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孙瓒能够想到让他居中策应,那么,他必须要多要一些人,给公孙瓒看好后路。
至于父亲说让严纲带着他居中策应,公孙续则不敢苟同。
严纲在父亲公孙瓒的手下虽然是将才,但是,在历史上,严纲连个三流的武将都算不上,更别提严纲有什么谋略了。
让严纲带着他居中策应,真就不如让他自己带兵居中策应了。
公孙续想通透了前后因果之后,他立刻赶到了公孙瓒的营帐并拜见了公孙瓒。
公孙续进入营帐之中,恭敬地站在下手,等待公孙瓒抬头。
他看到坐在案首后面的公孙瓒放下手中笔后,脸上少了许多阴霾,应该是心情不错,他立刻开口说道:“父亲大人,时局扑朔,前路危机重重。严纲叔父英武,应该追随您一同杀敌。续儿斗胆请命,独自居中策应。”
公孙续直接就点出来了,严纲应该和公孙瓒一同杀敌,他独自居中策应即可。
对于公孙瓒答应下来他的请求,公孙续还是有一定把握的,毕竟最近一段时间他所作所为可以说得上是可圈可点,比公孙瓒手下的一些参军将领也不多让。
公孙瓒脸上的神情逐渐严肃起来,对于公孙续的话,他心中很是矛盾。
儿子最近一段时间表现得相当出色,他很想好好对公孙续进行一番培养,也希望公孙续能够独自领军独挡一面。
另一方面,公孙续的年龄还是太小,放他独挡一面他不放心,现在是在战场上,这不是儿戏,一旦出现问题,那可就是大问题了。
公孙瓒的眼皮微微拉开了一丝缝隙,他缓缓开口说道:“续儿年岁还小,战场经验不足,还是按照之前的命令来吧!”
公孙续看明白了,公孙瓒在开口之时犹豫了一下,也就是说,公孙瓒还是很有可能把这个居中策应的主管交给他的。
想到这里,他立刻跪地拱手说道:“父亲,年少又如何?战国时期,秦国甘罗十二岁拜相,后来更成为使臣出使赵国,因功而被秦王封为上卿!
霍去病十多岁时就已经随大将军征讨塞外,建立了赫赫功勋。
自古英雄出少年,孩儿已经成年,理当为父亲分忧?
况且孩儿的武艺和智慧父亲知道,儿子拥有如此本领,自当辅助父亲度过当前之危局。”
公孙续在这个时候对于那些俘虏虽然有这很大的想法,但是,他却是无法直接和父亲公孙瓒来讲这个事情。
他只和公孙瓒说要独领一支队伍,如果公孙瓒有心想要栽培他一下的话,那么公孙瓒必将给他一定的人马由他率领。
假若公孙瓒心中高兴,把这些俘虏来的战俘都送给他也未尝不可。
公孙家族里面,公孙瓒最强,叔父公孙越和公孙范虽然有这一些本事,但是,却是那种无法在战争中独挑大梁之人。
最近一段时间里,公孙续的表现可圈可点,能文能武,所作出来的事情都已经让公孙瓒刮目相看。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公孙续是公孙瓒的独子,只要是公孙瓒有心,那么必然会全力栽培公孙续。
公孙续没有狮子大张口,也是揣摩了一阵公孙瓒的心思才做出来这样的一个决定的。
公孙瓒神色古怪地看这公孙续,心中已然掀起了滔天波澜。
虽然公孙瓒对于这个儿子一直宠爱有佳,甚至是有这一种过分的溺爱,但是,公孙瓒在任何情况下,他都没有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
前次公孙瓒派出公孙续作为诱饵引诱丘力居,差点让儿子在混乱中丧命,公孙瓒心中就萌生了悔意。
不过呢!在这个时候公孙瓒依旧没有开口,而是如同老僧入定一般,静候公孙续的下文。
公孙续弄出来什么甘罗十二岁拜相,霍去病十余岁远征,自古英雄出少年了,这些都不是实质性的东西,他想要干货。
如果不能够拿出来说服他的理由,他绝对不会给予公孙续太大的兵权的。
况且自古英雄出少年这种说法公孙瓒并不认同,那赵括纸上谈兵可是毁了赵国,现在公孙续无非就是有些武力,有些小聪明,和英雄之类的根本就没有任何可比性。
公孙续看到便宜老子摆出来那样的一种表情,他索性开门见山的说道:“父亲大人,现在是辽东和乌丸大汉三者之间的交汇处,乌桓人马随时都能够出现在任何地方。
此时必须要有人帮你镇守后路,保证不被人所乘。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个事情孩儿还是知晓的,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您把我留在您的后路之上,断不会出现任何不妥。”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句话说的好,说得妙啊!公孙瓒听完公孙续的话以后,神情出现了一种异动。
打虎的时候兄弟齐心合力,强调的是亲情,兄弟齐心合力,终能够战胜老虎。
而上阵父子兵和打虎亲兄弟有所不同,上阵父子兵强调的不仅仅是亲情,更有着领导和服从的意思。
儿子替老子断后这个事情按照公孙续这样一说,还真就是天经地义。
留其他的人断后,再加上他需要留下来的不是病残就是战俘,无论是由什么人留下来,绝对不会由儿子来做这个事情妥当。
特别是公孙续在讲述这个事情的时候,更是把乌桓人随时都可能出现的事情点了出来。
之所以公孙瓒想要让严纲居中,就是本着这样的一种心理,公孙续说出来了,他自然清楚,儿子的眼光还是很准的,一下子就切入了重点。
最重要的是,公孙续说了,他们是父子兵,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真要是没有十足的把握,真要是公孙续没有策应好让他陨落,那么,公孙家就算是彻底倒了,对于公孙续没有任何好处。
公孙瓒微阖的眼睛慢慢张开一丝缝隙,紧盯住公孙续的眼神缓缓开口说道:“若是留下你来断后,需要多少人马和粮草?现在追杀丘力居和张纯迫在眉睫,我可没有太多的东西留给你。”
公孙续听到公孙瓒开口问话,心中顿时就是一喜。
他心中清楚,便宜父亲在这个时候已经是意动了,就是不知道便宜老爹心中的底线是多少。
在和公孙瓒要多少兵的这个事情上,公孙续真的就考虑过了几次,不过呢!公孙续却是一直没有拿定主意。
留下来的士兵太多,那根本就不现实,父亲这边的士兵人数本身就要比丘力居和张纯的人数少,留下太多的士兵是根本不可能的。
而留下来的士兵太少,更是不可行。
现在收下来了一千多人的战俘,虽然他们已经投降了,但是,这些战俘却是靠不住,一旦发生大事件,他们甚至会造反。
公孙续在心中微微盘算了一下,徐徐开口说道:“父亲大人,留下来的士兵不应该太多,也不应该太少,我认为留下来一曲正规步军和一曲叛军即可。
而留下来的一曲正规步军,可以用两曲归降的叛军所补充上去,两曲叛军在您的手下,根本掀不起任何浪花。
另外,我还有一个小小的要求,赵云将军和我详谈甚欢,而且颇有见识,我想把赵云将军留下来帮助我。
这样一来,我身边有了文武双全的将领,出现突发的事情,也不会出现乱子。”
公孙瓒冰冷的脸上出现了一丝暖意,唇角更是不经意地抽搐了一下。
第十六章 认同()
公孙瓒心中暗自为儿子点了一个赞,如果公孙续直接开口要上个千人以上的士兵,他根本就不会给,而且通过这个事情,他能够看出来公孙续没有脑子,没有大局感。
如果公孙续只要下来一百两百的士兵,公孙瓒更会直接把公孙续从营帐之中撵出去,这种智商还妄想带兵,那简直就是扯蛋。
真要是只留下来一两百的士兵,都不用其他人,那些战俘直接就能够抄了他的后路。
公孙续说的五百人的步军队伍,正好押在了公孙瓒的最佳心理之上,基本上和公孙瓒心中的想法一致。
而公孙续留下一个校尉级别的将领赵云,更是让公孙瓒满意。
无论怎么说公孙续没有带过几次兵,更没有作战的经验,如果不留下来一个校尉或者是参军之类的能人,他根本就不放心。
公孙瓒心中很清楚,他手下的校尉当中,赵云虽然是地位最低的,但是,赵云的能力却是整个队伍当中都能够数得上数的。
特别是在防守和调动士气方面,赵云有着独挡一面的才能,这样的人跟随他去追杀叛军还真就没有太大的作用。
留下这样一个稳妥的校尉,公孙瓒绝对放心。
参军之类的人选公孙瓒没有考虑,田英和公孙续不对付,其他的参军在公孙续展露出来才华之后,对于公孙续赞赏有加,哪怕是留下他们来,公孙续做出决定,他们也是会立刻同意下来的。
赵云则是不同,他绝对会坚持自己的见解,在公孙瓒心中就是是一头倔驴,留给公孙续做搭档,应该是最佳选择。
公孙瓒眼中的那抹欣赏之色瞬间收拢,重新恢复到了那种扑克脸,他慢慢开口说道:“为父同意了。你下去和子龙去接触一下,顺便确定下来你们所要的士兵和粮食,希望你这次不要令我失望。”
公孙续把头昂起,平静地正视着公孙瓒说道:“父亲大人,有我在,您的后防线上就不会出现任何的问题,保证完成您布置下来的任务。”
对于揣摩他人的心思,公孙续很有自己的一番见解。
像公孙瓒这样城府极深,极有内秀之人,必须要拿出来真金白银来,才会获得认可。
就好像是公孙续后世在售楼的时候一般,通过蛛丝马迹,他能够看透买房之人的心理底线。
假如他没有穿越到汉末,公孙续累死也是不会猜出来公孙瓒心中所想。
通过和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