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他州来说是强州,所以就算他人有功也不可能有在冀州之上的。”韩馥听后觉得正合心意,于是写信给袁绍,道尽董卓的罪恶,听任他起兵。
当然了,这些他都是听沮授说来的,但相信以沮授的为人,也无虚词。韩非还知道的是这刘惠是冀州少有的忠诚之士,就连沮授最后都归了袁绍,而刘惠却是因忤逆了韩馥的面子,要不是其才华昭著,在冀州德高望重,深收冀州士人信服,又有耿武等一大群的官员要与他一同赴死,刘惠怕是直接被韩馥杀掉了。
然死罪免去了,可活罪还在,仍被免官去服徭役,当场被披上囚衣,扫除驱赶到宫门外。刘惠被贬后,忧愤之下病逝。
冀州四大忠诚之士,以刘惠为首,其他三人分别是耿武、闵纯、李厉,这四人,也是韩非最想得到的人。
唯忠诚尔!
而且,刘惠足智多谋,据说还不在田丰、沮授之下!
一听面前跪着的这人乃是刘子惠,韩非忙跳下战马,几步走到刘子惠的近前,双手搀起,满脸笑容,“先生就是刘治中?非早在颖川就听说先生才名,只恨不能一见。今日得见先生,还请先生日后不吝赐教才是!先生,快快请起,这般大礼,非却是受不得啊,受不得。”
韩非的话,让刘惠很是受用,尤其是韩非一点也不骄不傲,更是令刘惠刮目相看,顺着韩非的搀扶站了起来,刘惠拱手道:“主下有别,少将军败吕布、破董卓,天下扬名,实乃我冀州之骄傲,刘惠拜,也是当然。至于赐教……少将军已拜康成公为师,惠才疏学浅,又岂敢班门弄斧?”
刘惠虽然是自恃才学,却也不敢在郑玄面前耍大刀。
“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刘治中太客气。”虽然刘惠推托,但韩非又怎会放过?能让沮授都称赞的人物,当是了不得。
“呵呵……”刘惠笑了笑,不再说什么了,手一引,道:“少将军,还请入城。”
“好,入城!”
一行官员,簇拥着韩非,越过人群,缓缓地向城内走去。
“少将军来了!”
两侧的民众顿时欢呼起来,欢声雷动,响彻全城。
邺城大道是一条贯穿南北的主道,中间是主道,一条宽三丈的平坦官道,两旁种有大树,而两边是侧道,又叫做民道,是普通民众的行走道路,而官道只能是士族及官员行走,连地位较低的小吏也不能在官道上行走,等级森严。
韩非在一行官员的拥簇下,沿着官道缓缓而行,他面带笑容,不时两侧民众招手致意,在一片片欢呼声中,从各条街巷里跑出来的民众越来越多。
汉末之民彪悍之风犹存,不太理会官家规矩,而且法不责众,有人冲出去了,后面就会有更多人冲过戒严士兵的阻拦,随着越来越多的民众跑出家门,赶来邺城大道迎接韩非入城。最后连成百上千名戒严的士兵也跟着民众一起,跑上民道,一起欢呼雀跃。
韩非只走到官道一半时。两侧民道上便挤满了前来欢迎的民众,密密麻麻,延绵十里,足足有十数万人。
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期待和激动,他们的感情最为淳朴,韩非在虎牢关、洛阳的一场场胜利,就像是代表了他们一般。他们身为冀州的子民,也觉得光彩。
城内到处是敲锣打鼓,鼓声震天。锣声响亮,一群群孩子钻进了官道,跟着迎接韩非的官员队伍奔跑,当韩非从一片片人群身旁经过。立刻掀起一阵山呼海啸般的呐喊。“欢迎少将军回家!”
“少将军威武……”
“少将军……”
……
各种大喊声表达他们内心的期待、激动和兴奋,很多人眼睛里闪烁着泪花,当韩非队伍来到两条大道的交叉处,数十名白发苍苍的老者跪在地上,将邺城之土双手奉上。
韩非心中激动万分,他翻身下马,上前扶起老者,接过他们手中的土罐。
他随即登上一辆马车。对周围民众大喊:“各位乡亲父老,无论何时何地。我韩非绝不会抛弃冀州的父老,愿率将士力保冀州平安!”
这么好的收买人心的机会,韩非又怎会错过?
韩非的话语引来一片暴雨般的掌声,四周数万民众的情绪激动达到顶点。
虽然冀州还太平,可哪一个冀州百姓不是从水深火热中走过来的,尤其是临近的州郡,战乱的一幕始终刻在他们的脑中,心上,他们怕,怕战火有一天会少到冀州的土地上,那样,他们就不再享受太平,甚至,会就此失去财富、亲人,乃至于生命。
他们需要,需要一个有能力的人,来带领他们守卫自己的家园,保住他们的财产、家人,还有那乱世中得来不易的太平。
以前,他们有河北无双的上将潘凤,可潘凤死了,死在了华雄的手中,冀州民众,还迷茫了好一阵子,害怕了好久,百姓也不傻,他们也知道,韩馥,并不能保全他们。
如今,韩非来了。
一个比潘凤更厉害,更可靠的存在来了,扬言不会抛弃他们,为他们保冀州的平安,冀州,邺城的百姓,都流下了激动的泪花。
“有多久,多久不曾看见这样的场面了?”一名武将,愣愣地看着眼前山呼海啸的一幕,有点被震住了。
“州牧大人当年来冀州,也比不上眼前吧……”又一名武将也是傻傻地道。
“嘘!伯典,慎言。”旁边一武将拉了拉那武将,指了指韩非。
“怕什么,少将军乃是主公独子,将来这冀州,还不是少将军的,如此说来,又有何防?”那武将满不在乎的说道,看向韩非的目光,满是热切。
“话是这么说,可是主公那里……哎!”
……
“这三位是?”
这三员武将在冀州的地位看来还不低,离韩非又不远,韩非下了马车,见这三人窃窃私语,不禁有些纳闷,遂问道。
“少将军,在下闵纯!”被拉住的那武将躬身一礼,道。
“原来是闵别驾,早听公与先生说起,今日终得一见啊!”韩非小小的诧异了一下,他也听沮授说过,闵纯官拜别驾,一直以来,他都以为闵纯是个文官,没想到,竟是一武将的打扮。
这是一忠诚之士,可惜,最后为田丰所杀。
“些许贱名,怎劳少将军挂耳。” 闵纯道。
难怪能为别驾,看来,是一文武双全的人。
“末将耿武,见过少将军!”
“李历,拜见少将军!”
“原来是耿将军、李治中……此地不是讲话所在,诸位,我们里面把酒畅谈,请!”冀州四大忠诚之士一起出现在自己的眼前,韩非兴致更为高昂。
“少将军,请!”(未完待续。。)
。。。
第一百八十五章 刘子惠()
酒宴过后,韩非留下了刘惠。
“先生,你对冀州的一心热忱,非感激不尽。”
厅内只剩下了两人,韩非一边品着茶水,一边和刘惠谈文说事,突然话音一转,起身向刘惠行了个大礼。
刘惠措不及防,哪料到韩非会弄出了这么一出,再想躲开已是不能,只能起身急呼:“少将军这是为何?折杀在下也!惠本就为冀州人,自当为冀州做事,些许微末,又怎劳少将军大礼?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啊!”
“先生当得!”韩非言辞恳切,“非听公与先生说过,当初各路诸侯起兵,我父也不能置身事外,故召集众贤问:是该帮助姓董的还是帮助姓袁的。只有先生直言:我等兴兵乃是为国事,而不是为了姓董的还是姓袁的。;更有言:战争乃是凶器,不宜抢风头,可静等其他州郡起兵,然后配合之,以冀州之大,功劳所得非小也……正是有了先生之直言。才有冀州军的大胜,却无有太大折损,先生又如何受不得这小小的一拜?”
刘惠还是摇头,“冀州能有此功劳,不是因为我当初一言,而是因为少将军之努力。若真按在下之言,冀州只会是不有功,但无过,若说功劳,也只是押运粮草,给养大军罢了,前线的功劳却是不可能,潘将军战死,就是最好的明证,主公他……正是有少将军的运筹帷幄,勇猛无敌。这才有冀州今日之盛名,若言拜,也当是惠拜少将军才是。”
“先生莫是还看不出。潘将军战死,乃是阴谋?”韩非奇道。
“多少有那么一点的猜测,只是,不曾身临虎牢,不得真相啊。”刘惠叹息了一声,见韩非在仔细的听着,遂接着说道:“潘将军与在下同为冀州人氏。惠自然是深知其武艺如何,其号称‘河北无双之上将’,曾对阵颜良。尤有胜之,可却死在一华雄手中,还不过三合,嘿嘿。这岂不蹊跷?惠思来想去。怕是这和那袁绍脱不得干系,毕竟,冀州一向与人无怨,只有之前与那袁绍有过冲突,潘将军更令袁绍难堪,依惠来看,应当是那袁绍做了什么手脚,这才使潘将军饮恨。当然了。他如此做,想来还夹杂着不可告人的秘密。或许,其想鲸吞冀州也未尝不是!”
韩非不得不正视刘惠了。以前一直只是听名,刘惠如何的光有才名,只有见面,才深深地觉得这人的不凡。沮授能推出公孙瓒,刘惠能推出是袁绍的手脚,若是刘惠不早死,两人皆为冀州的话,怕是袁绍想取冀州,也没有那么轻松了吧。
可怜刘子惠!
现在他还官拜治中从事,怕是等韩馥一回来,就会拿他是问,然后,在冀州文武的求情下,免得一死,披囚衣服徭役,最后忧愤之下病逝……
“先生所言不差,其中正是那袁绍主谋,可据我所知,更脱不开那公孙瓒的干系。”说着,韩非将他与沮授的那番推测又说了一遍。
刘惠也是才思敏捷之人,听韩非说完,立时就认可了韩非的这一番推论,更意识到了冀州面临的危难,不等韩非说完,便急道:“那主公将是如何处之?”
“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