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所有的言论策论,都该让大家都看看,也的确要用可以在全台普及的报纸。不如咱们重新咱们开放报业,暗中资助台湾一富商,创立一份新的报纸如何?”
刘玉波也觉得可以,当初不开放报业只设立官报,只不过是为了掌握舆论,现在自己的地位已经稳固,已经不怕那些心怀不轨之人,但下便说道:“还是守福考虑的周道,那就设一个《台湾太学报》,以研讨百家学术的名义,把一些让这些老夫子们头疼的东西放在上面。这样,原本欲清高置身事外的,看到一篇令他火大的文章,该当如何?”
郭刚苦笑道:“只怕立时便提起笔杆,大加驳斥。骂我个狗血淋头。”
“就是要这样!这种事情,就怕一个巴掌拍不响。要是没有人理会,终究还是一潭死水。待咱们造出影响来,不怕他不来辩论,越辩则道理越明。如此再三的反复,报纸越来越引人,大家纷纷著文发言的,我们在潜移默化引导之,数年之后,想必天下人都会认同我们,这可是大事!郭兄,一切都看你们的啦!”
刘玉波说的兴头,又向孙守福道:“既然开放的报业,那不光是学术和政治的报纸要搞,还要搞一个商报,把各地的贸易信息都刊列于上,那里缺了何物,何物在某地最贵,获利最多。还有那市井百态,家长里短,这些都刊行于报纸上,也按照守福的法子,资助一富商给他办起来。先免费赠送给那些富商,开初也只有他们会明白这些的意义,而后那些百姓见周别富商都拿着一份商报,自然会上心,在慢慢过上几年,大家都会知道这报用处甚大,自然会抢着要这报纸。到时百姓掌握了如此之多的致富法子,自然会跃跃欲试,总会有人成功的,咱们在大力宣传。几年之后,底下百姓都会认为商贸乃在正常不过的事,只是那时就不知这些守旧的老夫子会如何鄙弃这逐利的百姓了?”
210章 南洋(一)()
略带咸味的海风带起了白色的浪花,不停拍打着台北港口的堤岸。刘玉波兀立在大块条石修筑的堤岸之上,目送着台湾往库页岛方向的海军船队起锚升帆,往那片只居住着少量野人生番的海域而去。
此刻的库页岛还不属于归于满清管制,岛上有若干通古斯或是索伦部落的首领早就也不强,这一个团的兵力也足够稳住,在凭借强横的海军实力,这次行动想来可以轻松的完成,只要陆军由海路登陆上岛,威逼个部落投降便是了。刘玉波早有打算将这库页岛拿下,做为攻击后金的后方补给基地。早已命人多次派人到岛上和周遭海地域堪查,得知这库页岛乃苦寒之地,岛上遍布森林野兽,除了岛上原始部落之外,几乎没有人烟,收益有些小,本以打算放弃。
不过前不久接到了吴平的报告后,令得刘玉波重新思谋起库页岛一事。虽然报告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求情的,但也提出了不少好的意见,以来证明他的才干,其中这库页岛据他来看是有一定意义的,虽然前期可能会赔钱,但是后期的作用还是挺大的。一是库页岛乃是外兴安岭那些部落与霓虹进行的贸易的关键点{山丹贸易),占据了之后只要用心经营一两年便可收获大量的银子,而是可以有限的遏制努尔哈赤的扩张,此时女真的人口还是少的可怜,左右不过十几万而已,如此稀薄的人口是不可能完成他的野心的,所以他一方面和蒙古联姻拉拢这些已经没落的“黄金贵族”,一面大肆的先辽东以外的地区,以战争,重礼、威胁等等条件,收拢那些野人女真,占据库页岛后,别意味这有机会去干涉这一进程,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刘玉波目视着船队离去后,骑上马带着随同的大批亲兵往北港城而去,一路上行人纷纷避让,扰的大好的集市,瞬间就静了下来,这道也怪不得刘玉波,以往他不不会如此大的排场,只是在目睹种种事情后,为了自身的安全也就怎么做了。好在汉人百姓对带他们走向富裕的统治者宽容至极,虽然刘玉波违背他定下的律令,倒也没人闲言闲语。
来到城北不久,忽的一群教士竟然从一旁冒了出来,拦在了他的马前,刘玉波的亲兵感到不妥,中间一批人护住刘玉波的安危,另一批人直接拔出刀来团团围住了这群西洋教士。
那些教士见到如此大的阵仗,一个个都露出了不安的神色,只有一名年轻的教士上前,大声说道:“伟大的将军,仁慈的东方领主,刘玉波刘都督,我们对您并未任何恶意,只是有一事想求你帮忙而已。”
刘玉波示意手下将这人带上来,坐在马上居高临下的问道:“你叫什么名字,为何事而来?”
那名金发教士躬身道:“我叫法兰克林,来自神圣罗马帝国南部的勃兰登堡。我想在北港传教,但宗教事务所的官员一不符合规定为由,强制的关闭了我在城北的教堂,因为总总原因我的述求一直无法得到声张,所以才迫不得已拦在将军您的路上。”
现下在台的西方人甚多,仅仅在台湾各城办理居住证的英国人便有四百多人、其余荷兰、葡萄牙等西方国家的洋人比之英国人也不遑多让,估计现在全台大概已有一千八百余人洋人。
不过现在的台湾这些后来的西洋人大多都过的不算太好,大部分人只能勉强维持一定的生活,赚取一些银子,不过得益于刘玉波大手笔的基础建设和想着法子平稳粮价,现下台湾又是整个中国对外的贸易的中转站,生活物品便宜,这些人活的比本国要好上不少。不过比起前面刘玉波花重金聘请来教授些几何、化学、物理的知识西学教师、枪炮技师和海军军官简直一个天一个地,早前的这一批人可谓是真的撞到了大运,被刘玉波重金聘请来台前的,这些人大半都是些中下层平民,只因在国内时受过基础教育,竟然就被高薪聘请,成为受人尊敬的老师。每日只夹着几本书上课,教授一些基础的知识,便可以获得本国怎么也赚不到的银子,真是人生一大美事。
不得不睡此时的台湾已经化身成为明朝时的十里洋场,前来传教的各国耶苏会士,海军雇佣的教官、台湾火器局聘用的武器专家、在南洋冒险,企图混水摸鱼,空手套白狼的西方流浪贸易商、再加上各商行聘请雇佣兵、翻译、来远东骗钱的艺术家,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一千多个高鼻蓝眼的洋人,组成了在远东最大的冒险集团,在不包括军人和移民的情况下,台湾西方冒险家数量甚至远远超过了各国在南洋和明朝内地的人数,这么一个参差不齐的集团,以金钱为目标,以利益为纽带,在台湾上演着一出出滑稽的浮世绘。
当然这是有个大前提的,就是刘玉波一直秉持着全然开放的态度,他的目的也非常简单,冲击千百年来已经固化的儒家社会,那有什么比亲耳所闻,亲眼所见更能冲击人心呢。
不过唯一让刘玉波有所担忧的便是这些教士前来传教,不得不说刘玉波这种开发的态度在这个时代无人可及,由此吸引了南洋各地及中国内地大批的教士前来,来到台湾后此地的富庶和不是虚假谣言的开放政策让他们欣喜不已。刘玉波此时以深深的明白这个时代,此时的天主教绝不是未来的那种世俗化的开明宗教,在者任何的时代的宗教都不免有有一种深入骨髓的权力述求,小的时候还不明显,一但有了足够的信徒那就不一样了,刘玉波到底是不喜。
所以刘玉波对台湾的天主教施行了一系列的小手段,不过他随后就停止了一大部分背后的小手段,无他,这时代的天主教拥有比刘玉波书上看到的更有强烈排异文化倾向。早前天主教这个外来宗教到台湾开教堂和发展教众,依靠着一些小恩小惠,和流程千年的无排异传统的中国文化,台湾百姓很宽容地接纳了基督教,但是,天主教一在台湾站稳了脚(其实也就是数千人而已),就开始进行一系列排异宗教活动,例如不少激进的传教士们只准许台湾教众信奉唯一基督真神,传教士甚至不容许台湾的教众去祭祀自己的祖先,从此,便引发了台湾百姓的一系列大反弹、不但大规模的退教,海到处去自发宣扬天主教的恶习,到是出乎意料。
…不过一想想也对,天下那有如此怪诞之事!只要自己动动脑筋去想想,如果你家出于善良大度接纳了某个外人到你家借宿,但是,不久,这个借宿的人则强行要当你家的家长,还要指手画脚制造你家的内乱,甚至还要你放弃祖宗改名换性,这样的借宿人到底是人,还是强盗?!
不过这天主教还是有聪明人的,有人就借杨颖之口建议刘玉波写信给罗马教廷,使得教廷允许中国人追念祖先,将迷信转为一种亲情哀悼的解释。希望让两边皆大欢喜,不过刘玉波只想利用教士的科技,却不想教士在台湾顺利传教,除非天主教在他的控制之下。此时刘玉波已经彻底见识到了中国人宗教上“狡猾”的行为,果然是千百年来的优良传统,讲究的是遇神就拜不吃亏,转回头却又将上帝抛诸脑后,刘玉波到是不担心基督教在台湾坐大,以宗教危胁他的威权。
刘玉波因向身边侍候的台北政务官员问道:“整个台北并台南,现下有多少教堂?”
“回都督,台北四幢,台南二幢,台中一幢。”这官员又难的小声说道:“这可不关宗教事务所那般小子的事,而是都督定下的教堂名额已经满了!”刘玉波怕乡下的愚夫愚妇中邪,定下的律法,规定了只允许在城市里传教,而且如果要办教堂的话,还得宗教事务所批准才可以。
因见刘玉波不置可否,那官员忍不住向刘玉波诉苦道:“这些洋鬼子教士太过烦人,在北港城里传教也罢了,本来都督你下令他们不可向乡镇的百姓传教,属下还以为会好很多,没想到这群闲的无聊的洋人还往大屯山上钻,往草山里面钻,寻那些小部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