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一夜无事,第二天的清晨。停留在魏国以及齐国荒野上,两只相王队伍几乎在同一时间出发。
这也无怪,虽然黑夜里大队都在休息,可是两国自出发的一刻起,也就不断的有斥候相互观察彼此,为的也是时间上的一个稳妥。
但是至始至终,这个消息依旧是两国的机密,没有外传,也没有公诸于世。
哪怕已经透过某些渠道了解了情况的秦国也根本不知道,这一次两国相王的具体地点。
也就在这轰轰烈烈的相王大会准备的同时,一份由楚王亲自起拟的密函被特使送往了除去魏国之外的大小诸国中。
秦国朝堂上。
太子赢驷并没有将自己知道的事情说出来。因为秦国新法的原因,当初太傅赢虔曾经替他受过刑罚,所以朝堂之上,在如今商鞅一家独大的时候,赢驷并不说什么。
“禀君上,楚王送来密函。”宫殿中,一个宦官端手中端着一个木盘,盘子上面是一个檀木制成的小木盒。
待这宦官话落,不等秦孝公说话,候在一旁的内臣便起身下去,将东西呈了上来。
将那木盒打开,内臣弓着腰,小心翼翼的将里面的密函取出,举过头顶:“君上。”
“念吧。”见此情形秦孝公只是挥了挥手示意。
“是。”
应过之后,内臣便站直了身子将手中的密函打开,朗声读了起来:“因暴魏不尊礼数,先有称王独道之实,后又倚强凌弱,视卫国为属。今卫公请援,楚王愿以天下大意之名,出兵助卫,忘列国诸侯能以正义匡扶天下。
另,楚国以与卫国就用兵事宜结盟,工图大业。”
朗朗的声音传遍了大殿的每一个角落,经过这封闭空间的一次回荡,更是让每个朝臣都记在了心里。
“哼哼!”不多时,主位上的秦孝公便猛地笑了出来,“诸位爱卿,对此事如何看,都说说吧。”
“回君上,”见许久无人应声,群臣中,位列五大夫的樗里疾便第一个站了出来,“臣以为,楚国自百年前就以自称为王,与周分庭抗礼。如今口口声声,声张天下大义,就臣看来,楚国对卫,地垂涎已久,其意应是想趁机将弱卫从魏国分离出来,结盟不过是日后更好入口啊。”
“嗯。”闻言秦孝公只是微微点头,但他的脸上却是看不出是否满意,“爱卿的意思是,楚国欲趁机吞并卫国,此事当不假才对!不知其余爱卿,可有其它的看法?”
话落,那目光朝着整个朝堂上巡视了一圈。
相对于魏国朝堂上的一片混乱。秦国的朝堂却是更加的容易分辨。
分明的两派,一派是以秦氏宗族之人为主的守旧派,他们之中大多说不商鞅变法,以其法过于苛刻、严厉、残酷而反对新法的建立。
另外一派则是商鞅为主的新法派,这其中更是脱颖而出了很多的能才,也是如今秦国朝堂上的力量。
商鞅的才能自不必多说,除了变法之外,此人对治国治民,以及带兵打仗都有自己的才能。
另外还有上大夫景坚,五大夫樗里疾,车英、司马错等等一些人物。
虽然两派在朝堂上分明,很容易理解,可是秦国朝堂上的能人却远非魏国可比。这也是秦国为什么能够从三流战力一跃成为天下强国的主要原因。
随着秦孝公的目光扫过那一个个熟悉的面孔。
车英又在此时拱手站了出来,行礼之后,车英朗声禀道:“回君上。臣以为,楚国之意,或许不仅仅是卫,卫国虽然也是不小的肥肉。但臣以为,楚王此举,主要目的在于北上,楚国早已自立为王,与周天子分庭抗礼。这些年来虽然没有什么大的攻伐,可其心却是时刻惦记着中原列国的动向。所以臣以为,楚王最主要的还是想要以卫国作为北上的一个借口,此事已经宣告天下,到时魏国或不会坐视不理,魏军出征弱卫,楚国或趁机,以协助的名义出兵卫国,从而震慑中原列国。”
“两位大人方才所说,不过是一家之言而已。”就在这个时候,站在另外一队,当初被刑过鼻子的赢虔出列拱手,嗡嗡说道:“这些年来楚王都不曾动过兵戈,二位大人仅以此事断定楚王就是挥师北上,岂不是草率了些?”
此时此刻,殿中除了争吵的双方便没有一人窃窃私语。
几乎每次朝堂议事,这两派人物都会争上几句。商鞅的变法已经在秦国取得了很大的效果,秦孝公更是对商鞅视为知己。
所以新法一派在这朝堂上的地位绝对不低,而且往往在朝堂上有了冲突。秦孝公都会私下与商鞅商议。
再不然,一些的事情根本就不会放在朝堂上,直接由秦孝公与商鞅定夺最终的结果。
但对于这种已经到了朝堂上的事情,之所以保留老一派的发言权,实际上是碍于太后的面子,毕竟这些人都是赢氏一族的子孙。
对于秦孝公重用商鞅这个外人的事情,秦国太后很是不喜。虽然大权在秦孝公的手上。
但毕竟身为人子,有些事情终究要考虑一下太后的感受。
此时此刻,朝堂上的气氛又一次紧绷了起来。无关的人员只是低着头,垂着双手静静聆听。
新旧两派之人则你一言我一语,各执己见。
但这整个过程,作为如今秦国朝堂上最有发言权的商鞅,却是迟迟不做出回答。
……
与秦国朝堂上争吵的同时。
韩国郑城。
同样是一份楚国送来的密函被放在了太子韩康的面前。
上面的其实与送往秦国的那份一样。只不过,因为眼下韩国的情势而言,楚国还答应了出于天下大义,援助韩国六千石粮食,以缓解当下韩国的灾情。
在看过密函之后的第一时间,太子韩康便将密函收起,面带焦急的第一时间奔向了韩昭候静修的寝宫。
韩昭候年岁以高,经过上次的战败。在加上这一次的慌灾。韩昭候整个人都是精神失常。
“花……红色的花……
竟然抽到了,大吉,这一签是击……哈哈,哈哈哈哈……”
带着轻喘,刚刚跑到宫殿门前的韩康,便已经是听到了寝宫里传出来的声音。
那声音笑着笑着,到最后竟然又哭了起来。
伴随着的,两个宫女受到惊吓后发出的尖叫声。那其中,隐隐的还有参杂铜器跌落的声音。
听到这,原本脸上还带着些许微笑的太子韩康,那笑在这一刻彻底的僵住了。
脚下的步子慢了下来,他整个人的深情在这一刻都变的患得患失。
“太子……”候在门外的内臣,在这一刻猛然将看向寝宫里的头转了出来,看向韩康的时候,他先是一愣,再接着急忙跑上去搀扶,却是被韩康一把推开了。
“太子——”两个宫女在这一刻弓身行礼。
大眼看去,寝宫里已经是一片的狼藉。几案已经被推翻在地,原本摆放着的水果等物都散落了一地。
但面对韩昭候此时的异样,周围的宫女都只是跪在地上不断叩首,根本没有一人敢动。
韩康本能的迈开了大步。
印象里,他还是第一次仔细的观察起了自己的父亲。
可岁月无情,有些时候,当自己想看只时,一切或许已经不再是自己想看的样子了。
面前的发丝似乎在一夜之间变的花白。他时而恍惚,时而莫名的笑,时而莫名的哭,有时候还对着空荡荡的房间自言自语。
这个在韩国史上励志改变韩国弱小,重用申不害变法,使得韩国长弓兵曾在列国强军中占有了一席之地的韩昭候。在这一刻,这位老人彻底的疯了。
内心的种种失望,种种重负,尽皆压的他喘不过气来。终于在今天,他的精神世界,彻底的崩溃了。
“呵呵……你,你干嘛踩我的花呢……”两横泪水依旧在那苍老的脸上挂着。可面对韩康,他又痴痴的笑了出来,再接着,他一把将韩康推开。
颤抖的身子匍匐前行,向一条狗一样,对着脚下的红地毯,又是抓,又是扣。
看着这个心力憔悴,为家国最终变的如此模样的老人。韩康只觉得鼻子一酸,两腿一软,噗通一声就跪在了地上。
……
一直到了深夜,楚王发来的密函才被呈到了相国府,申不害的面前。
“相国大人。楚王这是?”感觉心神疲惫,面色憔悴的韩康抬眼看着刚刚读完密函的申不害问道。
“看情况,无非是想吞并弱卫而已!只是……希望我韩国不会干预此事。”说到这,申不害的脸上露出了一副欣慰的笑。
“那,楚王允诺的这些粮食?”兴许是因为这些粮食,所以,在问出话的同时,韩康的身体明显的前倾。但那神色看起来有些紧张。
申不害则是露出了安心的微笑,接着说道:“这些粮食,说是天下大义援助我韩国。可偏偏愿在这个节骨眼上送来,其意不言而喻。太子或可答应下来。若如此,也好解我韩国百姓之苦。”,。请
第一百八十九章 各方抉择()
赵国邯郸。
因为距离的差距,楚王的密函只是刚到这里不久。
但在这里,楚王的密函明显没有受到重视。
自从与魏国签订了互不侵犯的盟约之后,赵肃候便将精力放在了休养生息,巩固国力这些事情上。
要说战事,也就只有偶尔与北方的匈奴交手。
至于太子赵雍,因为这一次的失利,又考虑到如今赵国的军力明显不足,战斗力还不足以威服列国。
让赵军的作战能力更加强一些,突破以往的防守军,转而朝着进攻强军的方向发展。
早日达到这一目标。赵雍,便又如以往那般,在洪波台练兵。
同时,他开始对兵法的深入了解,试图从多个方面加深强化赵军的战斗能力。
可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