读的也是受益匪浅。
至于兵法的来源,柳云则一直不愿意说,对与这个问题,吴铭也没有多问,反正看起来不是害自己的,至于以后的事,真出了问题再说。至少眼下的情况都是按照他的意思在一点点的推进。
兵法库被规定每五天开启一次,只有军中的千人将及以上的将领才可以进去观看,每次开启也不过只有下午四个时辰的时间。
一开始大多数将领根本不知道兵书有什么好不好的。以往只知道蛮力可以杀人的他们,根本没有注意过兵书韬略的问题,可自从第一次被逼着去看之后,渐渐的将领之中也就形成了一股好的风气,几乎有这个要求的将领都会期待着兵法库开放时间的到来。
时间一久,学习兵法的事也就不再是让吴铭头疼的问题了。那些个将领都会主动的争抢着学习。
学堂里的兵卒也渐渐的走上了认真学习的道路。毕竟这个时代,读书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