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路途颠簸,臣身体不适,还望君上见谅。臣告退!”
话落,王卯也不顾卫成公心中做何感想。已经是转身失落的走下城楼。
路途颠簸!不过就短短片刻功夫的路程,再颠簸又能颠簸到哪去?
这王卯分明就是不想再淌这浑水。但是话说回来,事到如今,谁又愿意淌这趟浑水呢?
刚才让人前去探查魏王此来的意图除了王卯之外都没有人去。
现在魏王来的意图问出来了。
邀请齐王来此赏花品茗。这话怎么听都不会真的。
大梁王宫里的花圃也算是出了名的。卫国没有什么花园不说,就是一片好点的游玩之地都找不到,就这么屁大点地方。
粮食产区就已经站了很多,就帝丘城外的草地与树林在当今的卫国都是不多见的。
说什么赏花,这明显的就是骗人的勾当。
可即使知道了这是骗人的又能如何?总不能直接大手一挥的回绝吧,那样的话,也就太过分了。即使有楚国在后面帮助,卫成公也是不敢在齐魏两王的面前直接耍大牌的。
不过,编个理由推辞一下,在卫成公看来还是可以。
……
此时的咸阳宫里。
秦孝公正与商鞅对坐在同一张几案的两侧。
宽广的大殿,只此君臣两人。烛光萦绕,整个大殿灯火通亮。似曾相识的一切。
“前日之事爱卿不曾言语,不知爱卿又如何看待的此事?”端坐着身子。秦孝公的脸色看上去有些忧虑。
“君上说的可是楚王结盟弱卫之事?”
“正是。”
抬头看了一眼秦孝公急切的目光。此刻的商鞅却是神秘的一笑,“臣敢问,此事君上如何看待呢?”
“这……寡人实在想不明白,楚王为何要与弱卫结盟!而且言明列国,弱卫有战事必应,出兵助卫。
这两日寡人一直在想,你说,楚王会不会想以此降低卫公对楚国对戒心,以此来轻而易举的控制卫国,在周围大国的眼皮底下吞了卫国。”
以弱卫如今的兵力。如果楚国增援,定然不能让楚国大军太过辛苦。如果放任楚国大军在自己的城邑中修整,那就等于将自己的安全交给了楚国。
同时也将自己的壁垒给了对方。楚国大军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完成对弱卫的控制,这一点并非没有可能。
眼下的卫成公对楚国的戒心极低,很有可能自己打开城门将楚国大军迎进自己的壁垒中。
所以此时秦孝公所言的事情,不是没有可能,而且可能性不小。
然而,商鞅听了此话之后却只是淡淡一笑,“臣倒是以为,君上可陈兵魏境。楚国吞了卫国也好,卫国受到楚国也罢。这与我秦国而言,毫无利益可言。”
不大不小,不慌不忙,又不卑不亢的声音徐徐扩散。
将的话收入耳中的一刻,秦孝公赫然若如梦初醒。整个人瞬间就精神了起来。那脸上的思索与忧虑瞬间就消散一空。
是啊!楚国也好,卫国也罢。这两国如何做,楚国吞了卫国,强的是楚国。
哪怕卫国能够做出逆天的大事,反吞了楚国也好。可这两者与秦国而言又有什么瓜葛呢。
商鞅,这个满眼利益与法的家伙。
可是秦孝公就是喜欢他这一点。总是能够在的波动中直说要害。而不是像其他朝臣那般,议论列国大事,最后谈论的让人头疼不说,还没有的意义。
“爱卿所言极是,极是啊——”短暂的迟疑之后,秦孝公瞬间就兴奋的像是捡到宝贝的拾荒者。
那两只深邃的眼睛里,在此刻露出了亮光。
“寡人怎么就没想到呢!”兴奋了半晌,秦孝公这才猛的一拍脑门,像是自责的说道:“卫国乃魏国的附属,此番事情定然会引起魏国的不满。哈哈……哈哈哈……”
那话说道最后已经只剩下欢快的大笑。
“而且,臣听闻,前番韩赵伐魏之时,魏王欲让卫公出兵相助。但却不知何故,卫公不曾出兵。因为此事,魏王还很是恼火。想来,魏王再想起此事后,对卫公的成见当不会少了才是。”
“若真如爱卿所言,那真是天助我秦国,天助我秦国啊——”
又是一番兴奋的话语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秦孝公甚至激动的都站了起来。
历史上秦魏河西的对决持续了上百年。这期间河西几经易手,但小部分却是一直被魏国占据。
秦孝公年幼之时。先君曾亲自率军在河西与吴起交战。后来更是因为操劳过度,死在了河西的军营里。
那时年幼的秦孝公便暗自发誓,有生之年一定要夺回河西,为先军出了这口恶气。
至于灭亡魏国的事情,他更是没有一刻不想。除了报仇之外,最主要的就是魏国是秦国东出的第一大阻碍,所以这些年在商鞅的帮助下,秦孝公一面大力强大秦国。另外就是想方设法的消弱魏国的力量。
到如今,可以说他所做的努力让他看到了希望。至少魏国的实力已经大不如前。
可偏偏,这个时候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一个吴铭。虽然尚未见到此人究竟有多大的才能,可至少统兵一事上不比当今列国的名将差。若不然如今便已经全部收回了。
原本还在为何时出兵河西而感到烦恼的秦孝公,不想在今日竟然看到了希望。
想着差一点就与这大好时机失之交臂,秦孝公当即让人呈上美酒佳肴。
“爱卿为我秦国尽心尽责,劳苦功高,寡人无以为报。今日寡人再敬爱卿一杯,若非爱卿,此番良机,寡人必失矣!”说着秦孝公已经举起酒噘一饮而尽。
商鞅也跟着对饮。作为多年的君臣,最近的十多年里,可以列国君臣的合作没有秦孝公与商鞅合作的了。
所以此时商鞅没必要做作。
不过,就商鞅的才能,自然知道一些背后的道理。将酒饮尽,商鞅当即低头拱手,恭敬的说道:“君上日理万机,偶有失漏在所难免。若不然,我等臣子,可如何立足啊。今日之事臣即使不说,他日魏楚一战,君上也定然会有察觉。”
这话出口之后。君臣二人再次一番对视。再然后,两人便欢快的笑了起来。
“哈哈哈哈……哈哈……”
这商鞅,为官也算是到了极致。仿若后事说的,领导永远是对的。即使错了,聪明的职员也能说成是对的。
而这商鞅,可以说他与秦孝公乃时代所造的经典合作。二人少了谁都不会有今日的秦国。
这种关系下,哪怕商鞅将功劳加在自己身上秦孝公也不会说什么。可他还是将功劳推到了秦孝公的身上。
正所谓,真正的大才不需要想方设法的为自己加功。自会有人有事将功劳加在他的身上。
这夜,君臣二人一醉方休。
……
另外一边。
相王的双方已经逐步进去了正题。
只听齐威王笑对着魏惠王问道:“敢问魏王,这卫公今日为何此处,也不见卫国的朝臣在此,可是卫公有其它什么想法不成?”
这话一出口,顿时让魏惠王有些郁闷,这卫公在干什么他也不清楚,原本说好了的,魏国让出对卫国的庇佑,由齐国接任这一点。
至于齐威王如何收服卫国,这一点魏惠王本来没有想过,毕竟以齐国的国力收服卫公那是小问题。
可眼下人家既然问了,而且作为地主的卫成公却是应该出现在这里的。可偏偏卫成公没有出来,具体原因说是被楚国的特使盯上了。
作为相王的发起者,魏惠王自然不能忽略这个问题。只得压下内心对卫成公的愠怒,微笑着道:“卫公近日身体多有不适,魏罂以安排医士前去诊治,待卫公病情有所好转,定然不会缺席。”
话落,魏惠王又将目光转向左手边的陈珍,“陈爱卿,医士可都安排好了,若是好了就早点去为卫公诊治。”
卫成公本无疾。又哪里来的医士诊治一说。这话,无疑是让陈珍去卫宫看情况了。
陈珍自然也明白了魏惠王话中的意思。只见他对着在场的君臣一一拱手,道了失陪之后便故自离开了。
也就在同时,齐威王又故作惊讶的问了一句:“哦!卫公这病的还真不是时候呢!如此一来只怕结盟一事也要受到耽搁了。有些事,若不能当面跟卫公说清楚,只怕日后会出不必要的差错。若卫公以为我齐国是来犯之敌,再求助与魏,你我齐魏两国岂天下列国中闹出了笑谈。”
这话,无疑是在说。如果得不到卫成公的认可,他田因齐就不会放回魏国太子魏申。
而此事乃是这次会盟的第一步,如果魏王第一步都做不到。那么第二步的相王。第三步的签订盟约也就成了空谈。
这明显的是给魏惠王施压。可偏偏此事是魏国挑起,若真就这么散了,日后魏国又能否在列国中立足呢?堂堂中原大国的何在?
听着这话的时候,魏惠王的脸色隐隐的有些阴沉。能够做出让步已经是他破底线的事情了。虽然这一生没有大的本事。
可真说起来,他魏罂也没有屈服的时候。如今想来自己强撑着的强大不能真正遮掩内外的空虚。所以这才有所收捡,学会了让步。
可这并不代表,他会让人在脸上随意的踩踏。
谁都没有休息的是,就在齐威王刚才说话的时候,吴铭悄悄的对着身后的一个兵卒说了什么。
紧接着,那兵卒便转身,一路小跑着朝军营后方走去。
此时的魏惠王依旧在忍耐着。面对齐威王的逼人势态,他也只能赔笑。
看着魏惠王的囧态,吴铭又拱了供手,对着齐王恭敬的道:“齐王此话当真多虑了。齐魏两国如此盛情,想来卫公不会因病而拖延太久,只要病势有所好转,定然会出城相见。此番会盟由我魏国发起,自然不可成为天下笑谈。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