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厨神在大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星星在长安的产业,包括和卢国公程府,太原王氏,清河崔氏之间的合作,每日都在赚取大量的金银,可松州府的建设,对于周星星来说,就是一个无底洞,需要投入大量的金银。

    虽然在松州府发行了纸币,但纸币实际上也是金银,它需要真金白银在后而支撑,否则的活,滥发纸币的后果,将会是十分严重的。

    所以周星星必须从长安,调运大批的金银去松州,松州的建设才会突飞猛进。

    而从长安到松州,一路上路途遥远,如果每次都派大量的人,来押运金银,那是需要一气很大的开支。

    现在周星星只需要在松州城里,截留下从吐蕃回长安的商人资金,不但可以省下这笔押送金银的费用,还可以将一路上的不确定的危险因素,转稼到那些客商身上,关键的是,还可以赚上一笔兑付费。

    杨建业心里,对于杨建业可以想出这么样的办法,忍不住的叫绝。

    周星星在松州发行的大唐纸币,因为松州并不具备条件,所以他选择了在长安印制,这家印刷作坊,是杨家控制经营的印刷工坊,安全问题不用单心。

    杨建业设在长安城的大唐银行办事处,也放了一批纸币,试着发行,一些与杨氏和周氏,有着生意往来的店铺,杨建业都让人一一拜访。

    表明了大唐纸币,乃是松州都督周星星名下的大唐银行,所发行的一种金银替代物,可以代替金银使用,并随时可以在大唐银行,设左长安的办事处,兑换成同等的金银,也可以在周家的所有酒楼商铺中兑挽。

    尽管各商铺都很合作,没有拒收大唐银行发行的纸币,但发行的效果,显然是并不理想的,为此杨建业和手下的幕僚,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杨建业登门拜访后,聊起了这个话题,目前从大唐银行长安办事处,发行出去的大唐纸币,很大一部分,都是途经松州,前往吐蕃的商人,兑换出去的。

    “杨叔没有去换一个思路想问题,你去找人将大唐银行长安办事处的招牌,换成大唐银行长安分行的招牌,再到东西两市,以及人口密集,富人阶层比较多的坊市,多设主一些大唐银行的营业网点。

    难后首先在我们名下的酒楼店铺中,打上醒目的标语告示,凡是用大唐银行发行的纸币,进行结算付帐,都可以享受优惠,比如原本是十贯钱的帐单,用大唐纸币付款,只要付九贯钱就可以了。

    如此一来,很多的顾客,为了节省这一贯钱,便会主动的去,各就近的银行网点,用金银或铜钱,兑换成大唐纸币。”周星星说道。

    “这样一来,各商铺酒楼一天不是要少收不少的钱?”杨建业有些不舍的说道。

    “放心吧!只要你照我的话去做,我可以保证,各商铺酒楼所收的钱,不仅不会少,恐怕还会暴增不少。”周星星信心十足的说道。

    后世的商业社会中,各种商业手段层出不穷,降价打折促销,实在是很普通的促销手段之一了,贫图便宜的心里,相信大唐的人,和后世的人也不会有什么区别。

    告示发布执行后,很多顾客一开始并不知道,所以效果不是太明显,但在下午时,各大唐银行的网点中,前往兑换大唐纸币的人,一下子多了很多,银行的工作人员,首次出现了不够用的情况。

    第二天,周家和杨家名下的生意,变的比平时要好的多了,并门算帐后,营业额几乎是以前的两倍都不止。

第一百一十七章:七国求亲() 
杨建业知道了这个消息后,那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尽管心里一想到,这一天如果不打折,可以多赚不少钱。

    但他也明白,如果不打折,就不会有这么多的人,争抢着购物。尽管卖出去的货物,利润少了三分之一,但一天所赚到的利洞,却比平日多出了三分之一还不止。

    没有对比,就永远不会有伤害,周家和杨家门下的店铺,生意的火爆程度,其它的店铺都看在眼里,进去周家和杨家门下店铺的人多了,别的店铺客流量和营业额,自然会变的大不如前,长安虽然人多,但也是基本上固定的人流量。

    而是几天的时间后,各家经营的店铺,争相跟风仿效周家的店铺酒楼,推出使用大唐银行纸币,九折付款的优惠活动。

    大唐银行纸币的发行工作,一时间红红火火了起来,大量的人排队兑换大唐纸币,在商铺付款中,找零时也会主动的要求,商铺用纸币找零。

    就在长安的商业活动,进入了异常活跃中时,吐蕃的迎亲队伍,带着大批的彩礼,一路敲锣打鼓,热热闹闹的进入了长安城,吸引了无数长安民众的围观。

    李世民为了表示对吐蕃,前来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重视,在宫中设晏款待了吐蕃的迎亲大使。

    吐蕃的迎亲大使,便是禄东赞,他在吐蕃的地位,便等同于大唐的左右仆射,整个吐蕃国中,除了赞普松赞干布,就属他的权势最大,是松赞干布的宰铺大臣。

    到大唐迎娶公主,是松赞干布十分重视的大事,自然要交给他十分信任的禄东赞来负责了。

    文成公主虽然名为公主,但她却不是李世民,这个皇帝的亲生女儿,换句话说就是,既使是李世民最不重视的女儿,身份也比文成公主要高贵的多,至少李世民不会舍得让他的女儿,远嫁到吐蕃去。

    在答应了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求亲下,李世民便下了一道圣旨,命各个皇族李氏的分支,送上适婚年龄,且还来曾婚配的女儿名册,以及生辰八字,以供朝廷勾选适合与吐蕃和亲的宗族女子。

    文成公主乃是江夏郡王李道宗之女,而李道宗是唐高祖李渊的堂侄,勉强算是大唐皇族的宗室女。

    李道宗在得知自女的女儿,被皇帝李世民收为女儿,封为文成公主,入藏和亲时,也是万般的不情愿。

    但文成公主却是一个聪慧,而又美丽孝顺的女儿,她知道父母都舍不得她,远嫁到吐蕃去,可她又何曾愿意远嫁呢,只是命运降临到了她的身上,身为宗室女,她根本就无法拒绝,否则就会给父母带来灾难。

    而父亲李道宗,当年可是支持过前太子李的,李世民正愁没有机会降罪于父亲,她如果放抗绝皇帝的旨意,皇帝是绝对不会放过她们全家的。

    在文成公主进藏和亲这件事情上,李世民实属被迫无赖,虽然答应了松赞干布的求亲,但心里其实是感到十分憋屈的,这让李世民心里很不痛快。

    虽然吐蕃进犯大唐松州,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吐蕃的实力,并没有受到什么损害,随时可以再一次的出兵,进犯大唐边境。

    而大唐兵锋虽盛,却只能被动的防守,这对于大唐来说,显能是不利的。

    吐蕃国地处高原地区,大唐的军队,一旦追击吐蕃来犯的敌人,进入了吐蕃境内,大唐英勇无畏的唐军士兵,便会出现头昏,呕吐,无力,心悸的高原反应,不用等到吐蕃兵来打,就己经败了。

    打又打不到,守又不好守,李世民只好被逼的同意了,吐蕃赞普的求亲。

    虽然同意了吐蕃的求亲,可李世民也不是一个肯轻易吃亏的人,在吐蕃人的求亲队伍,还在来长安的路上时,天竺,格萨,大食,霍尔,等六国的使者,己经到了长安,向李世民提出了求亲的请求。

    欢迎吐蕃,大食,天竺等国远道而来的宴会上,周星星和朝中的文武百官,全部被李世民叫了过来作陪。

    酒过三巡之后,李世民便打开了话匣子,谈起了正事,对包括吐蕃在内的七国使团说道:“大家都是远道而来的客人,都希望求取联的公主,朕的心里非常高兴,所以都不忍拒绝,

    但朕的公主虽然不算少,却大都很年幼,目前到了适婚年龄的,只有一个文成公主,所以朕很为难,求娶公主的国君有七个,朕可以嫁的公主,却只有一个。”李世民做出了一副头疼的样子,无赖的说道。

    吐蕃宰辅大臣禄东赞一听李世民的话,脸上的神色就很是不自然了,站起身来对李世民说道:“陛下,您可是亲口答应过,将公主下嫁给我们吐蕃赞普的,陛下可是天朝的天可汗,金口玉言,可是不能更改的啊!”

    “朕乃是大唐天子,何曾有过失信于人的时候,朕只是答应了你们吐蕃的求亲,可能不能求娶到朕的公主,还要看你们的本事。

    按照我大唐的风俗习惯,婚姻不仅要三媒六聘,还要经过重重的考验,尤其是朕的公主,你当是想娶就一定能娶到吗?

    朕答应你们吐蕃,派人来求亲,只不过是你们吐蕃具备了,向朕求娶公主的资格,但最终的结果,还要看你们七国的求亲使,谁最有本事,在朕的考验中,可以脱颖而出,谁能胜出,胜便答应谁的求亲。”李世民不怒而威的说道。

    “大唐皇帝陛下,我们大食人最遵守规则,还请陛下快点出题吧!”大食使臣站起来,表示支持李世民的做法,对李世民说道。

    “还有谁有异议吗?有异议的使团,可以选择弃权退出。”李世民淡淡的说道。

    其它六国都支持同意了,禄东赞都己经万里迢迢的,带着聘礼到了长安,肯定是不可能放弃的了。只能含愤的同意了,参加求亲的比赛。

    虽然同意了比赛,也未必可以胜出,但如果拒绝参加求亲比赛,是肯定求娶不到公主的。

第一百一十八章:求婚考验() 
午后的大阳,在这个长安的初冬季节,晒在人身上,暖暖的,很舒服。

    不过对于禄东赞来说,心里却是舒服不起来,满以为大唐皇帝,既然己经同意了赞普的求亲,他们从吐蕃带着聘礼,来到长安为赞普向大唐公主下聘,不过是走了过场,

    然后就是尽量的让大唐,赐给公主尽可能多的陪嫁,大唐的繁华,是令吐蕃人所羡慕的,吐蕃要想发展起来,急需要向大唐学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