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吾生于大明1600-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官是肯定的。谁想这三兄弟却是毫发无损,安然回来了,这让何达内心都震上三震,对于兄弟三人更是热情了起来。

    吴阳见鲁俊达不信,虽然想辩解,但其中的门道便是他也不敢说出来,只得捻着鼻子认了。

    “吴大人,我心中又一惑,不知吴大人可否为我解惑?”鲁俊达抓到一个熟悉辽东的局势的人,自然是要解了自己心中的疑惑。

    “鲁中校你讲来便是,我知道的我一定回答。”

    “吴大人,你们在这大兴土木明朝官员不会来管吗?”

    吴阳一听是问这事的,不由的笑了起来,说道:“现在这辽东的局面,想必鲁中校也知道了吧?”

    “这我到是知道一些,这明军十万大军溃败与萨尔浒,辽东局势大乱。”

    “还不止这些呢,现在开原也失去了,大概过不了多久,铁岭也要没了。这辽东前线数百堡中百姓纷纷溃逃,加上那些溃兵以讹传讹,都说这后金兵以十挡百,端是厉害。现在整个辽东地方草木皆兵,这周围的士兵莫说出来巡逻了,就是离县城三里地都不敢。那些官员更是怕的要命,若不是国朝。。。明朝官员失地,也是一个死字,只怕这些官老爷也逃了。”

    “吴大人,吴大人。”鲁俊达见吴阳说着说着,越笑越开心,持续了数分钟,只得开口叫醒他。

    “鲁中校,在下失态了,还望鲁中校莫要耻笑。”吴阳知道自己丢脸了,惭愧的说道。

    鲁俊达对此甚有兴趣,问道:“不知刚才吴大人在想何等美事,可否与我说说。”

    吴阳一想这些事本就无大碍,告诉鲁俊达也无妨,于是开口道:“就在昨日,掌管周边地区的张大人,将他一家老小都交付与我,希望送我送他们回京城老家。”

    “这有何可笑的?”鲁俊达有点摸不着头脑,疑惑的问道。

    吴阳彻底憋不住了,放声大笑起来,许久才缓过来,有些上气不接下气说道:“这不就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吗?”

    鲁俊达也明白了过来,不过还是忍不住问道:“这是不是有些不合乎道义。”

    吴阳看了他一眼,轻蔑的说道:“这位张大人可不是什么好货色,收刮民脂民膏可厉害了。别的不说从我这儿就刮走了不下二万两白眼,还有无数的奇珍异宝,跟他将什么道理。”

    看着鲁俊达还是那副模样,显然没有对他的话有所动心,他低声道:“鲁中校,我看你人不错,很是讲道义。我给你一个忠告,咱们都是给都督卖命的,不要将这些虚头巴脑的道义,把都督交待的事办好就可以。都督要人咱们就要费尽心思的给他找人,在说咱们现在的船自己都不够用,送这些人做啥,现在济州岛都在实施军管,许进不许出,整个岛数十万银子的买卖都停了下来,为的是什么,不就是把消息瞒住,人多眼杂要是这些家属把我们消息透露出去,指不定出什么大篓子,到时都督罚起来那可是牵连一片,咱们啊还是先顾好自己在说啊!”

    “不知吴大人找我何事?”鲁俊达还是对于这事耿耿于怀,到时他的理智告诉他,这些都是对的,犹豫不决的他,选择了最懦弱的法子…逃避。

    吴阳苦笑一声,回道:“前几日,我们在长奠堡招揽到一批百姓,不想沿鸭绿江下来的休息的时候被镇江堡的人拦下了,那里面的人知道我们不少秘密,李上校那一时半会儿分不出兵力,所以我希望鲁中校可以带兵去把它扫了。”

    “不可以用银子吗?”鲁俊达疑惑的问道,都督可以几次三番严令,尽量不要起冲突的。

    “能,不过他要价太高了。他要这个数你敢信。”吴阳张开手掌道。

    “五千?”

    “他要这个数我绝对给。”

    “五万?”

    吴阳点了头点,鲁俊达惊讶的说道:“这人是不是疯子啊!这么高的价格!”

    “也不算高,那一批移民有一万多人,按照在南方购买的价格来算,起码要十万两。其实前几次还好,他也要的不狠,只是他听到别处要价比他高,加上开原失败后,我估计他也想跑了,想在这最后关头捞上一笔罢了。只是现在我们的确付不起这个数,现在我们存银已经从五十五万两下降只有二十多万两了。再给下去我们接下里怎么办,现在辽东各处的难民我估计还有五万人,这些人的过路费也不是一个小数目,能省则省,反正这鸭绿江就在我们附近,打就打了,你们换上后金的军服过去保准他们马上闻风而逃。”

    吴阳说完吐了口气,叹道:“唉,现在整个辽东都乱了,从上到下人人都想跑,朝廷诸公又不上心,这新任的熊经略现在还没有来,我看大明。。。明国在这广外是完定了。指不定要退到山海关,还是咱们台湾好,国泰民安不说,海军更是四海无敌手。”

    “吴大人,你安排一下我这就去。”鲁俊达听到就夸海军心中有些不乐意了。

    吴阳知道自己失言了,也告辞准备去了。

231章 士气() 
“这辽东真的冷!咱们台湾可比它好多了,”

    “不要抱怨了,这已经算好了。我以前在济州的时候,可是过了一个冬,那可比这时候冷多了。手都拿不出来。”听到属下的抱怨,鲁俊达说着说着缅怀起来。

    “鲁中校,以前济州之战给我说说呗。”新来的副官章关,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好战分子,出身于一个小富的商人家庭,本来他父亲把他送到学校读书,只希望他靠一个功名。却没想这家伙,一毕业就不声不响的投入了军校。本来他是想选海军的,奈何他晕船,这才不得已来到陆军。

    “这。。。。”其实这么多年来,陆军真的没什么好的战绩拿的出来,所有的大战几乎都是海军完成的,陆军真的没什么好说的。

    鲁俊达准备实话实说的时候,突然看到章光期盼的眼神,不知怎么就想起了他的兄弟,也是一样的对军队充满热爱,忽然就觉得不能这么说,只得搜肠刮肚的捣鼓自己肚中不多的词汇,尽量在不夸大事实真相的基础上,将战斗过程说的华丽一点。

    二人边说边聊,一路絮絮叨叨,许久之后这次的领路人,过来汇报道:“鲁团长,前面就是那群明军盘踞的地盘。”

    鲁俊达现在的职位已经是团长了,准确的是代团长,率领着全台收集过来的二千二百骑兵,毕竟辽东这地广人稀,骑兵的作用比步兵要好上太多,光一个机动性就甩了陆军一条街。不过这些基本就是整个陆军全部的家当,而起是装备最为精贵的一个家当,毕竟骑兵一身的装备比起只有一把火枪一套军服的步兵的确要贵上太多。。

    “镇江堡,不知道打不打的下。”鲁俊达有些担心起来,他是深知自己手下这群士兵的,虽然有两千人之众,而且装备精炼,训练也上心的,看起来的确是数一数二的精锐。但到底是没有经过真正的战斗,实战能力还是有一些值得怀疑的。

    在鸭绿江入海口西岸,是大明在这一地区最为重要的军事据点镇江堡的所在地,位置便坐落于后世的丹东市。镇江堡是辽东都司东端数十堡寨中最大的一座堡寨,也是辽东驿道的终点。

    这里原有沿江而立的九座石堡,人称九连城。本是隔江防范夷狄入侵而设,后来因宽甸一带新筑六堡,边墙外展,这里便渐渐废弃。在大明沿海倭寇横行时,为防倭患,辽东都司重整海防,沿海一带修筑海防城堡,便在距九连城不远处另择一地,修筑镇江堡。

    镇江堡外五里便是鸭绿江,隔江便是朝鲜,朝鲜国派出使节进京朝贡也都是自此进入大明界内,沿着驿道直达辽阳,再转向山海关进京面圣,这一路上不仅道路好走,安全也足以放心。镇江堡堡内足有数千人口常驻,堡外则是大片的农庄屯田,数不尽的村子星罗棋布。这都是源于堡外是大片的平原,地势低洼平坦,水源又充足,每年的收成要好过其余屯堡数倍,久而久之,人口是越聚越多。再加上是鸭绿江直通大海的出口处,往来船只终岁不绝。来自朝鲜的粮食、耕牛、木材等货物,均多汇集于镇江堡码头,而辽东都司的盐、铁器、农具等等货物也都源源不断地运至镇江堡,这水陆交通的说法,实属名副其实。

    朝廷在镇江堡设有参将一名,管带宽甸一带的游兵,算是海防陆防集于一体。镇江参将的府衙便设在堡内,宽甸游击将军所辖的一千多游兵也在距镇江堡不远处扎营,若是再算上参将麾下八百标兵,各个堡寨戍守的旗军,镇江堡管辖界内,兵马足有三千之众。另外还设有水军一营,不过,因常年不见战事,这水师的巡哨形同虚设,战船也所剩无几,大多便是在码头附近游弋,倒是盘剥往来商船的居多,这防御海患,几乎都忘了个干净。

    不多时一座堡垒树立在众人眼前,整个堡垒看上去坚如磐石,不过城上的守军却是一个个露着害怕的神情,不少人甚至连手中的兵刃都握不稳。

    “这猪尾巴也真的好有用啊。”章光把玩这恶心的猪尾巴,看着城上那些胆怯明军,眼中露出轻蔑的眼色,显然对于这波人实在是瞧不上。

    鲁俊达则有些忧心的说道:“这堡垒看上去可不好打啊!”

    “怕啥,咱们有不少大炮,打几炮就可以了破了他们的城墙,再不济问岸边的海军,把他们的26磅炮借来,看他们怕不怕。”

    “章大人,你可不要这么冲,这打打杀杀的多不好,在说这些人未来可以抵挡后金军一阵,还是有点用的。二位大人按照我前番说的法子就可以了。”一旁的月机关人员听到二位想打,连忙阻止了二人。

    “那行,我去。”章关对于阵前叫骂这事颇有兴趣,自告奋勇道。

    镇江堡上的明军见到有二后金军官快马奔驰而来,但却没有一人开一枪,放一箭,只是静静的看着。

    章光来到堡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