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酷暑与寒冷对与他们来说已经不算什么了,烈日下的训练,早已经让他们习惯了这一切。
“禀将军,时辰已到——”一个兵卒疾奔至吴铭的面前拱手禀报。
话落那兵卒退至一旁。吴铭一扬手,朗声说道:“启程——”
军旗在烈日与微风下摇曳。先头的大军已经开始了前行。
吴铭与张猛、柳云依旧是在中军,五万大军的行进,中军开始行动的时候都已经是片刻之后了。
但就在吴铭刚刚催动坐下战马前行之后,两个兵卒便压着一人从前军奔了过来。
“禀将军,此人单骑拦路,说一定要见到将军不可。”到了吴铭面前,一个兵卒拱手说道。
此刻,吴铭呵停了战马。定眼朝着那人看去,第一眼给人的感觉,这老头身份不俗,该是韩国朝臣,毕竟这个年代对衣饰有些特别的严格要求,平民跟本不能穿这种衣饰。
一番打量之后,吴铭冲着那兵卒挥了挥手,示意松开来人,然后才问道:“敢问先生是何人?又因何事,执意要见到本将?你可知阻拦我大军当是死罪!”
听了吴铭的话,那老者却是不慌不忙,深深的揖礼道:“韩相申不害,见过吴将军——”
韩相!听了这话,吴铭的内心顿时一阵冷笑,这是来干嘛的?说情的吗?虽然吴铭不会杀了他,可却是不想听他说什么。
脸上不自然的带起了冷笑,吴铭也微微拱手当做行礼,“原来是申相国亲临,难怪有魄力阻拦我大军!两国交战,大人不侍奉好韩王,来此地作甚?”
吴铭一番明知故问,脸上带冷笑不说,话语还带着不懈。
可是不想,申不害在吴铭话落的时候竟然直接跪倒在地,二话不说只将头重重磕在低上,“老朽愚钝,信了秦国商鞅之言,故而出兵攻下忻城,将守将交由商鞅带回邀功!并允诺秦人助我攻下忻城,韩国将让道给秦军,方便秦国北上河东,两面夹击河西魏军!不想商鞅经做出此等损害我韩国之事!吴将军所怒,实非韩王所行,皆为老朽一人之罪,还望吴将军莫要为难韩地百姓。”
此话一出,吴铭的脑海中顿时一震。商鞅,又是商鞅!到头来,自己与韩国都被这个商鞅给耍了。
不过思索片刻之后,吴铭压下心中的怒火,对着申不害恶狠狠的说道:“即便如此,韩国也是自找的秦军借道渡河,好从河东方向偷袭临晋关东门!作为筹码,秦人帮助韩国收腹忻城!秦韩两国当真是好交易呢?怎么说都是在坑害我魏国?最后玩的过了而已——”
这话,摆明了就是说韩国活该,一切都是自找的。抛开送人头不说,单单想要收回忻城这一点,就足够吴铭对韩用兵的了。
听了这话之后,申不害的心中当即又是一震!
下一刻,赶忙从怀中取出一块羊皮双手举起,承做奉上的姿态:“将军息怒。此乃我王诏令,我韩军即刻撤离忻城出忻城给魏国。除此之外,我王愿出五百金赔付魏国——”
提出主动赔偿,到了这一步,韩王当的也是够窝囊的。只不过这终究是咎由自取。怪不得别人。
吴铭虽然不是狠心之人,可对敌人却也不会仁慈。
“因为你家韩王此举,魏国丧失河西七百里,损耗无数,区区五百金,就想将此事解决了不成?敢问你家韩王,诚意何在?”戏谑的看着申不害,吴铭冷冷的问道。
同样是一国变法,流传千古的法家大能。这申不害竟然被商鞅阴到如此境地,今时今日,竟然只身前来跪在了自己的面前。
痛打落水狗也不为一桩快事。看着这千古大能匍匐在自己的脚下,此刻吴铭的心里倒是解气了不少。而且还带着一种爽快!
但事情到了这一步,魏国,或者说吴铭都能够直接放弃河西,转而挥师南下攻打韩国,足以看出比翻伐韩之心。
故此,申不害也不敢有丝毫的得罪,这次他来,乃是向韩王保证了的,自己做错的事,便由自己来弥补。而韩王也能够早日了结此事,答应将忻城给予魏国,令申不害谈判的同时,还答应尽可能满足魏国提出的条件!
只要能够尽快停止这次战乱,韩王也算是拼了。眼下还有秦国在对魏国虎视眈眈,只要自己认错谈判,想来魏国不会与韩国不死不休才是。
只见此时,申不害依旧保持叩首的姿态道:“今之韩国羸弱,若将军觉得诚意不够,敢问将军,想要何等诚意方可?”
“本将军若要诚意,除了韩王允诺的两件事情之外,我大军出征损耗之粮草三万石,韩国需还之!再者,此事既由秦国诬陷,想来韩王亦是对秦人恨之入骨!本将欲请韩王出兵,一同对抗秦国,不知可否?”
眼下的韩国收成甚微,而且也还没有开始收割,国库本就空虚。单单三万石粮食便是让申不害心中一阵抽动。但事已至此,他也不能拒绝吴铭的要求,否则事情会发展到哪一步,当真是不好说。
心里再叫苦,也只能朗声应道:“一切皆听将军之言。”
这种情况下,往往是爽快的答应了没有错。
可就在申不害认为事情到此就要结束的时候,只听吴铭阴阴的说道:“如此,还有最后一条方可——那就是,此事因谁而起,也要因谁而终——”
这话听的申不害攀爬在地的身体只一阵颤动。那苍老的身躯,看起来都有些楚楚可怜。
这是说明了要他的命啊!杀了你申不害,如此不但能够出气,还可以将韩国的一个法家大能消除。这也不失为一种美差。毕竟留着一人在,不定什么时候还会出事。
话落之后,吴铭睁大眼睛看了申不害好一会。这才听到申不害颤抖着说道:“老朽愿随了将军之意——”
“既如此,就有劳申相国,先将粮草与五百金运至忻城。待我军验过,便挥师西去,同抗秦国如何?”
事情到了这里终于是清楚了不少。
一切都是商鞅的设计陷害。但韩国身上割掉点什么,吴铭的心里着实不爽。
然而,在搞清楚事情的最后竟然是商鞅所为,吴铭的心中对伐韩已经失去了兴趣。他不想让商鞅笑的太开心。
若是伐韩,不但魏国的安全会受到威胁。最的是,秦国这个坐山观虎斗的主,若是等到韩魏两败俱伤,其余各国又乏齐之余,定然会在此时出兵韩魏。
虽然不能灭了两国,可是吞并一大片土地还是可能的。决不能让秦国太过得意。
在于申不害敲定补偿事宜之后。吴铭便率领大军重新进驻宜阳。申不害则带着吴铭的请求返回郑城,两国暂时罢手言和。但事情却没有外露。
同时,魏军依旧是整军备战的一个样子。
再差进驻,宜阳城之后。吴铭第一道命令便是侦查如今秦军的动向。无论是河西还是秦韩边境之秦军。
除了大军的人数之外,吴铭还特意让留意两处秦军所打旗,以便找出商鞅所在。
第二百一十八章 掩人耳目()
此时的商鞅并未离开韩国,而是在韩国西面边境驻军,两万大军驻守韩境,此事停留在忻城的两万韩军知晓,然却对秦军没有办法,传令驱赶,跟本没人搭理韩军。
夜晚的中军帐中。
正在阅览兵书的商鞅,见到了刚从河西赶来的斥候。
“河西之事可都安排脱了?”见面商鞅放下竹简最先问道。
只见那兵卒依旧保持着拱手到姿势,神色严谨:“回大良造话,河西七百里全景已经全部被司马将军拿下。临晋关的浮桥与渡口都已经设置了暗哨。就目前得知,魏国河东已经集结了一万五千步卒!司马将军问,是否将这些魏军一口吃了?”
眼下吴铭大军已经攻下了宜阳,距离河东已经有一段的距离。如果真如司马错所言,一口将河东的魏军吃了也不是什么问题。
只不过,商鞅却是没有即刻回答。一手捋着胡须,两个透露着烛火红光的眼珠子不断的旋转着。
“来人——”下一刻,商鞅猛然对着帐外呼喊了一声。
一个兵卒应声走进,拱手道:“大良造有何吩咐?”
“魏国大军可曾东进?”
“消息,魏军约五万已经出了宜阳东城,看样子,是往东面郑城而去。”
听了此话,商鞅脸上的忧虑瞬间减轻了几分,随后对着刚才走进的兵卒说道:“知道了,你且下去吧。传令密切监视魏军动向。”
“诺——”
待那兵卒退出之后,商鞅便映着昏黄的烛光看向了从河西而来的兵卒,“你可回去告知司马将军,如今魏国伐韩,我们犯不着急于一时。否则很可能将魏军从韩国引向我秦国,如今静观其变就好。”
“诺——”
来一场坐山观虎斗,等到两败俱伤,或者一国战败,到时候秦国在出面,如此收获的便不仅仅是一国之土地。
韩魏两国的土地都要分出来一些给秦国不可。如此一举两得事情,商鞅自然不会傻到放弃。
按照他的想法与推算,魏国大军压境,围了新郑,到时候忻城驻守的韩军就不得不回去救援,如此一来嘛——
想着,商鞅已经是摊开了行军图,上面秦国、韩国、魏国,这片三角区域的形势已经历历在目,商鞅更是通过秦军强大的侦查能力,对于如今三国的情况了然于胸。
到底是规划了很久的谋略,事情到这一步可以说已经让他感到意外了。
只不过这意外对秦国而言是好处。商鞅没有想到,魏国会直接撤离河西的全部守军伐韩!这样便给了秦国一个趁虚而入的机会。
原本他只是想,自己率军神不知鬼不觉的度过黄河,从河东至临晋关,将魏军困死在河西。顺带着的消灭河西魏军,主要的还有吴铭这个横空出世的将军。
不想吴铭一偶伐韩,还带走了河西的魏国守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